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河南省地名数据库是国家地名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河南省地名数据库建立的背景,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建立了分布式的省、地市、县三级数据库,并以此为出发点,系统论述了河南省地名数据的分类方式与组织方式,描述了河南省地名数据库的逻辑构成与物理构成;论述了地名数据库建库的基本技术,包括基于元数据的建库方案与基于SuperMap的空间数据库技术。河南省地名数据库的建立充分考虑了城市地名服务的特点与要求,在民政服务信息化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正在展开,并建立了相关的地名数据库。本文介绍了城市地名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以及地名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并提出了地名数据库的相关应用模式,并结合地名匹配对文本数据进行空间化。最后,对城市地名数据库的更新维护以及进一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朱江领 《中国地名》2011,(11):16-17
国家地名数据库3.0版(以下简称地名数据库)已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的地名管理进入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阶段,是地名管理工作的重大突破,提升了地名公共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地名数据库对地名的分类较之国家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对地名的分类显得更加细致,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地名数据库建设是地名服务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地名工作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省曲靖市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地名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地名数据库建设的实践、绩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目标为了实现地名管理工作的现代化,通过计算机建立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势在必行。目前主要有单纯的地名属性数据库管理系统。但他没有地名空间位置与图形支持,无法采用可视化技术。地名是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地名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应该实现地名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统一的目标。在做法上,为了避免建立地形空间数据库所造成的数字化工作量大、时间长、经费高的缺点。采用在扫描地形图或数字正摄影像图上建立矢量地名层,对地名直接进行空间定位,同时在GIS平台与数据库上建立地名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实现了扫描图…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2,(4):73
2007年底,陕西省民政厅按照全省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开始对全省市、县级地名数据库进行检查验收。各设区市的市级地名数据库为必查项,县级地名数据库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市、县级地名数据库建设检查验收的基本标准,一是基本地名信息资料齐全,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2):62-62
为推动地名数据库建库工作,2006年9月民政部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总参测绘信息技术总站合作开发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下发了《民政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通知》,将软件下发到全国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和地名主管部门试用。针对试用中发现的问题,2008年9月完成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V2.0”的开发研制,11月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并下发全国县级以上地名主管部门使用。为加快地名数据库建设,当前各级有关部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信息社会对空间地理信息的需求,解决4D(DEM、DOM、DRG、DLG)产品为主要内容的1:5万、1:25万、1:100万数据库中存在的采集的地图数据资料出版年代参差不齐,特别是地名、地物等信息现势性较为滞后的问题,实现基础测绘地名数据库同步更新技术与方法,我们通过对多尺度地名数据库相互关联及其应用进行了方法实验,阐述了基本比例尺地名数据库相互关联的原则、方法及其工作流程。通过开发地名匹配程序软件和实验,得出多尺度地名数据库地名自动匹配的方法,为今后的基础测绘地名更新工作提供了应用示范。一、三种比例尺地名数据库关联的…  相似文献   

9.
汉语地名时空信息的一体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信息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名时空信息,而目前已建立的大部分地名数据库,从信息内容看,描述了历史地名信息,但忽略了时空信息;从信息结构看,存在描述的范围、完备性和丰富性等方面的差异,缺乏统一的数据结构.该文通过分析地名及其相关信息内容,设计了能够较为完善地表达地名实体、时间信息、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和地名空间关系等时空一体化的地名数据库规范,包括地名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组织.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地名数据库在公共卫生、数据信息管理、文化历史和基于文本的地理参考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0.
汤馥旭 《中国地名》2009,(12):42-43
地名数据库是通过计算机实现对地名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标引著录、检索输出的自动化检索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名信息需求迅速增长。地名数据库的建立,使地名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目前,大规模、标准化、开放型的地名数据库较少,滞后于其他数据库的建设,应引起各界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薄洋 《中国地名》2011,(9):59-59
(一)加强数据库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利用民政部研制升级的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新版软件,普遍开展软件培训,启动数据转换、集成和建库工作,利用我省现有地名档案资源,积极建好国家地名数据库,严格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在地名数据库工作落实当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有关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日前,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通知》。《通知》要求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地名数据库,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力争两年内完善县(市)数据库建设,积极开展地名网站,地名热线(问路电话)、地名光盘(电子地图)、地名触屏等  相似文献   

13.
地名数据库建设是地名工作的基础工程,是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的基础,也是新时期地名工作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方便高效的好形式。没有健全完善的地名数据库,就不可能提供高效优质的地名信息化服务。2003年初,民政部提出了建立全国、省、市、县四级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经过市、县(区)两级地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安徽省马鞍山市顺利完成了国家地名数据库(V3.0)建设任务,共采集、录入地名数据12大类19531条,并在全省较早上报省民政厅汇总。一是制定工作计划。市民政局专门制定下发了《国家地名数据库上报汇总工作计划表》,将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分为数  相似文献   

15.
黄芳 《中国地名》2011,(9):25-25
一、建立地名数据库的基础 地名数据库建设是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要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信息全、符合标准化要求、现势性强、处理系统先进的地名数据库非一朝一夕之事。为了顺利实现目标,一是要组织安排各级民政部门收集、整理并按时上报各类地名资料,为填充数据库打好基础;二是要严密组织并精心策划建库工作,抓好地名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地名数据的录入。  相似文献   

16.
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建立国家地名数据库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通化市从2004年起组织地名数据库的录入和图形链接工作,顺利地完成了东昌区、二道江区的基础地名数据录入及全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基础地名数据录入工作;2006年与工商部门协调,对注册的企业档案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2007年完成了地名数据库由一代向二代的导入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地名数据库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国家地名数据库由国家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于2006年牵头联合开发,并于当年配发至国家、省、地市、县民政部门使用,初步包含3千多万条专题地名信息和2万多幅图的空间信息。他包括地名信息、区划信息、边界信息,涵盖了地名管理所有的地名类型。他对地名数据类型进行了规范和扩展,并以全国1:600万、1:50万、1:5万,城市1:1万以上空间数据库为依托,是国家四级地名、区划、边界管理和公共服务应用中的核心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09,(6):69-69
为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进一步加快地名数据库建设,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于5月15日至18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了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计划单列市及各省会城市民政局的区划地名处、地名办、勘界办负责同志;北京、天津、上海市地名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共150多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9.
地名信息     
河南开通地名信息咨询系统 2月22日,河南省地名信息咨询系统正式启动,地名热线9601156同时开通。随着地名信息咨询系统的启动和地名热线的开通, 河南省将制定、完善地名法规,设置城乡地名标志,并提前规划新建道路、住宅小区的名称,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地名数据库,依托数据库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主要包括地名网站、地名热线(电话问路)、地名光盘(电子地图)、地名触摸屏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一类具有特殊性的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地名地理数据库可为各种社会、经济部门属性信息进行基于位置的服务,借助GIS软件提供的查询、可视化及空间分析等作为辅助决策的手段,可极大地方便应用。本文介绍了地名地理实体数据库的构建及基于该数据库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