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彬 《地图》1999,(3):48-48
我从小就对地图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初中时,中学适用的那两本地图册被我反复翻看,最后地图册几乎都被翻烂了。后来在新华书店我又惊奇地发现了更详细更精美的《世界地图册》,虽然当时只卖1.85元,可我却掏不出。直到少吃了几次饭才凑足钱买了一本。这是我收藏的第一本地图册。再后来,我大胆地给地图出版社写信,表达了我对地图的喜受之情,没想到邮购部的负责同志寄来了邮购图目。收到图目的那天我异常激动,没想到还有那么多我连想都不敢想的地图品种,随后我凑足图款邮购了我收藏的第一批地图。1989参加工作以后,自己有了经济…  相似文献   

2.
无声的爱     
1964年,我出生在湖北应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1982年高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在大学的4年里,我心中充满了对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1984年,在学校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的那年,老师找到我说,希望有人到鄂西北地质大队去工作,但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已经有5年时间没分到大学生了。当时我二话没说,毅然决定去了鄂西北。因为在党旗下我宣过誓。鄂西北地质大队队部地处湖北与陕西交界处,那是大山深处的一个荒僻的角落,地质队员们住在山坡上一排排牛毛毡盖顶的平房里。与我一年去的其他学校两个学生一看这情形很快调走了。但我留…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处处能感受到节约用水的氛围。德国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德国,水源确实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节省着用的缘故。所以,到了德国,你也一定要学会节约用水。"对此,我只觉得惊奇,并没太往心里去。但有件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先前的散漫想法,而对"抠门儿"的德国人肃然起敬。那天我去一家公司洽谈业务,公司主管接待了我。他问我:要喝水吗?我说:喝。他问我:你要喝多少?我随口说:一杯吧。结果一杯水没喝完,业务谈妥了,我  相似文献   

4.
雍正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6,(2):72-80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日,北京圆明园。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说我的皇位是抢来的,他们在我身上造出了所谓的“雍正继位之谜”;很多人都觉得我太狡黠,甚至编出了不少关于我的谣传;很多人知道我善辩,就拿《大义觉迷录》开涮。他们觉得我很有个性,却不了解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只在乎我是怎样登基的,却根本不注意我登基后做了些什么。我很苦恼,也很冤枉。我操劳了十几年,却得不到天下臣民的好感,这是为什么?在我还有继续为自己辩护的精力之时,我要告诉天下人,“朕之心可以对上天,可以对皇考,可以共白于天下之亿万臣民”。我要告诉天下人,他们正在沐浴着一个好皇帝播撒的雨露,他们正在享受着一个好皇帝带来的福音。  相似文献   

5.
杨浪 《地图》2008,(3):112-112
离开部队几十年了,和许多老首长断了联系。那天,突然接到老首长汪副部长从昆明打来的电话,我自然喜出望外。原来,老首长看到了我的新书,专门找到电话致电向我表示祝贺和鼓励,令我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6.
康熙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6,(1):74-81
康熙六十年(1721年),除夕。北京城里下了一场大雪,瑞雪兆丰年。 我几乎整整一天时间都在接受子孙们的贺拜,这些子孙中,将有一个来接替我,继任这个父皇打下 的万里江山。 一周之前的御门听政,我感觉真的老了。张廷玉满脸忧郁地开始了冗长的奏报,唠唠叨叨,没完没 了。我刚想打断他那让人心烦的发言,却突然发现张廷玉的头发和我一样花白——我们都老了。 除夕,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这天,我设置了家宴,把孩子们都叫到身边聚聚。这也许是我最后一 次举办家宴了。胤禛一家第一个来到养心殿。看着四阿哥冷峻而微笑的面庞,我很欣慰,特别是看到聪 明伶俐的小孙子弘历,我更是欢喜不已。四阿哥跪下请安,说话掷地有声,坚定有力,让人倍感踏实。 我本来想在家宴上公开自己准备退位的想法,可是话到嘴边,又退了回去。我又陷入了犹豫……  相似文献   

7.
编读互动     
《地图》2006,(3):4-5
我今年虚岁40,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教师,这40年中却和地图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上小学的时候,课外书比较少,没有见过什么地图,到了初中以后,我对地理、历史等特别感兴趣,特别喜欢看里面的地图和地图册。与课本配套的地理和历史填充图册,我不用看书就可以填得很好,考试时,我的历史、地理成绩也特别好,成了我们班的“史地专家”。1983年,我顺利地考入了位于三门峡市的豫西师范学校,上师范期间,我有了较多的零用钱,可是我很少用于吃和穿,而是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书刊杂志,这时,我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行政…  相似文献   

8.
我经常发明人们早已发明过的事情。对这,我倒有一点自知之明。我是一个“时者也”之“圣”,注意赶上时代。我关心“前沿问题”,但是自己孤陋寡闻。很容易发明别人早于我发明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但是我做这一点事情的时候,我还是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的。不过发明别人已经发明了的事情,总不能说是创新。对做这样的事情我起了一个新字眼“创旧”。是创造但这种创造没有创造出前人不知道的东西。我在2002年8月4日《今日国土》创刊座谈会的发言,提出要重视城市地下开发,自认为是自己创造性的发挥。当然我并不是说完全是我的创造,因为我的这个思…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走了全国很多地方,但对于我的家乡辽宁,却到达的地方有限。譬如全国知名的沿海城市大连,2003年我才第一次抵达。同样很有名气的志愿军赴朝作战出发地丹东,以及钢都鞍山,皆属于我从未涉足的地方。2005年我出版了我的一张远征路线图,看到我的行动路线在辽宁没有向东向南延伸.心情很不是滋味。疏于对家乡的行走,除了我本身努力不够.辽宁方面对我没有地理方面的需求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光绪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7,(5):96-103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夜里,像往常一样,不满四周岁的我,早早地就在奶娘的故事中进入梦乡。待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剧烈的晃动把我惊醒。眼前的一切都变了。这里不是醇王府,但比家里豪华得多。一个老太监把睡眼惺忪的我从怀抱中放了下来,让我在地上跪倒磕头。偷眼旁观,很多大臣也都在下跪,其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父亲。我想叫一声,但整个屋子里一片肃杀,我不敢。磕头之后,抬起头来,面前的宝座空无一人,宝座后面的垂帘里,端坐着两个年逾四旬的女人。其中一个女人一抬手,我就在糊里糊涂中被一个太监抱到了这个宝座上。只见父亲和所有的大臣都向我磕头,山呼万岁。30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笑。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成为这个帝国的君主。但作为专属于我的年号,"光绪"却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好运,反而像梦魇一样折磨了我30多年。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中学课本上出现的所有地方,去长江边看折戟沉沙,去长城旁狼烟北望,去内蒙古草原纵马奔驰,去新疆领略大漠孤烟直的意境…… 一直以来,我都为这个梦想储存着我的所有力量。直到1999年的镇江,我出现在西津渡街的台阶上时,突然发觉梦想是如此的近。从那一刻起,测量是桥,它连接了我的梦想,我放弃了先前对工作的所有想象,开始了我的测量之旅。  相似文献   

12.
韦所长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但是,他那天离开的情景,我还记得很清楚。我记得那是去年3月29日,才早上7点,我就开着车子出了门,在他经常等我的那个路口,我看见他早已在那里等我。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国测一大队的退休老队员,叫张志林。我是1961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测一大队的,从事天文测量工作。我已经八十岁了,可每当我回忆过去,那些年我们发生的事情还像是在昨天,历历在目,不断在我的脑海里回放,让我经常一遍遍地去重温那些艰苦而美好的岁月。记忆中最深刻的就属1975年了。1975年是一个我永远都忘不了的年份,就是那一年,我有幸被选中参加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成为8名珠峰测绘技术人员中的一员。当时我觉  相似文献   

14.
乾隆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6,(3):76-85
嘉庆三年(1798年)八月十三日,承德避暑山庄。这是我的八十八岁生辰,也是我传位永琰之后度过的第三个“万万寿节”。虽然有嗣皇帝的朝拜,儿孙满堂的喜庆,文武百官的祝贺,我依然高兴不起来。三年来,中原腹地烽火连天,早已没有了康乾盛世的太平景象;三年来,每天都有城池失陷、长官阵殁的噩耗,早已没有十全武功的赫赫威名。我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我有生之年怕是难以结束了,朝廷几十年积累的金银财富怕是要消耗殆尽了。即位之前,父皇给我留下了殷实的家底和广阔的舞台;退位之后,我给永琰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震后十日——四川测绘局全力抗震救灾见闻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日 灾难来时 5月12日14点过,我正在成都市人民北路四川测绘局办公楼里上班。因为最近要赶的材料挺多,我正忙着打一份文件,突然,椅子摇起来,“嘎嘎”直响。随即我就发现显示器、办公室都晃动起来,楼外有东西乒乒乓乓地掉到地上,街上尖叫声四起,一片嘈杂,“地震了!”我意识到了,但根据以前一个学地震的同学传授给我的常识,我知道成都应该只是影响区,我坐着继续打,可是楼道里人们纷纷在跑,我也跑吧!  相似文献   

16.
唐博 《地图》2007,(1):92-101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二十八日,大凌河畔,北风呼啸。我坐在毡子车里,回望着渐渐远去的宁远城,不由得仰天长叹。自25岁起兵以来,43年的戎马生涯,多少次出生入死,没想到屡战不败的我,竟在宁远的城墙和炮口下颜面扫地。也许我太轻视明军守将袁崇焕了。现在,我很清楚这场攻坚战的失利意味着什么。本来,我还想在有生之年一直冲到宁远背后的山海关,甚至是北京城,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战场上,我受了轻伤,但心灵的创痛远比肉体上的伤痕更加让我难以承受。也许我会因此而不久于人世了。想想大妃阿巴亥、想想次子代善、想想老八皇太极,还有那未成年的小儿子多尔衮,我该给他们留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在欧洲学习生活了两个月。地图是我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去哪个城市我一定先找到城市地图。作为一名制图人员,回国后我对此产生很多感慨。  相似文献   

18.
和田画卷     
<正>和田和我的家乡阿拉尔在地理位置上是邻居,可在我心里,觉得是那么遥远,因为中间隔着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思为"进去出不来"。为赶一个项目,春节一过,我登上了去和田的飞机。飞机上的蓝天白云,也未能掩盖我内心隐隐的忐忑。白云悠悠中渐渐浮现出漫漫黄沙,这我不陌生,我中学时晨读的地方就在我家后面细细柔柔的沙梁子上。这是到了。  相似文献   

19.
唐博 《地图》2009,(6):124-129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一日,京城大内。刚满40岁的父皇突然病倒了。那些标榜能长生不老的仙丹,把他坑了。卧榻之上的他,痛哭流涕。显然,他不想过早地辞世。他摆了摆手,让大臣们都退下,偌大的乾清宫只剩下父子二人。父皇勉力起身,我连忙搀扶。他的嘴里,颤巍巍地念着八个字:"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父皇希望我不要学他贪财好色、不务正业,而要把国家治理好。我抹着眼泪,点了点头。抚摸着我头顶尖的一块斑秃,他默然了。或许,我童年的遭遇令他内疚,令他难为情。然而,一切都过去了。等待他的,是另一个世界;等待我的,则是历史性的时刻。 第二天,父皇撒手人寰。半个月后,我登上皇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弘治。一个宏大的治国计划,正在我的脑海中酝酿。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地图》2003,(4):80-80
湖南师范大学 邢力去年5月,我在首都图书馆认识了《地图》杂志,我就喜欢上它。我也收藏了一些地图,各种类型都有,我想问收藏地图要注意什么?编辑: 非常高兴《地图》杂志能得到你的喜爱。在下一期《地图》杂志里我们组织了有关地图收藏方面的专题内容,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的。云南河口 岑彬我是一个退休铁路工人,在昆明铁路局工作40多年了,我父亲原来也是铁路工人,现孩子又是铁路工人,三代人对铁路行业都有感情,前几天在朋友家里玩,看到贵刊2003年第2期《回眸中国铁路》和《从蒸气机车到磁悬浮列车》的有关内容,让我回忆起了许多往事。请问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