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刍议太行八陉及其历史变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尚义 《地理研究》1997,16(1):68-76
太行八陉是太行山脉的八条自然通道,由南至北依次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孤陉、蒲阴陉、军都陉。历史时期太行八陉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险要起过重要作用。太行八陉是古代战争的必争之地,战争又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因而,太行八陉由关隘驿站逐步拓展为今日交通之干线直至高速公路。太行八陉由其地貌型态孕育出来的自然景点,拟以人文色彩,与已开发的名胜古迹相融合,形成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观赏和疗养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地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化生态学、景观地理学的分析视角,采用地理比较法和长时段历史过程分析法剖析福建客家土楼的文化地理内涵,认为福建客家土楼的文化地理意义不能仅限于土楼本身特征的分析。客家人从中原而来,而中原是"四战之地",战乱频仍,中原居民渴望寻找相对完全的理想家园。西侧关中盆地的"四塞之地"地形,构成中原居民的理想家园模式。中原居民南迁至赣闽粤山区时,终于找到了这样的理想家园。外围的高大山脉构成了第一重"四塞之地",内部的相对低矮的山地构成了第二重"四塞之地",在此基础上,坚固结实且全方位封闭的土楼,构成了最为安全的第三重"四塞之地"。因此,从文化地理角度而言,土楼是"四塞之地"的极致化的产物。在这种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形势派风水理论,并反馈至客家聚落的实践中,使得客家聚落成为中国风水案例的典型区和代表区和中国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正>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它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藏语称河为"曲",称湖为"错"。尼洋河,藏叫它尼洋曲。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差2273米,平均坡降达7.39%。其源头为古冰川作用的围谷,海拔5000米左右。尼洋河平均流量53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2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可达208万千瓦。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是我国第五大河,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流经亚洲6个国家,有"东方多瑙河"之称。自汉代以来就有了澜沧江的名称,《华阳国志》及《水经》中的兰苍水,又名仓津,即是澜沧江的别名。《汉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的地名文化。其底蕴之深,内涵之丰富,居全国之首。一、含"阳"字的地名居多。古人多依山傍水而居,许多城市是在水边山边建立起来的,河南省带"阳"字的地名自然很多。例如洛  相似文献   

6.
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是一座有着1400余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曾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等称号。2012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7位、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强"排名中居第7位。即墨市因其东濒黄海,南依崂山,是青岛近郊市,素有"青岛后院"之称。历史悠久,区划多变。早在四五千年前,先祖就在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即墨"之名称,在《战国策》《国语》等典籍中曾多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12,(17):65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是北欧第二大城市,位于梅拉伦湖与波罗地海的交汇处,由14个岛屿组成,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斯德哥摩始建于13世纪中期,  相似文献   

8.
高放 《中国地名》2015,(3):39-40
一、姓氏源流(一)源于塞种人。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尉迟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距今1600多年前,西北地区有一个氏族部落号"尉迟",其祖先是中亚胡人的一个分支,即后世的"于阗人",就是今称的塞种人。他们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于阗语,即于阗塞语,其族首领的世家姓氏叫做"Vi-ca",汉译音为"尉迟"。"Vi-ca"是冠在从汉朝时期开始立国的于阗国名前的头衔,其意是"征服者"、"胜利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17日,第六届人文地理学学术沙龙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地理学者出席了沙龙。本届沙龙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承办,同时得到了中国地理学会的大力支持,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对本届沙龙也给予了热情协助。沙龙就"人文地理学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6月16日,"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中国诞生了真人版嫦娥——首位女性航天员。其实,从远古"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明代万户进行人类最早的固体火箭升空试验,中国人的"飞天之梦"已做了几千年。不过,古代中国人通常把航天科技看作"成仙术",称航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全国高温,据称在京津冀某些地方高达41度,有着中国"四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更是高温难耐,着实烤坏了在户外工作的人。那么中国哪里的夏天最为凉快?在北方,高原地区,夏天普遍温度不高,但凉快是凉快了,不足之处高反却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称不上舒适。所以,好山好水好凉快的地方,才是人们寻找的最佳目的地。最近,2018中国十大最佳避暑城市榜出炉,意外的是,一个位于南方的新"避暑之都"闯入了人们视线,它夏天竟然比东北的哈尔滨还凉快。这座城市,不是昆  相似文献   

12.
三国时称辽口西晋时称历抹口明朝时称梁房口"营口海潮壮,请让世界听"。营口地处渤海之滨,辽东湾畔,中国八大水系之一的辽河从这里奔腾入海。营口是中国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起兴之地,曾是东北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宗教文化传播中心,以及各种物资的集散地,有"东方贸易总汇"和"关外上海"之称。营口在三国时称辽口,两晋时称历抹口,明朝时称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评选办法》,2015年开展了"第六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评选活动。经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提名、令门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可,并经过中国地理学会十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授予许世远、许学强  相似文献   

14.
喜峰口在河北迁西县境西北50多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上的一座雄关险镇。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历史悠久。东汉末,曹操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进兵中原,都经由此塞。后易名喜逢口。相传昔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处寻问,千里来会,父子相逢于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葬于此处,因有此称。约至明永乐后,讹称为喜峰回。明景泰三年(1452)筑城置关,称喜峰口关。今通称喜峰口。  相似文献   

15.
题目(2013全国新课标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相似文献   

16.
涿鹿县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和北京市郊区相接。县城距张家口市区75公里,距北京市区130公里,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拥有中华第一古都和黄帝城之称。涿鹿,县名是得自城名,城名是得自山名,山名是以山下植物"竹"、动物"鹿"而得名为"竹鹿"的。按"竹鹿"之音,曾经分别记之以涿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名》2011,(10):32-32
“看水乡,逛古镇,不可不去角直。”神州水乡第一镇——角直,这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对江苏省苏州市角直镇的高度评价和赞誉。角直镇作为神州水乡古镇的佼佼者,名不虚传,它具有2500年的文明历史。特别是她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古代独角神兽“角端”巡察神州大地路经角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就长期居在角直。由此看来,仅从镇名的由来,就足见角直镇文化底蕴之深厚。同时因镇内河道纵横,所以又有“五湖之厅”和“六泽之冲”之称。  相似文献   

18.
正老哈河是辽河西源西辽河上源,秦至西晋称乌候秦水,南北朝时称土河,隋朝时称"托纥臣水",唐朝时称"土护真水",辽金时始称"土河"(即"土护真河"的简称),金后期及元朝时又称"涂河",明称老哈母林,清代始称老哈穆楞,简称老哈河或老河。关于老哈穆棱河之名的来历,人们都认为来源于蒙古语,但却不能解释其含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明朝人米万春的《蓟门考》记载"老花母林"河之名过于简略,而清朝人又把"老花母  相似文献   

19.
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称,引发了梅州市政府推动客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思路和政策导向.从3个层面分析了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及开发现状,提出梅州市"一都三品"的开发构想及近期开发的切入点和从旅游者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来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最后提出从点、线、面上整合优势资源,突出梅州客家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曾经击垮了秦帝国的楚霸王项羽,最后却 死于"兵马俑"之手。作出这一推论的日本学 者李开元教授在秦俑学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上发 表的关于兵马俑与项羽之死的论文,受到了与 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