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矿工程》2011,(12):64-64
《中国国土资源报》消息(2011-12-22)近日从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获悉,该院运用铝土矿找矿新理论、新方法,在河南省新安县郁山发现一处大型隐伏铝土矿床。经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预计可提交铝土矿资源量2362万t,潜在经济价值50亿元。  相似文献   

2.
7月17日,由河南省地矿局地勘四院承担的河南省卢氏县寺合院-五里川锑矿钻探工程项目最后一个钻孔ZK6802正式通过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全面竣工。  相似文献   

3.
张旭东  吕文德 《华北地质》2004,27(4):273-273
河南省焦作-新乡平原地区位于太行山南冲洪积平原的西部,黄河北岸。今年,河南省地矿局地质二队张旭东等人在济(源)-东(明)高速公路修武-获嘉段进行公路工程地质调查时,首次在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中发现石膏矿层。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2012,(7):8-8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2-07-19)从河南省地矿局召开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议上获悉,2012年,该局组织实施地质找矿项目达346个,投资规模16亿元,涉及10多个省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河南省地矿局主动与洛阳、三门峡等资源型城市和中国五矿、河南煤化集团、洛钼集团等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制定局"358"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并将其列入《河南省地矿局地质工作和经济发展"十,  相似文献   

5.
7月11日,河南省地矿局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这标志着河南省地矿局的找矿热潮蓬勃掀起。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河南省地矿局局长张锦同。记者: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颁布《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以来,河南省地矿局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措施?都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张锦同:河南省地矿局是全省地质找矿的主力军,也是全国地质找矿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有着光荣历史、辉煌业绩的找矿大军,正以勇敢之师、精锐之师、胜利之师的姿态,投身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  相似文献   

6.
孟宪彬  介长春 《河南地质》2011,(7):F0002-F0002
本刊讯7月7-8日.河南省地质环境工作会议在灵宝召开。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11,(6):69-69
国土资源网消息(2011-05-31)河南省灵宝市小秦岭金矿田整装勘查项目"第一钻"日前在阳平镇下原村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正>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行政区划属西藏当雄县乌玛塘乡管辖。该矿床是河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95-1999年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和矿产资源评价等地质工作发现的多金属矿床;2000-2002年河南省地调院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重点评价了拉屋多金属矿区;2003-2011年先后有桂林工学院、西部矿业西藏资源投资有限公司、西藏华钰矿业股份有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新石器至夏商时期65座城邑与4095座一般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法、最近邻指数法、重心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这4个时期对城邑与聚落的密度、空间分布集聚程度以及重心位移演变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1)河南省新石器至夏商时期城邑的分布与聚落的密度关系密切,有83.08%的城邑位于聚落密度较大的地区,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城邑几乎都分布在聚落密度较高的地方,只有少数城邑分布在聚落密度较小的地区;2)河南省仰韶时期至夏商时期城邑与聚落的集聚程度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集聚程度由高到低均为仰韶时期-夏商时期-龙山时期;3)河南省新石器至夏商时期聚落重心相对城邑重心分布在南面,聚落和城邑的重心均是在嵩山及其周边地区按逆时针方向移动,说明了河南省的文化核心区就在环嵩山地区,该地区在新石器至夏商时期文化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河南省新石器至夏商时期城邑与一般聚落空间关系研究表明,城邑与一般聚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是气候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双重影响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岩矿测试》2009,28(3)
安徽省庐枞深部发现泥河大型铁矿 项目由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主要完成人是吴明安、杜建国、王克友、赵文广等。河南省唐河县周庵发现含铂族-铜镍硫化物矿床项目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承担。主要完成人是李胜利、马庚杰、刘勤安、王建明等。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霞石正长岩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涛 《地质与勘探》2012,48(2):288-296
[摘 要] 河南省霞石正长岩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出露于安阳九龙山、嵩县纸房-黄庄、方城宋坟-双山-塔山和桐柏松扒等地,形成时代介于晚元古代(晋宁期) 至中生代(燕山期) 之间。TAS 图解表明其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岩和副长石正长岩,主量元素成分特征揭示其成分变异与结晶分异作用无明显关系。自宋坟-双山-塔山向北,由纸房-黄庄至九龙山,K2 O 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表明其下地壳厚度持续增生,在印支期达到最大值,于燕山期发生减薄。河南省霞石正长岩的成矿作用十分显著,非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为霞石、萤石、钾长石及磷矿,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为Au、Mo、Cu、Pb、Zn、Fe、Nb、Ta、REE 及放射性元素。河南省霞石正长岩及其相关正长杂岩体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应作为进一步地质找矿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使用1982-2006年GIMMS AVHRR NDVI数据集与同期的CI、K、Pa、SPI、Z、PDSI等干旱指数做了对比分析, 讨论了河南省植被状态指数VCI对气象干旱的滞后效应及干旱监测能力. 结果表明: VCI指数与气象干旱指数的相关性受不同下垫面的影响较大, 农地的VCI与气象干旱指数相关性要明显高于林地, 农地VCI与气象干旱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河南省不同的作物生长阶段, VCI对气象干旱有着不同的滞后效应, 其中, 3-5月份冬小麦生长期VCI对气象条件的反应滞后1~3个月, 7、9月份夏玉米生长期VCI对气象条件的反应滞后1月. 总体上看, 结合前期的气象数据, VCI对河南省气象干旱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和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南省西部熊耳山地区四道沟银-铅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的分析,综合该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提出四道沟银-铅矿区具有大型银-铅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越华北板块、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是华北聚煤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构造位置,使得河南省煤田构造格局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基本特征。结合地层(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和煤层赋存状况分析,将河南省赋煤单元划分为太行赋煤构造带、嵩箕赋煤构造带、崤熊赋煤构造带和秦大赋煤构造带,各赋煤构造带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赋煤构造亚带。根据区内构造发育特征,控煤构造模式可分为5大类17小类,其中滑动构造、逆冲叠瓦构造、伸展构造及同沉积构造4种控煤构造样式为河南省煤田典型控煤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15.
扫帚坡钼矿床位于河南省栾川叫河乡,矿区跷叫河乡约7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8'03"-1111°20'30";北纬33°48'46"-33°49'56".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1)
通过对河南省沉积盆地水热型地热资源特征梳理,结合河南省地热地质背景条件和主要热储层水文地质特征,对河南省沉积盆地地热资源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地热资源可开采量、可采资源模数、单井单位涌水量、热储埋深和热储温度等5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估模型,对盆地新生界热储和下古生界热储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并对各构造单元热储层地热资源潜力进行排序。结果可知:(1)河南省沉积盆地水热型地热资源依据热储层时代及储水介质特征,主要分为新近系孔隙热储、古近系裂隙孔隙热储、下古生界岩溶热储,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及山间盆地,为河南省主要地热资源类型,其中以新近系热储层储存的热水量最大。(2)从盆地各构造单元热储分区潜力评估和排序结果来看,河南省地热资源潜力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汤阴断陷O-∈热储层、济源-开封凹陷E热储层和通许凸起O-∈热储层。本次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河南省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系统分析河南省各煤田煤中灰分和主要有害元素分布特征,评价煤炭资源清洁利用潜势,通过系统收集12个煤田的煤质资料,并均匀采样作化验分析,获得各煤田煤中灰分和10种有害元素的平均含量,利用广义对比加权标度指数法计算出煤炭资源洁净潜势综合指数I值,评价煤炭资源清洁利用潜势,得出河南省煤炭资源清洁质量从西向东依次为不洁净-较不洁净-较洁净煤这一逐渐变好的趋势,影响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评价的主要因子为灰分和硒元素。最后,统计了12个煤田各清洁等级的煤炭资源量:较洁净煤235亿t、较不洁净煤30亿t、不洁净煤5亿t,并探讨其利用方式。研究成果对河南省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5月21日,由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物探分院编写的《河南省禹州煤田深部地震概查及资源远景评价二维地震勘查报告》,顺利通过评审。 该项目是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承担的2011年度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受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委托,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物探分院承担了本次二维地震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信阳新县钼矿床地处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矿区内地层系统划分为北淮阳构造带北亚带、北淮阳构造带南亚带和桐柏-大别变质核杂岩隆起亚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和资料分析,查明了成矿带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分带。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济源铁山河铁矿主要以矽卡岩型铁矿为主,主要产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含钙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分布范围大,层位稳定,成矿条件好,其特点是小而富,有着良好找矿前景.如何科学地利用这类铁矿资源,对河南省铁矿资源保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该类型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着手,寻找铁矿的富集规律,为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