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笔者对仙游县仙门风景区美学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后,认为该景区以地文景观、人文景观和古迹古建筑景观为主,前期旅游项目的开发应在注重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为配合旅游项目的开发,应妥当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使这一新的旅游资源能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傅文山 《福建地理》2004,19(3):35-39,50
笔者对仙游县仙门风景区美学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后,认为该景区以地文景观、人文景观和古迹古建筑景观为主,前期旅游项目的开发应在注重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为配合旅游项目的开发,应妥当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使这一新的旅游资源能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福建昙石山遗址发掘进展及其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消息,引发了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的老题新议.本文在强调古迹旅游资源是构筑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内涵和底蕴基础上,分析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提出开发新构想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周国红 《福建地理》2005,20(3):37-40
福建昙石山遗址发掘进展及其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消息,引发了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的老题新议。本文在强调古迹旅游资源是构筑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内涵和底蕴基础上,分析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提出开发新构想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开封旅游形象策划与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开封旅游资源及历史文脉研究、旅游形象认知调查、旅游形象替代性分析等前期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封旅游形象的策划与构建要突出“北宋文化”和“黄河文化”理念,以古文化遗产为依托,建设宋文化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旅游文化名城;在此前提下,从视觉形象塑造、视觉识别系统形象设计和行为形象设计等方面对开封旅游形象策划与构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开封大相国寺游憩价值TCI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的评估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经济价值的方法用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估中.以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为例,采用旅游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设计出其游憩价值的评估路线,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分析技术,评估大相国寺的游憩价值,得出大相国寺2011年的游憩价值为1.49亿元.运用这一结果对大相国寺资源管理决策和资源补偿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其维修、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同时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提供可参照的样本,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管理和补偿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唤麟  龚胜生  周军 《地理研究》2011,30(3):477-485
以<三才图会·地理>与<名山胜记>所载旅游景点为数据来源,统计获得晚明景点旅游资源总数.结合明代与现代旅游资源分类法对晚明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用图表法对晚明旅游资源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论认为:晚明旅游资源类型以山岳与古迹景观为主,南直隶与湖广旅游资源类型最为丰富;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北京-西安-成都"、"...  相似文献   

8.
庙岛群岛亦称长山列岛。位于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扼渤海与北黄海的咽喉。该群岛由二十一座岛屿组成,自北向南呈北北东向排列。南北纵贯75公里,总面积是52.506平方公里。庙岛群岛隶岛属烟台市长岛县。县城座落于南长山岛的南长山镇。 近几年来,随着开放政策的深入落实,长岛县的旅游业发展很快。本文在分析该群岛旅游资源的功能和分布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特色及限制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进而提出发展长岛旅游事业的几点设想。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古迹、文化遗  相似文献   

9.
开封文化旅游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而且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名城。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开始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客源不足、促销不得力、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体制陈旧等。用SWOT分析法对开封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劣势及其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开封文化旅游今后的发展对策:理顺管理体制,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加大投资力度,全面促进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人口2967.91万人。境内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古迹众多,风情特异,土特产丰富,发展旅游业潜力极大。但目前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旅游业收入甚微,与贵州所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和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有必要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伊犁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伊犁地区列入旅游资源的景点134个,其中一、二级景点共38个。生物景观类和古迹与建筑类在一、二组景点中所占比生最大。以资源为基顾,以现有及预测客源市场为导向,拟议分期开发果子沟--赛里木湖高山湖泊、森林、草原区,那拉提草原区,霍尔果斯口岩观光、购物区,唐布拉温泉疗养、草原度假区等八个旅游区。  相似文献   

12.
边界共生旅游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利益主体和行政区界限的制约,严重影响旅游资源的整体效益的发挥和旅游品牌的树立。安徽省牯牛降景区是一处典型的边界共生旅游资源,在分析其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旅游协作开发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行政管理、企业经营、旅游产品3个层面对该景区旅游协作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开封历史遗存再文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开封历史遗存再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历史遗存再文化现象在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挖掘和提炼历史遗存文化内涵核心,准确感知和把握其外显系统及特征是遗存再文化的关键,提出了开封历史遗存再文化尤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化应注意的问题与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商丘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古迹独特、种类齐全、知名度较高四大特点,并从游览价值、交通条件、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等方面对商丘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全面分析了商丘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存在的认识不足、保护开发不够和宣传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认为商丘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是:短途旅游中心或地域性旅游中心。提出以“豫04”省道为轴线,以永城芒砀山旅游区、睢阳古城旅游区和睢县北湖旅游区为重点,合理规划,加快开发,重视旅游形象策划和旅游产品包装,加强旅游环境的整治和旅游宣传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书刊介绍     
《地理译报》(季刊,逢每季中月出版,北京市期刊登记证858号)内容简介 该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出版。主票介绍国外地理学的发展动向,地理学理论问题及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特别侧重当前地理学界最关注之问题,如地理预测、气候变迁、人与环境、人口与资源、资源开发利用、区域规划和国士整治及地理教学等。印刷:中国科学院开封印刷厂总发行处:开封市邮电局订购处:全国各地邮局 定价:0.40元  相似文献   

16.
郑州地区的地理区位得天独厚,居中州之“中”,是中原旅游区的核心区,区内有以嵩山——少林、以市区商城和黄河游览区为主的两个旅游区,并有巩县宋陵和荥阳浮戏山,且西去古都洛阳,东到宋城开封,北抵新(乡)辉(县)一日皆可往返。 郑州旅游资源的特点 (1) 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国家的反映。郑州的旅游资源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和“古”、“多”、“稀”的特点。 1977年发现的新郑裴李岗村落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早期的。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已走出森林,到平原以氏族形式聚居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竞争力对比的新疆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由于资源赋存、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方而存在的地域差异,使不同区域在旅游业发展中有不同的业绩和发展潜力。以20纪90年代以来新疆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但旅游目的地地位明显下降为线索,对比研究了新疆的资源禀赋、开发程度、客源市场竞争态等,并调查分析了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游客旅游意愿和赴疆游的客源市场潜力。提出区位条件是新疆在现阶段不可抗拒和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客观因素,必须在现实基础条件下转变思维方式,宏观上以国内远程市场为目标,建立民俗-湖泊-冰川-草原-古迹-沙漠的旅游开发序位;中观上整合近域特殊地理单元内的同构旅游产品以打造品牌;微观上倡导“旅游体验”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和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18.
文旅融合测度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提出从旅游景观的“意—形—感”三维融合测度视角衡量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理论假设,并以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古迹文化旅游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景观的三维融合测度是剖析和衡量文旅融合的可行方法,江苏省古迹文化旅游整体上已呈现文旅融合发展特征,但由于有形景观对社会底蕴承载不足,制约了游客总体感知的形成及文旅融合发展水平;2)江苏省各地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仍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这既受各地市历史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底蕴的根本影响,又与各地市有形景观的保护和开发水平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组织水平密切相关;3)可从提升有形景观品质、深挖并彰显景观的文化内涵、组织深度体验活动等方面促进旅游景观的三维融合,进而实现古迹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设皖南旅游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对2000年全省的宏观规划,建设两淮经济区、沿江经济区、皖南旅游区和合肥科技教育中心,是安徽经济发展战略的四个重点。以黄山为中心,开发皖南旅游资源,把皖南建成安徽的旅游基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皖南具有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这里山水秀丽,气候宜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水电、森林资源丰富,农副土特产品繁多,名山胜水遍布各地,文化古迹斑烂璀璨。特别是黄山已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今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充分发展皖南的地  相似文献   

20.
中哈边境地区旅游廊道空间布局与发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大背景下,新疆丰富多样的边境旅游资源迫切需要寻找可行的路径加以释放。如何围绕边境旅游主题构建旅游产业要素线性空间,将是边境旅游发展需要从空间上思考和突破的关键问题。以“点-轴”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心职能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定量方法分析中哈边境地区旅游节点、旅游廊道及其旅游地发展系统,对促进边疆地区旅游产业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目的地形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表明:中哈边疆地区一级旅游节点有5个,二级旅游节点有7个;一级廊道节点段5个,二级廊道节点段11个;四大旅游地发展系统为哈吉民族风情边境旅游系统、塔城生态休闲边境旅游系统、博温康养度假边境旅游系统和霍霍察昭文化古迹边境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