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区属复杂景观地球化学区,取样位置经常位移,样品高值点难以确定.常规方法圈定化探弱异常范围大,异常中心不明显.经化探数据规格化、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综合衬度计算圈定的化探异常指导野外找矿,发现多处铜矿体(点).  相似文献   

2.
森林沼泽区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浚  丁汝福  陈伟民 《物探与化探》2003,27(6):431-434,448
通过景观调查和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试验,对我国东北森林沼泽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存在形式、迁移富集机制、影响因素、采样介质、采样粒度、采样方法等理论和方法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该类地区元素表生分散富集的某些地球化学规律和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散流和次生晕是化探普查的两种主要方法,所采的样品是经过长期表生风化作用的产物,它包括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由于各种矿物(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不同,以及由气候、植被、酸度、地形、地表堆积物来源等所制约和组成的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不同,各种元素的富集介质、层位、粒度、主要载体、存在状态、元素行为等都不同,因而必须有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手段,才能取得最清晰的、所需要的地球化学异常.从六十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景观地球化学的研究,研究相应条件下各种次生异常的发育特征,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法,扩大了化探工作领域,提高了找矿效果.如加拿大,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结合本国冰碛物和湖泊发育的特点,研究了次生异常的发育特征和机制,制订了  相似文献   

4.
本地区是金矿一级成矿远景区,本区北、东部做过一些化探面积性工作,但由于对该区的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分析研究不够和微量金的分析手段所限,影响了化探效果。为了有效地进行金矿普查评价,使用中子活化分析微量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森林沼泽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林沼泽景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该类地区表生条件下元素迁移集散分布规律和对地球化学异常的一些影响因素.通过已知矿区找矿方法试验研究和找矿预测区示范性测量,制定出一套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与异常查证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6.
勘查地球化学主要新进展与今后的重要发展领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国内外勘查地球化学一些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矿体-成矿系列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矿区化探和隐伏矿体定位预测依然是今后的重要领域.同时提出急需建立新的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理论体系,认为固体矿山受损生态系统的地球化学恢复前景广阔,值得重视的地方病生态环境地球化学预防-预警体系仍需加强.需要开拓研究的新领域有:污染土壤和水体植物地球化学修复理论和新技术、特殊地质环境与综合生态农林业开发的应用地球化学;国外特殊景观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试验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对化探数据的处理时,把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去掉,以保留数据中的真实信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引入由仿生物免疫系统而衍生出的人工免疫方法来对化探数据进行降噪,以达到优化数据,提高异常圈定准确度的目的.通过对藏东某地Ag的化探数据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蒋友欣  黄厚辉 《新疆地质》2007,25(1):119-121
在对化探数据的处理时,常伴有噪声的干扰.怎么样把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去掉,而保留数据中的真实信息,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引入由仿生物免疫系统而衍生出的人工免疫方法来对化探数据进行降噪,以达到优化数据,提高异常圈定准确度的目的.通过对藏东某地Ag的化探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森林沼泽景观元素存在形式及化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对我国东北北部森林沼泽景观各种采样介质元素存在形式进行研究,确定这类地区元素存在形式有碎屑形式和元素活动态形式两类。实际资料表明,元素存在形式对采样介质,采样粒度,采样方法的确定有重要影响,对研究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元素迁移富集机制研究和化探异常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森林沼泽景观区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某金元素异常分布于Ⅰ、Ⅱ号水系的分水岭两侧,为残积基元景观。该景观中的金异常由于流水动力不足,金的流长短,因而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异常与基岩中金含量曲线对应良好,说明矿体在水系中扩散有限,金异常位移不大,矿源体易于捕捉。因此,在评序及检查化探异常时,重视研究景观地球化学,总结元素在现代地表迁移和分布规律并使之定量化,可以提高化探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1.
景观地球化学是景观学与地球化学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自然景观中化学元素的分布与迁移过程及其预测、控制、改造和利用的学科。 原苏联把景观地球化学作为一个学科提出来已30多年了。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中国等,仅在最近十几年才开始研究这门学科。景观地球化学是由苏联学者Б.Б.Полынов在1937年首先提出来的新概念。他认为在地球的历史中,在固定的气候抑制条件下,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之间相互的化学作用,基本上受光照地面和潜水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中对比、分析了张宣及冀东地区金矿床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检查评价方法及效果,指出从异常区(带)地质构造环境和景观地球化学条件两方面入手,研究异常自身特点及其与异常源关系,确定相应的检查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乌奴格吐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内蒙呼盟地区西旗达来东公社。该矿于1978年发现后,经过1979年的物化探异常验证和1980~1982年的矿床评价工作,积累了大量地质和物化探资料。本文仅对该区地质、地理和成矿成晕元素在不同景观条件下迁移富集规律加以初步总结,对矿区化探次生晕异常提出景观地球化学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在国外次生晕工作中的两个问题,即景观地球化学在次生晕中的应用及非残坡积物覆盖层次生晕的研究.一、景观地球化学在次生晕中的应用(一)所谓景观地球化学,即研究地壳表面各种介质中(土壤、水、植物、各种堆积物),元素的分配、分布规律及存在形式,并阐明其原因.根据气候、土壤类型、植被、水文、地形及地貌、岩性、元素存在形式及迁移形式等因素,划分为各种景观单元及各种亚类.次生晕的控制因素和不同单元景观的控制因素基本是相同的,或者说:一定的景观单元和亚类,应该具有一定成因类型和发育规律的次生晕,以  相似文献   

15.
次生风化环境对化探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原生矿物风化时解离出的成矿金属,在水圈中扩散或沿河流通道机械搬运或由土壤剖面渗出的水携带而从原地迁移开.被解离出的金属的运移距离取决于诸因素中的反应的化学动力和金属与河流沉积物及土壤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地采集河流沉积物和土壤样品对广泛应用的化探来说,是一种合乎逻辑的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土屋地区干旱荒漠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比例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对矿床的反映能力,指出了该区铜元素是预测铜矿的最重要的指示元素,论证了在区域铜高背景区和异常区开展1:5万化探是进一步定性、定位预测矿区、矿床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东天山地区经济、有效的地球化学勘查和异常查证方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7.
为西昆仑乔尔天山—岔路口铅锌富集带取得找铅锌新突破,以该区1∶5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为基础,部署1∶5万化探普查项目,根据化探异常,筛选出以Pb为主的HS-10和HS-27综合异常,结合景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1∶1万土壤测量,通过分析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断铅矿化体空间赋存位置,经系统地表和深部工程验证,发现甜水海铅锌矿和天柱山铅锌矿。甜水海地区找矿实践证明,重视区域化探异常筛选,逐步聚焦异常查证,选择最佳成矿有利部位进行地质调查和工程揭露,能有效提高找矿效率,缩短勘查周期。  相似文献   

18.
在1:500000区域化探扫面的基础上,结合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筛选出Hs-19号异常,进行1:100000水系沉积物及1:10000岩石测量,再经地质工程验证,最终圈定了清水泉铜金铂钯矿床。新疆阿尔金地区铜金铂钯责金属找矿的实践证明,重视区域化探异常的筛选,进行系统的异常查证,选择最佳异常区进行地质追踪和工程揭露等,能有效缩短勘查周期及节省勘查资金。  相似文献   

19.
在表生作用下,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主要以化学分散晕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十分有利.本文以近年来在闽东南火山岩地区新发现矿区为例,重点介绍化探次生晕法在该矿区找矿的方法及成果,由矿床个体研究扩展到区域,旨在说明次生晕法在闽东南沿海火山岩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的有效性,对闽东南沿海火山岩区金属矿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理统计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根据人们对偶然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制定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具体统计方法.近年来已有多种新的统计方法引用到化探工作中来,显著地提高了化探资料的整理和解释水平.本"简介"的目的,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