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ADAPT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数据汇集与处理软件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经开发了一种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处理软件包,称作ADAPT(Adaptive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Tools)。ADAPT软件系统适用于安装在区域遥测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Windows NT计算机网络,用于汇集和处理来自台网所属台站的数字地震波形数据,其主要功能包括在线自动处理和人机交互处理两个方面。本文将介绍ADAPT系统的基本功能,分析该系统的特点,并着重说明系统中采用的地震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
辽宁台网记录爆破、矿震与地震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9年6月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正式采用数字记录与模拟台站资料结合,编报辽宁省地震月报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具有宽频带、动态范围大、分辨率高而且便于用电脑处理等优越性,改变了传统的模拟台网在地震图上识别和辨认震相,取而代之利用人机交互实时处理地震系统在计算机上识别和分析震相。每天有许多触发事件显示在屏幕上或存储在计算机里,这其中有相当多的事件不是地震事件,需要人为加以排出。有些事件是典型的、具有显著的震相特征,是便于识别的。而这些事件缺乏典型特征,不易识别,需要用多台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处理及大地震速报软件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锐  顾小虹  王永力  赵永  王斌  谢湘薇 《地震》2001,21(4):47-59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系统是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有: 实时收集、存储47个国家数字地震台的地动波形数据,进行地震事件实时检测、自动定位、报警、人机结合精确定位。可速报国内MS≥5.0、邻区MS≥6.0、世界范围MS≥7.0地震的震源位置及震级。软件系统的主要特点: 双机热备份,使用多种编程技术,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稳定性高。提出地震定位计算法的几何背景,双曲线与圆相交地震定位法等。丰富和发展了地震定位理论,解决了初始定位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大地震速报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机交互系统,操作简便,用图形和数字给出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分析地震波形和地震定位结果,是一个计算机辅助思维、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4.
遥测台网传输信道选定陈阵阳(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主题词:遥测台网,地震数据,传输信道1前言遥测地震台网就是把不同空间分布的地震台网检测到的地震信号用遥测的方式实时或准实时地传送到台网中心进行集中记录和统一授时并用计算机处理地震数据的一种地震台网。遥...  相似文献   

5.
引言乌鲁木齐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于2000年9月建设完成,10月开始投入观测运行。在台网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是网络系统中的核心计算机,各遥测子台地震信号都必须通过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进行实时接收和处理,分析人员才能够对各遥测子台的数据进行地震分析。刚开始由于我们对SCOUnix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没有经验,加之乌鲁木齐遥测台网每天的数据量较大,以及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一直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出现过系统资源使用匮乏、文件系统容量支持不够等故障,从而导致系统运行出现瘫痪现象,曾造成其中一台…  相似文献   

6.
遥测地震台网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APS)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已经存在的区域或地方模拟遥测地震台网设计的。其主要目的是在台网中心将模拟地震信号转换为数字地震信号,进而对这些数字波形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处理。其主要功能有模拟地震信号的数字采集,地震事件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唐明帅 《内陆地震》2003,17(3):268-27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乌鲁木齐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中心于2000年9月中旬建设完成,10月开始投入工作。在台网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是核心计算机,各遥测子台的地震信号都必须通过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进行实时接收和处理,工作人员才可以对各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刚开始由于对SCOUNIX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没有经验,加之遥测台网中的数据量较大和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SCOUNIX系统出现过系统资源缺乏、文件系统容量不够等故障,从而导致系统瘫痪,造成其中一台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地震数…  相似文献   

8.
云南数字化地震编目软件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数字化地震编目软件是在Scounix和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该软件具有自动产出地震月报目录、地震观测报告、上网文件、地震波形数据和震相分析文件等功能,同时可以和云南遥测台网速报系统相衔接,使云南的地震资料分析、速报、编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适用于遥测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的一套计算机处理系统,系统设计以《全国遥测台网观测技术规范》和《近震分析》理论为依据,实现了数据输入,震相选择,数据处理,地震定位,震级计算,结果输出及贮存等多项功能,达到了快速确定地震三要素,提高速报速度和精度之目的,是一个较完善的,实用的速报系统。  相似文献   

10.
范军 《内陆地震》1998,12(2):174-177
引言①长期以来,地震分析人员一直沿用从地震记录图纸上读取地震震相的方法。由于其精度低、效率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震速报及日常分析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数字地震台网的发展成为测震技术的新里程碑,给地震测震工作带来了喜讯。但由于其本身的高技术要求及昂贵的费用,使其在短时间内难以推广使用。因而,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将已有遥测地震台网的信号在记录中心进行数字化处理就成为了一种投资省、见效快地获得数字化波形数据的简单有效方法。成都遥测地震台网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系统为地震速报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采用程序驻留内存技术,利用系统的硬件中断和时钟中断,在微机上研制成功了实时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前后台处理功能,能够在主机CPU中同时运行多道程序,使数据采集、事件检测、数据转存、地震定位等均能进行实时处理。该系统可用于区域遥测地震台网和地方遥测地震台网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兰州遥测台网Dk—1仪记录到的地震,对其测定的近震震级(ML)和面波震级(Ms)存在的偏差进行统计计算。结果发现,该仪器记录的近震级(ML)系统偏高,西藏地区的面波震级(Ms)偏低,国内其它地区及国外地震的面波震级(Ms)基本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给出校正值,利用校正值对上例地震重新计算,偏差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自"九五"数字化改造以来,作为国家数字台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连地震台配备了数字地震观测系统(CTS-1),使台站的地震观测水平和观测质量有了质的飞越。大连地震台通过长时间对不同类型及不同震中距的地震震例分析、讨论与研究,总结出了大连地震台的地震波形及震相特征。大连台使用CTS-1记录波形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台网的各项工作应用了微机技术,为了做好地震速报等各项工作的用机。我们采用了专机专用的管理方法。针对计算机病毒给系统软件和用户应用软件带来的信息丢失造成的工作损失,编制了强有力的系统引导扇区的软件备份文件,解决了病毒发作造成的文件丢失总是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数字地震观测的间断率,研制了数字化地震遥测子台多功能监测器。本文介绍了该仪器的设计思路及功能。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和新疆地震台网的地震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和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在乌鲁木齐地区100km范围内1993年6月至1993年12月10日各自定位的地震资料,以新疆地震台网为参考基准,将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的资料与其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遥测地震台网比新疆地震台网在地震数量上多32.9%,在定位精度上也相对要高一些。另外,根据地震定位的三种交切结果,分析了遥测台网地震定位现状。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黑龙江省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数据文件和数据量越来越多的特点,设计开发了AFTS系统,提高了数据文件网络传输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流程、软件功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磁盘阵列技术在新疆遥测地震台网数据存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冉慧敏  史勇军 《内陆地震》2010,24(2):160-167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和长期存储数据的要求,文中结合新疆遥测台网实际情况与"新疆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处理系统软件要求,探讨了利用磁盘阵列技术解决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实现了磁盘阵列在新疆遥测台网数据存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数字化地震记录P 波初始部分波形线性度的两种分析处理方法,即波形的时间线性度和波形的空间线性度的分析处理方法,并着重介绍了这两种方法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初步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