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干旱区地理》2006,29(3):387-387
塔里木河全长2179km,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田河汇流而成。塔里木河流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众多的生态系统,表现出了特征迥异的景观外貌;更为重要地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息繁衍着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各民族共同创造与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塔里木河不仅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故乡河,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与希望之河!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群落生态过程与水文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李卫红  郝兴明  覃新闻  陈亚宁  黄湘   《中国沙漠》2008,28(6):1113-1117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已成为当今地理学、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是开展生态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的生态恢复是以沿自然河道生态输水为主要形式的,因此,有必要加深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群落生态过程与水文机制的认识。在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被生态退化及其退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塔里木河下游典型植物生态水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适宜生态水位、胁迫地下水位和临界地下水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研究的焦点问题。指出了群落生态水位、植被群落与土壤水分、盐分异质性的关系,提出植物水分利用机制是群落生态过程与水文机制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撌澜缥菁箶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  相似文献   

4.
李传珠 《中国沙漠》1989,9(1):142-149
黑河流域地跨青海、甘肃、内蒙三省区, 是河西地区第一大内陆河流, 发源于祁连山冰雪带, 尾水消失于巴丹吉林沙漠。河西走廊处于我国经济建设开发的重要战略地位, 保护水源, 防止污染, 不仅关系到河西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而且关系到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局。为此, 对各种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及微量元素本底值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九龙江流域环境污染现状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流域环境质量现状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它位于福建省的西南部流域面积14081平方千米,主要分西溪,总长1148千米。九龙江北溪发源于连城、永定城瑁山脉东麓,主要支流有雁石溪、万安溪、新桥河、双洋河、溪南河。流经的主要具(市)有:龙岩市、漳平市、华安县、长泰县;西溪发源于博平岭南段东侧金面山-大母山-大芹山之中,主要支流有船场溪、永丰溪、萝江溪、花山溪。流经的主要具(市)有:平和县、南靖县、漳州市芗城区和龙海市。北溪下游的浦南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流量26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82.2亿立方米,西援下游郑店水…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流域是我国干旱区一个较大的内陆河流域,集水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主流长821公里,发源于祁连山,穿越河西走廊,流泄于内蒙古西部高原。本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草场资源的数显和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分析了流域水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变化。指出目前水资源开发已影响到中游绿洲建设规模和下游绿的安全。研究认为现阶段水资源开发利用应使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协调。实行以流域为整体的开发,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加强中、下游水资源利用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实行分区定量分配和综合治理,从而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叶尔羌河     
叶尔羌发源于巴基斯坦,全长二千多公里,最大洪峰一千四百秒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六十四点二亿立方米,是汇入塔里木河的主要支流,也是新疆较大河流之一。叶尔羌河水出昆仑山下来之后进入平原,引用水量很大,到巴楚之后,一月至七月和九月至十二月全部引入小海子水库。八月份洪水较大,小海子引蓄到四亿立方米开始向下流泄洪。小海子水库到塔里木灌区的上游水库约三百公里,属于沙漠地区,枯水年和平水年,小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环境中的氟与地方性氟中毒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第四纪沉积物,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诸方面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流域环境中氟的含量与地方性氟中毒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最大内陆河,历史上环塔里木盆地的九大水系都对塔里木河干流有贡献,由于源流区人类活动影响和气候变化干扰,近50年来补给塔里木河干流的源流条数已减到四条,水量也在不断减少,加之塔里木河干流区上中游耗水严重,导致20世纪后期下游水量持续减少和水质盐化,生态环境恶化,已威胁到塔里木河的生命健康.为此,自2000年开始,实施了以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为代表的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世纪工程,然而,维系塔里木河生命健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提出维持塔里木河生命健康的内涵包括6个方面内容,并从5个方面对河流生命健康功能进行诊断,最终给出了5条建议.突出生命健康的内涵与诊断,阐述塔里木河生命含义,为内陆河流域人水和谐共处,制定塔里木河流域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治河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积雪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对径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汇入塔里木河的三条主要河流都形成于山区,径流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山区冰雪水资源的积累与消融决定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储量。选取位于塔里木河上游地区17个气象台站以及其中的6个源流区山区站44年(1960—2003年)的≥0cm积雪日数、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夏季降水量和夏季平均温度以及2个水文站(1957—2000)的观测资料,对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积雪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塔里木河主要源流之一的阿克苏河径流量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上游区域的积雪有一个弱的上升趋势,但不显著,且变化幅度较大;与此同时,塔里木河主要源流之一的阿克苏河径流量也有一个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率为13.475m~3·s~(-1)·10a~(-1),并在1993年之后增加更为明显。通过上游最大积雪深度、夏季平均气温和夏季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回归分析认为,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降雨量,其次是冬季积雪深度与夏季最高气温。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气候变暖、变湿是塔里木河源流径流保持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说明气象因子在河流径流量中起重要作用。另外,对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积雪深度场的EOF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上游区域积雪的年空间分布十分稳定,反映了在大气候背景控制下上游区积雪分布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近二百年来塔里木河下游水系变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里木河在尉犁县群克尔以下,向东南流注,是现代塔里木河的下游。在历史上,塔里木河是一条善淤善徙的沙漠河流。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中外探察人员考察资料和地图、航卫片遥感成果的研究分析,以及野外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复原出塔里木河下游水系变迁的发展过程。它对于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形成、发展和不断演化的研究;对于罗布泊迁移向题的探讨;以及提出改造、利用、整治塔里木河下游整个区域的对策,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干流植被遥感监测时空多尺度协同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典型植被样方和地面观测信息进行塔里木河干流植被监测是目前的主要方法。由于塔里木河干流具有流域下垫面均匀性差,自然植被随机分布的特点,使得现有研究方法局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很难使用地面的观测数据和不同尺度的遥感数据进行植被生长状态的协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多尺度协同分析的方法MSSA(Multiple Scale Synergy Analysis)。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通过低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构建时间序列的塔里木河干流植被指数分布图像,在分析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划分塔里木河遥感监测单元;②对监测单元内部不同组分的时间和空间状态参数进行量化与率定;③根据几何光学模型原理和植被随机分布特性,采用线性混合模型模拟单元植被指数;④根据模拟结果和遥感数据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植被参量的可靠估计。该方法将地面组分的状态参量和遥感数据通过模拟模型相关联,实现了不同时空尺度遥感数据以及地面样方或者点观测数据的协同分析,为塔里木河干流植被监测进行长期、细致的研究建立了海量数据综合分析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96,自引:7,他引:89  
分析塔里木河1956~2000年间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时发现,进入90年代,塔里木河源流区的山区来水量增加了约10.9 %,但是,源流区补给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却减少了18.83 %。三源流灌区用水量的增加导致塔里木河干流区的来水量不断减少,而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则是因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耗水量的增加引起。塔里木河干流自身沿程水量变化对下游水量减少的影响,远大于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来水变化对下游造成的影响;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的锐减,造成下游河道断流321 km,尾闾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衰败,沙漠化过程加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的塔里木河干流地区植被覆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辉  黄粤  李向义  包安明  宋洋  孟凡浩 《中国沙漠》2016,36(5):1472-1480
利用地面观测数据,Landsat TM和MODIS数据,基于尺度上推的研究思路,采用修正的三波段最大梯度差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分析了塔里木河干流地区2000-2013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地面观测数据、Landsat TM与MODIS数据相结合进行尺度上推,尺度转换相对误差控制在4%以内,可以实现分析大范围长时间序列植被变化;(2)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植被覆盖度年内最大值出现在7、8月,2000-2013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变化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上游年均植被覆盖度18.67%~23.67%,中游10.6%~12.44%,下游4.7%~6%,但呈现两段式发展(2000-2006年显著提高,2006-2013年小伏波动变化);(3)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差异明显,上游植被覆盖度增长速率最高,中游次之,下游增长速率最小。上游植被覆盖度年增长速率为0.37%,且增长趋势显著;中游年增长速率为0.06%,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下游年增长速率为0.05%,增长变化显著区域位于河道或稍远离河道附近及台特玛湖附近。  相似文献   

15.
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效果及风险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左其亭 《地理科学》2006,26(5):564-568
为了挽救濒临毁灭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中国政府2000~2003年实施5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结束塔里木河下游300 km河道近30年的断流历史。文章基于大量数据资料,简单介绍塔里木河断流过程;再分析近期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效果;最后从博斯腾湖来水水文特性分析、博斯腾湖调节计算和输水风险分析等方面,阐述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怒江-萨尔温江发源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诏古拉山南麓吉热格柏,河源海拔高程6096m,经西藏、云南、缅甸联邦入印度洋。境流程1392.4km、流域面积103330km^2、因海拔高、气候严寒、人口稀少、林木茂盛,以牧业为主。云南境内干流长621km,上段夹峙在高黎贡山和怒山之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惊涛拍岸,中段保展宽、有上江、芒宽、道街等宽谷,下段又进入狭谷。入缅甸联邦后,行程1660km,纵贯掸邦高原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时序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阿克苏河是塔里木河的主要支流,依据阿克苏河流域内5个代表站的40余年年径流实测资料,选取多种径流统计参数,分析流域范围内不同径流补给来源的径流年内分配规律和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补给具有垂直地带性和多样化特点,径流时序特征与径流的补给来源有密切关系;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集中程度高;而径流的多年变化变差系数小,丰、枯频率密度近似正态分布,无特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径流量多年变化趋势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干旱区河流汇流计算的特点,选用了3种计算模型,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统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以塔里木河三源流汇流计算为例,建立了多源流汇流计算的三种模型,模拟了实测旬径流过程。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本文建立的三种计算模型模拟精度高,且适用性强,可以作为塔里木河汇流计算的预测模型。为塔里木河上游源流来水预测提供基础模型,为流域水资源分配和调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流经甘陕川渝鄂豫六省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汉江,又称汉水,古代称沔水,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我国中部区域水质最好的大河。汉江具有水量丰沛、流域面积广、流经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盛的特点。汉江,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的汉王山(冢山),全长1577公里,东南流经陕西汉中、安康,出陕西后进入湖北西北部,在丹江口与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汇  相似文献   

20.
关于湘江的源头,各种权威工具书都非常肯定地说它发源于广西境内海洋山附近的海洋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湘江”辞条说:“湘江发源于广西灵川县海洋山的龙门界,名为海洋河,全长856km。”①《辞源》“湘水”辞条说:“湖南省最大河流,与漓水同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海洋山。”②《辞海》“湘江”辞条说:“湘江,湖南省最大河流,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同桂江上源间有灵渠相通。”③这种关于湘江发源于广西境内海洋山(或海洋河)、湘江与漓江同源的说法,两千年来,广为流传,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但是,这种说法与实际的地理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