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收集整理西安主城区内的街巷地名,运用布迪厄符号权利理论和核密度估计法的空间平滑法,从空间可视化与量化角度分析西安街巷地名时空演变过程中地名景观命名的变化规律及区域差异,揭示时代演进中不同主体对地名赋予不同的政治立场,认为地名景观意义的演变是各方协商和博弈的结果。研究发现地名分布上呈现新城区政治性较为鲜明,碑林区、雁塔区、莲湖区较商业性,灞桥区和未央区主要以自然类景观为主的差异性。不同时期的街道地名景观意义表述了其符号生产者的政治空间,地名空间在日常生活下统治阶层与民众博弈呈现"官用"和"民用"相互竞争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以河和闸坝得名的街巷地名。例如,坝口街、顺河门外街、南岸街、河湾街、小闸口上河西街、小闸口下河西街、大闸口河北街等,形成了运河——运河桥闸坝——运河闸坝街巷地名序列。以管理运河的官署机关命名的地名由于济宁明清时期每年有数万担漕粮经运河抵达京都,明清王朝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南京主城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社会记忆理论,探讨街巷地名变迁的时空格局与动因机制。研究发现:新增地名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外围,消失地名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内部。老城南既是现存街巷地名密度最大,也是消亡强度最大的地区。新增地名在20世纪50—80年代集聚于下关区沿江地带与明城墙内的老城区,90年代以来散布于老城区外围。民国开始政府成为命名主体,政府主导性与企业自主性不断增强。现存街巷以周边民居、祈愿祝福、异域文化和山水地物类为主要命名依据,既传承老城区的命名传统,也体现新城区的发展理念。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经济活动、市政设施、自然方位类地名易随社会意识形态与城市功能空间的转变而消亡。权力与资本的介入催生大量新式地名,记忆的惯性延缓了老地名的消亡,记忆的社会建构性驱动地名的演进。  相似文献   

4.
地名与历史事件相连地名因人而起地名以字附义1.以名人命名。有因帝王或领袖人物而得名的如洪武路、逸仙桥、中山门、中山路、中山(东、南、北)路、中山桥、中山码头等;有为纪念某些名垂青史的名人的,如郑和公园、正学路、杨公井等;还有一些因曾为官员府邸而得名,如张府园、王府园、李府巷、常府街、马府街、邓府巷、许府巷、邓府山、沈举人巷、石婆婆巷、杨将军巷、程阁老巷等。  相似文献   

5.
地名除了表示城市、农村、河流、山脉、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外,还蕴含着时代的地理、社会、历史、政治、民族和语言等信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山溪沟渠、湖塘堤岸、景物古迹、街巷里弄等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名中寻"邑"鄞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  相似文献   

6.
杭州自古多桥梁。据《杭州市地名志》载,今市区尚存古桥150余座(不包括西湖及郊区乡镇诸桥),这是杭城旧多河道,人烟稠密,经济繁荣的标志。桥建于交通要津,两端联系街巷,许多街巷就以桥名之,且是杭城各类街巷地名中为数较多者之一。据《杭州市地名志》记载,今市区20个区片  相似文献   

7.
在韩国,地名通名被称为后部要素。所谓后部要素,自然是相对前部要素而提出的概念,韩国地名大部分是由前部要素结合后部要素而构成的。前部要素对应的是我国地名学研究中的"专名"。专名的形成和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理解和认识相关,体现着各式各样的"命名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名的"得名之由"。而通名标志着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从事地理制图工作的关系,经常和地名打交道,这里就谈谈济水、济渎、济源诸名称的来历吧。 地名是数千年人类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在进行生产斗争中产生的。大凡地名都有其涵义,没有涵义的地名是无从理解的。那么,济水、济渎、济源之得名,自然也是有一定因由的。而且任何地名的出现,都有其自己的历史,其历史从大范围来讲,有的可能无关宏旨,有的则值得保存。久负盛名的“济渎金蒜”以济渎命名,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济水历史之悠久和历史地位之重要。  相似文献   

9.
何沛东 《地理研究》2022,41(3):777-793
海域地名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在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地方志等历史资料,以“海(洋)”地名为例,对中国海域地名的源流和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海域地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其发展可以分为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模糊时期(先秦至宋代)、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清晰时期(宋代至清末)、海域地名中西融合时期(清末至1949年)、海域地名的系统整理和有序管理时期(1949年以后)4个阶段。②中国海域地名的得名原因主要可分为7种:因方位得名、因岛礁沙洲得名、因水文特征得名、因沿陆岸(或较大岛屿岛岸)的地理事物(政区、聚落、山峰等)得名、因航海相关的传说等得名、因海洋出产得名、因海域地形得名。③中国海域地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以长江口为界,南方沿海诸省级行政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海域地名数量远高于北方,南方又以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最,岛屿数量等自然地理因素和海洋贸易等社会经济因素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④2018年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权公布了《我国部分海域海岛标准名称》,其中的“海(洋)”地名是1980年代中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成果的体现。针对中国海域地名整理和研究的现状,提出加强海域地名的整理、公布与命名,明确海域的相关概念,规定海域地名的通名,海域地名的处理需符合国家海洋权益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镇地名规划是地名服务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加快城镇地名规划,全方位推进地名工作,实现地名工作的超前发展是困扰地名工作的难题之一。本文对城镇地名规划的基本原则、城镇街巷专名命名规划的方法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城市街道命名中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沿边、沿江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旧城区的不断改造,新开发区的不断建设,使城区空间不断扩大,向外辐射。城市街巷面貌日新月异,旧的街巷被新的街巷所代替,原来的田园苗圃变为开发区或新建城区。然而,不少地方地名命名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地名管理存在着滞后问题,某些地区的地名命名还出现了新的混乱。   1.街巷怎能无名   在当今不少新建城区中,一些较小的街巷由于事先没有规划名称,新建或改建后命名又未及时跟上,故一直无名,或仍沿用不符实际的旧名。如原为村…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名作为城市物质空间的代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其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该文运用文献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982年和2010年南京市主城区城市道路地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发现,经过近30年的快速城市化,城市道路地名变化剧烈,总体变化率达82.3%;消失的道路地名主要集中在"老城南"地区,新增城市道路地名集中在秦淮区的西北部以及河西新城地区,呈现团块状分布;城市道路地名主要类型由反映典故故事、建筑和经济活动等,演变为以反映居民区和山水地物最多,各类型城市道路地名的比重变化较为显著。基于空间生产视角分析其演变的动力机制,认为城市道路演变过程受到权力主导,是权力的空间表征,资本城市化过程则是推动城市道路地名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促使大量道路地名的产生,而在道路地名命名的过程中,隐含着地方文化与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商业文化"博弈"。  相似文献   

13.
正地名,是人类赋予特定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它首先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其次,地名在语言学中属于专有名词,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地名中,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历史演变。对于地名进行语言学的研究有利于深入发掘沧州的文化内涵。沧州,是河北省一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沧有"暗绿色"之意,形容水的颜色,州指有城墙防御的城市。  相似文献   

14.
正对带有区域性或有特殊文化含义的地方用字和地方读音的地名进行审音定字,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简称二普)标准化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次二普工作中,笔者发现桂林申报了几个地名用字。这几个地名用字有的确需进行正形、正音、正义,而有的则因当地群众不明其音、形、义的演变过程而被误认为是地名中的"异类"。因此,弄清这几个地名用字的音、形、义及其演变的过程,对其提出合理的处置方法应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想就此谈些管见。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有着诸多千奇百怪、富有佳境的地形地貌,为劳动人民随心所欲地创造象形地名,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生动直观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命名方式,丰富多彩的象形地名是对我国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观的生动写照,也是人们对地理事物带有夸张色彩的直观感悟。一、和动植物形态有关的地名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四川武胜有飞龙镇,因形似一条腾飞之龙而得名。江苏盐城有龙岗镇,以山岗绵延如卧龙而得名。龙头山,在河北固场县,因其东有一形似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与三大地域开发序列相对应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区域开发、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全国政区体制变化是陕西省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北部,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流域本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锡伯、赫哲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诸多地名都是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后来,汉族大量迁入,许多地名音译为汉语,并加入汉族人对生活的理解,于是诞生了许多既美丽又有趣的地名。比如我们熟知的松花江,其自元、明开始被称为"宋瓦江"或"宋阿江",至清代,也被称作满语"松阿里乌喇"  相似文献   

18.
六朝民间巫觋鬼神崇拜盛行,当时一些地名与此有关。比如蒋神崇拜盛行于今日南京及其附近地区,“蒋王庙”的地名一直流传至今。苏峻虽为叛将,战败而亡,但后被尊为苏侯神,历史上留下“苏峻湖”的地名。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全面、优质完成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本着"提前谋划,引进新技术人才,深挖地名文化"的原则,以"四个注重"为出发点,扎实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注重整理普查成果夯实转化利用基础为了做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工作,该区对普查地名6200条、拍摄照片19764张进行了分类整理。一是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该区通过聘请史志办的老专家,发动熟知地名变迁的老同志,收集与地名文化有关的老故事,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20.
张华 《中国地名》2011,(5):22-25
被誉为“城市名片”的中国城市老地名近年来消失速度令人吃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里,广州老地名消失2000多个;随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南京已经消失了近2000个老地名;从2000年到201O年短短十年间,长沙老城区老街名消失400多个;201O年山东省烟台市一年间消失街道地名90个;甘肃天水小巷道越采越少,老地名不断从人们视野中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