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太阳活动对中国中纬度地区8级大地震的可能触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发生在中国中纬地区(20°~40)°Ms≥8的大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地震的发生时间多处在太阳活动周的降段至谷段,并且具有统计意义,显示出太阳活动和地震活动的相关联性。联想到中纬度地区洪水与太阳活动负相关,即在太阳活动低年,降雨充沛,甚至发生水灾。作者认为大雨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岩石被水浸泡后,耐剪强度下降,从而使已孕育的大地震容易触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太阳活动、太阳系天体的行为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阐明天文因素对自然灾害的诱导、触发或调制作用是明显的。指出利用太阳活动和地球自转资料不仅可以预测某些灾害发生的趋势,而且通过监测其变化也可能预测某些灾害的发生。同时指出,行星和月球的运动及其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仍需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是洪水灾害频发地区,1755年至2008年,共计23个太阳活动周的254年内,鄱阳湖发生洪水年份101次,发生洪水的比率为39.76%,平均每个太阳活动周期内发生洪水4.39次.鄱阳湖发生洪水的频次与太阳活动磁周期无关.太阳活动极期发生鄱阳湖洪水的概率较高,在太阳活动极大期和极小期发生洪水的概率分别为47.82%和60.86%,在同一太阳活动周期内极大期和极小期同时发生洪水的概率较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连续三个极期都发生洪水的现象,若不考虑太阳活动极期的洪水发生次数,太阳活动周下降期发生洪水的概率最小.  相似文献   

4.
太阳图像中包含明显的太阳活动区域,以及无现象的太阳宁静区。从太阳图像中识别有效的太阳活动区域,是图像处理技术在天文研究中的典型应用。得益于美国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日球物理学事件知识库提供的实时太阳观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日球物理学事件知识库的太阳活动识别方法。此方法获取6种太阳活动的信息(发生时间、位置、区域面积),建立对应时间的全日面图像的尺度变换模型。结合位置与区域面积信息,对不同太阳活动进行梯度阈值分割,边界识别方法被用来定位和识别太阳活动的区域。然后,对太阳图像特征参数相关性的研究,得到每种太阳活动的最佳特征参数组合。方法实现了对太阳活动的精确定位和有效识别,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此外,对不同太阳活动区域提取特定组合的特征,可以为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建立精简的图像特征集提供一种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关于超长波传播与太阳活动的关系问题,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有人进行研究与测定,以后也不断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关于太阳活动对长波传播的影响,则研究得比较少。自七十年代以来,日本电波研究所开始进行一些这方面的测定工作,但数据也不多。在我国,过去基本上还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目前,随着甚低频及低频测量技术的发展,开始取得了一些有关的测试资料。另外,太阳活动的予报工作在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展以来,已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绩,目前已具备了开展太阳活动与长波传播关系问题研究的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地球上绝大部份能量来源于太阳。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存在着广泛的影响。太阳与地震的关系最早被人们注意的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固体潮,认为它可能是地震的一种触发机制。随着太阳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流对地震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物理作用。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7.
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活动区面积关系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太阳黑子的观测数据,首先分析了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所有活动区面积总和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所有活动区面积总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次分析了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最大活动区面积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最大活动区面积的相关性非常差,且一个太阳活动周最大活动区的出现时间与该太阳活动周的峰值时间并没有固定的时序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日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太阳活动对人类流行性疾病的影响。根据云南地区自建国以来的15种流行性疾病每年人数的资料,对每种疾病人数的相对比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对应作图比较,并求其相关系数。考察结果为:猩红热、疟疾、炭疽、百日咳、白喉、流感、乙脑、痢疾、麻疹、脊髓灰质炎、姜片虫病、肝炎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不明确,伤寒、斑疹伤寒和流脑与太阳活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冕洞的研究在近二十多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回顾了冕洞的发现及观测历史,系统阐述了冕洞的结构特征、形成及演化规律,讨论了冕洞对日地空间产生的影响,冕洞与超级活动区的关系以及冕洞在太阳活动预报中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1970—1995年的冕洞资料对冕洞的时空分布和磁极性演化规律与太阳活动周的关系,以及冕洞与太阳风速度、地磁扰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冕洞在南北半球的分布在形态上基本是对称的,但在冕洞数量上北半球稍占优势;(2)冕洞的盛衰演化呈周期性,表现为赤道冕洞周期与黑子周期是完全一致的,极冕洞周期与黑子周期相位相差180°;(3)赤道冕洞的纬度分布随太阳活动周上升而上升,当太阳活动周达到极大值时,它也达到极大,然后再随太阳活动周下降而下降,极冕洞的纬度延伸方向演化与赤道冕洞相反;(4)极冕洞的极场呈11年周期性,并且极场反转出现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5)太阳风和地磁扰动与冕洞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和云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在地震频度方面大体存在着一个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相关的周期,地震活动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降段。这种相关性在云南地区的地震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二、进一步分析云南地区各区域地质构造类型的地震活动性与太阳周期性活动的关系,分析表明:太阳活动周期与由于地球自转速率改变而形成的那类地质构造区域的地震相关性最显著。从而认为太阳周期性活动对地震的影响是通过地球自转速率改变的途径而进行的。 三,将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应用于云南地区地震的中长期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1.
太阳活动区活动性的模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太阳活动区的活动性进行了预测。为了综合评估和预测活动区的活动性,根据耀斑与黑子群特征因子间的关系,构造了隶属函数。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了对活动区活动性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的准确性>95%。已成功编制了太阳活动预报的数据处理实用软件,根据黑子群的特征因子值,即刻就能得到活动区活动性的预报结果,预测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能很好地预报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太阳活动与月亮运动周期预测1988年开始的中国大地震活跃期已经基本结束,从现在起到2000年中国大陆发生Ms≥70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3.
太阳活动是对地球及人类生活影响最直接的天文活动,在航空航天、通信、电力以及人体健康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通过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分析非光学(non-optical)范畴的太阳活动例如日冕物质抛射、太阳射电爆发与某些人类疾病呈正相关性,这与低频太阳活动对日地空间的影响有密切联系。采用云南天文台2012年上半年70 MHz~1 500 MHz波段观测数据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例结合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利用低频太阳活动爆发对人体影响预警的时间延迟因子(与等离子体抛射物质到达地球有关)。通过研究证明利用直接太阳低频射电观测数据能够较之于之前国际上利用宇宙线的福布希下降进行的空间天气预警提前2~3 d,有效地提高了预警效果,为下一步基于低频空间异动观测数据现报——健康实时预警系统的建立打下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把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域的地震活动也存在着一个大约11年的周期,这个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有关,但地震周期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下降段。它们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本文进一步着重分析了地震活动与高速太阳风粒子流和宇宙线高能粒子流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信度水平很高的正相关。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太阳活动可能是通过调制到达地球的高能粒子流进而调制地震活动的。  相似文献   

15.
天文因子与中国大地震活动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太阳活动与月亮运动周期预测1998年开始的中国大地震活跃期已经基本结束,从现在起到2000年中国大陆发生Ms≥7.0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6.
高能粒子流对地震活动的可能调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把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域的地震活动也存在着一个大约11年的周期,这个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有关,但地震周期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下降段。它们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本文进一步着重分析了地震活动与高速太阳风粒子流和宇宙线高能粒子流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信信度水平很高的正相关,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太阳活动可能是通过调制到达地球的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太阳活动研究的现状 ,指出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尤其是随着空间探测和技术的发展 ,对太阳活动研究的需求更加迫切 ,太阳活动研究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更大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 ,加上各种高新技术和卫星探测的进步 ,2 1世纪将迎来太阳活动研究的新时代。文中对我国未来太阳活动研究的方向、重点和措施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太阳黑子相对数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日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太阳活动对人类疾病有何影响。本文根据南京市传染病医院的资料,对每种疾病人数的相对比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对应作图比较,并求出其相关系数。我们的初步结果表明:伤寒和猩红热的发病率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变化一致,它们在同年达到极大值,其它的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二十一周峰年期间的太阳活动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并且概述了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活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出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周期性变化。云南22年的地震周期在20世纪形成了4个大震活跃期和4个相对平静期。根据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若干相关规律,对云南地区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到来作了趋势性预测:云南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第1个大震(M=7.0左右)将于2012年到来,那时正是太阳活动第24周下降段的开始,离上次大震活跃期的最后一个大震(丽江,M=7.0,1996年)恰好是16年。在该大震活跃期里,还将发生若干个M=7.0左右的大震和一些较小的地震,其大震爆发的时间将遵循Tx=(Tn-Tn-1)1/2(a年)的非线性经验规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