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在经历了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大幅上升之后, 2005年在持续高涨的国际油价影响下,出现了下降。特别是在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加快,国内市场主要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倒挂,导致对进口燃料油和柴油的需求大幅减少,而汽油和柴油出口增加,成品油的净进口量大幅度减少。由于石油净进口量的下降,石油净进口额相对于2004年的增幅也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李桂芬 《今日国土》2008,(11):32-33
近段时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短短几个月跌到了70美元/桶以下。10月27日,国际油价跌破62美元/桶,与历史最高价格147美元/桶相比,跌幅超过50%。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国际成品油价格也应声而跌,有的国家成品油价格甚至比我国的还低,国内  相似文献   

3.
保护我国炼焦用煤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炼焦用煤为稀缺煤种,资源紧张;生产供应不足,10%靠国际市场补充;国际市场供应有限,需求旺盛;出口垄断,进口竞争激烈;价格持续上扬,成本上升。但同时,我国焦炭产能过剩,大量出口,加剧了炼焦用煤的供需矛盾。需要从管理、科技、国际合作等方面开源节流,降低国内炼焦用煤供应压力。  相似文献   

4.
未来10~15年我国钢产量将处于峰值平台期,中国钢铁_Y-业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国内铁矿石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将非常巨大,未来长期大量进口铁矿石的局面不会有根本性改变。预计未来数年国际市场铁矿石的价格在当前的水平上波动的可能性最大,国际市场铁矿石的价格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将保持当前的历史高位水平。只有积极开发国内铁矿资源,大大提高国内铁矿石产量,才能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是基于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与其购买方之间商定的合约价格确定的。从2005年开始,一年一度的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改在在供方三代表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与需方三代表欧洲阿塞洛、日本新日铁和中国宝钢之间展开。大型钢铁生产商和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签署的首份铁矿石价格协议将成为同际市场的基准价格协议。当供需双方就一种矿石的价格达成协议后,其他供需方就以此价格作为参照。此即为国际铁矿石定价的一般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深入分析了国际大宗矿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给我国经济带来“输入型膨胀”、抑制经济有效增长、削弱企业竞争力,并导致中国财富转移和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危及我国经济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为获得经济稳定的矿产品供给,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建立多元化的矿产资源供给体系、抑制国际矿产品价格暴涨暴跌,从消费环节减少或压缩矿产品需求,争夺国际矿产品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加强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管控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今日资讯     
《今日国土》2011,(9):5-5
我国推出铁矿石价格指数 9月20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钢协)、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简称五矿商会)、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简称冶金协会)联合编制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正式推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这一价格指数对于打破国际市场垄断,增强我国国际议价能力具有标志性的战略意义。据悉,从10月份起,每周一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将公开发布。  相似文献   

8.
引言 当前,在"数字地球"时代,国内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服务业中迅速崛起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对地理信息研究大多倾向于发展概况的介绍和GIS技术的研究,而从经济学竞争发展战略角度对国内地理信息研究还较少,但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国内地理信息行业要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对之进行SWOT战略分析,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地理信息产业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和比对,看到自身发展优势、找出劣势和不足、寻找潜在发展机会和规避外在市场威胁因素,探究在当前背景下解决策略.只有做到知已知彼,才能更好地制定自身生存和发展竞争策略,也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走出亚洲,服务全球.  相似文献   

9.
鲁扬 《今日国土》2008,(8):44-44
自去年夏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不但美国国内一片愁云惨雾,还拖累得多家经济体叫苦不迭。与此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巴西人似乎生活在"世外桃源"。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国际油价一涨再涨,巴西国内的燃料价格却始终平稳如常。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共享已成为GIS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地理信息商品化随之诞生。但是横亘在地理信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价格阻碍着地理信息共享,也限制了GIS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介绍了地理信息商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价格的定义和主要影响因素,列举了定价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定价方法。从以上4个方面研究并探索了如何在市场交易中确定地理信息商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矿石的资源与供应:应对钢铁和原料需求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铁矿资源储量、找矿新发现与产能建设等数据的分析,提出在国际高矿价的条件下,我国铁矿石产量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近年铁矿石进口量的大幅增长,除满足国内钢铁生产的需求外,还有一些不合理因素;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契机,我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资源的战略逐步见效,彻底打破几大巨头垄断世界铁矿石市场的局面已经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2.
国内成品油资源与市场分布极不均衡,导致成品油物流运输跨度大、运输方式多、成本高.传统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基于固定流程,通过计量单据、报表进行物流活动的管理.随着GIS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各种定位手段、数据分析技术的日趋成熟,物流管理越来越趋向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步入了成品油智慧物流时代.本文总结了成品油智慧物流的特点,搭建了智慧物流框架体系,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成品油智慧物流系统建设方案与实现情况,突显出了GIS在物流运输可视化与物流空间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了物流服务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国内生产供应能力、国际市场获取能力、国家应急调控能力和环境安全控制能力等5个方面,选择能源矿产的储采比、储量替代率、产量份额、自给率、进口份额、价格、储备水平、消耗强度、碳排放量以及清洁能源比重等10项指标,设计了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能源安全的总体状况可采用加权综合模型计算得来的"能源安全度"指数进行描述。能源安全度指数值越高,能源形势越安全。评价表明,现实情景下,我国能源安全度平均为0.7125,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未来发展规划得当,措施得力,到2020年、2030年能源安全度可提高到0.8411、0.8477,进入"安全"区间。若遇国际社会对我国实行能源封锁,则我国的能源安全度可能会降到0.5520的"不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国际市场铁矿石的价格在2003年上涨8.9%, 2004年上升18.6%,2005年暴涨71.5%的基础上, 2006年5月23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与世界第二大钢厂阿赛洛公司的铁矿石价格谈判达成了19%的涨幅协议,至此,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已是连续4年上涨,与2002年相比,涨幅高达164%。在国际市场铁矿石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许多公司有志进入铁矿开发市场,采矿信息网(MiningNews.net)对有志新进入铁矿开发市场的16个公司咨询10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开始的世界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导致 2002~2004年 3月国际市场金属矿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起国内外矿业企业、经济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业内多有因中国金属矿产品消费量快速增长引起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扬的说法,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价格涨落现象和规律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国际市场上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对铜的需求强劲,自从1997年以来美洲铜矿山大规模减产导致市场供需失衡,2003~2004年国际市场铜的价格暴涨。世界铜储量充足,随着生产矿山扩大产能和新矿山开工,国际市场供应逐渐充盈,铜的价格必将回落  相似文献   

17.
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在2003年上升8.9%、2004年提高18.6%、2005年暴涨71.5%的基础上,2006年5月23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与世界第二大钢厂阿赛洛公司就铁矿石价格谈判达成了上涨19%的协议。至此,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与2002年相比,涨幅高达164%。  相似文献   

18.
优势不再的钨、锡、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资源消耗空前增长,多种矿产消耗位列全球之首。钨、锡、锑储量、基础储量持续下降,面对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储量自给保证程度迅速下降,并且全球范围内的锡、锑储量下降明显,成为保证程度最低的矿种。国际、国内市场上这3种矿产品价格飞涨,既是资源紧缺的结果,也是由此而导致的生产成本上升的结果。目前我国钨、锑仍是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者,面对价格上涨及资源紧缺的双重局面,如何调整我国的矿产资源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已近3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平均以每年约10%的速度滚滚向前,其中矿产资源提供了资源保障,贡献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近些年逐渐出现了资源"瓶颈",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贯彻"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方针。一方面要借助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上的资源;另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和勘查队伍优势,在国内找到更多的急需矿产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才能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世界钾盐垄断加剧,2011年我国钾盐生产消费大幅增长,进口依存度略降。我国企业"走出去"找钾有较大进展,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国内难溶性钾资源利用技术有新突破,将成为可溶性钾资源的重要补充。国内可溶性钾资源找矿投入不足,亟需实现找钾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