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安排,受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伯纳迪诺分校的邀请,中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培训团于2010年11月14日至12月4日在美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和考察。培训团系统地学习了美国的土地产权、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征收和土地市场及税收等相关法律制度和操作实务。多位教授为培训团作了一系列精彩的讲课。此次对美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法律制度、操作实务等都有了较深的了解,虽然中美土地基本制度不同,但在诸多方面仍值得我国借鉴,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推进我国土地管理事业发展给予了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张皓 《湖南地质》2008,(3):76-79
一、英国行政裁判制度的概况 据英国行政司法与裁判所委员会(Administrative Jus-tice&Tribunals Countil.简称AJTC)统计,英国有80多类3000多个行政裁判所,包括移民、社会保障、养老金、劳动就业、民居、税收、运输和卜地等领域。全国共有裁判官15000多人(禽专职和兼职),行政辅助人员8000多人。据2004年统计,各类裁判所裁决案件614053件。  相似文献   

3.
厅直     
《湖南地质》2009,(9):11-11
国土资源规划院举办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培训班 8月2日~7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培训班在长沙举办。据悉,本次培训由国土资源规划院组织,培训内容包括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等六部分。培训结束后,对各学员进行了现场技能考试,并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派员进行了现场监考。通过培训,每个学员基本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知识以及数据库变更的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实施后,不动产登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物权法》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然而,当前法律、行政法规都没有制订相关的不动产登记法。为贯彻和落实《物权法》,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相继出台了《土地登记办法》、《房屋登记办法》。《土地登记办法》实施两年来,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对土地登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作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7月8日,南乐县国土资源局根据县效能办工作安排,首次启用网上审批系统。此次网上审批工作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项目供地(划拨)、改变土地用途等8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土地登记等行政审批收费事项实行网上受理、承办、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法》颁布以来,江苏省建设厅认真开展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培训、行政许可项目清理、许可规程和配套制定等工作,全面推动了《行政许可法》在江苏省建设系统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7.
英国有法可依的土地登记制度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比较完善。本文对其土地登记的程序、内容、矛盾的处理、组织管理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31日至8月18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土资源部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环境与资源管理部在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市联合举办的第九期土地管理综合培训班。昆士兰环境与资源管理部组织专家对土地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特别是托伦斯登记制度等方面做了详细和全面地介绍。通过实地考察土地登记部门,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土地登记程序和方法。深感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对于改进我国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登记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蔡宁 《浙江地质》2011,(11):33-35
一、我国现代土地登记制度的建立和作用 土地登记是世界各国为保护该国的土地制度而普遍采取的一项国家制度,是土地产权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及其他事项记载于专门的薄册,以加强政府对土地的科学管理,保护土地权利人对于土地合法权益的一项行政管理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法律行为。现代各国都实行土地登记制度,一般认为,登记的意义在于“整理地籍,确定产权,便利交易转移,保证土地税费公平负担,以及推进土地政策等”。  相似文献   

10.
《河南地质》2010,(9):45-45
英国有法可依的土地登记制度发展了140多年,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制度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发生了巨大变革.本文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土地行政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土地制度体系进行系统化梳理,并就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创新制度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特征与作用进行分析;对这四个层面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康民 《地质学刊》2005,29(4):I0001-I0001
2005年10月19日-11月12日,以省厅纪检组长陈茹华为团长的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瑞典、丹麦国土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培训代表团一行25人,对北欧进行了为期25天的学习、考察和交流。代表团主要考察了瑞典、丹麦等国的国土资源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现状,与从事该领域研究并参与法律、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笔者随国土资源郭土地整理系统学习考察团赴比利时学习考察土地整理工作。历时19天的学习考察,笔者对比利时的土地整理成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2月21日、22日,淄博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联合巡查组对张店区进行了地毯式土地执法巡查。这次春季大巡查是在2月7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在全国部署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视频培训后,淄博市国土资源系统为及时发现和严厉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迎接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对淄博市的例行督察,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这次春季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的。淄博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和张店国土资源分局组成4个工作组,执法巡查人员依次对张店区所有在建、新建项目,重点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道路建设、城市周边农村建设等用地情况,以及近期重大涉土信访举报线索进行了全面巡查。  相似文献   

15.
祖耀升 《地质学刊》2008,32(3):F0004-F0004
2008年2月17日~29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代表团一行13人对新加坡、澳大利亚两国的土地与矿产管理工作进行了为期12天的访问考察。代表团由省国土资源厅王译萱副厅长带队,先后访问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等地,就土地规划、土地出让、土地登记、矿产开发、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学习和交流,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7月25日,汝阳县人民政府在县会展中心举办了全县乡级(工业区)以上负责人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会,县四大班子领导及县直各委局负责人共15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分别由汝阳县国土资源局主管用地报批、土地征收、土地登记、执法监察的3位副局长主讲。  相似文献   

17.
《水文》2007,27(5):89-89
为保证2007年10月底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水文勘测工大赛公开、公平、公正,做好有关外业裁判评分工作,2007年9月6~7日,第四届全国水文勘测工大赛裁判工作研讨与培训会议在江西省弋阳水文站召开。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2月起,宁陵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一班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胆略,大胆创新,在中原大地率先在全县各个行政村聘请了“土地协管员”,参与国土资源基层管理。此举受到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重视及全国同行的关注。2007年10月10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启生在河南省委组织部和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召开的全省乡(镇)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工作动员会上要求:“各地要学习借鉴商丘市建立‘土地协管员’制度的做法,把耕地保护任务相对较重的一些村干部培训后正式聘为‘土地协管员’,给予一定待遇并赋予相应的义务,把培训和使用统一起来,强化对农村违法占地监管,促使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落实。”如今,全省大多数市县已按照厅党组要求建立起了土地协管员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应当看到,仍有相当一部分市县国土资源局的领导对此认识不足,或消极应付,仅念念文件,口头说说而已;或工作简单化,缺乏应有的聘任手续;或满足于工作布置了,不去抓检查落实,更不抓总结提高。凡此种种,均应在努力改进之中。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按照厅党组的要求,努力把土地协管员制度建设好。  相似文献   

19.
《浙江地质》2010,(1):7-7
应国土资源部邀请,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副部长阮孟显率团一行11人于2010年1月13日至1月21日访华,与国土资源部探讨两部合作谅解备忘录在2010年的具体实施方案,学习借鉴中国在土地管理法修编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土地争议调处等土地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1月17日至19日,越南代表团一行11人在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殷卫平巡视员、国际合作司冯利平副处长的陪同下来浙江考察访问。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国平会见并宴请了越南代表团,楼小东厅长、王永民副厅长、张志勋副巡视员分别会见接待了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代表团。  相似文献   

20.
9月4日,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鄞州分局在象山县松兰山举行第一届测绘技能大赛。由土地勘测规划所选派的四支代表队共49名队员参加了这次比赛。项目设置为沙地放样、水准测量及知识问答等科目,参赛队员在规定时间内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完成测区内的整平对中定向、放样及水准测量,最后在裁判根据参赛者完成操作时间和测量数据准确性等综合情况评出成绩和评委进行专业点评的基础上,评出了名次,达到了赛出团结、赛出风格和赛出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