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60年全国地理学术会议分五个组宣读和讨论论文,其中之一是自然区划组。在这个小组中,比较充分地讨论了综合自然区划方面的有关问题。20多位代表带来了13个省(区)综合自然区别实际工作经验,热烈地讨论了自然区划的目的、原则、方法,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要问题。尽管在很多问题上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和看法,但通过这一次学术会议,对今后我国全面开展各省(区)的自然区划工作提出不少宝贵的意见,以此来不断地丰富、充实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现将一些主要意见整理出来在这里发表。  相似文献   

2.
前言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完成以后,连同它的说明书,译成俄文,寄往苏联,广泛征求各位自然地理学家对于区划的意见。不久,即接得他们的书面意见,合计有15万字。1958年12月—1959年1月,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举行讨论会,专门讨论有关综合自然区划的各项问题。苏联科学院应我国邀请特派遣一个专家组(и.в.加尔曼诺夫、φ. φ. 达维塔亚、B. T. 扎依奇柯夫、Π. A. 列东诺夫、H.H. 罗佐夫)来我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的原来顾问 и. в. 萨莫依洛夫也于此时再度来华,和原在北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考察,讨论我国东北高纬区综合自然区划界线,以及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综合自然地理界线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4.
前言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完成以后,连同它的说明书,译成俄文,寄往苏联,广泛征求各位自然地理学家对于区划的意见。不久,即接得他们的书面意见,合计有15万字。1958年12月—1959年1月,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举行讨论会,专门讨论有关综合自然区划的各项问题。苏联科学院应我国邀请特派遣一个专家组(и.в.加尔曼诺夫、φ. φ. 达维塔亚、B. T. 扎依奇柯夫、Π. A. 列东诺夫、H.H. 罗佐夫)来我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的原来顾问 и. в. 萨莫依洛夫也于此时再度来华,和原在北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考察,讨论我国东北高纬区综合自然区划界线,以及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综合自然地理界线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6.
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综合体,按照地表自然综合体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划分为一系列的自然区。根据划分出来的区域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这就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因此在解决区划原则问题以后,制定一个合理的区划分级单位系统,是开展综合自然区划的首要工作。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是采取单列系统方  相似文献   

7.
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综合体,按照地表自然综合体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划分为一系列的自然区。根据划分出来的区域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这就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因此在解决区划原则问题以后,制定一个合理的区划分级单位系统,是开展综合自然区划的首要工作。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是采取单列系统方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建国以来继《中国自然区划草案》(下称《草案》)、《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下称《初稿》)、《中国自然区划概要》(下称《概要》、《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下称《总论》之后出版的又一部中国自然区划专著.1 本书与《初稿》的主要分歧《初稿》1959年发表后,立即引起地理学界的普遍重视,中国地理学会曾于1960、1962年两次召开会议讨论,地理刊物也连续发表文章讨论.赞誉者多,批评意见也不少.其中任美锷、杨纫章的意见最尖锐,并提出自己的区划方案.1979年出版了31万字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详细论述.本书就是该书修改、扩充而成,遍幅增至71.6万字.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综合自然区划在科学上和实践上的意义已日益引起广泛的注意。综合自然区划的工作,茌最近几年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从1956年到1958年所进行的全国自然区划工作,为今后各地区的自然区划工作的开展,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综合自然区划在科学上和实践上的意义已日益引起广泛的注意。综合自然区划的工作,茌最近几年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从1956年到1958年所进行的全国自然区划工作,为今后各地区的自然区划工作的开展,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5,自引:12,他引:63  
在回顾国内外区划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划工作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简单概述了我国区划工作中的方法论,讨论了区划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0世纪后半叶起,我国的区划研究进入系统研究和全面发展期。这期间我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1)众多区划方案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是科学的总结,又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求相关;(2)区划工作多是静态的,不能及时反映变化了的自然和人文要素;(3)现有区划工作未能将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4)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陆地系统,对海洋系统的关注不够;(5)在区划方案的认定上,没有制度化的保障。为此,有必要在我国开展综合区划研究,并就编制我国综合区划方案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南沙群岛自然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焕庭 《热带地理》1996,16(4):304-309
本文综述了自然区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南沙群岛为例,论述了海陆兼备的区域自然区划,但这里存在深海区的垂直带谱问题。文中提出了南沙群岛地区自然区划方案,同中国科学院的全国自然区划的五级方案衔接,在三级区域下划分2个四级区域,再细分4个五级区域。  相似文献   

13.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综合自然地理学近年来,有三个方面发展趋势比较明显: 1.自上而下的理论深化 (1)自然区划研究:十年动乱前开展了二次全国性自然区划研究。第一次在50年代早期,由罗开富进行综合区划,出版了一个包括部门和综合区划的文集;第二次在1958年完成,共出版了八本专著,从而奠定了我国农业自然区划的区域分异基础。也可以说,间接影响到后期的国土经济学的发展。 (2)土地类型的研究:打倒四人帮后,70年代后期开始对土地类型的研究很重视。区划研究主要为分区评价服务,类型研究进一步深入,可为规划服务,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利用开发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会议于1984年12月1日至8日在贵阳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8所大专院校地理系和6个科研单位、1所专业院校的44名代表,会议收到17篇论文,研究会会刊《土地类型与自然区划》创刊号亦已于会前由安徽师大地理系出版发行,并送交会议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土地类型与自然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2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土地资源综合研究学术讨论会”。土地类型与自然区划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会议期间,代表们对土地类型、自然区划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等问题开展了热烈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广泛分布,如以干燥度1.5等值线为界限,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3%(图1)。*最近,为了编写“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一书,作者提出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的一个新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以  相似文献   

17.
近来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任美锷、杨纫章两先生的“中国自然区划问题”一文,由于这是地理学中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使我们又重温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对照起来觉得很有意义。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和中南地理研究所部分有关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任美锷、杨纫章两先生的“中国自然区划问题”一文,由于这是地理学中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使我们又重温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对照起来觉得很有意义。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和中南地理研究所部分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概要》将于1987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科技新书目》第138期(1986年9月25日)[138-29]号有简介。书号13031.3461,16开,135千字,平装,估计定价1.50元。本书系新疆农业区划的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分析了新疆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概况,讨论了新疆综合自然区划的划分原则和方法,研究了分区系统与依据,概括地作了各级区域综述,并提出正确认识新疆  相似文献   

20.
由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杨一光教授编著的《云南省综合自然区划》一书已于1991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综合自然区划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在复杂而独特的云南自然环境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