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淮南煤田刘庄区中日合作勘探工作,自1982年开始,历经5年至1986年,通过中日两国专家的共同努力,精查报告已经国家储委正式批准。刘庄区的煤田地质勘探  相似文献   

2.
由安徽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与日本国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合作编制的“刘庄区精查地质报告”,综合地反映了日本的煤田地质工作方法和我国有关的技术要求。报告充分分析利用地震勘探成果,并将其作为有效工程点,初步用于构造解释煤层稳定性的评价和某些地层层段的划分。编制报  相似文献   

3.
由于采用大规模现代化综采技术,需要对一些小型地质构造有更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随着勘探深度加大,以钻探为主的煤田勘探费用大幅度增加,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基于这种现状,不久前在淮南煤田开展了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方法的试验和研究,接着在该煤田的刘庄井田采用综合勘探方法,即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勘探和钻探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黄县煤田位于山东黄县和蓬莱县境内,为第四系覆盖下的第三系隐蔽煤田,面积约400公里。自1967年发现以来,已提交陆地部份供建井的地质报告三件(即洼里区地质勘探报告、龙口一井田精查补充报告及梁家井田精查综合勘探报告)、洼里地震报告和黄县煤田详查总体报告各一件。   相似文献   

5.
前言     
我国第一个中外合作煤田地质勘探项目——安徽省淮南煤田刘庄区中日合作勘探,从1982年开始至1986年已经圆满结束。回顾一下合作勘探的历史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国内的煤田地质勘探,对今后的国内外合作,以及输出煤田勘探技术,都是大有裨益的。国家计委、原国家进出口委、海关总署和原煤炭部有关司局,以及地质矿产部、全国储委,在合作勘探的全过程中,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日本国通商产业省及  相似文献   

6.
八年来,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先后在焦作、平顶山、禹县等煤田进行物探、地质、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加快了煤田地质勘探速度,节省了钻探工程量,降低了勘探成本,提高了地质报告质量,搞清了煤田边界,发现了新的含煤块段,为国家提交了数件煤炭资源勘探报告,充分显示了综合勘探的优越性。为了进一步运用好这一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现将以往的工作,作一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工作中,T(时)-Z(深)转换的速度参数向来很受重视。但通常只采用速度谱或地震测井资料获取速度参数,本文介绍一种用钻探深度和地震反射波进行速度标定,然后根据速度变化规律制作层间速度分布图的方法,并介绍该方法在淮南煤田刘庄勘探区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通过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北矿区孙家岔井田和大海则井田等勘探项目的设计编制、施工管理和报告提交工作,获取了大量的图件和资料,经分析,对在该煤田特殊地质环境下,如何比较合理地选择未来矿井勘探网度,提一点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9.
周强 《河南地质》2009,(5):41-41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自2004年以来,先后提交了河南省新密煤田王行庄井田勘探报告、登封庞窑煤预查报告等各类报告60余件,共提交煤炭资源储量23.93亿吨。另外,在煤层气综合开发、有色金属勘探等领域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缓解我省资源“瓶颈”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刘庄区位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潘谢矿区的西部,面积90km2。地表覆盖新生界厚60~550m。含煤地层为二叠系石盒子组及山西组,含可采煤层13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5层(即13-1、11-2、8、5、1煤层)。除1煤层较稳定外,其余均属稳定型煤层。本区为轴向北西,向东、西倾伏的不完整向斜构造,伴随一系列的正断层,构造中常,煤类为气煤及1/3焦煤。   相似文献   

11.
刘庄井田的精查勘探,采用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与钻探、测井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即探测构造以地震勘探为主,钻探提供参数、定位并作必要和适当的验证;地层层序、煤厚、煤质、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确定则以钻探资料为主;同时用地震勘探资料作了岩性解释的尝试。本次工作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了总结经验,促进地震勘探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更好地满足日益发展的煤炭工业的需要,并帮助地质、采矿工程师及有关同志了解怎样用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地质构造和岩性,更多的提取和利用地震勘探资料中所蕴藏的地质信息,我们摘编了这本地震勘探记录选集。由于水平所限,总结不够系统和全面,理论认识也很差,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三十多年煤田普查勘探及矿井设计开发的实践,为了提高煤田勘探的地质经济效果,在煤田勘探技术方法方面,除了需要研究煤田的勘探阶段、综合手段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煤田地质与勘探》创刊已经20年了。20年来,它向读者介绍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科学试验和技术革新成果以及科技信息,反映了煤田地质科学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目前,它在煤田地质界拥有一大批读者,并在地质界有一定的影响,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1992年获得了优秀煤炭科技期刊二等奖。 20年中,《煤田地质与勘探》刊出了2 000多篇文稿,其中包括21项讲座和24篇国外相关科技情况的介绍,促进了我国煤田地质科学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发展和进步可归纳为如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  相似文献   

15.
《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相似文献   

16.
<正>《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  相似文献   

17.
<正>《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从1985年第一届全国煤田地质科学技术大会以来,煤田地质战线广大科技人员继续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和上级部门的科技会议精神,结合煤田地质工作的实际情况,继续执行“以煤炭工业的战略布局和规划为指导,采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勘探方法,讲求经济效益的科学管理,按时提交优质地质报告,为煤炭工业的生产建设提供可靠资源”的煤田地质工作方针,在煤田地质工作战略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9.
对京西煤田今后勘探开发方向及地质研究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根寿 《城市地质》1997,9(3):27-29
文章回顾了京西煤田已往地质勘查及开采状况,综合1991-1992年对京西斋堂地区滑脱构造验证的结果,认为今后京西煤田的勘探工作主要投向隐伏煤田,特别是髫髻山-庙安岭向斜和百花山向斜轴部的火山岩覆盖区更应当作今后工作的主要靶区,指出地质研究工作应首先考虑继续对斋堂地区滑脱构造验证,进一步对滑脱而下煤层赋存进行各方面定向研究,最后在京西煤田划分出六个含煤地层勘探预测区。  相似文献   

20.
正3月31日,中国地质学会发布2019年全国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公告,安徽省地质学会推荐的《淮南煤田潘集煤矿外围煤炭详查》荣获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荣誉。《安徽省淮南煤田潘集煤矿外围煤炭详查》是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等单位承担的省煤炭重点勘查项目,是我省"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核心项目。项目在淮南潘集煤矿外围新发现优质煤炭资源量48.57亿吨,为特大型煤矿床。项目开展了深部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