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康盆地位于陕西省东南安康县境内,是汉江中上游一系列山间盆地之一。盆地北面是秦岭山脉,南面是巴山山地。汉江从盆地东南角流过,汉江的支流月河自西向东贯穿盆地。盆地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5—6公里,基本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位于中国板块内部,面积26万平方公里。自晚侏罗世开始,盆地内沉积了厚达7000米的新生代地层。其盆底形状与莫霍面呈明显的镜像反映,莫霍面的33公里等深线圈闭与盆地的轮廓基本吻合,盆地中央深凹陷处莫霍面的最浅深度为29公里。  相似文献   

3.
大同盆地东南部的新构造运动与火山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东北部, 为桑干河流域的一个大型盆地。宽约30公里, 长约150公里, 海披平均在1000米左右, 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盆地底部平坦似平原。  相似文献   

4.
一、位置与交通花海子盆地位于甘肃省酒泉盆地之西北部,为玉鬥县所轄。南面有大黑山,寬台山等与河西走廊相隔,北界为馬鬃山区,西面为低山丘陵,东与金塔盆地相隣,在自然地理上形成一独立的單元。盆地的外形为南北高、东四低的狭长封閉式盆地。东西长达60公里左右,南北寬达30公里,面积約  相似文献   

5.
渭河地堑断裂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明 《地质论评》1984,30(3):217-223
渭河盆地位于秦岭和渭河北山之间。秦岭与渭河平原接触线是一条长350公里、断距近万米,依次北降的阶梯状断裂带。高差近千米的渭河北山与渭河平原接触线是一条长300余公里,断距大于千米,依次南降的断裂带。因此,渭河盆地是一个地堑构造(图1)。  相似文献   

6.
鹿厂位于会理城南约十五公里,西祥公路由此经过,盛产铜矿。北距夷门煤田约四十公里,汽车运输甚便。会理原为一内陆盆地,四围多为古老之变质岩系石灰岩及侵入之火成岩等,其中富藏各种金属矿床。盆地中部,则为中生代之红色地层。至其整个地盘,则有徐徐上升之象征。鹿厂适当盆地边际。下白垩纪  相似文献   

7.
哈拉湖流域的冰川作用特征及水资源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拉湖盆地是祁连山西部一个海拔很高、面积较大、近似菱形的山间内陆盆地。位置约在东经97—98度和北纬38—39度之间。东西长100公里,南北最宽处75公里,面积约4780平方公里。疏勒南山雄踞于盆地北部,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主峰团结峰5826.8米,是祁连山的最高峰。南部的哈尔科山,平均海拔不到5000米,最高峰只有5139米。盆地东西两侧是海拔只有4240—4400米的平缓分水岭。哈拉湖位于盆地中心略偏北,湖面海拔4077米,面积581平方公里(图1)。  相似文献   

8.
陕西的商(县)丹(凤)及山阳盆地,均系小型的山问型盆地。因其中遍布着第三系的红色地层,故名日红色盆地。该红色地层,呈厚层状。整个红色地层的厚度,一般为50—100米,部分可达200米,其中尚发现有小的挠曲和断层等现象。商丹红色盆地,呈矩形状,作北西西向延伸,长60公里,平均宽5公里左右;山阳红色盆地,略呈不等边的四边形,亦呈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延仲,长26公里,平均宽约4公里。上述两个红色盆地,均依断裂而位存、严格爱断裂构造的控制,即商丹盆地,位于商丹大断裂带中,山阳盆地,受山阳—凤镇大断裂的控制。因此认为上述盆地的形成,系断陷构造而成,属断陷型构造盆地。上述盆地的形成,亦说明了商丹大断裂与山阳—凤镇大断裂,具多期继承性的活动特点。据研究上述  相似文献   

9.
哈拉湖湖滨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安斌 《沉积学报》1985,3(2):141-150
哈拉湖盆地是祁连山西部的一个山间盆地。哈拉湖位于盆地中心,属高山内陆湖泊。湖面海拔高度4077米,最大水深65米,平均274米[1]。湖泊呈北西西-南东东延伸,长32公里,平均宽度13公里,面积为580平方公里。哈拉湖盆地北部有疏勒南山巍峙,海拔在5000米以上,南为哈拉湖南山,平均海拔不到5000米。盆地东西两侧的分水岭均系低平的丘陵地带。南北二山由上泥盆统、石炭系和三叠系地层组成,盆地内部除零星出露第三纪地层外,余为第四系洪积、冰水冲积物覆盖。  相似文献   

10.
莱芜铁矿位于一个中部向北突出的近东西向弧形断陷盆地,盆地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盆地内古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出露。该盆地主要形成于燕山构造期,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次剧烈构造变动,并伴随有岩浆活动;其中尤以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区内铁矿即与此期岩浆活动有关。莱芜铁矿由崅峪、矿山、金牛山及铁铜沟等矿田组成(图1),是燕山期闪长岩类杂岩体与碳酸盐类围岩接触交代形成的高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博格达山脉,位于北纬43°10'—44°5'和东经87°40'—91°35'之间,南北两侧分别为吐鲁番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东西两端分别以一个狭长低陷带与巴尔库山和天格尔山交界。山脉长330公里,宽40—70公里,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图1)。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萨德伯里铜镍矿区位于安大略省西南部,即渥太华西北600-650公里处.已知有铜镍矿床50余处,沿一大的椭园形园周分布,椭园的长轴呈北东方向长60公里,短轴约30多公里,是一岩浆成因的产有硫化铜镍矿的盆地,矿化产在一巨大侵入体边缘部  相似文献   

13.
一花海子位于河西走廊中玉门与酒泉之间,即嘉峪关附近之榆树山西北面的地区。这儿是一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面积约达1250方公里的封闭式盆地。盆地底部除局部(营盘部周围)的耕地及沼泽地区外,其余全部被沙漠占据。这种沙漠的质地多是细砂及粉砂质细砂,而且在好几处见到砂丘的下面埋藏着古代水流沉积层及沼泽化的遗迹,由这些观察资料  相似文献   

14.
库车盆地地质特征和成钾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库车盆地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地台和天山褶皱带之间,为一中、新生代长期拗陷盆地,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西起中苏边境,东到库尔勒西北的吉格带布拉克,北依天山,南抵塔里木河,东西长50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区内沉积有数千米厚的第三纪地层,赋存有巨厚石盐层和数十个大小不等的盐丘,是全国重点找钾远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以中生代沉积为主的大型盆地,呈北北东方向展布,它位于欧亚板块的中国板块内部,面积26万公里。其东界为张广才岭和大黑山,西界为大兴安岭,北接小兴安岭,南截辽西山地和内蒙地轴。盆地内侏罗系沉积厚度约3000米,白垩系沉积厚度近4800米。   相似文献   

16.
通过西非塞内加尔600公里剖面上所完成的23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资料,确定了地壳和上地幔的导电率。资料是在一个构造变化区取得的,这些地区是:西非克拉通(稳定于1850±250亿年之后)、西非活动带(时代为350—650亿年之间)及塞内加尔盆地。从二维模拟中提出的地球模型表明,若干不均匀性伸延到岩石圈,甚至更深达软流圈,深度大约为460公里。盆地的西部向下延到10公里时,平均电阻率出现低值(20~30欧姆米)。盆地上地壳的异常被认为是初期裂谷的标志,它显示为本区地壳薄弱的模式。在其下方一直到300公里,电阻率为1000~3000欧姆米。盆地东部深度在20~30公里范围电阻率减小,其顶部主要的地幔导电导层位于300公里深处。西非克拉通边缘部分的点上,导电层出现的深度范围是30~40公里和80~100公里,电阻率在460公里深处陡降为40欧姆米。这个模型与收集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进行了对比,试图用板块构造来解释所观测到的某些非连续性。对比表明这个主要非连续带是将盆地和活动带从400公里深分隔开的一个带,解释为向东倾斜的前寒武纪减厚板。在西非克拉通于130~150公里范围内,确定了一个低电阻率带。130公里以上有一个1000~3000欧姆米的高阻层,克拉通之下大约460公里处出现导电率的突然上升。简要地说在Kedougou地区(克拉通内)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性就是下部地壳是导电的。东塞内加尔Birrimian地向斜部分的实体包括优地槽海洋安山岩,多火山深海槽,特别是与蛇绿岩类同的火山岩以及一个冒地槽沉积的序列,表现了近代板块构造相的特征受分布广的海洋开口和大陆碰撞控制。下地壳导电物质解释为海洋地壳建造。  相似文献   

17.
一、矿区地质简况矿区位于中生代断陷盆地东侧燕山期花岗岩中。沿盆边有白垩纪早期的中基性安山岩火山活动,并有流纹岩火山颈存在。盆地东缘矿区范围内发育约一点五公里宽的花岗岩绿色蚀变带,是矿床赋存的有利地段。盆地地层是一套白垩纪红色、砖红色花岗质砂岩、砂砾岩、钙质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等陆屑沉积物,不整合覆盖在震旦、寒武纪地层和花岗岩之上。花岗岩的围岩是震旦、寒武系  相似文献   

18.
禄丰县罗茨盆地位于昆明市区西北方向一百公里许。盆地呈南北向伸展,面积逾100平方公里,属构造侵蚀型盆地,海拔1750公尺。盆地内主要堆积了一套含褐煤的湖沼相地层,厚数百米。这套含煤地层从下到上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综红色砂质泥岩,含较多灰岩砾石,底部见风化角砾,厚约50米,不整合复于昆阳群(作为基底)之上,第二层为含褐煤层,  相似文献   

19.
湖南澧县伍家峪石膏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矿区地质简况矿区位于澧县城北25公里,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洞庭拗陷盆地的西部边缘。区内有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分布,伍家峪盆地内全被第四系掩盖。上第三系伍家峪组不整合于古生代地层和下第三系之上,形成了一个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伍家峪组的厚薄受盆地基底地形的控制,即凹陷深的地段伍家峪组  相似文献   

20.
邓孝 《地质科学》1960,3(2):91-99
二、前言焉耆盆地是东天山中一个山間盆地,具有一般山间盆地的水文地貭規律。由于它不是完全封閉的盆地,且海拔較高(1000-1200米),在地貭地貌条件綜合控制之下,它的水文地貭規律与吐魯番、哈密等十分密閉的、海拔很低的盆地有很大的区别。現根据我們1958年7月的調查资料,和新疆水利厅开都河流域勘測队的資料,对控制盆地区域水文地貭条件的自然地理因素及地貭背景,和盆地一般的水文地貭規律作初步的論証,在这个基础上对地下水的利用等方面作出实际的建議。二、自然地理概况与地貭环境焉耆盆地是东段天山偏南部的一个山間盆地,位于东經85°10′-87°30′、北緯42°23′-41°40′的范围內,东西长約125公里、南北最大寬度62.5公里,成西北狹东南寬的楔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