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对铜井、金场地区水系沉积物18种元素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8个综合异常。对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新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线索,其中9处金矿(化)点和矿化线索,验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分别为金场—铜井一带金、铜、铁、汞、银找矿远景区、金佛院铬、铜找矿远景区和青杨行—孔家湖一带铜、铅、锌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16区块位于苏丹北部红海州,区内已发现金矿点11处,铜矿点6处,优选出了4个成矿远景区,评价了小型金矿床1处。该文介绍了16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矿化类型,以已评价的小型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指出该区具备良好的金铜矿成矿远景。针对该区实际情况提出遥感解译配合化探测量、物探测量是选勘查靶区的有效方法,地表槽探揭露配合中深部钻探控制是必要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平陆靖家山—武家沟一代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及金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该区金矿的富集规律。得出本金矿区出露的矿化多为脉体的上部,在深部也可能有较好的地段;根据矿床点和矿脉在空间上等距分部的特点,应在矿脉的平行方向寻找更多的含金地质体,同时还要在外围探寻新的矿化点。本结论为该矿床或同类矿床的找矿提供了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4.
广西云开地区属我国粤西—桂东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区内有金银矿床(点)近80处,受博白—岑溪深断裂带控制,产于前寒武系变质—混合杂岩内,沿NE、NNE向呈带状展布。在论述该区金银矿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控矿特征,赋矿地层及岩浆演化与金银矿化的关系,矿床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等矿床地质特征。在总结该区金银矿成矿条件、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有效的地球化学评价指标,对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2号脉和13号脉矿石和围岩进行了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为:Au、Te、Ag、Bi、Pb、Se、Mo、Cu、As、Sb,且存在矿化分带现象。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深部石英脉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高,没有明显的Eu异常;而地表含矿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含量低,有较明显的Eu正异常。这些特征可以为该区寻找哈达门沟式金矿提供找矿指标。   相似文献   

6.
新疆西南天山地区隶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镍等成矿带。为查明区内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确定找矿靶区,对西南天山一带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通过采集分析8347件化学样品的17种元素,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定出33处异常。并对HS26、HS18综合异常进行了异常查证,新发现了3处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点。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即阿克塔什Pb、Zn、Cu找矿远景找矿远景区、苏约克Ni、Co、Cr找矿远景区和阿依浪苏阿舒别勒Ni、Co、Cr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陇孔沟金矿位于北祁连托莱山成矿带上,是近几年在该成矿带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初步定为小型金矿床。该区不同比例尺的地球化学异常重现性较好,且比例尺越大,异常强度越高,所发现的金矿体与土壤异常高值区基本吻合,均沿下奥陶统阴沟群上岩组火山碎屑岩段(O1yn^c-2)分布,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从已掌握的资料分析,该区无论是地球化学特征,还是蚀变矿化特征均显示了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是20世纪90年代末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及化探异常查证在罕达气一洪业家燕山期金成矿带发现的石英脉型金矿床。该成矿带内还有洪叶家金矿床、傲山金矿化点及三道湾子铜钼矿化点等。这些矿床和矿化点主要分布于三道湾子西南、东北及北部,从纳金口子至傲山一带呈北东向展布,构成一个明显的矿化带。三道湾子金矿床的发现是该成矿带的一个重大突破,说明了区域地质调查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在浅覆盖区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也为进一步找矿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9.
熊耳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华熊台隆内,南邻秦岭褶皱系。经1∶5万矿带化探,本区Au的背景值为191×10-9,变异系数098;概率分布直方图显示,Au具有富集成矿和多期矿化作用叠加特征。Au异常面积占测区总面积的26%;发现大、中、小型金矿床数十处,异常见矿率为90%,肯定该区为金矿带。矿田异常、矿床异常、矿点异常面积有显著差别;暴露地表矿床、隐伏矿床、分散矿化的异常指标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都庞岭为南岭山脉五岭之一、地处湘桂交界,又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从1982年开始,广西第一地质队在都庞岭地区开展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通过河流重砂测量,首次在该区发现砂金异常。本文着重论述都庞岭西麓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以及砂金异常区的矿化情况,分析成矿条件,指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的系统研究,发现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截止2007年底,共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其中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为107种;发现各类矿床、矿(化)点3 921处,其中重要矿产大型以上有矿床96处,中型123处,小型211处;矿床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岩浆型、斑岩型、伟晶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型、海相火山岩型、变质型、沉积型(喷气沉积型)、砂矿型、风化壳型、盐湖型、火山沉积型、构造蚀变岩(造山)型、陆相火山岩型等14种类型;资源查明率低,其中,煤13.07%、铁16.65%、铜14.24%、铅15.35%、锌17.87%,岩金3.64%.由此可知,青海省主要优势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进一步找矿空间和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G热红外亮温资料,采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法对2016-08-24缅甸M_S6.9地震震前热红外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地震震前存在显著的亮温变化,其热异常现象具体特征为:1)在2016-04-26开始出现热异常,相较以往震例表现出异常凸显、出现时间早且持续时间久的特点;2)异常区的时移性,该次异常区范围随时间推移逐渐扩大,至震前2个月左右异常面积达到最大,随后逐渐衰减直至完全消失;3)功率谱信息表现出增强的特征,异常持续时间在50d以上,特征周期为16d,最大相对变化率大于16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青海省15个流体观测井多年的温度数据进行年变趋势分析发现,数据长期性漂移具有普遍性。青海省地热台网有6个台(井)的年漂移量超过0.01 ℃/a,达到地热观测台网仪器要求上限。温度漂移与同井水位、当地气温变化没有关联性,而且漂移大小在空间上的分布也无规律可循,因此单纯从温度观测数据来讨论,无法判断这种年漂移是否与区域应力应变状态有关。研究玉树井多年温度数据趋势看出,玉树地震这一地壳活动导致该井的温度趋势发生变化,其温度上升速率出现明显拐点;同样,格尔木井也由于改变观测部位而出现温度趋势拐点,可见将温度漂移简单地归结于观测系统(仪器+传感器)有失偏颇。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原理的温度计发现,单纯从测量原理上无法解决漂移问题。剔除漂移干扰的同时,漂移趋势自身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青海省防汛抗旱信息网络工程建设的目标,主要任务、设计思想、拓拟结构,系统的组成,网络设备技术规范进行了概述;对系统安全、虚拟网络(VLAN)、交换、路由、网络管理等技术从实现方法上进行了分析;对主干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关键设备进行了严格的选型;对系统决策应用平台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贵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热资源丰富,勘查发现其西部山区的扎仓寺热田赋存可供发电的干热岩地热能,但是整个盆地内的大地热流研究仍为空白,制约该区域地热资源的研究评价及开发利用。采集扎仓寺热田16块岩心样品进行了热导率测试,通过温度的校正,获得了扎仓寺热田的原地热导率值。利用钻孔(ZR1)的测温资料和热导率数据,根据热传导定理采用2种方法分别计算传导层段及有对流影响层段的热流值,获得厚度加权平均热流值为79.5 mW/m2,高于全球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5±1.6) mW/m2]和中国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1±15.5)mW/m2],为高热流值,反映了该区域新生代构造活动较为强烈。本研究工作为继续探索该热田的形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及地热资源评价提供了地热参数。   相似文献   

16.
高寒区植被变化一直是气候和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基于MODIS NDVI数据计算的植被覆盖度数据和高分辨率气象数据,分析了青海湖流域2001-2017年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探讨了其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冻土退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近十几年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不同植被类型增幅存在差异性,草地增幅最大,达到6.1%/10a,其它植被类型增幅在2%~3%/10a之间;② 流域局部地区仍存在植被退化现象,研究期植被退化面积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006-2011年重度退化区集中在青海湖东岸,2011-2017年重度退化区集中在流域的西北部,这些区域是青海湖流域荒漠分布区,植被覆盖度较低,是今后生态恢复需重点关注的区域;③ 气候变化是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流域主要植被类型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为84.21%,对草原、草甸和灌丛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1.84%、87.47%和75.96%;④ 人类活动对流域主要植被类型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为15.79%,对草原、草甸和灌丛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8.16%、12.53%和24.04%,环青海湖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恢复有促进效应,在青海湖流域北部部分地区人类活动的破坏力度仍大于建设力度;⑤ 冻土退化对青海湖流域草甸和灌丛植被覆盖度变化影响很小,主要影响草原植被覆盖度变化,冻土退化造成草原植被覆盖度增长速率减小了1.2%/10a。  相似文献   

17.
Th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monzonitic granite in Qimantage Hutouya deposit area,Qinghai,in respect to the mineralization,suggest that this granite belongs to weak peraluminous and high-k calc alkaline rock series. The REE of the samples show right slope with obvious LREE/HREE differentiation and negative Eu abnormity. The trace elements show enrichment of LILE( Rb,Th,U,La,Nd),and deleption of Ba,Sr,Nd,P,Ti. The Sr-Nb isotopic data indicate that the magma source is mainly aluminosilicate lower crust with a small amount of new crustal materials. The weighted mean zircon U-Pbage of the Hutouya monzonitic granite is 221±1.7 Ma,belonging to Late Triassic. The Hutouya monzonitic granite was formed in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ransition from compression to extension during Middle-Late Triassic.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Thedistingnishingc~teristicsofQinghaboe,thebiewstsalinelakeinCfuna,are:vastwaterm,higheleVation,closeddrinagbasinandattrativenaedland-scape.The~clakeleveldIDPsincethebegiwhngofthiscentwhascausedaseriesofenvironrnntalProblems(degenndionofghanggIaSSlandaIDunthelake,desertffica-tioninthebeacharea,aeOianerosionoftheeXposedlakebed,deCrainwaersuPPliesandincreaseinthewaterndnends).IncentalAsia,mostofthewell-knOWnlargelakes,includingla.kessuchasIssyk-kul(SeVaStyanvandSndmov,l…  相似文献   

19.
RELATIONSHIPBETWEENQINGHAILAKELEVELDESCENDINGANDARTIFICIALWATER-CONSUMPTION¥PengMin(彭敏)ChenGuichen(陈桂琛)ZhouLihua(周立华)(Northwe...  相似文献   

20.
都兰县沟里公社江各一带零星分布的火山岩处于柴达木南缘,火山岩受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和侵入体的侵噬,呈支离破碎的断块残留在侵入体内,空间展布上受断裂构造控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研究,该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早-中三叠世,为消减带俯冲碰撞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