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印度洋海—气二氧化碳分压差及其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第七、八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航渡中所观测到的海-气二氧化碳分压资料。结果表明,航线上20°N以北、20°~40°S之间及60°S以南的海域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汇区,其间碳通量平均约为5.17mg/(m2·h);20°N至20°S及40°~60°S则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源区,其间碳通量平均约为3.70mg/(m2·h)。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1]中,由于资料所限,对夏季台湾暖流水的来源及其温、盐特征的分析研究,主要侧重于27°N以北海区。为了进一步探讨27°N以南台湾暖流水的概况,“科学一号”调查船于1981年7月7日—10日,对台湾以北(26°N—27°N之间)的一个斜断面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本文根据这次调查所测得的温、盐资料,通过对跃层、地转流和水团分布的初步分析讨论,确定了台湾暖流表层水和台湾暖流深层水在该断面上的边界,并分析了它们的温、盐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依据2004—2011年Argo观测资料的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STCC)和副热带西部模态水(STMW)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不同时间尺度上STCC强度和STMW体积变化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再一次表明: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中存在南、北两支向东的副热带逆流(STCC),这2支逆流分别位于18°~20°N和23°~25°N纬带,月平均流速在5~20cm·s-1。而位于西北太平洋温跃层内的低位势涡度(PV小于2.0×10-10 m-1·s-1)的STMW主要出现在140°~170°E,25°~31°N的海域,介于25.0~25.6σθ等位势密度面之间,核心位势密度为25.3σθ。日界线以西的2支STCC强度和STMW体积都存在较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2支STCC强度的季节变化相类似,在5—7月中都较强,在11月较弱,这与前人提出的STCC在春季最强略有差异。STMW的体积在4—8月较大,9月后开始减小,该现象证实了在季节变化中STMW体积的增加和减少可以影响STCC的增强和减弱。2支STCC强度的年际变化几乎没有一致性,但STMW体积和局地风应力旋度的年际变化与STCC北支强度年际变化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4.
毛里塔尼亚底拖网作业渔场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里塔尼亚位是我国在西非的主要入渔国家之一。把握底拖网作业渔场时空分布及其规律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根据2010—2015年上海某渔业公司在毛里塔尼亚海域的底拖网渔船生产统计数据,采用频度分析法和渔场重心法对底拖网作业渔场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毛里塔尼亚底拖网作业渔场分布在16.90°W~17.70°W、19.70°N~20.80°N海域,主要集中在17.40°W~17.60°W、20.20°N~20.70°N海域。平均网次产量为27~77kg,总体平均网次产量为43.98kg。研究认为,渔场重心呈现出规律的分布,基本上分布在1个经纬度范围内。1~4月份渔场重心主要分布在17.38°W~17.59°W、20.49°N~20.56°N海域;7~8月主要分布在17.21°W~17.33°W、20.26°N~20.48°N海域;9~11月主要分布在17.43°W~17.54°W、20.40°N~20.64°N海域;12月主要分布在17.08°W、20.00°N附近海域。作业渔场时空分布规律的掌握,有助于毛里塔尼亚海洋渔业的合理生产。  相似文献   

5.
东海头足类的数量分布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4年6月~1996年5月和2004~2006年对东海大陆架25°30′N~33°30′N,128°00′E以西海域调查资料,对头足类的数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头足类数量分布高峰期出现在夏季,渔获率为26.9 kg·h-1,其次是秋季,为16. 5 kg·h-1,春季最低,只有8.7 kg·h-1.其渔获量分布以6~12月密度较高,密集中心出现在舟山渔场东南部和鱼山渔场、温台渔场外侧水深80~100 m海域.东海实施伏季底拖网休渔制度后,头足类产卵场得到保护,但头足类夏季高峰失去利用,渔获率下降了14. 7%.建议调整作业结构,调整捕捞季节,在夏季高峰季节发展光诱作业和鱿钓作业,上半年进行养护,集中在下半年进行利用,以提高头足类资源的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东海鲐鱼资源和渔场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1998~2003年我国东海大型灯光围网企业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评价等数理方法对东海鲐鱼资源和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作业渔场在经度上分布无差异,85%以上产量分布在122°E~124°E海域,而作业渔场在纬度上分布差异明显,但主要分布在26°N~28°N和30°N~31°N海域。较高平均网次产量(20 t/net)的海域主要集中在123°E~124°E、26°N~28°N及123°E~124°E、30°N~31°N海域。灰色关联度表明,6年间,以1999年鲐鱼资源状况最好,其次为2002年,2000年最差,1998年、2003年和2001年处于中间水平。分析认为,2000年鲐鱼资源最差可能与1999年捕捞产量过高造成亲鱼量急剧下降、夏季渔场水温偏低和鲐鱼资源的周期性波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9年6~11月金枪鱼延绳钓观察员海上采集的数据,对中西太平洋S2°05′~S7°51′,W159°48′~W168°10′海域的延绳钓渔获物组成进行了分析.126个站点(钩次)的种类组成分析表明,该作业区域的渔获物有鱼类35种,隶属于9目22科30属;鲸类2种,隶属于1目2科2属;龟鳖类1种.反映种类组成多样...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ERA-40海表10m风场,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印度洋海表风速在45年间(1957年9月至2002年8月)的逐年变化趋势,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上风能开发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海表风速呈显著性逐年递增的区域主要分布于25°S—10°N的海域和南半球咆哮西风带所控制的海域,递增趋势为0.01~0.035m·s-1·a-1,仅零星海域呈显著性递减趋势,其余海域的海表风速无显著变化趋势;南、北印度洋的海表风速分别以0.010 2m·s-1·a-1和0.004 7m·s-1·a-1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年平均海表风速分别在7.5m·s-1左右和5.2m·s-1左右;南、北印度洋存在共同的2.6~2.7a和5.2a的变化周期以及26a以上的长周期变化,且海表风速的突变期分别为1989年和1978—1980年。  相似文献   

9.
利用日本气象厅发布的台风数据,对1951—2015年影响广东沿海地区的台风从路径变化、源地分布、强度级别3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平均每年影响广东沿海的台风为4.6次,时间主要分布在7—9月;2.影响广东沿海65%的台风将在广东沿岸登陆,近一半的台风将向北转向,向北转向的台风中57%是超强台风;3.绝大多数台风都生成在东经120°~150°的范围内,占到了总数的77%;4.超强台风次数占到了总数的49%,其源地几乎都分布在东经120°以东的区域,65年中仅有两次例外。这些结论将为广东沿海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黄海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夏季(7-8月)在南黄海进行的调查中,共鉴定出192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22种、甲壳动物22种、软体动物33种、棘皮动物8种、其它门类7种,优势种主要为小头虫科(Capitellidae)、掌鳃索沙蚕(Ninopalmate)、圆楔樱蛤(Cadella narutoensis)、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紫蛇尾(Ophiophplis mirabilis)、安岛反体星虫(Phascolosoma onomichianum)等20多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02 ind.·m-2,其中多毛类为57 ind.·m-2、甲壳动物为12 ind.·m-2、软体动物为24 ind.·m-2、棘皮动物为6 ind.·m-2;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湿重生物量为29.30 g·m-2,其中多毛类11.98 g·m-2、甲壳动物2.20 g·m-2、软体动物5.56 g·m-2、棘皮动物4.85 g·m-2.在南黄海西部32°30′~36°00′N的较浅水域,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较高,而南黄海中部深水区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较低.与2000年夏季调查结果相比,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偏低,平均生物量相近;与1959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夏季的数据相比平均生物量稍低,但多毛类生物量明显偏大,软体动物生物量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