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正宇  徐君民  李欣 《测绘通报》2012,(Z1):369-371
介绍以全数字摄影测量、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地形图等多数据源为基础,通过立体匹配技术生成大场景三维立体量测平台,为输电线路优化选线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实现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作业流程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多数据源三维量测技术在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构建以全数字摄影测量、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地形图等多数据源为基础,通过立体匹配技术生成大场景三维立体量测平台,为输电线路优化选线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实现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作业流程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微地形是输电线路工程安全运行、电线积冰风险区划和线路建设期能耗计算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实现输电线路微地形的合理提取是复杂地形条件下电网工程建设的前提与保证。针对传统输电线路微地形提取存在决策知识模糊、主观因素影响大和缺少定量提取指标等问题,依据规程中微地形分类体系,提出了以地形位置指数、坡度、相对高程和水体距离为特征因子的组合表达输电线路微地形提取决策方案,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建立了输电线路微地形自动提取方法。以2012—2018年某电网公司9条输电线路域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提取实验,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垭口地形、高山地形、抬升地形、峡谷地形和水汽地形5类典型输电线路微地形,且揭示了微地形分布与线路灾害发生的相关性,可为电网建设可行性论证、线路精细化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输电线路与物理设备动态映射的数据组织,从而实现输电线路及其技术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研究实现了基于COLLDA的设备三维模型的动态构建方法,构建了基于键值数据库的影像库、模型库等,设计与实现了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维护管理平台,实现输电线路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其安全可靠运行与气象信息密切相关,尤其是台风、冰灾等恶劣天气,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极大安全隐患;为了应对恶劣气象条件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并提前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将恶劣天气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在电网防灾减灾中起到积极作用,现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气象信息的输电线路风险评估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技术路线及内容;实现了台风、雷电、污闪、覆冰恶劣天气对输电线路造成影响的评估,并生成按风险等级划分的输电线路风险集,提醒有关部门尽早安排电网应对恶劣天气的举措.该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进行应用,为电网调度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6.
王新 《北京测绘》2014,(2):112-116
分析探讨了测绘领域的多种新技术,在沈阳沈南—空港220KV输变电工程中,通过实践将新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当中,实现了勘测技术的创新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深度,解决了以往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激光点云、数据高程、高清影像等技术,构建了输电线路工况模拟分析模型,设计开发了输电线路风偏模拟分析系统。在系统中实时集成第三方环境参数,通过输电线路风偏工况模拟分析,对超过安全阈值的输电线路进行定位、预警和预报,为输电线路的自动化巡检和隐患智能预警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天津市电力公司的500kV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空间三维数据,进行三维数字电网建模研究,构建三维仿真模型,并开发三维数字电网平台。该平台具有真实场景再现、万向漫游、设备交互操作和信息查询等功能,能生动地再现变电站内部设备的布置情况、输电线路走向、铁塔结构、地形地势起伏的真实场景,形象直观,身临其境。通过三维场景漫游和交互式仿真操作,足不出户便知悉电网设备的台帐信息、分布和连接状况,利于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电力设备管理、设备巡视、生产培训、安全教学等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输电线路选线原则的基础上,以电力走廊多源空间信息为数据基础,以成本最优和敏感区避让为基本原则,利用GIS空间建模的方法,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综合分析得出线路路径,实现了输电线路的智能优选,为输电线路选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输电线路设计人员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架空输电线路人工巡检方法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条件艰苦、危险性高且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构建影像点云的输电线路巡检方法。首先阐述了总体技术路线,研究了架空线路无人机影像拍摄方法、航线敷设方法及山区变高飞行航高设计方法,然后利用影像数据进行电力线量测及重建、线路通道场景三维重建以及架空线路障碍物探测,通过试验案例详细对本文方法进行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仅依靠低成本设备即可实现可靠的线路巡检,大大降低了现有输电线路的巡检成本,提升树障检测的质量和效率,能保证线路安全运维。  相似文献   

11.
电子沙盘作为可交互操作的实时虚拟现实环境,是一种既具有传统沙盘的特点,又集成了多种高新技术的产品。首先分析了沙盘制作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即从传统的实物沙盘向现代的电子沙盘转变;然后提出了台海西岸电子沙盘制作的技术方案,并介绍了数据处理、地形模拟与要素匹配等关键技术;最后以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用MapGIS开发环境实现了该地区电子沙盘的制作。  相似文献   

12.
Complete Automation of Digital Aerial Triangu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utomatic digital aerial triangulation is reviewed. It depends essentially on the automatic selection and transfer of tie points b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he MATCH-AT system is briefly sketched. Its basic design parameters are feature based matching, use of tie point clusters and integrated block adjustment. The system runs almost completely in batch mode, with as little interactive interference as possible. Some test results are discussed which confirm the general expectation that automatic digital aerial triangulation is faster, more precise and less costly than conventional aerial triangulation.  相似文献   

13.
The fusion of VlSI (visual identity system Internet), digital maps and Web GIS is presented. Web GIS interface interactive design with VISI needs to consider more new factors. VISI can provide the design principle, elements and contents for the Web GIS. The design of the Wuhan Bus Search System is fulfilled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fusion.  相似文献   

14.
利用CBERS-02B星CCD和HR数据,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制作出滑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构造条件,用人机交互方式,分析"5*12"地震中唐家山至北川县城堵江河道滑坡发生的面积、运动方向、滑坡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CBERS-02B星CCD和HR数据,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制作出滑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构造条件,用人机交互方式,分析“5•12”地震中唐家山至北川县城堵江河道滑坡发生的面积、运动方向、滑坡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子政务的三维电子景观地图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维电子景观地图是地图发展过程中一种全新的地图模式。以建立上海市奉贤区三维电子景观地图为例,阐述了三维电子地图的设计、栅格地图的实现方式、WebGIS的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为政府电子政务服务的新型三维电子景观地图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三维数字城市建设的广泛应用,更加逼真且信息更丰富的三维立体导航逐渐在导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A nGeo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基础,研究了三维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基本的信息查询功能,还能完成三维互动式浏览、三维地图导航以及最佳路径选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水准测量一直是获得地面点精密高差的重要手段,其测量速度慢、效率低也一直是困扰全球测量界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水准测量的速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新一代高速对向观测数字水准尺仪的概念、结构、原理与方法。具体采用水准仪与标尺合二为一的一体化结构设计,将传统水准测量的3点互动配置改变为2点互动配置来提高测站仪器安置速度和地形适应能力;采用对偶测量原理将传统水准测量的单向单系统测量改变为对(双)向双系统测量来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及可靠性;采用正交二脚架及L型水准器来提高水准标尺及水准仪的安平速度。理论分析及初步实践表明:新一代高速对向观测数字水准尺仪与传统水准仪相比,水准测量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快速、最智能、最精密的电子水准测量系统。高速对向观测数字水准尺仪的发明,将对全球大地及工程测量界产生重大及颠覆性的影响,将开启人类社会普及电子水准仪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泰安支干线项目,详细介绍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与传统施工图比较,加入DLG,DOM的管道纵断面图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缩短成图周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崔高嵩  郭立新  刘雁春  彭认灿 《测绘科学》2007,32(4):103-104,90
本文研究海洋底质专题数字图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利用海洋底质调查表格数据生成海洋底质专题数字图。分析了海洋底质表格数据的存储内容与结构,确定了海洋底质专题数字图的数据模型。经过对数据模型的转换以及专题制图要素的处理,建立了海洋底质专题数字图成图系统。最后以实例阐述了利用成图系统生成海洋底质数字专题图的技术与方法,实现了海洋底质信息数据应用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