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水稻产区的广大气象台站和农业气象工作者,积极开展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的分析研究和服务工作,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揭示出杂交水稻生长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把指标鉴定、资源分析、服务方法及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近年来,从气象条件上研究杂交水稻的结实率和制种中亲本花时相遇问题取得一定的进展,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杂交水稻具有特殊的丰产性能,但杂种优势的发挥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当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水稻,由于亲本气候生态遗传影响,一些组合要求较严格的生态环境条件,生育期中的高温强光是发挥杂  相似文献   

2.
广西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期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利用广西 80多站的气象资料 ,统计分析了广西各地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期 ,提出了广西杂交水稻安全制种应注意的一些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3.
涂方旭  李雄 《广西气象》2001,22(4):40-43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广西80多站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广西各地两系统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期,提出了广西杂交水稻安全制种应注意的一些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是水稻的一个新品种,产量高,质量好。但杂交水稻对气象条件要求得高,因此发展杂交水稻,气象服务是很重要的。一、摸索父母本开花相遇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推广杂交水稻,制种是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沙塘农业气象试验站做了大量试验,取得了成功。这个地区开始制种时,由于经验不足,花期相遇难以掌握,产量很低。甚至造成制种失败,颗粒无收,影响了杂交水稻的迅速推广。为了解决制种花期不遇问题,他们对三系制种父母本开花习性进行观测。一九七五、七六年,他们已进行了一些观测,一九七七年杂交水稻开花期间,他们每天都有三个同志到田间,从早到晚十几个钟头,全神贯注地观察记录杂交水稻群体开花动态,一朵开花动  相似文献   

5.
水稻生产气象条件分析和最佳植期安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万宁市水稻生产气象条件分析和气象灾害调查,找出水稻产量低而不稳年际变化大的气象原因,提出水稻"早造推迟晚造提早"最佳植期安排,有效防止气象灾害,夺取水稻生产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6.
沈国权  龙国炳 《气象》1978,4(1):22-23
杂交水稻对光、温、水等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常规品种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高温强光是发挥杂交优势的重要条件,但抽穗前后它既怕低温又怕高温,如果温度条件不良,则会增加空壳,降低结实率。造成空壳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恢复系的恢复力还不够强。因此,研究杂交水稻安全齐穗期的农业气象指标,分析适宜播插期的农业气候条件,以及开展相应的情报、预报服务工作,是杂交水稻栽培中的重要课题。 一、生育期与光、温特性 在南方稻区,为了夺取双季丰收,水稻品种的熟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籼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3号、6号是我省目前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组合,可以作中稻,也可以作晚稻,其熟期主要是受亲本热期和杂交种光温特性的影响,生育期较长。中稻  相似文献   

7.
何景涛  贾杨 《黑龙江气象》2011,28(4):32+38-32,38
本文利用庆安县1980—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种植水稻的气象条件,并与1998—2008年水稻平均生育期进行配比,得出当地温度、水分、日照和生态环境的同期配比适宜有机水稻的生长。通过分析气象灾害发生的类型及对有机水稻生产的影响,提出防御措施,为当地水稻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是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亲切关怀下成长发展起来的。我县经过几年来试种,也表现了穗大粒多、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的丰产性能。我站通过对杂交水稻各生育期对温度要求的观测,并根据山区气候特点,分析了我县不同海拨高度杂交水稻的布局。一、杂交水稻种植的气象条件农作物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对水份、光照和温度的要求。我县东临沿海,境内森林密布,年雨量大,水稻所需水份一般都能充分满足。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其中,低温冷害是对我县粮食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这里主要分析杂交水稻各生育阶段对气温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5年剑河县超级稻生产的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5年剑河县超级杂交水稻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得出剑河县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基本能满足其生长需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毕伯钧 《气象》1980,6(4):34-34
我们于1977年组织了本溪市部分气象站、哨对杂交水稻的亲本开花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观察。 其父本为粳型杂交水稻恢复系C55、母本为不育系黎明A,采用定花、定穗观察其开花习性。同时进行平行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11.
我区水稻生产年际间波动很大,除与栽培条件、品种、病虫等有关外,受各年气象条件的影响是很大的。1982年我区早、晚稻获得较大幅度增产,与气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该年早晚稻生产中的有利与不利气象条件以及它们对增产所起的作用。 一、早稻增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根据我站几年来田间试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及调查收集早稻社会产量与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出影响我区早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1.营养生长期  相似文献   

12.
水稻作为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分布较广,品种多样,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在不同地域其栽培技术有所差异。通过分析洋县水稻生长发育各个阶段与温度、水分、光照等农业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水稻生育期常见低温冷害以及稻瘟病、稻苞虫、稻管蓟马等常见病虫害异常发生与特殊农业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应对灾害性气象条件的防治措施,使农业气象更好地服务到水稻生产中,促进当地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气象条件与影响水稻生产的稻飞虱密切相关,利用气象科技可以对稻飞虱的发生进行预测,但因气象数据具有高维非正态、非线性特征,常规方法的预测结果具有相对不稳定性。利用投影寻踪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气象数据高维非线性、非正态分布问题,建立了绍兴市第5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经检验和比较,具有理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稻飞虱是危害中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迁飞和滋生蔓延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分析气象条件对稻飞虱的影响,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该文从稻飞虱气候生态及生物学特点入手,研究不同气象要素对稻飞虱迁入和滋生繁衍的影响规律,并对气象要素进行无量纲量化归一处理,构建稻飞虱迁入气象指数估算模型和稻飞虱滋生繁衍气象指数模型,进而构建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模型和气象指数累积模型,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气象条件对稻飞虱发生发展的条件的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水稻纹枯病发生的气象等级监测和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水稻纹枯病发生机理出发,通过筛选满足纹枯病病菌侵入寄主的气象因子条件,即水稻纹枯病的促病气象指标:日平均气温23~30 ℃、日平均相对湿度≥91%、日照时数≤2 h、日降水量>1 mm,建立了水稻纹枯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促病指数Z,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纹枯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预报等级指标,通过1992~2006年历史回代检验,准确率为74%.2007年实际业务试报应用,其预报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稻飞虱在大连地区的危害有明显加重的趋势。因此,研究稻飞虱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是目前大连地区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稻飞虱属热带昆虫,具有迁飞特性。在我国北方每年所发生稻飞虱的虫源都是由南方逐次迁飞而来的。稻飞虱的迁飞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其起飞、高空飞行、降落等过程,必须依赖于地面上升气流、高空气流、当地的下沉气流或降水来完成。因此,本文从气象角度来研究稻飞虱的高空飞行及降落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找出相应的气象指标。1稻飞虱迁入的气候规律1…  相似文献   

17.
陈玉瑞 《气象》1992,18(6):43-45
本文分析了福建季风气候条件与海盐生产季节性的关系;各年气象条件与海盐产量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气象条件制定生产计划,防御气象灾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依据温宿县34a的气象资料,着重分析了温宿县水稻春播期间的气象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必须弄清哪些气象因子在哪个时段起关键作用,才能科学地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夺取丰收。作者通过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可以用一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0.
军用气象条件亟待改进的若干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军现标准气象条件的不足及带来若干问题、炮兵标准气象条件大气分层问题、气象通报互换问题以及现气象通报编制方法和提高气象诸元精度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