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龙门山石炭纪珊瑚组合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龙门山地区石炭系发育完整,生物化石丰富,是研究石炭系良好的地区之一。本文依据珊瑚化石演化序列,提出本区石炭系8个珊瑚组合序列。本区石炭系厚约220m,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上界与二叠系为假整合;下界和泥盆系连续沉积。在其下伏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Quasiendothyra Communis(Rauser),可归入上泥盆统,相当于西欧的艾特隆层。因此本区的下界和西欧的泥盆—石炭界线是接近的。  相似文献   

2.
石磊  姚益祥  白平  白龙  王安华 《贵州地质》2015,32(2):111-113,97
测区原1∶20万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幅区调马依当的一套岩性为陆源碎屑岩夹灰绿、暗灰色富含钙质的火山碎屑岩,将其划归为石炭系下统姜巴斯套组。通过本次对新疆伊吾县伊吾煤矿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采集到腕足类化石,经鉴定为阔石燕类:Euryspirifer cf及岩石区域对比,与区域上的泥盆系下统托让格库都克组完全可以对比,为该套地层时代重新厘定为泥盆系下统托让格库都克组。新疆伊吾县伊吾煤矿一带泥盆系下统的发现,对该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套地层的厘定为(巴里坤地区)北西向构造带(托里—三塘湖晚古生代沟弧带)的发展演化阶段演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一直将陕西省山阳县、凤县、旬阳县等地区的石炭系底界置于界河街组底部,认为该区石炭系缺失杜内期沉积,而把属于微宪期沉积的界河街组视为早石炭世的最低层位。近年来,笔者在参加《陕西秦巴地区泥盆系研究》工作中,曾多次对凤县瓦房坝熊家山剖面,山阳县板岩镇剪子沟—北沟寺山岔剖面,以及旬阳县冷水河南羊山和镇安腰庄河水田沟等剖面上的泥盆、石炭系介线,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地层研究,结果发现原划上泥盆统九里坪组或铁山组顶部有一套化石丰富、厚约26—50m 的地层,整合于现划上泥盆统南  相似文献   

4.
陕西的泥盆系按生物地理区划,可分为南区(带)泥盆系和北区(带)泥盆系。山阳以东的泥盆系属北区(带)的东延部分。1984年,我们在修编1/20万商南幅期间,在其中统牛耳川组地层中发现了瓣鳃类化石。1/20万商南幅曾将含化石地层归属于下元古界芦园沟组(Pt_1 ly)。第一代陕西省1/50万地质图根据所出露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为石炭系下统下东沟组(C_1 x),下伏地层为泥盆系中、上统刘岭组(D_(2-3)l)。区调队泥盆系专题组根据邻区地层对比,将山阳以东的泥盆系划为中统牛耳川组(D_2 n)、池沟组(D_2 C)和青石垭组(D_2 g)。瓣鳃化石产于牛耳川组中部。该组按沉积特征,可划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以灰—  相似文献   

5.
西准噶尔玛依勒山一带早泥盆世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新疆北部西准噶尔地区玛依勒山一带泥盆纪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沉积岩建造较发育,以往资料一般将其划为中泥盆统。本次工作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属于早泥盆世的化石,为该套地层的时代确定提供了依据。根据岩石地层单位将该区泥盆系划分为下泥盆统马拉苏组和中泥盒统库鲁木迪组。  相似文献   

6.
福泉矮蹬地区铝土矿、赤铁矿均产于石炭系九架炉组(Cjj)地层中下部,产出层位较稳定,延伸规模大.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石品位较高,变化较小.含矿岩系底厚度严格受下伏地层泥盆系上统高坡场组(D3g)厚层白云岩风化壳(喀斯特地貌)起伏控制.将该区铝土矿与修文地区大豆厂九架炉组(Cjj)铝土矿床含矿岩系等进行对比,揭示了本区铝土矿的独特之处.结合九架炉组分布范围、厚度及其变化等,对该区铝土矿资源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拟为下一步在该区实现铝土矿的找矿突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南羌塘多玛地层分区中—下侏罗统深色岩系地层划分的混乱状况,2005年在进行羌塘盆地石油地质调查中实测了色哇地区松可尔剖面,并系统采集到大量有时代意义的菊石化石。依据化石鉴定成果,结合沉积充填序列、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对该套深色岩系地层进行了重新清理,把剖面中下部黑色、深灰色泥页岩夹灰岩和中部深灰色灰岩、泥灰岩夹泥岩地层厘定为下侏罗统曲色组,上部灰色、深灰色粉砂质泥页岩厘定为中侏罗统色哇组。该剖面大量菊石的获取和地层的重新厘定,一方面丰富了本区古生物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对该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古地理演化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藏北羌塘南部发现早古生代地层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藏北羌塘南部地区沿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南侧发育大面积的变质岩系, 此前统称为阿木岗群.由于没有发现古生物化石, 时代归属争议很大.有人依缝合带以北查桑地区有未变质的含古生物化石泥盆系出露为据, 将该套变质岩系时代归属前泥盆纪, 多数人是根据所测同位素年龄值, 确定其时代为前震旦系.2003—2004年我们在玛依岗日一带变质岩系上部采获大量鹦鹉螺类和笔石类化石, 经研究确定时代属中、晚奥陶世-志留纪.在羌塘南部地区发现有可靠化石依据的早古生代地层存在尚属首次.为该岩系的时代归属、地层划分及与邻区对比提供了古生物证据, 也为研究该区岩相古地理、大地构造格局提供了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9.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西南缘泥盆—石炭纪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西—西南缘石炭纪地层层序清楚,化石丰富,是新疆研究石炭系的良好地区之一。目前海相泥盆纪地层中有化石佐证的只有中泥盆世,而早泥盆世地层存在与否尚难定论。描述珊瑚计22属22种。中泥盆统3属3新种,石炭纪19属12新种。塔里木盆地西—西南缘的中泥盆统称克孜勒陶组,上泥盆统为奇自拉夫组,属陆相沉积。石炭系自下而上为下统库山河组、克里塔克组、和什拉甫组;中统卡拉乌依组、阿孜干组;上石炭统塔哈奇组、克孜里奇曼组。  相似文献   

10.
1地质概况盘龙铅锌矿床位于广西武宣县。构造位置属于华南陆缘构造区桂中—桂东边缘海的柳州—桂林被动陆缘区,处于桂中武宣—象州铅锌金属成矿带的南段。矿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寒武系和泥盆系下统莲花山、高岭组岩性为碎屑岩,泥盆系下统上伦组、官桥组和中泥盆系东岗岭组及上泥盆系融县组及榴江组均为碳酸盐岩。矿体主要赋存  相似文献   

11.
湖南泥盆系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南方泥盆系的重要地区之一。以往对浅海相地层如中统棋梓桥组、上统佘田桥组和锡矿山组研究较详,而对陆相—滨海相地层如跳马涧组工作不够。长期以来无论湘中或湘南都习惯把中统棋梓桥组以下一套碎屑岩统称为跳马涧组,并认为属中泥盆世沉积,近年与外省对比还将其全部置于中泥盆统吉维特阶(D~2_2)下部。虽少数同志怀疑湘南跳马涧组下部可能属早泥盆世,但均无化石依据,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加依尔地区中—上石炭统太勒古拉组发现的外来岩块,查清了该区泥盆纪和石炭纪化石共生的原因,为确定该地区地层时代提供了佐证,并对研究本区石炭系的形成环境及区域构造演化等均将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四川龙门山泥盆系北川桂溪—沙窝子剖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龙门山区涪江支流平通河两岸的北川桂溪—沙窝子村之间(图1)泥盆系剖面出露良好,全长约13km,厚度达4700m,地层连续,层序清楚,化石分带明显而稳定,是我国泥盆系重要标准剖面之一。该剖面研究历史悠久。解放后,为适应矿产普查和地质填图进行了大规模研究。1956年乐森(王寻)从生物地层观点将龙门山泥盆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泥盆统平驿铺石英砂岩、甘溪组;中泥盆统养马坝组、观雾山石灰岩;上泥盆统沙窝子白云岩、茅坝组。大部分地层单元名称取自该剖面。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地处我国北部边疆,过去这一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差,少而零星,且不系统。通过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对该区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发现该区泥盆系出露比较齐全,层位连续,含有极其丰富的化石,是我国北方研究泥盆纪地层、古生物的有利地区之一。笔者参加了该区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亲自参加测制了地层剖面。经分队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华北和东北地质研究所有关同志提供了化石鉴定资料,我们对该区泥盆系重新进行了划分,分为三个统(上统、中统和下统),并新建立了六个组。现由老至新  相似文献   

15.
广西志留系在桂南、桂东南一带发育完善,下、中、上三统均有出露,由一套厚达7000m的半深海、深海复理石、类复理石碎屑岩组成,富含笔石化石。随着区调工作的深入开展,钦州、玉林一带相继发现早泥盆世含笔石地层,并与上志留统整合接触;岑溪糯洞亦发现含曲靖鱼的下泥盆统与上志留统整合接触。该区不但是我国华南唯一海相志留—泥盆系连续出露的地区,也是我国研究中上志留统以及志留系与泥盆系界线比较理想的地  相似文献   

16.
广西贵县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县位于复式向斜,核部为中石炭统地层、两翼为寒武-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地层产状平缓,倾角10°—20°,向斜轴向约为N85°E。在地貌上形成一向东西敞开的盆地,郁江从盆地中部由西向东流过。调查区位于向斜北翼的岩溶平原区,基岩为泥盆系上统和石炭系下统的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第四纪松软土为以红色为主的粘土,表层夹有大量的铁质结核,底部夹  相似文献   

17.
官厅地区以南红河北岸前人划分石炭系无古生物依据,对比为扬子地层区石炭系黄龙组.根据官厅地区石炭系泥晶灰岩中采获晚泥盆世法门期牙形石Palmatolepis rhomboids带,结合其夹基性火山岩及硅质岩、硅质条带灰岩等特征,将其厘定为泥盆系上统五指山组.Palmatolepis rhombids带在滇东南地区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18.
<正> 大兴安岭中部伊尔施一带属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阿尔山镇管辖。1959年,宁奇生等人在报道大兴安岭区域地层时,建立了鹿沟组,时代确定为志留纪—早泥盆世。1976年,黑龙江区测二队在苏呼河车站北山“鹿沟组”中首次发现了古杯化石,认为古杯化石层是泥盆系下统鹿沟组的夹层,把古杯化石当做早泥盆世的第一个化石组合,并认为所属层位是泥盆系下统最低层位,重新厘定了“鹿沟组”的涵义,时代为早泥盆世,置于志留系上统古尔班河组之上、泥盆系下统西古兰河组之下。  相似文献   

19.
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对前人在该区建立的各组级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梳理和对比研究。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1999)指导意见,建立研究区地层统一的填图单元。该区泥盆系岩石地层研究取得如下进展:将泥盆系划分为下泥盆统大南湖组、中泥盆统头苏泉组和上泥盆统康古尔塔格组;将下涝坝芨芨台子一带和布尔汗库都克南部一带原大南湖组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和上石炭统七角井组;通过锆石U-Pb定年,将巴里坤萨尔乔克一带中泥盆统头苏泉组重新厘定为上奥陶统乌列盖组;下涝坝乡312省道北原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下部厘定为康古尔塔格组,上部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二者呈整合接触。对研究区泥盆系岩石地层单位的研究,确定了各组分布范围和地质时代,对确立研究区地层层序,提高地层划分及对比精度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的划分,因缺乏足够的生物化石证据而长期存在争论。早期的界线划分更加注重和依赖地震地层、岩石地层研究及沉积旋回的划分(如周路等,1992)(表1)。依据塔里木盆地北部草2井东河砂岩中所产孢子和鱼化石的研究,赵冶信(1996)和朱怀诚等(1996)提出东河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