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前言上海地区厚达300米的疏松沉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深层地下水资源,早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已被开采利用,至1963年地下水开采量达2.01亿吨/年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区域性水位下降漏斗,从而产生地面沉降。自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以来,最严重的地区已下沉了2.63米,在市区和近郊区形成一个碟形沉降洼地。经过近二十年的勘测、测量初步查明了上海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并对地下75米以上土层进行了地面沉降地质结构分区;分析研究了地下水在采灌条件下,地质结构与地面升沉的关系。本文着重论述上海地面沉降、地质结构、地下水采灌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当前控制地面沉降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开采上海地区第四系承压水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集中开采,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水位降落漏斗,从而引起地面沉降。为控制地面沉降,从1964年起压缩了市区部分地下水开采量,调整开采层次,逐步推广地下水人工回灌措施,对缓和地下沉降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着重阐述第二至四层承压水在人为开采、回灌因素影响下的水质变化概况。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5,(6)
在对酒泉东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盆地内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天然排泄资源量、储存资源量;以行政区和灌区为单元,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进行各灌区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划分可增加开采、控制开采、调减开采和尚难利用规划区。  相似文献   

4.
读者论坛     
《地下水》1992,(1)
公主岭市解决水资源的对策a.合理调整开采布局.鉴于市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所以原则上不准再凿新井.为了防止漏斗中心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使开采井报废或水量急剧衰减,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必须调整机井布局及开采量.根据各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分配开采量,降低集中开采强度.适当增加外围区的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下水资源的枯竭.  相似文献   

5.
武军 《云南地质》1992,11(1):75-78,62
本文取材于云南省环境地质监测总站的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还引用了《昆明市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部分资料;本文中的钻孔编号均出自《昆明市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昆明地区(市区及近郊)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划分出18个富水块段,各类开采资源量16.2万立方米/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昆明地区地下水开采井和开采量不断增加。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开采相对集中的地段已出现水位降落漏斗;有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及其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及其动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了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开采程度和剩余可开采资源量。论述了地下水开采资源潜力的计算评价原则和判别标志,确定了全省主要的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地面沉降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分析太原市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状况及地面沉降特点,对太原市地面沉降的原因,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太原市地面沉降主要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并就此提出了控制太原市地面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6)
依据榆溪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可视化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流域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型经识别与校验完成后,分别对流域地下水补给排泄量、地下水储量、可开采资源量进行计算评价,研究表明:(1)流域2006年、2009年和2010年在均衡期内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2007年、2008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在均衡期内地下水处于正均衡状态。(2)区内第四系含水岩组地下水容积储存量为157.488×108m3,侏罗系含水岩组地下水弹性储存量为9.477×108m3。(3)全流域现状地下水开采率为16.40%,新增开采后总的地下水开采率为29.21%,属于较低~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海河流域地下水开采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战友 《地下水》2003,25(2):89-91
地下水是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 ,长期的过渡开采已造成诸多环境地质问题 ,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塌陷等。本文根据各区域水文地质状况及地下水开采情况的不同 ,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松花江傍河开采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Visual MODFlow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以地下水水位降深不大于含水砂层厚度的1/3为准则,通过使预测流场与允许降深条件下的流场尽量接近,给出了第二松花江干流傍河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结果表明:现状年条件下区域地下水资源开采强度较小,而傍河开采条件下各适宜区地下水开采潜力巨大,在多年平均降水保证率条件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可达140×104 m3/d;适度规模傍河开采可引起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变化,但不会对河流生态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郭西万  董新光 《地下水》1999,21(4):153-157,145
在水文地质勘探试验的基础上,正确圈定出地下水最佳的开采地段。利用地下水模拟模型和水资源平衡模型,反复计算、验证地下水补给量和可开采量,再利用供需平衡模型,确定出地下水开采量并编制地下水开采规模。  相似文献   

12.
1上海城市地质工作的回顾上海地区有记载的地质工作始于上个世纪初叶。中国早期的地质学家丁文江等曾开展过上海成陆过程的地质研究,刘季辰、赵汝钧等曾对上海地区佘山、天马山及大、小金山等地的火山岩露头进行过地质调查。英美地质专家在钻凿深井开发地下水、设计建造高楼大厦时都曾对上海地区的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进行过粗浅的调查与研究。1922年在市区水准测量时,首次发现因开采地下水引发的上海地面沉降现象。  相似文献   

13.
梅凯 《地下水》2014,(1):66-69
在合理概化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选择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对某厂区开采后的地下水流场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单独厂区本身地下水增采虽然所引起的区域水位下降并不大,扩展范围相对比较小。但是鉴于研究区目前由于多个大型企业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对地下水的开采,已经造成了该区域地下水位的明显下降,含水系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使得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正在逐步减少,建议政府水务行政职能部门严格规范控制该地区各行各业的地下水开采量,开展一水多用,开源节流等节水措施,逐步减少对地下水开采,维护地下水采补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一、上海地面沉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已经查明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1965年以来,通过采取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冬灌夏用”、“夏灌冬用”等积极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市区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名鹏  韩光海 《地下水》2008,30(5):37-40
宿迁市地质环境研究程度偏低,尤其是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方面。随着宿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环境状况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以2006年度江苏省地质勘查补助项目为依托,在分析宿迁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加强地下水开采管理、预防地下水污染以及加强地下水监测等措施,促进规划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9,(6)
地下水过量开采已经引起新疆博州平原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逐年扩大,艾比湖湿地萎缩以及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分析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博州平原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学模型。进一步利用Processing Modflow建立了平原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并利用地下水位长期监测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验证,使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仿真度。利用识别后的模型预测了在两种开采方案下,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结果可知:在地下水均衡分析的基础上, 2014年博州平原区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58 775×10~4 m~3/a,若维持现状开采,地下水水位将持续下降,形成更大的降落漏斗;提出将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到40 000×10~4 m~3/a,可作为博州平原区适宜的地下水开采量,有助于区域地下水位得到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在全省地下水开采现状调查和地下水资源重量新核算和开采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水开采出现的水位大幅度下降、涌水量衰减、水质污染、井间干扰争水、地面沉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控力度、开展水量、水质模拟研究、以研究工程控制论思想理论和方法渗透到水文地质勘查研究领域,建议引进更新食品设备,促进黑龙江省环境水文地质勘查研究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18.
唐心强  吴希龙  王延勇  康桂红 《地下水》2007,29(2):53-57,88
从分析泰安市的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及水文地质特性、地下水资源赋存量的基础入手,根据泰安市的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和行政区内唯一大型河道大汶河的水文特性及其沿岸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开采现状,针对地下水开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泰安市特点的可扩大地下水可持续开采总量的多种涵养地下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降落漏斗的控制与恢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过分担忧和强调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其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是不适当的.降落漏斗是地下水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分析和对比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几个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可以看出,降落漏斗的产生与发展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强度等因素有关.漏斗是可以控制和恢复的,只有在控制不当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地质灾害.正确认识与掌握地下水降落漏斗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有助于人们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避免不良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淄博市腈纶工程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开采预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Ritz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1],结合单纯形线性规划,在完成在对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王旺庄-朱台地段的淄博市腈纶工程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模型建造的基础上,成功地对水源地进行地下水开采模拟,同时对该水源地的未来10年开采作了两种大气降水条件下的地下水动态预测,为腈纶工程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提供了充分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