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     
《地球》2012,(10):6-9
温家宝在云南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8日凌晨1时10分许抵达灾情最严重的云南昭通市彝良县后,随即乘车实地察看灾情,到医院了解伤员救治情况,在居民安置点看望转移群众。凌晨4时40分,温家宝在彝良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主持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云南昭通地震是一次震源浅、破坏性较强的地震,加上双震叠加,对灾区造成了很大影响。截至9月8日1时40分统计,地震已造成80人死亡,795人受伤,70多万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邢台地震后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地震工作的极大关注,周恩来总理三次亲临地震现场对灾区群众亲切慰问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以及灾区群众在全国人民支援下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情景,文章从邢台地震后我国地震事业飞速发展的事实出发,论述了邢台地震在我国地震监测和预报工作中的开创性意义;并总结了在邢台地震现场监测和预报实践中所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地震紧急处置程序、信息报送、灾情调查与烈度评定、震情监视与趋势判定、应急宣传等方面介绍了甘肃省地震局在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的应对过程和工作成效,揭示了甘肃灾区的震害特点并得出了相应的启示,归纳总结了甘肃灾区震后恢复重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发生了5.9级地震,造成了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破坏。震后开展了地震现场考察与震害评估工作,在充分了解灾区概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业支柱、人口及建筑物现状的基础上,将灾区划分为七个评估区,完成了66个点的震害抽样调查工作,根据地震灾害损失现场评估系统EDLES的要求,建立了有关数据库,做出了比较科学切合实际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5.
2006年甘肃文县5.0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6月21日在甘肃省文县发生MS5.0地震,造成了建筑物破坏及人员伤亡。在震后开展的地震现场考察与震害评估工作中,将灾区分为2个评估子区,完成了29个点的震害抽样调查工作,根据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EDLES2.5的要求建立了有关数据库,做出了经济损失评估,并针对灾害特点给出了灾区恢复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汶川8.0级地震甘肃灾区震害特点及恢复重建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甘肃省破坏特点的综合分析, 阐述了本次地震震区环境背景情况,给出了汶川8.0级地震甘肃灾区地震烈度分布图,揭示了各烈度区的特征以及部分重灾县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情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本次地震的震害特点,归纳总结了汶川地震后甘肃灾区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震后防灾减灾恢复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 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 随温家宝总理一起的有8个救灾工作小组. 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中国电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等部门, 均派员赶往灾区.  相似文献   

8.
《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满足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迫切需要,编制了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区划图是对全国地震区划图的局部修订,重点根据震后初步的发震构造现场调查获得的新资料,以及震后对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构造条件的新的认识,对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进行了重点调整和修订,并据此对灾区地震动参数进行了计算,完成地震动参数区划。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划图编制的情况及其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9.
1990年10月20日16时零7分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与景泰县之间发生了M_s=6.2级地震,这是甘肃省自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后36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兰州地震研究所立即组织两个考察队奔赴灾区考察。经过几天的调查,确定了这次6.2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景泰、天祝两县的交界处,其地理座标为北纬37°07′,东经103°37.5′。极震区烈度为八度,其长轴方向为近东西向,长  相似文献   

10.
地震造成人员死亡主要是由房屋毁坏和次生灾害引起的。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发生MS6.6地震,造成95人死亡、2014人受伤,灾区民房破坏严重,重灾区房屋毁坏比达36.59%;同时震前不断降雨和地震的耦合作用,诱发大量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本文通过对灾区不同类型结构房屋破坏情况、常驻人口、死亡人数、死亡地点及原因、地形地貌和地质灾害的调研,获得大量准确的基础资料;分析得到这次地震人员死亡特点和重灾区不同类型结构房屋的破坏比;利用重灾区9个行政村死亡人数和房屋毁坏比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出房屋毁坏比与人员致死性关系,同时运用不同烈度区内房屋毁坏比数据和人口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此关系计算得到的总死亡人数比实际死亡人数多16人,总误差率为17.02%。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在甘肃南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滑塌灾害。本文在武都区附近地震滑塌灾害统计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其主要类型和发育特征;论述了甘肃地震滑塌灾害的展布主要受地形、岩性、地震烈度、人类工程活动和植被发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地震烈度高的陇南灾区地震滑塌密度相对较大;节理发育的厚层(块状)岩层滑塌较为突出;黄土滑塌较为突出。进而提出了山区地震滑塌灾害减轻的注意事项以及甘肃省不同区域滑塌灾害减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北京等16个省市自治区均有震感。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并于5月16日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调研“4.20”芦山7.0级地震灾区和“8.8”九寨沟7.0级地震灾区建筑物破坏情况,对灾区内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简易结构三种类型的建筑物震害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次地震中相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在同级别地震作用下其破坏程度不同,其中砖混结构和简易结构震害特征差异性较大,分析认为除地震本身作用外,灾区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同也是造成两次地震建筑物震害特征差异较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议以供灾区恢复重建、农村民居安全建设等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18日20时40分,印度锡金邦发生Ms6.8地震(27.7°N,88.2°E).受此次地震波及,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出现了严重灾害.地震在西藏灾区造成7人死亡,136人受伤,数千群众转移安置,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3.3亿元.  相似文献   

15.
1979年7月9日18时57分在江苏省溧阳发生了6.0级地震。由于震区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江南水乡,震前又无短临预报,因此,地震造成较大的破坏。本文概述了这次地震的概况及其特点,介绍了抗震救灾对策,包括震后灾区人民迅速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溧阳县政府和省、县地震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对策,驻军采取紧急支援行动,对伤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护和对受灾群众进行生活安置,以及灾区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最后提出了几点启示,包括震时是躲是逃要相机而行等。  相似文献   

16.
介绍2014年鲁甸MS6.5与景谷MS6.6地震灾区房屋概况,对两次地震灾区房屋的震害特征进行阐述,从房屋建筑材料、结构选型、场地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两次地震灾区的房屋抗震能力,进一步分析景谷灾区房屋抗震性能优于鲁甸灾区的原因,并强调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提出建议以供恢复重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2018年汶川特大地震给我国四川、甘肃等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与伤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并给人以深刻警示。在灾后重建中结合受灾特点和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如何科学制订重建规划体系、创新重建模式和管理机制、加快重建速度,是高质量完成重建任务、大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恢复振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同时,在重建中科学考虑潜在的地震灾害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震灾害损失,采取务实可行的防震减灾对策也极为重要。本文概述十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对甘肃省造成的震害情况,基于甘肃灾区恢复重建的工作实践,阐明了甘肃灾区的重建原则和规划体系特点,从创新思想认识、强化社会管理、完善扶持政策、突出重建重点、提升基础能力、防范灾害风险等方面,分析总结灾后重建的主要措施与取得的成效,深刻反映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所取得的进步,也可为未来应对大震巨灾和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重建工作提供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灾害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7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地区(34.5°N,104.2°E)发生MS6.6地震,造成95人死亡,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Ⅱ级响应.根据现场调查,这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Ⅷ度.震区建筑90%以上为土木结构和木结构,且多为老旧房屋,抗震性能差.加之震前灾区持续降雨,造成房屋地基和生土墙体支撑强度降低.与其他地震区相比,相同烈度下土木结构和木结构破坏比例偏大,砖结构和砖混结构破坏明显偏轻.降雨加上巨厚的黄土沉积,导致地震滑坡比较严重.由于这些原因,Ⅷ度区范围偏大,Ⅵ区也相对较大.甘肃定西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土木结构和抗震性能较差的木结构房屋比例过大.震后重建中,建议以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重建灾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无线移动定位技术,TOA、TDOA定位技术原理与数学模型,分析了手机定位服务在地震灾情速报和搜救被困人员的应用价值,提出了手机定位服务于灾情速报和地震灾区埋压被困人员搜救技术系统架构,为地震灾区的快速圈定提供重要支持,使得对大面积的地震灾区埋压被困人员准确、快速搜救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发生M_S5.5地震。为快速了解灾区灾情,本文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的地震极灾区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结合地震现场震害调查进行建筑物震害遥感解译,采用地震烈度遥感定量评估方法,进行极灾区地震烈度遥感评估。结果表明:灾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土石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倒塌和局部倒塌的房屋均为土石木结构房屋,安居富民房屋无一倒塌,遥感评估的塔县地震极灾区地震烈度为Ⅷ~Ⅸ度,比中国地震局公布的地震烈度略高,今后需根据新疆实际情况修正模型,为新疆地震烈度遥感快速评估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