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河大堤蚌埠段位于淮河中游,历年汛期最大流量为11600米~3/秒,最高洪水位为22.18米,高于淮河一级阶地,两岸防洪大堤高8—10米。本区大部份为第四系所覆盖。南岸的阶地及山麓丘陵地带,第四系厚10—40米。北岸的第四系厚度,东部一般小于200米,西部为300—500米,最厚达800米。据勘探资料,淮河两岸广泛分布着粉土、粘土、亚粘土以及粉、细砂层。淮河大堤蚌埠段的堤基土层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在地震作用下,有液化的可  相似文献   

2.
利用清政府布设在黄河中游三门峡万锦滩、沁河下游木栾店以及永定河下游石景山、卢沟桥的志桩水位记录,以首次涨水超过0.64m作为汛期建立的标志,在候尺度下恢复了其汛期建立时间距平序列。黄河中游、沁河下游和永定河下游序列分别开始于1766年、1736年和1761年。研究时段内,黄河中游和沁河下游平均在7月6~10日入汛、永定河则在7月16~20日。永定河相对较为稳定,显示出其上游雨季开始时间基本维持在7月初,而黄河中游和沁河却波动较大,早晚相差达3个月;黄河中游与沁河入汛距平波动的同相位现象在19世纪中期之后比较明显。1870~1900年代黄河中游、沁河和永定河入汛普遍延迟1个候左右,对应于黄土高原夏温偏低的时期;1820~1860年代黄河中游、沁河入汛偏早,则对应了黄土高原夏温偏高。  相似文献   

3.
前言     
《西北地质》2011,(3):141-142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强降雨,2010年8月8日凌晨,县城北侧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同时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泥石流所经区域被夷为平地,月圆村、椿场村两个村被全部淤埋、摧毁,三眼村、北门村、罗家峪村、瓦场村大部被毁,泥石流直穿县城堵塞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白龙江水位上涨10米,舟曲县城城区三分之一被淹,大量民房及城区建筑浸泡于水中。  相似文献   

4.
淮河大堤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及采动裂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下采煤,使地面大堤土体中出现了许多采动裂缝,普遍认为裂缝的存在对大堤与河下采煤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以土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为基础,采用试验和力学分析方法,分析论证了大堤土体采动裂缝的形成条件及其发育深度,得出几点结论:1)目前,淮南淮河大堤在粘土堤土体拉应变超过8~12mm/m、砂土堤超过3~5mm/m时,堤体就会出现裂缝;2)土中裂缝发育深度不会超过与土的力学特性有关的某一极限值。目前淮河大堤粘土堤约为4.0m、砂土堤约为2.0m;3)采取粘土注浆、铺设防渗膜等措施处理后,淮河大堤采动裂缝的存在就不会对河下采煤与大堤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5.
马骏 《岩土工程技术》2014,28(6):304-307
青草沙水库地处长江人海口,堤身及堤基由大量沙土和粉土组成,要求对大堤的渗流特性进行专题研究,掌握大堤渗流规律,确保大堤的安全运行。分别于2007年建设期和2010年运行期进行了渗透试验,并将两次试验的渗透参数进行了对比,利用数理统计中样本显著性检验分析,对大堤运行期的渗透参数进行了检验分析,为大堤的渗透变形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冯国桢 《地质科学》1960,3(5):259-259
最近我們在閩北南平县大历口王源村周围找到数处蛇紋岩体。在0.4平方里的范围內共发現三处,长度分别为200米,200米,500米;寬为100米;150米;200米。本区蛇紋岩显深黑綠色,偏光鏡下鑑定結果,纤維蛇紋石及叶蛇紋石占90%以上,具网状結构,网脉由蛇紋石和粉末状磁铁矿組成,网脉間分布着蛇紋石之隐晶貭变种--胶蛇紋石。40个样品化驗結果,MgO一般占38-42%。另外从有关单位踏勘資料証明,建阳县崇雒北历村附近也有超基性岩体,并驗証了該地航测磁异常系因此而成。經福建省地貭局实驗室鑑定为蛇紋岩。浦城县九牧西瓜坪也发現輝石橄欖岩,它們呈小岩株状侵入于前震旦紀片岩系中。  相似文献   

7.
李斌  宇彤 《地下水》2007,29(6):106-108
在分析堤防具体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大堤渗漏的机理及影响堤防渗漏的因素,并据此从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及抢护措施三方面提出了抢护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郑州市黄河大堤一线土体的沉降,压密固结,饱水砂土的地震液化研究,认为黄河大堤附近浅层地下水开采后所诱发的地面沉降,固结过程,不会对大堤造成危害,而饱水砂土的水位降低,还会减轻或消除地震时液化砂土现象,对大堤的稳定性有利。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质》2010,(4):55-56
缙云县前路乡西散村位于缙云县的东北部,坐落于海拔521米的括苍山麓之中。全村160户,416人。土地总面积192.81公顷,其中耕地19.83公顷,全村以农业种植为主。2009年人均收入403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9326元,是缙云县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河北三迭系     
河北三迭系系指位于二迭系之上、侏罗系或第三系不整合面之下的一套红色地层,属陆相碎屑岩及泥质岩建造,总厚935~1610.8米。主要分布在河北北部的承德县下板城、武家厂和平泉县小寺沟、广兴店、营子及松树台一带(图1);另外在河北南部的武安县流泉村,临城县北盘山,后郝平,内邱县磁屏,峰峰鼓山东麓大淑村等地亦有零星出露。河北三迭系的划分和时代归属的确定,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为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北方陆相三迭系的分布问题、与欧亚大陆陆相三迭系的对比问题,以及印支运动在我国北方的表现等问题,而且还同国家急需的某种矿产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王润福 《山西地质》2013,(6):23-23,25
二、有地质意义的地名 (一)应县的石柱村 在应县南面恒山分水岭南侧梨树坪乡的石柱村村南500米沟掌处,分布着一排高20米、长50米、直径40~60cm的六方形大石柱。它们倚山崖而立,彼此紧挤无隙,垂直排列,无任何人为加工痕迹,完全是天然岩石。是什么奇力使岩石形成石柱状的呢?  相似文献   

12.
近日,记者在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马江村、大江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区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村与村之间相连的主路及田块之间交接的田间道路,宽度均达到3~5米,道路两边的路肩厚度最厚的超过2米,最薄的也有0.6米。这样厚实宽敞的混凝土路不仅在各地乡镇少见,就是在实施了土地整治的其他项目区也并不多见。马江村的村支书说:"解放后,政府部门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但现在国土部门做的这件大事,是最令村民受益的项目之一,对基本农田进行整理,真是惠民项目、民心工程啊!"据了解,该项目区  相似文献   

13.
戴岳 《探矿工程》1991,(1):39-41
荆江大堤在长江中下游处于十分险要的位置,但由于受到某些地质条件的不利影响,大堤的某些部位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有的堤基处于古河道、历史上溃口、渊塘等地段,上覆粘土层很薄弱,当洪水上  相似文献   

14.
刘长明  罗伟奇 《湖南地质》2000,19(4):259-262
本文在深入分析沅水入湖三角洲防洪大堤堤身土体及基础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防洪大堤堤身渗漏及基础管涌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防治渗漏与管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治理黄河三角洲海岸蚀退的生物措施:米草生态防护工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河三角洲海岸部分区段蚀退严重,现有防潮大堤工程耗资大,维护费用高,效率较低。研究表明米草生态防护工程可以在黄河三角洲海岸蚀退中发挥重要作用。将草生态工程与堤坝等记潮工程结合,利用生态工程的自组织功能,能够减少海浪对堤坝的冲击,延长传统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系数,降低维护保养费用,为治理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蚀退问题提供高效,低耗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陆求裕  杨涛  廖少波 《地下水》2008,30(5):15-17
通过对长河流域岩溶水矿化度、Ca^2+/Mg^2+、Ca/Sr及Mg/Sr等的特征分析,长河流域岩溶水系统从补给区到径流区、排泄区矿化度、Can/Mgn、Ca/Sr及Mg/Sr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岩溶水的流动方向则与以上各水化学指标质量浓度的变化方向一致,即研究区在东、北部灰岩裸露区直接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渗漏及部分半裸露区间接补给渗漏,向西以泉水形式排泄到沁河河谷地带,形成沁河河谷排泄带,地下水径流方向为南西西方向。并分析岩溶地下水的径流特征,富水强弱,水岩作用强弱及岩溶裂隙发育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宝松 《江西地质》2001,15(1):35-38
本文从圩堤基础地质结构中存在着厚度大,强度低的软弱土层和水流侧侵蚀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大堤稳定性的内外因素,从而找出由于淤泥土承受不信上部土层的压力而沿软弱滑动面向侧向压力小的方向滑移造成大堤毁坏的原因,并根据大提滑塌的原因提出了几条防治措施,这对今后修建高质量的大堤具有实际的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18.
独山附近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地层,包括汤粑沟组(底部),革老河组、者王组和尧梭组(上部)。其中前三个地层单位历来被归入石炭系,后者属于泥盆系。它们分布于县城东郊的白虎坡、五里桥及城南尧梭(村)至岩关(村)一带。本文以野外观察结合白虎坡剖面的碳酸盐薄片研究(剖面D/C界线层厚122米,取碳酸盐薄片样26件),对独山附近D/C界线层岩石类型和沉积相试作初步探讨。在野外和室内工作期间承蒙吴祥和、李德明工程师及尹宝生、谢建华等同志协助,谨以致谢。 一、主要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19.
山西清徐县地裂缝灾害现状及类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山西省清徐县平泉村武家坡村地裂缝地质灾害的现状和主要特征。清徐县平泉村至武家坡村等7个村庄自2002年春天出现地裂缝以来,其灾害呈现日趋加重的趋势,给当地村民的生产及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经过对平泉村至武家坡村地裂缝的现场实地调查,认为清徐县平泉村-武家坡村地裂缝的分布情况复杂,影响带的宽度从3m左右到100多米不等,凡位于地裂缝带内的大部分建筑物都遭到了破坏。地裂缝带内的地面变形形式有陡降型和缓降型两类,其中位于陡降型变形带上的建筑物破坏最为严重。地裂缝引起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有墙体开裂、地面倾斜、地基下沉、楼梯断裂、门窗变形等多种形式。清徐地裂缝目前仍处于活动阶段,这种活动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建议地裂缝带内的村民应尽快搬迁,并限制其在地裂缝带内的工程活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沁水孔必轩矿泉水位于沁水盆地西部沁河二级阶地上。1993年12月经山西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审查鉴定,符合GB8537-87的国标要求,属低钠、低矿化度锶矿泉水。建厂开采的资源量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