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2020年4月延安市国家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苹果发育期观测及冻害资料,对2020年春季延安两次苹果花期冻害过程的气象条件、果树条件、冻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估防御措施。结果表明:2019年11月—2020年3月气温持续偏高,导致苹果树花期提前了7~10 d,增加了果树花期冻害的风险。4月10—13日、20—25日两次冻害过程均受强冷空气侵袭,其中4月10—13日极端最低气温(Tmin)全市为-5.4~-0.5 ℃,Tmin≤-2 ℃最长持续了19 h,Tmin≤-5 ℃持续了3 h;4月20—25日极端最低气温全市为-7.8~-2.0 ℃,Tmin≤-2 ℃最长持续了25 h,Tmin≤-5 ℃持续了5 h。相比较4月10—13日的冻害过程,20—25日的冻害过程中冷空气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强、影响范围更广。4月10—13日冻害过程中,延安果区从北到南处于现蕾至初花期,而4月20—25日冻害过程中,延安大部分果区处于盛花至落花坐果期,果树的抗冻能力更弱。两次冻害过程中,延安市气象部门提早预判,精细服务,与各相关部门联合防御,使得实际灾害程度低于不采取防御措施的受冻程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春季日最低气温≤0℃、≤-2℃、≤-4℃和秋季日最低气温≤2℃、≤0℃、≤-2℃3个温度指标,分别定义为春季和秋季葡萄冻害的轻度、中度、重度3个冻害强度等级指标;按照3种冻害强度指标,对1981—2010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的日最低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0年春、秋季葡萄发生冻害的频率约2a一次,从年代上看出,灾害频率呈下降趋势,从受灾程度分析,2006—2010年春季冻害出现了6次,秋季4次,受灾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甘肃平凉市苹果花期冻害农业保险风险等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小利 《干旱气象》2014,(2):281-285
为进一步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结合工作,适应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统计了平凉7县(区)气象资料、苹果物候观测资料,给出东、西部果区苹果花期冻害风险时段,结合近年来苹果花期冻害实地调查和历年因冻减产情况,确定苹果花期冻害农业保险的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全市1965~2011年风险时段内不同风险等级冻害分布情况,最后确定参保指标。结果表明,平凉市苹果花期冻害风险时段中东部果区为4月14日至5月5日,西部果区为4月20日至5月10日;苹果花期冻害农业保险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3个等级对应的最低气温分别为T≤-3.5℃、-3.5℃T≤-1.5℃、-1.5℃T≤0℃;总的来看,全市不同等级冻害发生频率的分布表现出西部大于东部,轻度中度重度的特点,其中华亭、静宁达到高风险等级,崆峒、灵台、庄浪、泾川为中风险等级,崇信是全市唯一的低风险等级的县;将花期冻害频率10%~80%作为参保的上下限指标,同时应结合冻害等级和建立在历史资料上的保费区划进行灾损评估,科学合理地进行投保和理赔。  相似文献   

4.
利用DWSZ2型温度观测仪于2006年5月-2007年4月在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志丹县李家湾的气温观测资料,通过与县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山地年平均气温略高于川地,呈现出冬暖夏凉的特点,冬季山地平均气温偏高1.6℃,夏季偏低1.4℃;山地增温效应提高了日最低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高出川地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变小,平均低于川地2.9℃;山地海拔增高降低了日最高气温,夏季最明显,平均最高气温山地低于川地2.2℃;山地春季终霜日提早,降低了果树花期冻害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吐鲁番东坎农业气象试验站和鄯善气象站近52a(1960-2011年)冬季逐日资料,分析入冬期、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低温日数、负积温变化特征,以及特色林果葡萄、红枣冻害发生年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探讨冬季气温变化与冻害发生的关系,总结冻害成灾指标,为防止果树冻害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冬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入冬期偏晚,冬季结束时间提早,冬季持续日数缩短;冬季气温在1985年发生突变,存在7a的周期变化。在无稳定积雪的情况下,最低气温负积温较历年平均值低180.0℃以上,日最低气温≤-18.0℃持续15d以上,且日最低气温连续≤-20.0℃持续5d以上,休眠期的红枣、杏树花芽会发生中度冻害;最低气温负积温较常年低200.0℃以上,日最低气温≤-20.0℃持续7d以上,且日最低气温≤-21.0℃持续5d以上,红枣、杏树及无积雪、覆土厚度〈30cm的葡萄会发生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播州区辣椒移栽期气象条件,利用播州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1年气温、雨量等数据和20个常规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雨量、气温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分析4-5月辣椒移栽期气候特征。结果表明:5月干旱频率和强度均比4月重,1981-2021年,4-5月年干旱日数在30天以上的有7年,均包含-3等级及以上的干旱;透雨年平均日数在4-6日之间,中东部多于西部;透雨、大雨、暴雨出现日数5月多于4月,大雨出现概率较少,暴雨在4月上旬和中旬没有出现过;4月份最低气温低于10℃为6.54天,最低气温在10℃-15℃为15.75天,对辣椒移栽及成活影响较大;5月份,最低气温低于10℃仅0.62天,最低气温低于15℃为12.92天,对辣椒移栽影响较小。综合各要素看,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干旱频次较低、透雨次数较多、气温总体回暖,移栽后受低温冻害可能性降低,较适宜辣椒移栽。  相似文献   

7.
宜君春季核桃低温冻害分析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宜君国家一般气象站1981—2011年气温观测资料和2005—2010年生态观测资料分析了宜君县核桃春季低温冻害规律和成因,结果表明:①宜君县春季核桃低温冻害日总体呈增多趋势,年均低温冻害日1.7d,低温冻害风险较大,中等强度及以上的低温冻害的风险比较大;4月各旬均有低温冻害发生,5—15日为低温冻害的高发时段;低温冻害过程中,降温强度最大的时段一般出现在夜间之凌晨,日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03—07时。②宜君核桃春季低温冻害不仅与气温≤0o C持续时间有关,还与极端最低气温相关。气温≤0o C的时间≥36h,极端最低气温≤-4 o C,会发生严重冻害;气温≤0o C时间在13~35h之间,极端最低气温-2.0~-4.0 o C就会发生中度冻害;气温≤0o C时间≤12h,极端最低气温≥-2.0 o C会发生轻度冻害。③可通过加强核桃低温冻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适时采取浇水、熏烟、喷洒等措施以及改良品种等减少宜君春季核桃低温冻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东京樱花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分段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65—2014年北京颐和园观测的东京樱花(Cerasus yedoensis)始花期数据和同期日均气温资料,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法和M-K突变检验法分析了北京地区东京樱花始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分段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965—2014年间,北京地区东京樱花始花期总体呈现显著提前趋势,且于1990年发生了突变。1990—2014年的平均始花期较1965—1989年提前了10 d。始花期与2—4月气温最为相关,气温的敏感度总体为-4. 1 d/℃。对比1990年前后两个时段东京樱花始花期的气温敏感度,发现1990年后始花期的气温敏感度有所增加,从-2. 9 d/℃增至-4. 6 d/℃。根据时空物候模型分析,后一时段樱花开花当日温度相对较低,积温累积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这是导致樱花始花期气温敏感度在后一时段较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1气候概况1.1气温年平均气温13.0℃,比常年偏高1.3℃,与去年持平。年极端最高气温37.2℃(7月3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7.5℃(12月20日),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达8天,稳定通过0℃积温日数278天,积温4821.0℃。终霜出现在3月30日,初霜日出现10月17日,无霜期200天。冬季(199年12月-1999年2月)气温持续偏高又是一个典型暖冬年份。冬季平均气温0.8℃比历年偏高3.1℃,特别是12月下旬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5.2℃。春季(199年3月-5月)气温比历年偏高1.5℃。气温先降后扬,自3月19日以后,气温明显下降,下旬平均气温比历年偏低0…  相似文献   

10.
围绕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统计分析了庆阳市苹果主产区的苹果花期物候资料、日最低气温资料和产量资料,确定庆阳苹果花期冻害风险时段为4月1日—5月10日,绘制了庆阳市苹果主产区花期冻害风险区划图,设计了苹果低温冻害指数,并确定理赔触发值为低温冻害指数F≥5,分县域厘定了花期冻害保险纯费率。结果表明:宁县湘乐、西峰温泉、宁县南义、合水板桥、宁县瓦斜、西峰彭原是庆阳苹果花期低温冻害发生的较高风险区;宁县西部、庆城东北部与合水西部交界处应施行较高保险费率,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1.
寒冷地区的科学界定及黑龙江省寒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项气候指标对黑龙江省寒区进行合理划分,得出5个寒区气候区,为了研究寒区的开发,促进寒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寒潮、强冷空气的气候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3,他引:3  
本文对影响广东的寒潮、强冷空气与ENSO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多的年份一般出现在中等或强的El Nina期间。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少的年份容易出现在La Nina期间,而较难出现在El Nina期间。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寒潮研究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近年来,在统计整理寒潮气候情况、分析寒潮过程与大气环流的关系以及认识寒潮爆发机制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本文仅从历史发展过程入手结合寒潮活动的一般概况,认识其带来的灾害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万杰 《贵州气象》2006,30(Z1):25-26
对河池市1955-2004年间出现的寒潮个例和寒潮预警信号个例从评定标准、时空分布、天气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异同点,并找出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的日最低气温,统计分析其5个等级冷空气的时空变化和降温幅度,并用NCEP月平均500 hPa位势高度场、风场分析本地寒潮显著极端年的特征。结果表明:(1)冷空气年均日数:Ⅰ级最多,Ⅳ和Ⅴ级基本接近,Ⅲ级最少。空间分布Ⅰ级偏北沙漠区少、中部平原区多;其余四级分布均为偏北沙漠区偏多。时间分布Ⅱ、Ⅳ和Ⅴ级春季4—5月最多,夏季最少;Ⅲ级集中在夏季7—8月;Ⅰ级月季出现频率接近,夏季8月略多。(2)年降温日数Ⅴ和Ⅳ级呈明显减少趋势,Ⅰ~Ⅲ级线性不明显,但Ⅰ和Ⅱ级增多。年均降温频数的年代际差异不大,整体呈先降后升,但其主要周期有差异。(3)平均降温幅度季节变化只有Ⅴ级明显,Ⅳ级相近,而Ⅰ~Ⅲ级最大分别出现在春季、秋季和夏季;Ⅴ级24 h、48 h、72 h最大降温幅度分别为9.9、12.2、14.3 ℃。(4)寒潮次数有12个极端年,显著偏多(少)年寒潮天数差异10月最大,夏季较小。河西走廊东部500 hPa位势高度场在显著偏多年为明显的西北气流控制,配合负距平中心;乌拉尔山脊前有极地干冷空气输送有利于寒潮天气发生。偏少年以纬向平直西风气流为主,有明显的正距平高度,冷空气下滑少降温不易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杜岩  陈莉  罗冰  李帅 《黑龙江气象》2010,27(4):27-30
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暖明显,全球过去50 a年平均气温线性趋势达到0.13°C/10 a,而中国近50 a年平均气温线性趋势几乎是全球的2倍,其中冬季增温速率高达0.39°C/10 a。中国的气候变暖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采暖耗能无疑会产生显著影响。文章以中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CJ26-95中附录A所列的严寒和寒冷地区84个主要城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城镇1951年以来采暖期长度、采暖强度的趋势变化速率,结果表明,采暖期长度和采暖强度大多呈减少趋势,其中采暖期长度减少比较明显的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大多城镇,减少速率在-5d/10a~-3d/10a之间;采暖强度减少趋势更加明显。为了研究采暖气候条件的平均状况,本文计算了最近30 a(1976~2005年)采暖期长度及采暖强度的平均状况,并与1951~1980年30 a均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东北地区大多城镇采暖期长度减少超过5 d;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大多城镇采暖强度减少超过200℃.d。对近30 a采暖期采暖耗煤变化率的研究表明:除四川省的康定外,其它城镇建筑单位面积耗煤量由于气候变暖采暖耗煤变化率均有一定程度减少,其中个别城镇减少量超过10%。  相似文献   

17.
Cold surge statistics have been analyzed from the 52-year (1961–2012) winter temperature data archived at Kore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Despite a significant winter warming in South Korea,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affirmable sign of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duration and total days of cold surges to have changed in the record; there is little abatement in the frequency, duration, and total days of cold surges. Thermal advection anomalies were also derived from the NCEP/NCAR and ERA interim reanalysis datasets. Cold surge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rmal advection anomalies do not exhibit 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 either. The increased mean and the decreased variance of thermal advection both indicate that cold advection from north has, in fact, decreased gradually in South Korea. It appears that cold surges are statistically rare enough to be affected by increased mean and decreased variance of thermal advection. Polar warming is often interpreted as weakening of jet stream and increasing southward flux of cold air. Analysis of thermal adv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does not show increased advection of cold air from north in South Korea.  相似文献   

18.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with periods of about half an hour have been recorded at hill stations near Fairbanks, Alaska during periods of strong surface inversions. These fluctuations can be explained as seiches in the lake of cold air enclosed on three sides by the hills surrounding Fairbanks.  相似文献   

19.
利用ECMWF1986~1998年历史实况资料,采用相似方法,找出寒潮天气预报指标,制作1~6天寒潮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20.
东北冷涡客观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1-2000年NEC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其概念模型的3个物理特征来客观识别东北冷涡。结果表明:在500 hPa上,冷涡中心是极小值点,并且北部有相邻两个格点纬向风向为偏东或静风;冷涡东部的相对厚度高于冷涡中心;冷涡东部的暖锋参数(TFP)高于冷涡中心。当判断连续2d内是否为同一冷涡时,采用方法:前一日识别出有冷涡,那么第二日在与前一日位置相差的经度为(-10?,15?);纬度为(-7.5?,7.5?)内识别出冷涡时,则认为是同一冷涡。将利用客观方法识别的东北冷涡气候特征与前人主观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识别的东北冷涡主要分布区域(40?-55?N ,115?-145?E)、持续时间、活跃期基本一致。将客观识别与主观方法对本资料识别的冷涡进行比较,完全一致的达72%。误差原因为主客观方法标准不一致,导致有无闭合等值线产生的空识别、中心定位差异的空漏识别和起止时间的空漏识别,以上误差对气候统计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可视为正确识别。另外,10 a间,有19例漏报情况,为错误识别,仅占全部冷涡的1.4%,因此,这一客观识别方法是比较合理的,可以应用到冷涡的气候统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