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张建明  程培生  李壮 《江苏地质》2023,47(3):249-258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庐枞矿集区北部、NE与近EW向基底断裂交会处,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化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西湾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周冲村组灰岩角砾岩,控矿构造为基底褶皱隆起带、基底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和“硅钙面”对铅锌矿体的控制明显。NE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其次级断裂及其形成的破碎带和“硅钙面”为容矿构造。根据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及铅锌矿赋存特征,认为西湾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为地层和构造,该矿床为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
以湘西花垣铅锌矿田李梅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剖面实测、构造测量,分别从成矿背景、赋矿特点、矿区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李梅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对李梅矿区成矿控矿因素进行了相应探讨,分析了构造作用在矿床地质特征中的诸多响应,认为构造断裂和裂隙构成了矿区的主要导矿、容矿空间,是该铅锌矿区主要的控矿要素,而且很可能是区域成矿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成矿过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东侧,含矿层位为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的产出与分布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明显。根据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区域地质演化与成矿、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等要素分析,成矿过程为印支―燕山期造山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及山间谷地、褶皱虚脱部位、断裂,在造山运动形成的热能活化地层中的Pb、Zn等元素,加之大气降水沿裂隙的渗入与地下水混合后形成相对对流,将活化的成矿物质运移到褶皱构造的虚脱部位及断裂破碎带内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浦城银坑铅锌矿产于早元古代麻源(岩)群南山(岩)组、大金山(岩)组变质岩与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内,矿体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分布,北东向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矿体总体沿北东向断裂两侧分布,而北东向断裂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成矿物质来自早元古代含矿地层和燕山晚期岩浆热液,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硅化破碎带蚀变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施甸县东山铅锌矿为一中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二叠系沙子坡组,主要受近SN向的区域断裂F2和F18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岩石(性)控矿也十分明显,成矿与构造、深部断裂、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通过对矿床成因分析,展示了矿区较好的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6.
云南罗平富乐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推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连廷 《云南地质》2014,(2):240-244
通过地层、岩性、构造、蚀变及物化探异常等方面,分析富乐厂铅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认为该区铅锌矿含矿层具有多层性,推测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应特别注重断层构造切割石炭纪地层之空间地段的地质找矿.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东山湾钨钼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区地层、构造、侵入岩及矿化蚀变带、矿体、矿石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断裂、火山构造、复式花岗斑岩体、赋矿围岩及热液蚀变对本区成矿的控制作用,并指出了小汉山破火山周边及矿区南部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广西龙胜县柚子坪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柚子坪铅锌矿产于新元古界丹洲群地层中,矿区已圈定6个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北北东向及北东向断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成相对简单,垂向上具有上富铅下富锌分布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主要成矿期为加里东期.通过对柚子坪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特征分析,结合物化探测量结果,认为矿区深边部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湖北省郧县青木沟矿区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层、构造及矿床特征。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特征、矿石的物质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的分析研究,简要分析了钒矿的成矿规律,对钒矿的勘查与找矿方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丽美 《云南地质》2022,(4):471-476
杨广寨铅锌矿属于碳酸盐岩赋矿为主的沉积-改造型矿床,其成矿地质体为碳酸盐岩建造;成矿受构造断裂及地层岩性双重控制。成矿结构面为大理岩化灰岩围岩蚀变界面。通过研究成矿特征,杨广寨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寻找隐伏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贵州西北部江子山—蟒硐铅锌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之菱形断块北东边界断裂南东段,经历了加里东—印支期裂陷作用和燕山期褶皱造山过程,以及海西—印支期、燕山期两次岩浆活动。铅锌成矿特征显示,本区矿化层位较多,根据矿化特征分析并差异分辨,矿床类型划分为受上司组和摆佐组主控的矿床、受垭都—蟒硐断裂主控的矿床2种,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下伏D-C铁质、炭质、泥质碎屑岩类,但硫的来源有所不同,其中第一种类型形成机制差别在于赋矿的上司组和摆佐组地层沉积了成矿主要的硫源,并在印支期和燕山期发生富金属流体上行与地层中富硫酸盐热液的混合成矿和二次叠加,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类型;第二种类型成矿过程为构造驱动富金属成矿流体上行至构造空间,与断裂穿层逆冲过程中下行之硫酸盐流体混合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类型;两种类型的划分对深入研究本区铅锌成矿作用和找矿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生代时期由于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大兴安岭地区产生强烈的火山-次火山作用.以中生代火山断陷区为构造背景,火山断陷区的边部与断隆区交接部位形成了大量的铅锌多金属矿化.矿床基本受一套火山岩-潜火山超浅成侵入体-浅成侵入体控制,铅锌矿化作用基本与火山-次火山作用同时进行,略有滞后,并受火山-次火山活动制约.大兴安岭主要有6个有成矿潜力的铅锌成矿带:(1)得尔布干铅锌(金、银)成矿带;(2)谢尔塔拉-阿尔山铅锌多金属成矿带;(3)乌兰浩特-林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4)林西-黄合吐铅锌多金属成矿带;(5)锡林浩特-朝不楞铅锌多金属成矿带;(6)小东沟-翁牛特旗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共有3种铅锌矿化形式.  相似文献   

13.
芦子园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保山—镇康地块,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三段(∈3s2、∈3s3)中的一套碳酸盐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严格受构造控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的矽卡岩矿物。通过各类岩(矿)石主量元素特征分析,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为赋存于碳酸盐岩地层中明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4.
大庙岭铅锌矿位于马海复背斜倾伏端,宛田-马堤断裂带东侧,东邻燕山晚期铅厂花岗岩小岩株。矿体受NEE-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产于下古生界寒武系边溪组和奥陶系白洞组中,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低温热液铅锌矿床。赋矿岩石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砂岩、粉砂岩。铅锌矿矿石构造以脉状、角砾状为主,部分为块状、浸染状,硅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结合地质、物化探资料,笔者认为I号矿体和II号矿体的含矿断裂破碎带向深部有较大延深趋势,矿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罗平富乐铅锌矿区地层及矿石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梁山组样品 ΣREE值25.91×10-6~108.40×10-6,δEu值0.35~0.73,δCe值0.64~1.35.具Eu负异常和Ce弱正异常;阳新组碳酸盐岩样品 ΣREE值0.82×10-6~6.75×10-6,δEu值0.15~0.97,δCe值0.22~0.62,具Eu负异常和Ce负异常;玄武岩样品 ΣREE值204.17×10-6~290.57×10-6,δEu值变化范围0.91~0.97,δCe值1.02~1.03,Eu异常和Ce异常不明显.峨眉山玄武岩、阳新组、梁山组岩石与矿石REE配分模式比较区别明显,暗示成矿物质并非这些地层提供另有其它来源;梁山组及含矿地层阳新组样品为轻稀土富集型,并具有Eu负异常,暗示地层可能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与新生代盆地卤水活动有关铅锌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随有  祝新友  王京彬 《矿产与地质》2009,23(3):210-213,246
青藏高原周边已发现大量的铅锌矿床,规模巨大,具有一些相似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均属于后生的、低温热液型矿床,具强烈层控性质,受控于特定的含矿地层(岩石)组合,下部为相对透水的砂岩、砂砾岩,上部为碳酸盐岩,发生广泛的蚀变作用,包括退色、白云石化等。这类矿床大体可与MVT矿床类比。矿床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盆地卤水的活动有关,圈闭在不整合面下的含贱金属元素与油气的卤水沿透水层运移,在适当位置沉淀成矿。由此决定了这些地区的主要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入及勘查的进展,将会有更多更大规模的(MVT)铅锌矿床被发现。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南召县银洞山铅锌矿床地处兰草—回龙多金属IV级成矿带中段,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文章通过对银洞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区内的栾川群煤窑沟组、NWW—NW向断裂构造和燕山期花岗岩对成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有部分来自地层;并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大脑坡矿区沉积和断裂构造特征,以及沉积和断裂构造对铅锌成矿控制作用,笔者从大脑坡矿区沉积-断裂构造特征出发,识别了大脑坡矿区生物礁沉积,并进一步将大脑坡矿区主要断裂系统划分为3个断裂带,即花垣-张家界断裂带(F1为主断层)、阿碧林场-清水塘断裂带(F2为主断层)、开支铺-凉水井断裂带(F3为主断层).通过分析断...  相似文献   

19.
硐子铅锌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成矿带与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的叠置区。矿床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主控矿断裂F1-1成矿前表现为压性特征,成矿期表现为左行张扭特征,在断裂带产状变陡、走向偏北地段含矿性较好。与矿脉空间分布关系密切的燕山早期花岗斑岩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和含矿热液。矿石中方铅矿、黄铁矿单矿物δ34SCDT值为-4.8×10-3~1.4×10-3,接近陨石值,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岩浆,铅锌含量高的围岩安山岩、燕山早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可能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根据矿物组合空间变化特点推测含矿热液在矿区内自西部深层向东部浅层运移。花岗斑岩体、地表及浅部蜂窝状硅质破碎带、铁锰帽可作为本区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20.
满洲里地区为一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区。区域地层主要为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建造。区内甲乌拉、查干布拉根和额仁陶勒盖3个大型银(铅锌)矿床均赋存在中生界的底部地层中。以往对其时代归属存有争议。笔者对区内3大银(铅锌)矿区和巴颜浩雷银多金属矿化区的赋矿地层及对本区地层划分起重要作用的坎子井实测剖面地层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区内银(铅锌)矿的赋矿地层在岩石组合和地层层序、地球化学等方面与上部晚侏罗—早白垩世地层有比较显著的差别。赋矿地层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与本区新的地质研究成果表明,区内银(铅锌)矿赋矿地层的时代应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