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萍 《地理教学》2011,(14):36-37
一、缘起 最近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其中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李希贵老师与鲍里奇教授几个人一起分析国内的一堂小学数学课的录像,教学内容是“分类别”。  相似文献   

2.
曹金蓉 《地理教学》2010,(8):16-16,2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概况、经济发展历程、城市分布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成继龙 《地理教学》2012,(23):28-31
问题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知识的建构以及技能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这已经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但在问题的生成上,目前的课堂多为教师包办,且大多采用“一问一答”式,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却容易使学生形成“答案意识”,即学生仅仅根据教师的提问去寻找答案,长此以往便扼杀了学生的“问题生成”。人教版必修2“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节,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良好的问题意识,笔者通过课前的网上搜索中生成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解决乡土“准案例”的问题中,拓展生成新问题;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取学习材料,引发了比较中的问题生成;最后通过设计开放式乡土作业,引领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相似文献   

4.
宋立荣 《地理教学》2011,(14):12+50-12,50
今年4月1日,我在本校执教了一节人教版“俄罗斯”公开课并荣获一等奖。这节课受到了许多听课领导和教师的好评,我也收到了很好的建议和批评。为了分析总结和提高,也为了与同事交流分享教学体会,我认真地进行了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5.
熊国权 《地理教学》2012,(23):17-19
“结构”一词的涵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关于“结构”的内容,如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构成)、城市的地域结构、区域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等,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类内容到底如何教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晓洪 《地理教学》2011,(14):32-33
一、构筑“心理框图” 能源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涉及到区域的地理背景,也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并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学习“能源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一节内容时,要理清其相关的主要要素间的关联,构筑一张“心理框图”,并以此为“通用工具地图”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知识。其基本“心理框图”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梅 《地理教学》2010,(8):45-47
对于本活动主题,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但存在差异性。比如,很多学生知道魏格纳,但对于他提出的证据是否确凿没思考过。专题5板块运动包括: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板块运动的内容从大陆漂移说开始,到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全球构造理论作为《板块运动》这一专题的学习活动,以“体验解释板块运动的理论如何形成的过程”为主题。  相似文献   

8.
潘月斌 《地理教学》2012,(13):F0002-F0002,F0003
位于黑龙江东南部的牡丹江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和地下森林而闻名。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湖水南浅北深,蜿蜓曲折,呈S型,湖面海拔350米,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相似文献   

9.
张新 《地理教学》2012,(14):56-57
野外实践,是地理教师职前学习、职后培训都少不了的一门必修课。在职前高校的系统学习中,由老师带着大家跋涉一山一水、推敲一石一木,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可惜大学四年中很难安排几次,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范围太有限了。为了使中学地理教师能够拓宽视野、丰富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了解我国每个省级行政区的空间位置及轮廓形状是我国国民应该具有的基本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除课堂教学外,有相应的行政区图填图练习,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在地图上填写每个行政区的名称。但这种常规练习的缺点是比较枯燥,学生在做完练习后,不能马上知道练习的对错情况,缺少不断练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陈红  丁尧清 《地理教学》2012,(14):15-17
一、课程标准对“气候”的要求2011年12月公布的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气候”部分的具体要求共有12条内容标准,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张丽洁  郑步新 《地理教学》2011,(14):58+55-58,55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常见的探究式设问中有两种模式,权且称作“放飞信鸽式”和“放飞风筝式”。放飞信鸽是给出了最终目的地,然后放手让鸽子们去飞,飞行的路径不受限制。放飞风筝则是始终掌控着飞行方向,风筝无法偏离预设的路径太远。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导入 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下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为什么哥伦布两次航行的时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试解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朱爱华  相炜 《地理教学》2010,(8):50-51,25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不是“学教材”,而是“用教材学”。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组织教学,而是要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的“增”“补”“换”“调”。下面就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谈谈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戴敖锁 《地理教学》2013,(24):32-34
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的解读为例,从文本内涵、彰显思想、实践指导等三个梯度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了解读。首先揭示其文本内涵及其内在关系,发现“有用”和“开放”是其两大内涵,两者互为“以生为本”核心思想的表里,两者是目标和途径的关系;其次在教育思想层面解读,发现其映照着“生活教育”与“生命教育”、“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价值;最后指向教育实践解读,发现其蕴含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导向、以基于“问题”的生活化、乡土化地理案例为主要载体、以“自主+合作式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彭琰清 《地理教学》2012,(2):43-44,39
随着课改实践的逐步深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被教师广泛地运用。应该肯定,“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开展“合作与探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教学意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同样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运用起来差别很大,有的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就七年级地理上册中的“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课例,谈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中出现的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17.
GoogleEarth是一款虚拟地球的软件,以三维地球的形式把大量的卫星照片、航拍照片和三维图像组织在一起,实现从全新的角度来浏览地球,就象一个立体的地球仪,通过鼠标转动地球缩放视野,大到海陆山川的分布,小到城市街道上的汽车都可以尽收眼底。它具有强大地图搜索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搜索任何一块区域,  相似文献   

18.
有效作业既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作业是指通过做作业的“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相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效果。一般而言,有效的作业需要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明海凤 《地理教学》2013,(24):35-36
在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图的阅读”的重难点目标,以生活中的地理事象为教学资源,重点运用案例法、小组合作法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以谜语导入新课,以合作学习方式学习重点内容,运用案例化解难点,紧扣学校平面图联系生活,用实践模拟方式巩固和检验效果。最终证明教学过程及其调整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杨凤 《地理教学》2012,(2):11-14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并对学生说:如果我要求大家自己把世界气候类型图记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