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工有困难。就该队长上!” 江诗新在二六四大队工程公司基础分公司工作多年,先后担任过机长、施丁队长和项目经理。无论职务怎么变,他坚守工作现场的老习惯始终没有变。只要一进工地,他的工作服就不离身,在钻机进场、出场、钻机拆迁移位、终孔、下笼、灌浆等施工的各个环节,总能看见他的身影。当施工遇到困难时,他是上了早班上中班,有时事故处理时间长.他便几天几夜连轴转;遇到天寒地冻、刮风下雨的恶劣气候.他更是冲在第一线。  相似文献   

2.
年前回队.听说老白已于半年前驾鹤西归了,心中一阵怆然。认识老白,是在38年前我来队报到的时侯。一年后,我调到队部,同他在一栋楼里工作.办公室就在他办公室的斜对面。此后,我与他一直在队部工作。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质》2012,(8):I0001-I0001
安延峰,男.汉族.1960年出生,大专文化。2003年调入临颍县国土资源局,先后任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多年来工作之余情系书法.醉心翰墨.勤学苦练.博采众长.孜孜追求。他的作品临摹柳体之俊秀,颜体之雄浑.倾情于王、张之大气,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他的几十幅作品先后在《全国庆祝建国60周年“请福、送福、聚福、得福、祈福”书画大赛》、全国“儒林杯”书画大赛、建军85周年全国书法大赛、龙翔鸿运龙行天下全球华人龙年龙宇书法大展.河南省首届公务员书法等大赛中荣获金奖、一等奖、优秀奖。  相似文献   

4.
核工业华东建工集团九江公司总经理胡军虽然只有30多岁,然而,不要说在二六七大队,就是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工程建设领域.也颇有名气。两年来.他领导的公司业绩翻了两番,人们不禁对他刮目相看。2009年,公司中标合同产值3.7亿元,完成产值1.42亿元.利润461.5万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5,(6):124-124
江欢成同志是上海现代集团总工程师,他从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研究四十年,成功地设计了许多重大工程项目。设计创新是他的追求。作为结构设计负责人,第一次成功地将30米天线卫星地面站设计在软土地基上.荣获我国第一届科学大会奖状:作为设计总负责人.设计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m.是目前亚洲第一高塔,造型完美、结构独特,成为上海市标志著称于世界.获建设部优秀设计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相似文献   

6.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05,22(1):F003
今年2月21日,是著名地质学家丁道衡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但他的人格风范一直为后学所景仰.他的创业精神一直鼓舞着地学界同人,他所创造的业绩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物质财富.一直在造福于后代子孙。  相似文献   

7.
砥砺沧桑,春华秋实;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中国矿业大学已走过100年历程.一代代矿大人在矿业教育科研领域创造了辉煌业绩。在众多人群中。有一位和矿业大学共同成长的老教授,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矿业大学前身中国矿业学院组建之初就在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几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我国著名沉积学家、煤田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张鹏飞教授。他从事煤田地质事业60多年来,始终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科研作风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深受广大师生的称赞和敬佩。  相似文献   

8.
1.2004年4月8日4时23分,誉满全球的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资深院士静静地走了.他走得如此突然和匆忙。逝世前几小时,他还在挥笔为“教育天地”刊物题词,还在修改我为他写的传记初稿前半部分。书桌上还摆放一本最近出版的《活化构造成矿学》学术专著,扉页上写着“请温家宝总理指正”的字样和他的签名。想不到这竟是他最后的绝笔!  相似文献   

9.
日本有名的地壳物理学.地震学和测地学专家田中丰生于1930年4月20日,京都大学理学博士.现任京都大学理学部讲师.田中丰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是日本测地学会、地震学会、日本火山学会、日本第四纪学会.材料学会会员.还是上述5个学会的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他长期活跃在第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初,李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二六一大队,来到了工作区相山。几十年过去了.他从一名年轻的技术员成长为工区地质组长、大队副总工程师、大队总工程师。1998年。李老退休了,可他心里一直惦记着相山的铀矿地质工作.那里对他来说太熟悉不过了。  相似文献   

11.
走进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办公室,你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或是在编制、审核、修改报告,或是在热情地和客户洽谈业务.或是在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与职工交流工作心得。他就是南昌市优秀共产党员、局劳动模范杜兴胜。  相似文献   

12.
《核地知与行》2007,(3):13-13
8月8日.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传宝在二六○厂共产党员刘学军写给局领导的来信中批示:“这名普通党员的来信很朴实.很感人。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是何等的重要.领导干部的人品、官品对我们发展经济、建设和谐队伍是何等的重要建议在《知与行》上摘登。”  相似文献   

13.
《核地知与行》2007,(3):18-20
提起王启滨.知道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工作能力强,到哪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来,不愧多次被大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确,这话毫不夸张。自从他调任恒力公司总经理近两年来,恒力公司取得了新的突破。2006年,公司完成产值1900多万元、增加值450多万元,产值增长500多万元、增加值增长100多万元,收益首次突破10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均在30%以上.职工收入增长近20%。  相似文献   

14.
他出生于煤海之乡,上大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原山西矿业学院的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毕业即刻到煤炭地质勘探队.立志把理想定位在尚待勘查的煤海。如今,他与煤炭地质相伴23载,无论工作角色随着岁月的推移在不断地转换着,他都能在每个岗位游刃有余、发光发热、勇当尖兵,为山西省煤炭及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和矿山救援抢险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就是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李新民。  相似文献   

15.
他年近七旬,中等身材,虽然银丝已染白了他的双鬓.皱纹也早已爬上了他的额头,但他满脸慈祥。柔和的目光流露出真诚与亲和。他就是268大队退休干部张昌厚同志。他有着无比强烈的家庭、社会责任感,凭着一颗善良、仁爱的心和宽广的胸怀,义不容辞地担负着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的重担,减轻了对子女的拖累,同时,他还帮助子女,在她们困难的时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她们安心工作,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京都大学地球物理系田中丰先生应我所及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邀请.定于5月17日至5月26日到天津及北京访问.北京访问结束后还将去上海、厦门等地访问.他在我所的学术报告题目是:1.低地震活动区地壳应力随深度的分布;2.消减带的地壳运动模式及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17.
王乃 《第四纪研究》1994,14(3):280-286
本文介绍已故法国地质学家A.Cailleux的生平和学术成就。他在第四纪地质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学识非常广博,晚年沉浸于行星学的研究。他曾获得法国的、外国的许多学术荣誉称号,除在法国巴黎大学执教外,还被邀请到许多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去讲学和指导研究工作。他主张地貌学研究必须结合与地貌形成过程相关的沉积物的研究,认为只有这样,恢复地貌过程才有根据。他1961—1965年曾任第六届INQUA主席。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见到长沙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肖顺良,是在长沙市门户网站“星辰在线”上,网上的他神定气闲,完全是一种底气十足的新闻发言人形象。肖顺良原来是一名部队副团职干部,1988年底,转业到长沙市国土资源局,20年来.他先后担任过办公室副主任、土地有偿使用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兼副局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作者之一И.Н.波波夫同志曾在我国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工作了两年有余,帮助我们建立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探矿工程专业,并培养了专业师资和研究生,对新中国的探矿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办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现在他虽已回国,但仍不断地给我们关怀和帮助。“探矿工程”创刊后,编委会特向波波夫同志约稿,他不但把自己最近研究的成果寄给我们,同时还替我们约来了“掘进勘探坑道时合理的钻眼爆破参数的选择”一文。现在我们将这两篇来自苏联的最新论文陆续发表在本刊以供读者研究。同时,我们向远在莫斯科的热心关怀我们的И.Н.波波夫同志和И.  相似文献   

20.
人在旅途     
2005年9月5日,他扛着重重的行李走进中原大地的一所师范大学。他瘦弱,但目光坚定。学校里人声噪杂.到处是新生和送行的家长,以及迎接新生的志愿者。他一脸疲惫和风尘,一身破旧衣裳,但看到私家车里坐着的新生衣着光鲜,他并不觉得惶恐和自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