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正>西准噶尔地区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缘,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西准噶尔地区找矿勘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苏云河钼钨矿、宏远钼(铜)矿和吐克吐克铜矿等,本文重点研究了宏远斑岩钼(铜)矿床。宏远钼(铜)矿床位于克拉玛依岩体东部的花岗岩岩株中,该岩株的岩性主要为花岗岩、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侵位于石炭系太勒古  相似文献   

2.
斑岩铜矿与斑岩钼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在其总储量和金属产量上分别居铜、钼各类型矿床之冠.由于经济上的巨大意义,近三十多年来对斑岩铜、钼矿床,特别是斑岩铜矿床的勘探和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居各类金属矿床领先地位.大量资料表明,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床形成一个极为密切的矿床系列,它们分属这个系列的端员,两者之间则是它们的过渡类型.这个系列是:斑岩铜矿(不含钼,如埃耳阿布拉、布干维尔;铜矿峪、中沙溪等矿床)→斑岩铜钼矿(铜大于钼,如宾厄姆、丘基卡玛塔,埃耳萨尔瓦多;朱砂红、富家坞、玉龙等矿床)→斑岩钼铜矿(钼大于铜,如矿物园,马厂菁等矿床)→斑岩钼矿床(不含铜,如奎斯塔、亨德逊、克莱梅克斯,前撮落、金堆城、南泥湖、赤路等矿床).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次钨、锡、钼、铋矿床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9月在云南召开.会议发表对斑岩矿床有下列新的认识:继斑岩铜矿之后,斑岩锡矿、斑岩钨矿、斑岩钼矿的发现和重新认识,是锡、钨、钼、铋类型矿床的新进展,实践证明,斑岩锡、钨、钼矿床在我国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和增长储量的很大潜力.对斑岩矿床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以往一般认为斑岩矿床是深源的产物,即只有在板块俯冲带中,由地幔来的物质和大洋沉积物混合形成斑岩及其有关的矿床才能称为斑岩矿床.大量事实表明,除了深源(即幔源为主)的斑岩矿床外,也还存在浅源(即壳源)的斑岩矿床,广东信宜银岩斑岩锡矿就是一个典型实例.通过岩石化学、痕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特征,确定银岩斑岩属壳源重熔型花岗岩系列斑岩,从而定此锡矿为壳源斑岩锡矿.  相似文献   

4.
<正>栾川地区位于河南省西部,是重要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西南缘华熊台缘成矿带的洛南—栾川台缘凹陷带内,成矿地理环境优越。目前,该地区已勘探开发了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等多个斑岩、斑岩‐硅卡岩型钼矿床,银洞沟、百炉沟、赤土店、冷水北沟等十余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又陆续发现了上百条含矿断裂带。从斑岩型钼矿,到硅卡岩型钼钨矿和铅锌矿,再到脉状铅锌银矿,本区矿化类型构成了一个很好的与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冈底斯成矿带上亚贵拉、甲玛、努日等一系列矿床岩浆成因类型的最终定位(高一鸣等,2009;唐菊兴等,2010;李光明等,2011),冈底斯斑岩-矽卡岩复合型成矿带的轮廓已然开始显现。这其中包括努日-明则斑岩-矽卡岩铜钼钨矿、驱龙斑岩铜(钼)矿及外围知不拉-绒木错拉-朗姆家果矽卡岩铜矿、甲玛隐伏斑岩钼(铜)  相似文献   

6.
斑岩铜钼矿床及其他斑岩型金属矿床(金、钨等),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屡有发现,并占有较大比重.这类矿床规模巨大,矿物分布均匀,开采成本低.其物质来源与侵入斑岩密切相关,斑岩铜矿通过次生富集作用可以形成次生硫化物-辉铜矿聚集体(帕森斯,1933).本文着重讨论普查、详查斑岩铜钼金等矿床的物化探方法,以期进一步扩大找矿效果. 斑岩铜钼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应用物化探方法普查斑岩矿床所依据的主要地质特征是:与斑岩矿床有关的构造、岩体、矿化蚀变带、矿石及其围岩间的各种物性和地球化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安徽桂林郑钼钨矿床位于江南钨矿带北部,是目前区内唯一钼储量达到大型的钼钨矿床。本文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已有成果总结基础上,详细观察了各代表性矿化蚀变样品的岩相学特征,提出该矿床具镁质矽卡岩矿床特征,是桂林郑花岗斑岩熔体与奥陶系白云质灰岩地层交代的产物。矿石类型可分为靠近岩体(100m)浸染状矿石和远离岩体( 100m)的条带状矿石,分别赋存在接触交代矽卡岩和层控矽卡岩中。桂林郑矿床的矿石矿物为富钼白钨矿(钼钙矿-白钨矿系列),可分为三个世代,分别形成于无水矽卡岩阶段(Sch-Ⅰ)和含水矽卡岩-氧化物阶段(Sch-Ⅱ和Sch-Ⅲ),辉钼矿仅在浸染状矿石富钼白钨矿(Sch-Ⅲ)边部少量发育。不同矿石类型、不同世代富钼白钨矿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富钼白钨矿的钼含量(MoO_3%)在5.75%~71.02%之间,均值为46.00%(n=224),总体具有超常富钼的特点;从无水矽卡岩阶段到含水矽卡岩-氧化物阶段(早→晚)、从浅部的条带状矿石到深部的浸染状矿石(浅→深),富钼白钨矿MoO_3含量有降低趋势。桂林郑钼钨矿床是首个以富钼白钨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的钼-多金属矿床,这一特殊钼钨矿床的发现深化了矽卡岩钼钨矿床的成因认识,同时对江南钨矿带内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勘探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福建行洛坑钨(钼)矿床的成因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元来 《矿床地质》1984,3(1):27-36
福建行洛坑钨(钼)矿床的成因类型,至今众说纷云。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观点: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充填型(原矿区有关地质报告,1963—1966);花岗岩细脉浸染型(谢家荣,1964);变花岗岩型(林运淮,1979);从各种不同角度称之的斑岩型(莫柱荪,1975;谭运金,1979;刘文章,1981……);此外,还有认为属于与花岗岩有关的脉状钨矿等等。目前争论的焦点是,行洛坑钨矿究竟属于重熔地壳型(陆壳改造型)花岗岩钨矿成矿系列矿床,还是属于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矿床。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具有成矿理论上的  相似文献   

9.
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床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床是50年代发现并勘探的特大型钼矿床。储量中除钼外,并可回收硫、铜、金、镓和铼等有益组分。因此,具有潜在的重大经济价值。为适应新一轮矿产普查的需要,通过研究矿床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而建立勘探地球物理模式,对于推动斑岩型矿床的普查勘探和研究工作,无疑具有明显的经济技术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的磁场、重力、自然电位、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等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场态特征,并且由斑岩型矿床的地质矿床特征所决定。基于斑岩型矿床的共同的地质矿床特征,初步建立了斑岩型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探模式。  相似文献   

10.
江西钨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晶  吕鑫  晏俊灵  徐平 《华东地质》2017,(4):288-295
在江西省钨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江西钨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岩体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型等钨矿床,分别论述各类型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各类型钨矿床找矿方向并预测其资源潜力。共圈定钨成矿远景区13处,运用含矿地质体体积法预测全省各类型钨矿资源潜力,分别为:岩浆热液石英脉型500万吨、岩体型200万吨、斑岩型约16万吨、矽卡岩型350万吨、云英岩型约50万吨。指出江西钨矿的找矿重点,一是赣北地区钨矿成矿规律研究,提出找矿模型;二是加强深部找矿理论研究,寻找隐伏矿床;三是深入其它类型钨矿(除石英脉型)研究,特别是最具找矿潜力的大湖塘式岩体——石英脉复合型钨矿和朱溪式矽卡岩型钨铜矿,可作为该区下一步找矿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斑岩型矿床规模大,易开采,是Cu、Mo最主要类型矿床,亦是Au的重要类型矿床(Halter等,2002),因而近数十年来斑岩型铜(金)矿床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热点课题之一.研究结果表明,斑岩铜(金)矿床与与高氧逸度岩浆岩具有紧密的共生关系.这和铜、金及硫等元系在岩浆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2.
羌堆铜矿位于冈底斯斑岩型铜(钼)成矿带中东段的拉抗俄-吹败子铜(钼)矿集区内,是斑岩-夕卡岩复合型矿床,含矿斑岩体为花岗斑岩及石英斑岩,具全岩矿化特征,斑岩体与白垩系门中组灰岩的接触带形成夕卡岩型矿床.研究表明,地表和浅部出露的含矿斑岩体只是其岩枝,矿床剥蚀程度低,主斑岩体尚未出露,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本区是依据地质、构造等成矿有利条件,开展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找矿工作时,进行的大面积化探次生晕普查和局部详查.因而,获得了几十个不同组合类型的化探次生晕异常.经勘探验证,发现了斑岩钼(铜)矿.一发现异常的化探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全球铼资源分布不均衡,智利占全球铼资源总量的半数以上,其中主要来自于斑岩铜矿床。铼的矿床类型与其赋存状态密切相关,由于铼矿多数与其他矿种伴生,导致铼的矿床类型划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无法为找矿勘查提供依据,因此急需开展相关研究。【研究方法】本文从全球铼矿赋存状态、矿床成因、矿石类型等方面入手,系统梳理和总结已有典型铼矿的富集成矿规律及矿床类型,以期为该类型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研究结果】本文将铼矿床划分为4种类型,即斑岩型铜矿中的铼、沉积层控型铜矿中的铼、砂岩型铀矿中的铼以及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铼,其中,以斑岩矿床的铼品位最高、储量最大。铼成矿作用以燕山期最为发育,次为喜马拉雅期、印支期、加里东期,其中,大型伴生铼矿主要发育在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铼矿勘探方面,已探明铼矿储量的半数以上来自智利,其余主要国家依次为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亚美尼亚。铼矿开发方面,铼矿很可能存在于大陆弧环境下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床,各国开始从斑岩铜矿床中回收铼。【结论】铼矿作为新兴资源,在未来节能减排、碳中和实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应加强独立铼矿床的勘查以及铜钼铼伴生矿床的成因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游两岸金、铜、钼成矿作用特点、分布和研究程度.提出了金、铜、钼最具找矿远景的工业类型矿床:斑岩型金(-铜)或含金斑岩型铜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及金-碲矿床;微细浸染型金-硫化物-石英矿床;斑岩型铜、铜钼矿床.此外,对今后区域普查找矿和成矿预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杜琦 《矿床地质》1984,3(2):21-27
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和对金属矿产需要量的日益增长,规模巨大的斑岩矿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斑岩矿床中,分布较广、经济意义较大、研究程度较高的首推斑岩铜矿床,其次是斑岩钼矿床。最近一、二十年来,有些地质人员又把产状上与斑岩铜矿类似的一些铅锌矿、锡矿、钨矿、金矿、铀矿和铁矿等都划入斑岩矿床范畴,于是斑岩矿床领域逐渐扩大,人们对斑岩矿床的研究和认识也在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带新近发现的大型斑岩型矿床,矿区内发育大量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侵入岩体。矿区南东方向接触带的铅锌矿床,尽管最早受到关注并进行开采,但研究程度却仍然相对较低。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锆石Hf同位素、微量元素,首次对铅锌矿区内出露的含矿石英二长斑岩进行研究,23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43±0.12)Ma(MSWD=2.7,n=23),系中新世岩浆产物。在完成锆石测年后,同时对部分所测锆石进行了系统的Hf同位素原位分析,测得176Hf/177Hf值为0.282790~0.282913,εHf(t)变化范围为0.6~5.0,Hf同位素测试结果与亏损地幔地球化学储库的Hf同位素特征较为相似,表明石英二长斑岩的源区具亏损特征,但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下地壳物质的混染。稀土元素结果显示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明显的正Ce异常,Eu负异常,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与前人对钼(铜)矿区的研究结果一致,故推断铅锌矿与钼(铜)矿为同一斑岩系统的产物。结合与区域上相邻的甲玛、驱龙矿床,该矿床显示出与甲玛、驱龙等超大型斑岩型矿床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深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8.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是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大型斑岩钼(铜)矿床,共生铅、锌,是继沙让斑岩型钼矿床(秦克章等,2008;唐菊兴等,2009;高一鸣等,2010)之后,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又一大型斑岩钼(铜)矿床,与南边驱龙、甲玛构成了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19.
羌堆铜矿位于冈底斯斑岩型铜(钼)成矿带中东段的拉抗俄-吹败子铜(钼)矿集区内,是斑岩-夕卡岩复合型矿床,含矿斑岩体为花岗斑岩及石英斑岩,具全岩矿化特征,斑岩体与白垩系门中组灰岩的接触带形成夕卡岩型矿床。研究表明,地表和浅部出露的含矿斑岩体只是其岩枝,矿床剥蚀程度低,主斑岩体尚未出露,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辽西杨家杖子-八家子钼多金属矿成矿带钼矿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关系密切.产于花岗质岩类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的钼矿床为夕卡岩型或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产于花岗斑岩、长英质或中性火山岩内的钼矿床多为斑岩型钼矿床.不同类型钼矿床在成因、分布规律以及成矿元素的分带性上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细粒花岗斑岩是主要成矿母岩.从成矿条件分析可确定,该钼多金属成矿带的找矿远景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