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月15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集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单位的专家,对四川特大地震进行“会诊”,初步形成3个结论。  相似文献   

2.
用超长基线解算分析汶川地震动态形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远距离的IGS武汉GPS站为参考站,用超长基线双差瞬时精密定位技术,获取汶川Ms8.0地震震时震区连续GPS站1 Hz动态形变序列。同时以较近距离的雅安站为参考站解算动态形变序列,结果显示,两者的形变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距离断层较近的郫县、成都、绵阳、中江等站形变较大(形变最大的郫县站最大振幅达1.034 m);位于震中南侧的邛崃、雅安等站形变较小。利用动态时序的地震波到时和震中距离估计地震波地壳平均速度为3.1 km/s。  相似文献   

3.
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增加矿产资源储量是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地质找矿工作向寻找盲矿和深部隐伏矿方向发展,受矿体埋藏较深及构造破碎的影响,矿体与周围围岩之间的物理异常变得很弱,使得传统的重、磁、电等物探方法难以获得良好的找矿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地震勘探显示出了优势。8月16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地震方法研究室承担的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研究项目《金属矿地震方法技术研究》,在北京通过专家验收。由于具有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探测结果可靠等特点,这项成果得到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成为国土资源部“十五”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中国地质科学院考察,看望科技人员,并同院士专家亲切座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克强仔细考察了北京离子探针实验室和大陆动力学实验室,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地质工作一些成果展示.  相似文献   

5.
2O09年5月12日,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代表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汶川地震小组,首次公开报告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实施6个月以来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1988年4月13日至14日在武昌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地震、教育、水电等部门的六十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赖锡安副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秘书长徐宗和研究员分别代表地震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学会到会祝贺。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所、四川省地震局雅安测量大队、湖北  相似文献   

7.
3月中旬在广西地质矿产局召开了广西第三代1:50万地质图及数据库评审会.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审,参加评审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和地调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西科学院、地矿部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广西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单位的地质专家代表共50余人.  相似文献   

8.
1月23日,来自全国地质科学界的32名专家、院士经过严格评选、投票,评选出了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李廷栋院士等对入选项目进行了精彩点评。  相似文献   

9.
持续的大暴雨袭击四川,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再次遭受劫难,全城被淹没,最高水位超过7米,人们对遗址的保护产生担忧,而同时,有关它的存亡也成为关注的热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嵇少丞7月10日发表博文《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能保存多久?》称,"最近这场暴雨,原要重点保护的地震遗址不见踪影,至少几亿人民币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10.
1月23日,来自全国地质科学界的32名专家、院士经过严格评选、投票,评选出了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李廷栋院士等对入选项目进行了精彩点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和近期的“4·20雅安芦山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交通运输部门开始尝试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公路灾害应急救灾辅助决策。文章详细阐述了公路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系统的研发背景、总体架构、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在青海玉树地震和四川雅安地震的成功应用表明,该系统对于缩短公路基础设施灾情调查时间,提升我国公路交通运输重大灾害应急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东方物探吐哈物探处1836队承担施工的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矿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地震调查评价项目日前顺利完成最后一炮,标志着我国首个可燃冰三维勘探项目野外采集工作完成。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矿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地震调查评价项目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在青藏高原可燃冰勘探领域部署的首个三维项目,该项目是为了进一步发现和拓展  相似文献   

14.
10月30日,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新疆哈密市东戈壁钼矿勘探报告》科技成果鉴定会在中国地科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和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地矿局的有关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参加了本次鉴定。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12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爱德博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赵逊组成的专家考察组对嵩山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考察.此次考察的目的是为了让地质专家全面了解嵩山的地质地貌,认识嵩山的地质结构在全球的地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一处大规模恐龙足迹群在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大山社区皇龙沟被发现,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恐龙专家现场勘验证实,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群,是诸城继发现世界最大规模恐龙化石群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7.
近日,河南省地矿局地勘一院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在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危机矿山深部找矿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预测新增金金属量近21吨,续作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8.
日前从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上得知,我国江西发现两枚晚白垩世含胚胎骨骼恐龙蛋化石。恐龙蛋骨骼前肢长后肢短,明显具有窃蛋龙类的特征。专家经过对恐龙蛋化石形状、壳面纹饰和壳壁显微结构的研究确定它们属于广东河源的黄氏河源龙。江西白垩世含胚胎骨骼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开启了我国含胚胎恐龙蛋化石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日前,河南省汝阳县刘店乡沙坪村发现一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深专家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勘验后,初步认为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龙骨"的化石极有可能是有着近6000万年历史的大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古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20.
10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原院长赵逊教授莅临河南南阳,对南阳恐龙遗迹保护和西峡恐龙遗迹园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赵逊教授指出,西峡恐龙遗迹园作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恐龙遗迹园建设方面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突出恐龙蛋化石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