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解字》: 龙——鳞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粗,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1、夏朝的玉龙 据杨伯达,在内蒙昭乌达盟夏家店文化下层,在内蒙昭乌达盟夏家店文化下层(距今4100-3500年,相当于夏朝)出土了如图1的玉猪龙二件。由于距红山文化时代久远。因此,不排除前代流传下来的可能性。但山西襄汾陶寺文化(距今4500-3900年)出土的彩绘纹陶盘。说明中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黄河中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陕西、河南、山西三省;黄河上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以及内蒙古托克县河口以西的广大地区.从裴里岗文化、表观台文化、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带庙底沟因素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客省庄文化早期,在距今8200~4100年的是时间间隔中,即使在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玉器高度辉煌时,即使在其周边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遗址、石家河文化玉器对她先后影响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先民们也极少使用玉器.该区甚少出土玉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在距今8200~4100年间甚少使用玉器?其实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商晚期之前.这是解不开的心结.国中有玉,玉器何以几千年不进入中原?  相似文献   

3.
从夷到彝的传说 祖国西南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广大区域,是古人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翻开人类从原始古猿到人的进化史,可以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高原地表里,阅读到一页页精彩绝伦的人类编年史.犹如高原上层叠错落的山体,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出土了众多赫赫有名的古化石.它们是距今1500万年的云南开远小龙潭腊玛古猿化石,距今800万年的禄丰古猿化石,距今400万年的元谋蝴蝶岭猿人岔科化石,距今250万年的"东方人"化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化石,距今数十万年的"丽江人"和"西畴人"化石,距今3~5万年前的"昆明人"化石……这每一块沉甸甸的古化石,就像是一个个"人"的雕像,依次排列在恒古的高原上.  相似文献   

4.
1引言 黄河中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陕西、河南、山西三省; 黄河上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以及内蒙古 托克县河口以西的广大地区。从裴里岗文化、表观台文化、 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带庙底 沟因素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客省庄文化早期,在距今 8200-4100年的是时间间隔中,即使在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 玉器高度辉煌时,即使在其周边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遗 址、石家河文化玉器对她先后影响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先 民们也极少使用玉器。该区甚少出土玉器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为什么在距今8200-4100年间甚少使用玉器?其实这种状 况一直延续到商晚期之前。这是解不开的心结。国中有玉, 玉器何以几千年不进入中原?  相似文献   

5.
张以诚 《国土资源》2002,(10):48-49
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沈阳市北陵附近新乐遗址的下层时,从一处房址中发现用煤制成的小装饰品25件。连同这些物品同时出土的还有煤精和煤块97块,其中有的显示出明显的切割加工痕迹。据考古工作者检测,这些装饰品的制作年代,距今已达6,000年以上。化验证实,这些物品属于烛煤,既可燃烧,又可雕制装饰品,今人称之为煤精。可见,我们的祖先至少在6,000年以前,已经知道用煤了。  相似文献   

6.
1、内蒙古和辽宁出土了中国第一批玉龙,他们是黄帝和嫘祖的图腾.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7.
一、开发历史 浙江省观赏石开发历史可以追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距今7000年前的浙东北余姚市河姆渡镇古人类遗址文化层中,就出土有石珠和简单加工的玉器;在距今4000—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镇古人类文化层中,又出土了玉琮、玉壁、玉钺等玉石制作的礼器,是史前时期浙江观赏石开发历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辽宁海域小孤山遗址发现了距今4~3万年人类最早的渔镖、矛头、骨针,如图1所示;山西朔县崎峪遗址发现了距今2.9万年、人类最早的石簇和复合工具:斧形石刀、锯齿状刮削器,如图2所示.使用弓箭、渔镖、矛来渔猎,成为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早1期的标准之一.那么进入新石器时代早2期,人类在渔猎方面又会有什么创新呢?遗憾的是考古学家们经长期控索竟无所进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Z_(37-2)孔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地区,自全新世以来,气候经历三次较大的波动,先是气候开始转暖,气温不高,温凉半湿润;二是气候继续升高,达到“最适宜”气候期,温暖湿润;最后是气候再度下降,降水减少,温凉偏干.本区气侯变化规律,与北京地区基本符合.依据气侯地层学的观点,并结合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本区的全新世地层可以划分为三期:即全新世早期(距今11000~7500a),全新世中期(距今7500~2500a),全新世晚期(距今2500a至今).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机械革命在距今七千年由中华先民完成”一中,我们论证了距今9000~7800年裴里岗化层中微型石锛是有夹具的车刀;论证了距今8500~7000年磁山化微形石锛和敲砸器为有夹具的车刀和和刨刀;论证了距今7000年马家浜化层微型石锛为有夹具车刀。在“新石器时代有琢玉的砣机,砣在何处,”一中.我们论证了距今8200~7400年兴隆洼化层中的玉块是最早的砣,砣实际上是集磨床、锯床、镗床刀具于一身的刀具。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郑州市董寨村发现的纳玛象化石的地质时代,提出了与考古界不同的看法。通过对纳玛象化石的地史分布和伴生动物组合特征的分析,以及化石产出岩石与附近相关地层的对比,确认董寨村出土的纳玛象的地质时代,并非“距今40~50万年”的中更新世,而是介于晚更新世早期丁村动物群与晚更新世中期萨拉乌苏动物群之间,距今约10万年。通过对化石动物生态习性的分析,认为当时郑州一带的气候条件同目前我国北亚热带北界,淮河~秦岭蒂相近似,但比现在稍干燥;该时期郑州一带的自然景观,西部丘陵山区为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东部平原区为稀树草原,郑州处在林缘地带。  相似文献   

12.
1910年印第安人殷福布族所指的“浮桥岛”即现在的白令海峡。该海峡两岸最窄处为86km,晴天雨后可以隔海相望,水深只有30~50m,中间还有2个小岛(大、小代奥米德岛)。这时先民们徒徙到美洲与古海平面变迁,即第四纪晚期大陆冰川不断溶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有关。大约距今14000年左右,海平面回升到-100m,从亚洲到美洲在白令海峡确实存在阿拉斯加陆桥;到了距今12000年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到-60m时,该陆桥仍然存在;到了距今9000年左右,海平面上升到-25m时,陆桥开始沉没,但水很浅,特别是冬季结冰,两岸徒徙也并非难事;到距今7000年以后,处于人类文明的前夜时,海平面至少比现在低5~6m,只要依靠简单工具如“筏”、“独木舟”就可以到达美洲,因此,中国许多先民从这时开始到达了美洲,这在中国古书也都有专门的记载和描述。足见,中国很早以前也是一个航海大国。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8月 ,广西自然博物馆在广西扶绥县那派盆地的茏草岭地点进行的野外发掘中取得重要进展。发掘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发掘 ,先后发现了包括四股骨、背椎、颈椎、尾椎、颈肋、背肋、肠骨、坐骨、耻骨、肩胛骨、胸骨等化石材料 ,到目前为止 ,根据出土的牙齿及骨骼化石可以确定的化石种类有 :蜥脚类、蛇颈龙类、鸟脚类和肉食龙类 ,较为完整的骨架有蜥脚类恐龙 2具 ,其中较大的 1具最长肋骨超过 2m、坐骨长 1.8m ,由此推测这条恐龙长度约 2 0m ,背高 5~ 6m ,为目前世界上可以装架的最高大的恐龙之一 ,在世界上与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少…  相似文献   

14.
1、台湾省原住民根在大陆 台湾省长滨八仙洞遗址距今5~1.5万年,是台湾省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旧石器、骨器类型及制作技术与湖北、广西等省区同时代石、骨器很接近,说明联系很密切.其实在1 5万年前,台湾海峡是陆地,从福建可以走到台湾省.台湾省旧石器时代开始时间远晚于大陆,因此台湾省原住民应是从大陆过去的.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获悉,栾川县出土的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化石获得了"迷你豫龙"的正式命名。栾川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属于典型的大陆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上世纪70年代,在伏牛山地区的淅川、西峡、夏馆—高丘、五里川相继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近几年来,在栾川县境内的秋扒—潭头一带也发现了大量的伤齿龙、窃蛋龙、小型驰龙等恐龙化石。栾川的恐龙化石群是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动物群,已  相似文献   

16.
信息在线     
近日,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嘉荫县乌拉嘎镇境内发现了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化石专家认定为白垩纪恐龙化石。黑龙江省嘉荫县是我国最早出土恐龙化石的地方。1902年,该县出土的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被称为“神州第一龙”。20世纪70年代,地质工作者又在这里发现了大规模的白垩纪动植物化石群。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孙革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支明在乌拉嘎镇恐龙化石群发现  相似文献   

17.
一、玉材的线切割   考古界早就确定,在新石器时代,玉料的剖开常用线切割的方式.图1为距今5900-5300年崧泽文化玉璜.玉璜高3 4cm、宽7.1 cm、厚0.2-0.3cm.在玉璜上可以见到4条切割弧.这是典型的线切割留下的痕迹.线切割原理很简单,也是用解玉砂.工艺是将一根紧绷的麻绳压在欲剖开的玉石上,单向或来回运动,同时在麻绳上加水和砂,利用绳带动砂来磨被加工的玉料,最后将玉料剖开.这种线切割工艺在大汶口文化中也有.   ……  相似文献   

18.
一、玉材的线切割 考古界早就确定,在新石器时代,玉料的剖开常用线切割的方式.图1为距今5900-5300年崧泽文化玉璜.玉璜高3 4cm、宽7.1 cm、厚0.2-0.3cm.在玉璜上可以见到4条切割弧.这是典型的线切割留下的痕迹.线切割原理很简单,也是用解玉砂.工艺是将一根紧绷的麻绳压在欲剖开的玉石上,单向或来回运动,同时在麻绳上加水和砂,利用绳带动砂来磨被加工的玉料,最后将玉料剖开.这种线切割工艺在大汶口文化中也有.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古代中国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宣公是春秋时期(距今2600多年前)一位颇有作为的诸候,他在鲁国最早实行了"初税亩",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废公田划私有,百姓按亩纳税.这在当时是一划时代的进步,诞生了最初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0.
1942年,日本学者远藤隆次和鹿间时夫记述了辽宁义县枣茨山的一件蜥蜴化石,并定名为细小矢部龙(Yabeinosaurus tenuis)[1].该化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代表了我国热河动物群中唯一一件蜥蜴类化石[2-3].但遗憾的是,该正型标本在抗日战争时期下落不明.1958年和1995年,杨钟健和姬书安又分别将辽宁凌源房身鸽子洞和北票尖山沟的两件蜥蜴化石归入细小矢部龙[4-5],但凌源房身鸽子洞标本的归属仍需进一步研究.2000年,汪筱林等报道了在凌源大王杖子也有细小矢部龙化石的发现[6].最近,我们在辽宁义县金刚山义县组金刚山层采到一件保存较为完好的蜥蜴类化石,该标本无疑为细小矢部龙(Y.Tenuis),且与同种的正型标本在大小、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金刚山与枣茨山毗邻,两者的化石层位完全相同,由于枣茨山细小矢部龙的正型标本已丢失,建议将金刚山的标本作为该种的新型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