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嘉谟  陈月娥 《地质科学》1998,33(4):494-501
用一种超低弹性模量(约为0.01MPa)且具有光弹性的软材料铸模的自重卸荷实验证明了固体材料对它的固化压力具有“记忆”的属性。根据成岩地质体在开挖条件下实测位移场特征和用具有“记忆”性能的相似材料所做的开挖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岩石很可能也具有这种属性。这就为测定岩石成岩压力的可能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动物、植物找寻隐伏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一植物找矿法是近来比较推崇的一种找寻隐伏矿床(体)的方法。它主要利用动物灵敏的器官(如狗的鼻、鹰的限等)和生活中的遗迹(如白蚁、蚯蚓翻上来的土壤、碎屑等);利用植物的特有吸收土壤中某些成矿元素的能力等。它可作为寻找浅隐伏矿的辅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里碱质作用广泛存在,它对成岩以及有色金属、稀有稀土金属、放射性金属等矿产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意义,因此,引起了地质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笔者认为,目前广泛流行的“碱交代作用”这一术语,把不同成因的碱质作用归为一种热液交代成因模式可能不够恰当。笔者通过钨锡矿、铌钽矿和某些铀矿床碱质作用特征的初步研究,来探讨不同成  相似文献   

4.
黄培华 《地质论评》1965,23(5):418-420
读了地质论评22卷2期讨论栏内的“关于‘白沙井层’成因与时代的研究现状”一文,感到极大的兴趣。有关白沙井组(层)时代属中更新世、成因属河流相沉积的依据,除了上述文章所列出五点以外,还可以补充下列的重要论证。另外,对文章中某些论点提出商榷。 (1)在白沙井组的形成过程方面文章中仅列出了白沙井组的物质组成,而对它的形成过程没有阐明。过去主要是对它的形成过程有争论。  相似文献   

5.
早在本世纪廿年代。国外一些地质学家注意到在某些天然硅酸盐岩浆体中存在一种主要由氧化铁组成的非硅酸盐岩浆体,后者常常作为一个独立相产在复杂的硅酸盐岩体中。五十年代末,地质学家在智利北部高原的拉科山地发现外貌和产状浩似玄武岩的磁铁矿流。大量野外事实说明,这种氧化铁的非硅酸盐岩浆具有与岩浆岩相同的活动方式和地质产状,地质学家把它称作“矿浆”,并认为它是由岩浆强烈的分异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报道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中新近发现的古虫类化石—Yuyuanozoon magnificissimi gen.et sp.nov.。新属种具有二分躯体构型和5对链状排列的鳃囊,显示了古虫门的基本特征。但是,新属种所独具的“围鳃腔”和外鳃构造,表明它与先前描述过的古虫动物门的其它属种不同,可能代表一个比尾索动物更为原始的后口动物分支。  相似文献   

7.
海峰 《地层学杂志》2004,28(3):264-264
20 0 4年 6月出版的《Science》杂志刊载了一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均远等人的论文 ,报道在贵州瓮安前寒武纪陡山沱组含磷段中找到了 10块两侧对称动物化石 ,陈均远等将这一古老的动物命名为贵州小春虫。种名“贵州”,表明它产于贵州 ;属名“小春虫”意味着这种化石形体极小、仅 0 .2 mm ,生存时间上恰逢地球上雪球事件刚刚过去、“早春”刚刚来到的瞬间。小春虫由外胚层、内胚层和完全中胚层所组成 ,有一对体腔、成对排列的感觉窝等两侧对称构造。这一发现首次将两侧对称动物可靠化石记录的历史从寒武纪推到了寒武纪之…  相似文献   

8.
一、地质市场多种经营的起步与展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开始,贵州地矿局在开拓地质市场和发展多种经营便有了起步.尽管当初的地质市场是“小打小闹”,多种经营是某些“五七”基地的演变,但到“六五”初期,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对外分队”和商业网点,他们已成为“对外吸收社会资金”和“广开生产门路”的经济细  相似文献   

9.
沉积硫化物矿层形成的构造地球化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还原性海底水域中,厌氧细菌引起的还原作用提供了沉淀剂S~(2-)。这种作用控制着同生硫化物相的形成。盆地中古构造运动形成的沉降—堆积弱补偿状态是硫化物矿物富集的一种有利条件。在此情况下,硫化物层不受非矿物质的稀释。某些层控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证明,陆缘构造拗陷带的潮下海湾和泻湖相构成一种使陆源成矿元素聚集成矿床的“地球化学阱”。  相似文献   

10.
论矿物中的临界包裹体及超临界流体的成矿地质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界包裹体是成矿流体在临界或超临界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包裹体。它比一般的流体包裹体含有更多更为特定的物理化学信息。本文讨论了临界包裹体的成因、分类及所含物理化学信息的意义。作者研究了某些矿床中的临界包裹体,发现它与成矿关系密切,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成矿假设——超临界流体成矿地质作用。文中列举了这种成矿作用在某些金矿、大冶式铁矿和斑岩铜矿床中种种表现。  相似文献   

11.
生物态是地表自然界物质继“四态”(气态、液态、固态和场态)后的又“一种新型”的物态—地表自然界第五态物质。这种“生物态”物质是指生物学中的蛋白体及其属性—生命现象的微观和宏观过程,及其他表自然界生物现象所依赖的物质实体形态。它包括动物、植物、细菌微生物等有生命活动的有机个体和人类个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和行为,也包括它们  相似文献   

12.
舒德干 《地学前缘》2006,13(6):227-233
作为观察寒武纪大爆发主幕奥秘的最佳科学窗口,澄江化石库展示了三胚层动物(即两侧对称动物)首次全面大辐射的历史产物,让学术界终于看到了已知最古老的同时包括原口类和后口类两大支系的动物谱系庞大“树冠”的主体轮廓,从而给许多较高级动物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然而,该化石宝库中却很少见到作为“树干”的双胚层动物(即辐射动物)的化石记录,这给“真动物”的源头探秘蒙上了阴影。尽管广布于前寒武纪末期全球浅海域的“文德生物群”一直被认为是动物界早期一次“失败的演化试验”的牺牲品,但其中一支成功延续到早寒武世的春光虫(Stromatoveris)具有叠覆状梳齿构造,很可能代表着栉水母类的一类原始祖先。文中描述新的羽毛状动物王氏澄江海笔(Chengjiangopennawangii)不同于春光虫,前者具有彼此分离的羽枝,且羽枝上保存了排列规整的珊瑚个体虫室,因而与现代八射珊瑚中海笔类的形态学特征十分一致;新的谱系分析显示,它应该代表刺胞动物门中的一个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13.
<正> 风化磷块岩(以下简称风化矿)是笔者参加“七五”攻关项目研究确定的一种我国新磷矿工业类型。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矿,是该区下寒武统底部海相沉积磷块岩经风化而形成。在风化过程中,矿石内微量元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某些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地反映出风化程度的差异。据此,笔者以尖山矿区为实例,尝试提出通过某些微量元素鉴别风化磷块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封神榜》里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作者不知为何物,但是本文论述的四不像却是地史上、历史上和今天都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一种中外驰名的、学术界和一般群众都饶趣味的鹿科(Cervidae)动物(图1)。为什么称它为四不像?据说是因为它的角似鹿非鹿、颈似驼非驼、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其中似鹿非鹿说得似是而非,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鹿:所谓的“似鹿非鹿”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资源中,矿产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植物、动物、水等资源不一样,绝大部分矿产资源采后不能再生.矿产资源是在地球形成以后,在几千万年至几十亿年的漫长地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历史不长.如果从石器时代开始算起,不过几十万年.如果自铜器时代、往下铁器时代、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到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6.
地洼构造理论及其成矿学的研究,自1956年陈国达教授的《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及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发表以来,逐步开展,日渐深入.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地洼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其中某些已运用于找矿勘探、地震地质、工程地质等某些方面,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地洼学说在国外一些国家也受到重视和盛行.一、地洼学说及其成矿学的理论意义地洼区是后地台阶段的活动区,是在地槽型活动区演化为地台型稳定区之后,由于地台区的活化解体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活动区.因此,地洼区是在继地槽区、地台区  相似文献   

17.
当你打开记忆的大门,或许会想起电影《智取华山》里那惊心动魄的场景;或许会想起“华山论剑”那至高的精神境界;也或许会想起沉香劈山救母”、“巨灵咆哮劈两山”等诸多神话传说……如果你翻开五岳的“家谱”,你会欣然地发现在这五座名山之中,有一座以“险”而闻名于世的大山。它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它就是西岳华山。  相似文献   

18.
近500和1000大气压下现代海藻的热转变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已查明海藻是某些沉积岩,特别是某些碳酸盐岩的一种造岩生物。它是沉积岩中不溶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因而也是形成石油的一种重要油母质。 近年来,随着石油成因问题研究的深入,海藻的成分、结构及其在热转变过程中变化的研究日益被重视。R.C.小克拉克研究了现代海藻正烷烃的分布并指出:海洋中的海藻以C_(15)和C_(17)占绝对优势。R.P.费尔帕等分别通过氧化、还原、皂化及热裂解反应  相似文献   

19.
微板块拼合之后 ,板内盖层部分常因强烈变形而重新形成为若干次级地质单元 ,后者多发育不规则的边界形态和特殊的构造组合。为认识其形成机理 ,进一步了解板内变形的某些特殊现象乃至普适规律 ,对铜陵矿集区进行了以景观重塑为目的的变形模拟。结果发现 ,即使原本相对规则和均一的构造单元 ,在周围地区的夹持和围限下 ,也有可能因经历复杂的“挤压—剪切—旋转—拖带”式递进变形 ,而在两个对峙的角顶部位发育一种特殊的“拖带”凹陷 ,并最终形成不规则的地质边界。前者可视作板内变形特有的区域尺度流变构造 ,而后者则是板内变形条件下的一种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评论了嵇少丞等(2010)发表的“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指出他们对柯石英非俯冲折返新机制的一些误解,对某些热力学、物理学概念,及其在地学问题中的解释理解的不同.分析了机械球磨的作用机制;论证了机械球磨作用本质与构造挤压剪切作用本质的同一性.分析了岩石糜棱岩化过程的两个阶段;讨论了地震波形成柯石英机制的可能性.围绕比较标准问题,论证了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能大大降低α-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压力、温度和合成时间,促进柯石英的形成.用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解释了人工合成柯石英的规律性、南极洲天然矿物的行为,柯石英的寄生矿物、岩石——锆石、榴辉岩包裹体、非包裹体的形成.列举事例澄清了“球磨引进的Fe杂质提高柯石英形成压力迟缓合成”的说法;讨论了第二相存在对石英—柯石英转变的影响和“应变禁区”边界区的应力梯度相变驱动力可以形成柯石英问题.指出了机械球磨石英原料预处理和静高压合成柯石英后处理两步法,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柯石英形成规律的有效物理方法;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和无需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柯石英形成机制,是一种有希望的柯石英形成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