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3月27日,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岩矿测试》作者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岩矿测试》主编罗立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储著银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院韦超博士、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张烃研究员受邀讲课。来自中国地质科学  相似文献   

2.
正姜涛,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科基地班,获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海洋与石油地质教学科研工作。期间,2005年2-3月、2008年11-12月、2009年10-12月三次在香浴人学地球科学系从事释光分析工作,任助理研究员,2006年2-8月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留日预备学校进修日语,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1日,《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首发仪式在北京世纪国建宾馆隆重举行。《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尹明研究员、李家熙研究员主编,2011年2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620余万字,地质分析知识涉及面广,编写工作量浩大,55家单位200多名撰稿人参加编写工作,编纂工作历时5年,可谓是中国地质分析史上一项"浩大工程",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地质  相似文献   

4.
《岩石学报》2019,35(12):3894-3894
<正>李献华《岩石学报》编委,同位素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1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7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矿  相似文献   

5.
《地球学报》2015,36(3):352-352
<正>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研究员与国际同行申请的国际地学计划IGCP-649项目"Diamonds and Recycled Mantle"(金刚石和地幔再循环)获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科学执行局批准立项。该项目由杨经绥研究员联合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6个教授发起,17个国家4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申请。该项目的组织实施,是地学研究"走出去"迈出的坚实一步,将推动中国蛇绿岩和铬铁矿研究迈入世  相似文献   

6.
《地质学报》2019,93(4):970
正丰成友,男,1971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和1998年分别于西安地质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2009—2013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自1998年以来,先后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工作。曾任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第四届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贵重和有色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  相似文献   

7.
《地质学报》2006,80(1):I0002
王京彬:1961年生,山东威海人。1989年获中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同年,进入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工作,1993年起任该院总工程师,2002年任院长,2005年任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高俊:1966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1990~1993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9~2005年,多次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矿物学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名单(人社部发[2014]105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海兵研究员入选,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截至目前,李海兵研究员是地质研究所第4位获此殊荣的专家,也是国土资源部系统2014年唯一入选的人选。李海兵研究员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研究,尤其致力于大型断裂带的活动构造、地震活动与断裂作用研究,在东昆仑断裂、阿尔金断裂和喀喇昆仑断裂的形成时代、变形作用、构造演化以及强地震复发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29日,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在北京举办"庆李家熙先生80华诞暨学术报告会",庆祝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原主任李家熙研究员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58周年。  相似文献   

10.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1):F0002-F0002
王思敬于1934年12月27日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1963年获苏联地质矿物科学副博士学位。1963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博导,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主席团委员。  相似文献   

11.
<正>刘守英研究员,1964年4月生,湖北洪湖人。1981~198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1995年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与土地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土地问题集体学习主讲人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城乡统筹基础领域负责人,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多次应邀参与中央和国务院组织的调研、专家咨询以及相关文件的调研、咨询工作,自1991年至今主持完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土资源部、中国体改研  相似文献   

12.
张文佑     
著名地质学家张文佑,河北唐山市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历任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5年赴美、英等国考察研究,1947年回国,兼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兼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5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历任该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王之田等著的《大型铜矿地质与找矿》一书,将于1993年12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字。该专著首先对国内外大型铜矿划分为六大类型;然后分别对六大类型的分类、时空分布、成矿环境、矿床特征、成因模式、主要成矿区带和典型矿床、找矿评价标志与该类型铜矿在中国的潜力等展开了论  相似文献   

14.
《地球学报》2016,37(1):89-89
正2015年12月26日,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暨第十四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47个先进单位、76名先进工作者受表彰,1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在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公布的第14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名单中,有14位学者获此荣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获第14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  相似文献   

15.
青年变质地质学专家──张兴洲张兴洲,吉林省白城市人,生于1954年。197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1983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现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研究所副主任。主要从事变质地质学...  相似文献   

16.
田奇■     
著名地质学家田奇(王隽),字季瑜,原籍湖南大庸县,土家族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理预科,后从李四光,葛利普教授专修地质学.192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在北京地质调查所任实习员、调查员.1927年回湘,参与创建湖南地质调查所工作.他曾历任该所技士、技正、主任、所长,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28~1930)、湖  相似文献   

17.
边千韬 《地质科学》2008,43(2):415-416
常承法研究员1927年3月2日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50~1952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完成了大学学业,1953~1956年在原北京地质学院完成了研究生学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研究室从事构造地质和大地构造研究,曾参加了张文佑院士主持的我国第一幅“中国大地构造图”的编制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的撰写。1959年被聘为助理研究员,1978年晋升副研究员,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为博士生导师,1986年晋升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刘志强 《地质论评》2016,62(5):62051270-62051271
正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银牛奖颁奖大会于2016年7月10日在北京湖北大厦举行,《地质学报》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郝梓国研究员,《地质论评》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章雨旭研究员分获金牛奖和银牛奖。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银牛奖是为表彰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而设。金牛奖一般编龄25年以上,银牛奖一般15年以上。郝梓国研究员1988年7月博士毕业后进入《地质学报》、《地质论评》编辑部,1991年任中国地质学会期刊处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勘察设计》2008,(6):I0005
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65年,现拥有研究员、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35人,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40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建造师等各类注册执业人员30余人;拥有国家综合甲级工程勘察资质、甲级工程测绘资质、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和乙级地质勘查资质等。  相似文献   

20.
邱中建,1933年6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四川省广安县。195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毕业后50年来一直从事全国油气勘探工作,早先在祁连山北麓、鄂尔多斯草原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后在松辽盆地进行综合研究,并继续在渤海湾盆地胜利油田、四川盆地、我国近海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进行勘探、生产、研究及组织管理等活动。历任地质技术员、勘探队队长、研究队队长、地质师、室主任、副总地质师、总地质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地质师、石油部勘探司司长、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指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等职。他是1957年石油系统最早进入松辽盆地进行综合研究的地质工作者,是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1964年参加胜利油田会战,参与发现了胜坨大型油田。1979年他是首批参加海洋石油对外合作的地质工作者,对发现流花及惠州等大中型油田做出了贡献。1989年组织领导了塔里木石油会战,发现了我国巨大的天然气富集区及克拉2等大型气田,为“西气东输”项目奠定了基础。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1989年获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奖章。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