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地面地质测绘地面地质测绘工作,不但是研究喀斯特问题的初步工作,而是决定喀斯特地区能否修建水库的主要工作。经过深入的地面地质测绘以后,一般已能作出喀斯特岩层分布地区的初步评价。也只有经过深入的地面地质测绘以后,才能用少数的钻探工作量,得出正确的结论。地质测绘工作,首先应从1:500,000或1:200,000和1:100,000的小比例尺做起,在这一工  相似文献   

2.
五里冲水库--治理和利用喀斯特溶洞的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聪  张鸿 《云南地质》2003,22(1):16-26
滇南蒙自五里冲水库,系充分利用盲谷地形、地下隐蔽喀斯特大厅、地下暗河等自然条件,扬长避短,通过明堵暗灌、高压灌浆、构建防渗帷募等特殊综合工程手段建造的无大坝型水库。该区地质情况复杂,喀斯特十分发育,先后投入大量钻探、平硐及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量,采和合适的防漏、防渗工程。1996年竣工下闸蓄水后水位持续上升,达到设计要求,为蒙自工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条件,亦为在我国南方复杂喀斯特地区构建大、中型水库闯出新路。  相似文献   

3.
覃子建  吴淑才 《贵州地质》1993,10(4):335-344
水库地震是人类开发水力资源的工程活动中,有些水库蓄水后会出现诱发的地震现象。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在岩溶地区建成的一座高原峡谷型的高坝大型水库,库区蓄水后5个月就有频繁的地震活动,主要有三个震区,至今延续时间已达13年,目前的这种地震活动势态仍在继续。本文就水电站工程及地质背景、震情与震害、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成因机制等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水库地震是当今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下水库蓄水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地下水库的概念、蓄水原理及理论基础、蓄水基础条件和方法及重大蓄水效益.建议建设地下水库蓄水示范工程,推广利用地下水库蓄水,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利用地下水库蓄水除具备水文地质基础条件外,还必须修建水利工程.因此,它是水文地质学和水利工程学的交叉和结合,将来可能发展成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地下水库蓄水工程学”.  相似文献   

5.
新书介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通俗读物(1958年12月出版)中小型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编定价0.05元党中央提出了明年全国基本上实现水力化的号召,在今冬明春,全国将掀起兴修中小型水库的高潮,为了高速发展工农业,多快好省地提供给全国大规模兴修中小型水库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地质部特根据各地大跃进中小型水库工程地质勘察的经验,编制出这个小册子,以供全国各地兴修中小型水库、实现水利化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川坝塘水库建库地质条件及防渗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祥 《云南地质》2004,23(2):270-272
坝塘水库是利用天然构造溶蚀洼地作库盆的注入式水库。地质条件复杂,水库地处高地震烈度区(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同时库盆悬托,库周是低邻谷,存在灰岩喀斯特渗漏、喀斯特塌陷、不均匀沉陷等问题。本文论述建库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和相应的工程措施进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1991,(3)
日本正计划在熊本县高游原地区修建第一座“渗透水库”作为防汛措施。该地区周围有绿川水系的几条河流,水库很少,故1989年5月台风暴雨引起加势川泛滥,带来严重水灾;另外,该地区的地质情况适合  相似文献   

8.
新丰江水库蓄水后发生了频繁而强烈的地震,多个部门进行了地震、地质及抗震等方面的工作,并在国内外多次会议上发表了论文。在上述资料基础上,本文就水库蓄水与地震关系,整理一些资料,供有关同志参考,并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罗军昌 《地下水》2023,(6):187-189
为研究宕昌县城区饮用水源地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文章主要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理地质现象、区域地质构造与不良地质现象、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对库区渗漏、水库浸没与库岸稳定、水库诱发地震等地质问题进行评价。研究认为,水库不存在向邻谷的渗漏问题;库区岩性完整,无区域性的活动断层通过,水库蓄水后,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小。研究可为下一步水库坝址、坝型及枢纽建筑物的选型、布置等提供技术指导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梁水库喀斯特发育,根据其发育特点采用了以高压水泥灌浆为主,多种方法相互组合的灌浆技术,其优点在于设备配置及工艺简单、功效高、造价低等。通过对中梁水库喀斯特发育区组合灌浆处理技术进行有益的探讨,为喀斯特地区水库防渗堵漏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高速发展工农业,多快好省地提供全国大规模兴修中小型水库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特根据各地进行中小型水库工程地质勘察的经验,编制成中小型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勘察要求。使用本要求时,应结合各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工程规模,施工条件,以及工程建筑的经验效益等具体条件,贯彻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方针,灵活运用,并随时总结经验,以便不断充突和修订本要求。各地还应结合各地区情况拟订具体的细则。  相似文献   

12.
张学明 《水文》1994,(3):40-44
大型水库对周围地区降水量影响效应分析张学明(河北省水文总站)建库蓄水,水库淹没区由陆地变成水面。随着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必然引起库区及其周围地区气温、湿度、降水、蒸发等气候因素的变化。大型水库有较大的蓄水体,有广阔的水面,水体的热容量很大,故对诸气候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地表径流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利用天然来水,修建平原水库,调洪蓄水、农业灌溉、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由于水库的渗漏等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库的健康发展和周边及下游灌区的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很大,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水库的渗漏、改善库区周边及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某工程的区域稳定性研究和水库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水库的区域地震地质条件。依据实际存在的诱发地震条件组合,对该水库诱发地震的环境进行了分区评价。重点研究了水库区地质背景、水库诱发地震的关键因素及水库诱发地震的潜在危险性预测等方面。研究表明水库在运行过程中有发生裂隙断块岩体型或裂隙喀斯特岩体型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但诱发地震强度仅为微震或弱震,其基本烈度不会超过历史构造地震对区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1,(5)
芡子沟水库工程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陇东黄土塬区,属董志塬的东北部边缘。地貌属黄土塬及塬边残塬梁峁沟壑区。工程区内总体以黄土塬为主,黄土塬面平坦开阔,塬边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黄土残塬之间多为梁、峁、崾岘等地貌形态。根据地貌的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分为黄土塬区、残塬梁峁沟壑区及河谷区等地貌单元,本水库修建于残塬沟壑区。芡子沟黄土水库蓄水2 a后,对蓄水前后的库岸塌岸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总结确定出可靠的黄土地区水库塌岸计算参数,Q2离石黄土水上稳定坡角72°~87°,水下稳定坡角23°~33°;(Q_4)滑坡重力堆积体及坡积岸坡水上稳定坡角60°~85°,水下稳定坡角19°~25°。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对塌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库库区地形地质和水位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受降雨和库水位变动影响容易产生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水库安全运行和附近居民安全. 本文依托层次分析法,以某蓄水水库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其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度、坡向、地灾点密度、地灾点面积、降雨、库水变动幅度和地震强度等9个致滑因子,构建评价矩阵和滑坡危险性计算评价方法. 依据评价成果划分4个滑坡危险性等级,借助MapGIS软件生成库区潜在滑坡危险性分区图. 该分区图与遥感解译的库区滑坡体分布点高度吻合,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该片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材为内容,从岩性、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及地貌等方面介绍水利工程与地质科学间的密切关系,其中有修建成功的水库的综合利用,反映了不重视各类地质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该片为水电类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8.
沐官岛水库是一个拟建的河口海湾水库,库底为富含咸水的潮滩沉积物。这一特殊的地质及水环境条件直接关系到水库未来的水质安全和正常的调度运行,所以必须准确地确定水库水体中盐分空间分布这一关键问题。本文依据现场调查、钻探及室内实验资料,通过垂直方向线性插值技术,建立了沐官岛水库蓄水初期盐分运移准三维模型,模拟了水库蓄水初期在内源盐分释放影响下,库水盐分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若遇平水年开始蓄水,当蓄水至1.5m时,该层含盐量在平面上的变化范围主要在0.30~1.30g/L之间;当蓄水至4.5m时,该层含盐量在平面上的变化范围主要在0.30~1.55g/L。  相似文献   

19.
北京牛口峪地区稳定同位素水文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口峪地区位于北京房山县城西南2公里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界的丘陵地带。由于研究区内的牛口峪污水水库修建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的喀斯特石灰岩上,水库产生严重渗漏,污染了地下水体,破坏了生态平衡。通过稳定环境同位素水文研究得出:水库—牛14孔—牛10孔—马刨泉带为重稳定同位索水分子的富集带,也是水库污水渗漏的主要途径;深部石灰岩含水体中的地下水流缓慢;牛11孔所在的上寒武统泥质条带灰岩含水层与牛14孔所在的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属于两个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存在由水库通过牛11孔附近向外渗漏的问题;牛7—马刨泉及主坝下的渗漏不严重等结果。   相似文献   

20.
姜伏伟 《中国岩溶》2017,36(6):851-858
水库运行容易在库区诱发滑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通过水库运行的安全调度,可有效减少库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以在建的大藤峡水库武宣防护区为例,分析计算了岩溶塌陷预防的安全调度水位、排蓄水速度;并根据现场调查,查明了研究区岩溶塌陷发育的地质背景和发育现状,建立了岩溶塌陷发育机理模式。为了分析水库运行改变地下水动力条件对岩溶塌陷发育的影响,运用Modflow软件,建立研究区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运算,预测了大藤峡水库不同蓄水水位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以及不同排蓄水速度引起的地下水流速变化;探讨了包气带、潜水层和承压水层区域岩溶塌陷发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塌陷预防的水库安全水位高程为51~62 m,蓄水水位安全上升速度为0~1.0 m·d-1和排水水位安全下降速度为0~3.0 m·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