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方炳炎  王桥 《地图》1995,(3):56-59
对方位投影的坐标反解在正轴投影情况下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直接利用投影公式反解,而在斜轴与横轴情况下,首先需将投影的直角坐标反解为球面坐标A、Z,而后再将球面坐标反解为地理坐标ψ、λ。  相似文献   

2.
透视方位投影是地图投影重要的研究方面之一。反外心透视方位投影作为透视方位投影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过去的研究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该投影的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据方位投影的原理和一般公式推导了适用于反外心透视方位投影的坐标与变形计算公式,分析了该投影的变形特征以及采用该投影编制的小比例尺地图具有的俯视地球的特性;最后根据该投影的特性对其在地图集和特效地图数学基础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卫星动态获取的遥感图像,探讨其空间斜方位投影问题。利用空间几何理论建立其斜方位投影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该投影的精确表达式。并且利用矢量解法研究该投影模型的正解和反解变换算法以及星下点坐标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算例。根据算例的结果分析表明,该投影的正反解变换均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等距离球面高斯投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高斯投影直接基于等角横切圆柱投影而带来的不能直接用球面坐标换算等问题,研究了一种运用等距离球面进行投影的高斯投影,即等距离球面高斯投影。借助等距离纬度正反解公式,推导了等距离球面高斯投影的正反解公式,分析了其经纬线变形情况;基于投影公式,计算和分析了等距离球面高斯投影的长度变形、角度变形、面积变形及子午线收敛角等参数;最后与传统高斯投影进行比较,说明了该投影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060301空间斜方位投影研究/任留成(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测绘学报.-2006,35(1).-35~39研究了描述卫星遥感图像数据的空间斜方位投影,导出了卫星星下点轨迹投影公式和空间斜方位投影公式,分析了其投影变形情况,给出了具体的算例。060302地图数字化中基于点位坐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空间斜方位投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获取遥感图像的过程是与时间T有关的动态过程,在动态情况下获取的图像数据可以用动态的空间方位投影来描述。研究适合描述这些图像数据的空间斜方位投影,导出卫星星下点轨迹投影公式和空间斜方位投影公式,并研究投影变形情况,最后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7.
方位投影是人们最熟悉的投影类之一,本文在分析普通方位投影变形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方位投影的原理。所谓双重方位投影,就是将地球面用某种方法描写在辅助球面上,而后再用某种方法描写在平面上。两次可以采用相同之描写法,亦可采用不同之描写法。若用各种不同之描写法和不同之描写次序,可以得到许许多多双重方位投影,其中最有意义的要算是等距-透视双重方位投影了。用等距离投影法将地球表面描写在KR为半径的辅助球面上,而后再用透视投影法将辅助球面描写在平面上,即得等距-透视双重方位投影。等距-透视双重方位投影有二参数,一为辅助球半径之系致K,另一个是外心投影视点到辅助球心之距离D。改变这两个参数可得到透视方位投影(中心投影、球面投影、外心投影、正射投影)、等角方位投影、等距离方位投影、等面积方位投影,也可以得到索洛维也夫的双重和多重透视投影及金兹布尔格的新方位投影。等距-透视双重方位投影将彼此孤立的方位投影都作为自己的特例,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方位投影总结作用,在许许多多方位投影之间建立了联系。详细研究参数D和K的变化对投影变形的影响后,有可能给定两参数D和K以适当的值,拟定出适合各个制图区城的新双重方位投影。拟定新双重方位投影时,人们可以控  相似文献   

8.
一、等积方位投影的变形特性和长度变形公式等积方位投影是一种以等面积为条件的方位投影。投影平面与球面相切于制图区域的中心点。这个切点称为投影中心,即零变形点。通过投影中心的球体大圆弧在该投影图上呈现为辐射状的直线,与垂直圈方向一致。垂直圈和等高圈投影后互相正交,故它们和变形椭圆主方向是一致的,即垂直圈方向长度比μ_1,等于 b,是最小长度比;等高圈方向长度比μ_2等于 a,是最大长度比。按等积条件,该投影的面积比 P=μ_1×μ_2=1,由变形公式得出:  相似文献   

9.
位于赤道上空与地球同步的通信卫星,它所发射的圆锥体状波束在地表的覆盖范围可以从地图上获得表象。采用双重方位投影编制地图,使用图解法能简捷地作出圆形波束区的图形。本文讨论了投影条件:第一次描写的视点位于辅助球的中心;第二次描写的视点位于球面。列举了投影公式和变形特征,分析比较了切、割、横轴及斜轴投影。经过计算作图,说明图解法只适用于投影中心与卫星星下点相符合的方位投影。最后提出在任一种地图上皆能描绘波束区的计算作图法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球面三角和地图投影原理,推导出双方位投影的反解公式,并详细列出实际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该投影的一系列特点。结果应用,说明了所建立的两点形定位模型在制作一些特定专题地图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变比例尺城市平面地图通常应用一般的城市平面地图编制。因此变比例尺地图所需要的地图投影实际是两平面之间的变换。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过渡球面的方法:首先把一般城市平面地图表示于过渡球面上,然后把过渡球面表示于平面上成为变比例尺地图。两次投影可以分别采用现有的各种地图投影。因此这种变换的种类是很多的。本文论述了逆等距方位投影——正射透视投影、逆等距方位投影——等角横圆柱投影和逆等距切圆柱投影——普通多圆锥投影等三种变换,并导出了长度比公式。同时还指出,平面上的方格网经逆等距切圆柱投影后,其横线和纵线分别成为过渡球面上的经线圈和纬线圈。因此方格网可以进一步变换成为和现有的某一种地图投影经纬线网图形一样的曲线网。  相似文献   

12.
双等距离投影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利 《测绘学报》1993,22(1):65-73
双等距离投影是指自图上两定点出发至图上任意点间的距离都与实地等长的投影。本文先从球面极坐标出发,讨论了双等距离投影公式的建立,继而给出了在地理坐标下的正轴和斜轴投影计算方法。本文证明了该投影的性质属任意投影,其计算方法是可行的,有实用价值。双等距离投影在测量上可用于圆圆系统定位,在军事上可用于敌情监测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编制城市游览图提出了变比例尺地图投影系统。通过由普通城市平面图向辅助球面作逆投影A,再由辅助球面向平面作非A投影,构成了变比例尺地图的数学基础。由不同性质的投影的组合,能起到适应不同城市街区结构的特点。使本系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文中还讨论了辅助球适宜的大小和不同方位投影之间的变换公式。文末试作了北京市的变比例尺地图。  相似文献   

14.
高斯投影坐标反算的迭代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斯投影是常用的一种投影方法,高斯投影正算是把大地坐标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坐标换算,而高斯坐标反算是将高斯平面坐标换算到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但是,由于高斯投影反算公式复杂,推导过程和公式本身都很难掌握与理解,给初学者造成困难.本文根据高斯投影的正算公式,用简单迭代法反求大地坐标,其效果与直接用反算公式相同.这种迭代算法形式简单,便于理解与编程,避免了枯燥的反算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说明在电子计算机辅助制图情况下地图投影的变换问题,即解决变换的数学模式问题。有四种基本方法。1.反解变换法,或间接变换法。这种方法是将原投影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反解为相应的地理坐标φ、λ,代入新投影中即可计算新投影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2.正解变换法,或直接变换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将原投影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反解为相应的地理坐标φ、λ,而是直接求两种投影平面直角坐标关系式,用以解决两种投影点的坐标变换问题。3.综合变换法这是间接变换法和直接变换法合在一起的一种变换法。这种方法通常是反解出原投影点的地理坐标之一的φ,然后根据φ,y而求得新投影点的坐标X、Y。这三种变换方法统称之为解析变换法。4.数值变换法应用这种方法,必须解决三次多项式,需在两投影之间选定地理坐标相应的10个点的直角坐标x_i、y_i和X_i、Y_i,组成线性方程组,解这些线性方程组,即可求出多项式的系数a_(ij),b_(ij)值,有了这些a_(ij)、b_(ij)值,则三次多项式即可进行计算了。另外,亦可按最小二乘法原理,使新投影的直角坐标和实际直角坐标之差的平方和为最小,亦可求上述系数a_(ij)、b_(ij)。但应用这种方法,必须选择多于10个点,才能有最佳的逼近。以上这些方法,文中均给  相似文献   

16.
刘宏林  吕晓华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4):289-291,295
根据等角投影理论,推导出了契比雪夫投影公式的具体形式,并对契比雪夫投影在制作中国全图的应用和变形与等角方位投影、等角圆锥投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契比雪夫投影要优于等角方位投影和等角圆锥投影.  相似文献   

17.
地图投影的坐标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炳炎  王桥等 《地图》1995,(2):34-36
地图投影的坐标变换方炳炎,王桥,胡毓钜第三讲圆锥投影的反解公式地图投影的反解变换,是地图投影变换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原投影方程得出其反解变换关系式再代入新投影方程中,来实现两投影间的坐标变换。这里关键是要得到原投影的反解公式。本讲将利用第二...  相似文献   

18.
根据等角投影理论,推导出了契比雪夫投影公式的具体形式,并对契比雪夫投影在制作中国全图的应用和变形与等角方位投影、等角圆锥投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契比雪夫投影要优于等角方位投影和等角圆锥投影.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方位投影的历史发展;考察了一些方位投影的共性,即其投影向径与各种变形仅是极距z的函数;并建立了若干常见的方位投影向径及各种变形变化曲线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向径曲线或任何一种变形(长度、面积或角度)变化曲线,而反求投影具体表达式的图解解析法。方法实质,归结为对具体制图区域指定若干极距处变形大小,而构成一组线性联立方程,从而求定以极距z的多项式表示的投影向径p的公式。这个方法是乌尔马耶夫思想的一个具体运用,意味着预先规定变形分布,对于设计方位投影具有主动的意义,而图解形式则具有直观的作用。计算实例证实了方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李厚朴  边少锋 《测绘学报》2012,41(4):536-542
为避免不同变形性质正轴圆柱投影和正轴圆锥投影间传统间接变换繁琐的计算过程,利用子午线弧长、等量纬度和等面积纬度函数间变换的直接展开式,建立了相应投影坐标间的直接变换模型,无需计算大地纬度即可完成变换。本文导出公式均为含参考椭球第一偏心率的符号形式,可解决两类投影在不同参考椭球下的变换问题。算例分析表明与传统间接变换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直接变换模型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可供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