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石桥-凤城-宽甸硼矿体受控于华北地台东北部大石桥-凤城-宽甸古隆起构造带,元古界辽河群下部里尔峪组含硼岩系呈W-E、SW-NE向长约350km、宽60km的长条带状展布。硼矿体严格发育于里尔峪组的蛇纹石化镁橄岩或蛇纹石化富镁大理岩中,具有明显的层控和岩性控制特征,含硼岩系的厚度与矿体的关系呈正相关性,当厚度超过35m时就有可能成矿,且厚度越大,矿体的规模和矿石质量越好。辽东地区硼矿体特征,推测出后仙峪-大营子、古洞峪、二台子、牛皮闸-大西岔四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辽宁营口东部白硼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营口东部是我国白硼矿床重要产区之一。白硼矿床赋存在早元古宙辽东裂谷带内。辽河群里尔峪岩组,黑云变粒岩、电气变粒岩夹含硼镁橄岩为含硼岩系。东西向、北西向断裂带为储矿构造,辽河期复式深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其成矿母岩(热源体)。蛇纹石化大理岩、蛇纹石化镁橄岩是重要的含硼蚀变岩带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辽东硼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辽东硼矿的成矿机制及建立成矿模式, 分析了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区域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构造等四大控矿因素, 发现含硼岩系具富硼特征, 容矿岩石具富镁特点并可成为硼质的沉淀剂, 含硼岩系中硼在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活化形成含硼热液, 含硼热液在有利的构造空间交代镁质岩石即可形成镁硼酸盐型硼矿.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是硼矿形成的物质基础, 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构造活动是硼矿形成的必要条件.辽东硼矿成矿模式为原始火山-沉积初始富集和部分熔融含硼热液交代镁质岩石.   相似文献   

4.
营口东部区是我国硼矿重要产区之一。硼矿体主要赋存于晚元古代辽河群里尔峪岩组的下部,受层位控制。含硼蚀变岩带长14km,宽8 ̄69m,硼矿体产于蚀变岩带中下部的镁橄岩中。背形向斜、向形背斜核部是硼矿富矿体成矿最有利地段,古浅海含硼碳酸岩凹陷盆地中心是硼矿成矿的最佳古地理环境。背形向斜、向形背斜核部的含硼镁橄岩是硼矿体及隐伏硼矿体的主要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5.
营口后仙峪硼矿床,是一处已开采40余年的大型硼矿床。硼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蛇纹石化菱镁大理岩中,通过对该区构造、地层、岩性、变质作用等控矿条件的分析,并根据目前矿山及周边开采情况,对矿区深部与周边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综合研究表明,预测矿区混合岩下部有矿体存在。通过钻探验证,已证明预测区混合岩下部赋存有硼矿体,且矿体厚度较大,老矿山深部找矿潜力可观。  相似文献   

6.
位于辽宁省宽甸县大西岔乡的东挂牌岭硼矿,处于杨木杆复式向斜构造南翼,含硼层位赋存于里尔峪组中下部,呈层状、似层状展布。地表赋矿层在走向和倾向上都具有膨缩现象。通过与邻近庙沟矿区的矿体特征、构造等成矿条件综合对比,二者均发育有大范围含矿层,且含矿层规模较大,同时严格受蛇纹石化镁橄岩层控制,为层控矿床;地表蚀变均较强烈,蛇纹石化较普遍。普遍存在较大规模的北北东向逆断层,赋矿层受此构造影响,普遍向深部侧伏等方面非常相似。通过地表及浅部钻孔(350m以上)控制,认为矿体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品位,在走向、倾向上延伸均较好,在倾向上有增厚的趋势。故推测东挂牌岭西区深部资源前景巨大,有望通过进一步工作,取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7.
辽东-吉南地区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辽东-吉南地区裂谷盆地中的古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为一套含硼岩系。其中划分的上、中、下三个含硼岩系分别赋存硼镁石-遂安石型、含磁铁矿-硼镁石型和硼镁铁矿型三类硼矿床。硼矿的发育与地层、围岩物质成分、围岩厚度及电气变粒岩等均有一定关系。通过分析研究,划分出营口后仙峪外围、风城和宽甸3个成矿远景区。并圈定出后仙峪硼矿外围、凤城县东汤镇西山、宽甸牛皮闸—大西岔、集安太平沟—小西沟、宽甸县老阳沟等4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正> 砖庙硼矿区位于华北地台辽东台背斜营口-宽甸古隆起的东部,矿区分七个矿段,东西长达5.2km,是我国大型硼矿基地之一。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和高家峪组各类变质岩。岩层走向近东西,向北或北北东陡倾。地层遭受(角闪岩相)变质并发生强烈褶皱,混合岩化亦较普遍。矿体具固定层位,赋存于里尔峪组蛇纹石化(镁橄石化)镁质大理岩中,顺层产出,断  相似文献   

9.
辽宁宽甸大西岔乡庙沟硼矿赋存于下元古界辽河群含硼变粒岩层位。通过对矿床的研究认为在褶皱构造翼部蛇纹石化镁橄岩的厚大部位,蛇纹石化、金云母化、透闪石化强烈地段,有利于赋存有工业价值的硼矿体。此外,相伴的磁异常应在找矿工作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辽东-吉南硼矿的控矿因素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从区域成矿理论出发,分析了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热液交代作用、构造控制和改造等4大控矿因素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是硼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构造改造活动是硼矿形成的必要条件;辽东-吉南硼矿的成矿作用为原始火山-沉积初始富集和部分熔融含硼热液交代镁质岩石的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小砬子沟硼矿的赋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特征,阐述了该矿床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小砬子沟硼矿区硼矿床的成因为层控火山沉积变质再造式矿床,严格受辽河群里尔峪岩组一段含硼蛇纹岩的控制,并受褶皱构造的影响.野外地质和物化探工作表明,该矿区具有成矿的层控性和再造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辽东硼矿床赋存于辽东古元古代的镁质火山-沉积地层中.矿石与含矿岩系具密切的交代继承关系:(1)矿石与含矿镁质岩石具交代继承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2)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主要受含矿岩系岩石的控制,在混合岩化弱的含矿岩系中,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与含矿镁质岩石相似,而在混合岩化强的含矿岩系中的矿石与混合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相近;(3)辽东的硼矿床的形成是在混合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含硼成矿流体交代镁质岩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辽东地区硼矿床成因探讨与硼矿远景区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辽东地区硼矿赋存于以"含硼岩系"而著称的辽河群里尔峪(岩)组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层岩性控矿性.在广泛搜集前人有关硼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丹东市1/25万区调,对本区硼矿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本区硼矿是混合岩化成矿-构造再次富集的层控型矿床.进而对硼矿成矿远景区进行了预测,共划分A、B、C三级预测区,A级1处,B级3处,C级3处,为今后硼矿找寻、立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理岩岩组是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孔兹岩系3个岩组中最上部的一个岩组,该岩组是一套富镁质的大理岩系,以巨厚的、大面积分布的白云质大理岩的发育为特征,底部有少量碎屑岩沉积,矿物组成除白云石外,普遍含蛇纹石化橄榄石、透辉石、金云母等一种或多种富镁硅酸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以富CaO、MgO和LOI为特征,反映了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CaO+MgO含量达44.96%以上,且CaO/MgO比值较小(1.37~10.94),其原岩应为一套碎屑含量极低的白云岩,以化学沉积为主。原岩建造的沉积环境:由初期的陆海过渡的三角洲相,过渡到滨海-浅海相,最后到干燥气候条件下有障蔽岛相隔的封闭海盆相。构造环境也从亚稳定状态过渡到稳定构造环境,表明该套变质沉积地层的原岩可能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但更类似于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这样的克拉通内裂陷槽或裂谷沉积。  相似文献   

15.
辽宁营口后仙峪硼矿区超镁橄榄岩的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辽宁营口后仙峪硼矿区超镁橄榄岩与硼矿的关系,作者通过硼矿与超镁橄榄岩两者在产出空间关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比较,发现:①硼矿体与超镁橄榄岩空间关系上具一致性;②硼矿体与超镁橄榄岩在岩石学上具继承性;③硼矿石、超镁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具相似性,从而得出超镁橄榄岩不仅是该区硼矿的容矿岩石,而且对硼矿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岩控作用,进一步认为辽东硼矿的容矿岩石不全是镁质大理岩,其他富镁岩石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成为硼矿的容矿岩石。  相似文献   

16.
富镁大理岩是辽东砖庙硼矿的主要容矿岩石。对该区富镁大理岩的岩石特征、全岩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C、O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富镁大理岩具有岩浆碳酸岩的特征:主量元素具富镁高硅的特点;微量元素中B、F、Rb、Cs、Th和U含量较高,V、Cr、Co、Ni等相对较低,高场强元素相关比值与岩浆碳酸岩相似;稀土元素含量偏低,分配型式略显右倾,与后仙峪镁橄榄岩的稀土配分型式一致;C、O同位素含量较世界各地岩浆碳酸岩偏高。分析认为,辽东砖庙硼矿富镁大理岩的形成可能与地壳物质混染有关,δ18O-δ13C相关图解显示其为海相原生碳酸岩。  相似文献   

17.
辽吉地区古元古界含硼岩系经过了中高级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主要由黑云母变粒岩、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富镁质含矿岩石组成,局部形成层状混合花岗岩。斜长角闪岩在含硼岩系内各个岩组中都有分布,岩石化学分析显示斜长角闪岩具有富钠、富镁、高铁、高钛特征,MgO含量成多众数值分布,辽东地区斜长角闪岩MgO含量高于集安地区,并且各类斜长角闪岩中硼含量都较高。辽东地区B、Cr、Ni明显高于集安地区,显示为海相地幔岩浆岩特征更为明显,集安地区则显示为变质热液改造特征。辽东地区斜长角闪岩的稀土地化显示为热液改造的幔源岩浆特征,集安地区的斜长角闪岩的稀土地化显示为壳源沉积岩特征。含硼岩系斜长角闪岩与浅粒岩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明部分斜长角闪岩与浅粒岩具有岩浆成因特征,而电气变粒岩、黑云变粒岩与混合岩稀土富集模式显示海相沉积泥岩变质成因,混合岩化及变质热液对原岩具有明显改造作用。斜长角闪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原岩环境为富钠、富硼的海相环境,原岩主要是海相富镁拉斑玄武岩和海相泥质岩。  相似文献   

18.
后仙峪硼矿区硼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美国GoldenSoftware公司最近出品的Surfer8三维软件包将后仙峪硼矿区钻孔及坑道资料编成含矿层B2O3含量等值线图、含矿层厚度等值线图以及底板等高线图等图件,并相互比较,综合研究,得出该硼矿区硼矿含矿层具有分带性与分段性,厚度受方向控制,矿体受构造上的转折端控制等地质特征.结合分析该硼矿区的地质成因,将该硼矿区划分为3个带,又将第3带划分出3个段作为预测区(A、B、C).基于此,将B预测区作为重点远景区,于2002年钻探验证中,在数百米的角闪质混合岩盖层下发现了品位高、厚度大的隐伏硼矿,即二道沟硼矿,取得了寻找隐伏矿体的重大突破,且为在该区进一步寻找隐伏硼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极大地扩大了该区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