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12月9-12日,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7家单位发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  相似文献   

2.
受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地矿司、教育司和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委托,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于1985年12月1—15日在北京举办了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讨论会。来自全国地质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系统近三十个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讨论会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地球化学领域的最新成就、最新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并结合找矿实际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及研究途径。会议有以下内容:①张荣华介绍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成果及当代地球化学研究状况。着重介绍了使用计算机模拟矿床和地球化学中的化学平衡与物质迁移、流体状态下矿物在溶液中的溶解与沉淀等;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等23家单位发起、由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成都理工大学具体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12月17—22在成都召开。会议由陈毓川院士任指导委员会主任,胡瑞忠研究员任组委会主任,倪师军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高等院校、有色系统、核工业系统、国家海洋局和矿业公司等部门的6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在成矿理论、找矿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等领域取得了众多新成果,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进展。为了促进交流,推动发展,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科学院资环局等单位发起,于2007年12月10~13日在海口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来自各系统的75个单位近40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本会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共同召开的铁铌稀土矿床学术会议于1982年7月27—30日在天津举行。这是一次以白云鄂博矿床为主并包括其它铁铌稀土矿床在内的矿物岩石、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学术交流讨论会。会议内容,涉及这类矿床的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质、矿物岩石、地球  相似文献   

6.
鹿井铀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水-岩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模拟的思路和NETPATH2.0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软件,以华南鹿井铀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矿物包裹体分析资料为基础,对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结果表明,NETPATH2.0所产生的溶液描述模型提供了比流体包裹体丰富得多的资料和信息,而溶液分配模型则计算出了每种元素(尤其是成矿元素)的若干种存在形式及每种形式的相对重要性。模拟所得到的地球化学模型揭示了矿床内主要相态在成矿流体不同演化阶段的质量迁移情况,为全面理解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1986年10月20日至25日在湖北宜昌召开第三届全国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分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年表、K-Ar年代学、壳幔演化同位素示踪、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铀系年代学等七个专题组宣读了170篇论文。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涂光炽教授致了开幕词,在闭幕式上还颁发了第一届侯德封奖,获奖人刘嘉  相似文献   

8.
汪明启 《物探与化探》2005,29(2):96-100
第21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会议于2003年8月29~9月3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本次会议由于见证勘查地球化学历史转折事件而被载入史册。本次会议的常规化探方法如土壤、水系沉积物测量等成熟方法研究较少,岩石、水化学方法再次受到较大关注;而覆盖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及其机理成为各国研究热点,代表现代勘查地球化学发展方向;一些特殊方法如矿物、同位素、生物等勘查方法在特殊景观区寻找特殊矿床发挥作用;在分析上,全面进入ICP/MS时代。虽然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经多年努力在环境领域有所进展,但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铜山铜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研究铜山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其成矿地球化学模式,探讨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进而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0.
杨晓志  李元  张莉  王煜  刘锦  张凯 《地球科学》2022,47(8):2679-2690
实验地球化学主要通过高温高压实验模拟,对元素和同位素在地球内部条件下的行为、性质和效应进行研究,从而对成岩成矿、岩浆演化、流体交代、壳?幔?核分异等地质现象和过程进行制约. 实验地球化学的最初诞生,主要是针对传统地球化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研究中遇到的难以解决问题进行正演辅助. 实验地球化学的发展,与高温高压实验设备和现代分析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密切相关. 近半个世纪以来,实验地球化学的不断成长壮大,极大促进了传统地球化学乃至整个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 在未来的10到20年内,实验地球化学有望在以下3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取得重要科研成果:(1)深部地球和早期地球;(2)挥发分和地球宜居性;(3)行星形成演化实验模拟.   相似文献   

11.
云南南华砷铊矿床的矿床和环境地球化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南华砷铊矿床的矿床和环境地球化学@张兴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砷铊矿床,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成矿模式,云南南华云南南华砷铊矿床的矿床和环境地球化学张兴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550002)关键词砷铊矿床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成矿...  相似文献   

12.
第15届国际勘查地球学会以于1991年4月27日在美国内华达州雷诺(Reno)召开。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会议共分八个专题进行了连续三天的报告。这8个专题依次为:1.分析技术和方法的改进;2.内华达州西部和加州东部之间的三叠—休罗纪的岩浆弧带;3.Au,Pt矿床的地球化学;4.隐蔽矿床的历史状况和勘查方法;5.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的区域制图;6.勘查工作中的遥感和生物地球化学;7.Au的搬运、沉淀和元素的原生分散;8.综合技术类。我国有南京大学、长春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和台湾大学受到该次会议的邀请。南京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二届构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召开.这是一次检阅我国构造地球化学实力和理论水平的会议.组委会收到来自全国71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论文详细摘要132篇,有6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分别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宣读了论文.论文涉及面广,从大地构造、大区域的构造地球化学、矿田和矿床的构造地球化学,直到微构造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宏观与微观齐备.在方法上,从野外观察、剖析,到室内各种测试和模拟实验,也一应俱全.这充分显示了当前我国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较之1983年第一届学术讨论会有了较大的进展,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年轻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代表很多,使会议开得生气勃勃.  相似文献   

14.
《地球化学》2014,(5):547-547
《地球化学》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为学报。其办刊方针是:发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促进出成果出人才,为加速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以广大的地质、地球化学生产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师生和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主要报道近代地球化学,特别是其主要分支学科,如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及岩矿测试等方面的创造性、综合性科研成果和研究简报、新书简介、会议简讯、最新地质科技信息研究动态、问题讨论等。  相似文献   

15.
在学会的领导和推动下,我国的地球化学获得了全面的飞跃发展。回顾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矿床地球化学如同其它许多分支学科领域一样,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进展。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范围很广,诸如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成矿物质来源和各种成矿作用地球化学——成矿物质的迁移形式、成矿元素的沉淀富集条件等,均属其研究之列,而这些则正是矿床成因理论赖以建立的主要基础。因此,从矿床成因研究的变革和发展,即不难看出矿床地球化学的近年研究成就。  相似文献   

16.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 ,使地球化学学科更好地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为西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元素地球化学与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与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共同发起主办 ,由青海西部矿业公司、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承办 ,于 2 0 0 1年 9月 2日至 4日在西宁市召开“西部矿产勘查开发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有关地学单位的 6 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增进同仁友谊、建立科研—生产合作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第四届矿物岩地球化学学术交流会于5月5日至9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举行。这是继1988年第三届会议以来的又一次盛会。本次学术年会主要探讨学科发展方向,交流近年来在应用矿物学、环境、低温地球化学、超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地幔岩石学、、盆地演化、微量温室气体地球化学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会议收到330篇论文,并在会前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了74万字的《论文摘要汇编》。近200名来自科研、教学和生产战线的地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百余名学者发表学术交流演讲,研究心得,探讨矿物学、岩石学  相似文献   

18.
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指标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崇民  李应桂  史长义 《物探与化探》2000,24(4):241-245,249
集20多个铜、多金属矿床的区域、矿带(田)、矿床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研制了定量评价大矿异常的地球化学方法。在系统研究不同规模多种勘查尺度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评价大型矿床的地球化学量化评价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由本学会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的《全国构造地球化学讨论会》于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1个单位的52名代表。11月28日至11月30日上午举行大会。在大会上,涂光炽教授、陈国达教授、杨开庆教授和黎彤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构造与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构造动力作用中的地球化学作用》及《大洋地壳与大  相似文献   

20.
第三届全国层控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已于1988年10月10—14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地质学会联合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生产、科研、教学等部门的代表近百人。收到论文155篇。会议期间进行了学术报告和讨论,并现场考察了昆阳群层控矿床和穿刺构造。会议自始至终充满浓厚的学术空气,讨论热烈,广泛地交流了经验和信息。代表的反映会议开得好。从会议论文和交流情况,大体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层控矿床研究的状况和水平。主要进展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