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讨论在城市CORS边缘覆盖地区利用单基站RTK进行测区范围拓展的一般过程和遵循的原则,结合实例论述了利用CORS对单基站RTK测量成果进行点位检校与精度评定的具体过程,探讨了CORS点位测量与单基站RTK点位测量外符合精度随距离增加而变化的规律,相关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在不使用GCP,仅依靠GNSS动态后处理(PPK)技术获取的具有精确定位的影像实现地理配准,并把基于GNSS实时动态(RTK)技术获取的地理配准成果和通过地面GNSS-RTK技术采集的检查点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相机校准的前提下,不采用GCP仅依靠GNSS动态后处理(PPK)技术获取的具有精确定位影像的地理配准成果也可以达到cm级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CORS)能够实时、快速、高精度获取空间数据的3维定位结果,在通讯条件受限、GPS动态定位技术无法应用的情况下,使用虚拟RINEX动态测量数据后处理PPK(PostProcessing Kinematic)技术可以弥补网络RTK的不足,提高作业效率。本文介绍了虚拟RINEX PPK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勘测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发展迅猛,前景广阔. 但是利用上述技术监测库区形变研究聚焦点是人工建筑,并未验证BDS的可用性,也未融合CORS技术的优势. 针对此问题,结合BDS和CORS高时间分辨率,InSAR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以龙羊峡库区为研究区域探索合适的结合监测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龙羊峡库区在研究时期内存在大面积的地表形变区,最大沉降速率52.48 mm/a;最大抬升速率43.60 mm/a;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静态解算成果为参考值进行验证,BDS实时动态(RTK)差分监测成果的精度为7.1 mm,InSAR监测成果的精度为4.4 mm,均满足形变监测的精度要求;采用InSAR进行大面积形变区筛选,再结合CORS利用BDS进行重点区域实时动态差分监测的模式对水库全方位形变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网络信号和基线长度限制,在南北极、远岸岛礁等地区,常用的GPS RTK技术无法应用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且GPS并非我国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无法确保永久安全可靠。为此,本文探索利用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通过动态后处理(PPK)技术辅助无人机摄影测量,以解决上述问题。以大疆精灵4 RTK无人机为例,分别利用BDS-3、GPS及BDS-3+GPS组合观测值,对无人机POS数据进行PPK处理,分析在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不同导航卫星星源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平面和高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BDS、GPS、BDS+GPS组合对无人机单点定位POS数据进行PPK处理后,空三加密点平面定位精度由分米级提升至厘米级,高程精度由米级提升至分米级甚至厘米级,与引入5个地面控制点的定位精度相当。北斗PPK技术辅助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满足平原地区1:500比例尺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由于定位定向系统(POS)可直接获取航摄像片线元素与角元素,减少航测内外业工作量,提高航测作业的效率,无人机摄影测量已成为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方式.常规实时动态(RTK)产品重量较大,难以应用于荷载有限的微小型无人机的POS系统.本文基于Doppler值修正伪距观测量,并联合平滑伪距与相位观测量实现无人机动态后处理定位(PPK).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较之单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BDS)组合系统可充分满足无人机动态定位的精度需求,结合平滑伪距与相位观测量可改善PPK定位的精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道带状复杂地形布设控制点困难的问题及高精度的测量要求,本文探讨了一种结合PPK技术的无人机免像控河道测量方法。以DJI Phantom 4 RTK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PPK的高精度POS辅助空三测量、相机镜头畸变纠正和航线设计等影响航测精度的关键技术,利用UAV-PPK软件对地面基站与无人机POS数据进行事后差分解算,获取高精度POS数据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结合安徽省庄墓河河道治理工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PK的免像控无人机航测获取了更高精度POS数据且成图精度满足河道1:500大比例尺测图要求。PPK辅助无人机航测提高了复杂地形测绘精度,为后续河道整治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地形数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河北CORS系统建设情况,给出河北CORS网络RTK测量定位精度,分析河北CORS站点作为大比例尺倾斜航摄基站的可行性;结合保定市真三维城市建设工程中大比例尺DSM、真三维正射影像制作项目,通过探索、应用及分析,得出应用CORS基站及所提供的网络RTK定位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倾斜航空摄影测量中地面基站架设及检校场点、像控点的要求,保证精度的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介绍基于CORS系统的PPK技术和相关操作及数据后处理流程。在网络RTK不能够正常作业的情形下,可以采用PPK技术作为有效的补充手段。结合像控外业测量实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可用性,并分析了测量成果的内外符合精度,以及作业应该注意到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提高定位精度和工作效率。PPK技术是一种事后处理动态定位技术,且不受通讯条件的限制,能够弥补RTK技术的不足之处。为了验证PPK技术的精度的可靠性,本文对不同距离和不同系统下PPK的定位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PPK技术的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CORS系统RTK服务盲区(RTK使用困难或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了在CORS系统服务盲区附近建立移动的CORS基准站。通过加密区域CORS系统的基站分布,缩短站间距,改善CORS系统网络RTK在该区域的可用性。通过设计实现的CORS移动基准站系统测试表明:在精度上,移动基准站达到与常规CORS基准站同等的效果,平面x,y≤5cm,高程H≤10cm;在可用性方面,CORS移动基准站自主供电、携带方便、组网灵活,区域网络RTK可用性明显提高。在应急测绘、救灾和临时加密CORS基准站系统等中具有借鉴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相比较于常规RTK和多基站CORS及网络RTK,单基站CORS有其独特的优势。简述了单基站CORS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及其优点和不足。以单基站CORS在某市政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中应用为例,给出其在道路1:500数字带状地形图绘制和道路放样的测量结果及精度分析。实际应用表明,单基站CORS RTK可明显提高作业效率,能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单基站CORS-RTK相比于多基站CORS-RTK以及网络RTK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文中结合淮南某矿区以地表移动变形为例,对单基站CORS系统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对坐标、处理后数据及中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基站CORS-RTK测量数据符合精度要求,对减少矿山沉降观测的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GPS技术的发展,CORS已经逐步成为矿区测绘生产的主要方法,目前基于单基站CORS的RTK作业半径已经扩大到40 km,能够快速实现事后差分和厘米级实时定位,完全满足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的要求。本文针对基于单机站CORS的RTK作业范围广、精度高、可全天候单机作业等特点,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单机站CORS在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中长基线的GNSS动态相对定位中,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误差的相关性会下降,导致模糊度无法快速固定,定位性能下降。在多GNSS参考站条件下,可以通过自适应选择距离更近的参考站,形成更加合理的基线,以保障RTK定位的精度。为解决换站后重新初始化模糊度所带来的定位结果重新收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NSS RTK实时自适应参考站换站算法,引入原参考站与新参考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作为辅助,从而得到准确的新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先验信息,避免了换站后模糊度的重新初始化,得到了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该方法可适用于实时定位,能够满足大范围RTK高精度连续定位的需求。利用香港CORS站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换站算法能够克服换站导致的定位重收敛问题,且能够保障换站前后获得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单基站CORS定位技术原理以及CORS的基本算法和发布方式。比较了单基站CORS和常规RTK定位技术,体现了CORS系统的优势。着重介绍了使用单基站CORS放样的具体步骤,包括点位放样、直线放样和曲线放样。为今后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是国内首个独立的基于VRS的工程CORS系统。结合工程条件与建设需求,本文分析了该系统建设的特点和技术难点,介绍了系统组成、总体结构和基本功能,以及参考站联测及精化大地水准面的应用情况。系统实时定位精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基于VRS的网络RTK的定位精度平面优于±2cm,高程优于±3cm,实现了系统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