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农历新年到来,父亲就会备好笔墨纸砚,连续多日为父老乡亲书写春联.身为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高中生,父亲一直被村民视为满腹经纶的"秀才",他不但兼具教师、兽医和农民三重身份,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父亲写的毛笔字全村几乎无人能及,故而每当村里有喜事临近,他都会被主家请去写对联.  相似文献   

2.
<正>1月2日下午,安阳市龙安区矿产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组织龙安区书法协会一行7人到龙泉镇吴家洞村开展"义务写春联"活动。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暖意融融,翰墨飘香。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在鲜艳的红纸上写出一副副透着喜庆、写满祝福的春联。春联内容既有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景,也有歌颂党恩、宏图大展的励志词句。一幅幅精彩的书法作品,一句句吉祥如意的春联,既写出了广大村民对新年的期盼,也描绘了大家对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3.
寒假前,老师出的语文考试作文题是《笑》,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女儿写的是爷爷爽朗的笑声,给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开头第一句话是:"我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最难忘的是爷爷那爽朗的笑声."  相似文献   

4.
<正>春联,是春节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不仅象征着吉祥好运,也是一年红火开头的象征。春节前夕,汝州市地质矿产局组织人员来到对口帮扶的夏口镇河口村,为群众送去了一副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春联。  相似文献   

5.
正春联,在我们豫北老家叫对子。贴对子,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外工作的人,如果回老家过春节和乡亲们谈起春联,一定要用对子代替,否则,会被乡亲们说道的。"出去几年,把老家的话都忘了"之类的话,就会不痛不痒但让你感到有点羞惭却很亲切、温馨地送给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一种非常原始、地道、纯朴、通俗的地域文化的显  相似文献   

6.
压岁钱     
腊月二十七,公鸡叫过四遍,奶奶往还在被窝里的娃仔手中塞上一个热乎的煮鸡蛋,趴在他的耳朵上说:“娃仔,跟爷爷到集市上卖煤去。等挣钱回来买鞭炮,再给你两毛压岁钱。快,爷爷等你呢!”好哩!娃仔一骨碌跳起来,接过奶奶递来的温湿毛巾擦把脸,吃过奶奶烙的红薯面油馍,又喝下一大碗红薯汤,便和爷爷一起拉着满满一人力车、千多斤的煤块,向十里外的集市上奔去。  相似文献   

7.
解读春联     
贴春联是中国人岁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红的春联寄托了黎庶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对生命、自然的礼赞,以及对未来的希冀与祝福.  相似文献   

8.
<正>"三百六十五个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风里飘着香雪里裹着蜜,春联写满吉祥,酒杯盛满富裕……"前些时候,在电视里听着这优美的歌声,我的思绪飞到了久别的故乡。那年除夕回老家与二老团聚,刚进门就看见年近七旬的父亲正在厨房忙着过油锅,东一盆西一筐地忙得不可开交。我心里酸酸的,是啊,细细算来,自己也着实天数不少没回老家了。"爹,我能干点啥子呢?"我心疼地说。"这个你小子插不上手,你就等着晚会儿吃大餐吧。哦!对了,村里现在  相似文献   

9.
"三百六十五个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风里飘着香雪里裹着蜜,春联写满吉祥,酒杯盛满富裕……"前些时候,在电视里听着这优美的歌声,我的思绪飞到了久别的故乡。那年除夕回老家与二老团聚,刚进门就看见年近七旬的父亲正在厨房忙着过油锅,东一盆西一筐地忙得不可开交。我心里酸酸的,是啊,细细算来,自己也着实天数不少没回老家了。"爹,我能干点啥子呢?"我心疼地说。"这个你小子插不上手,你就等着晚会儿吃大餐吧。哦!对了,村里现在  相似文献   

10.
<正>对出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而言,自懂事起,钱包这种东西,跟钥匙,手表一样,成为必不可少的随身三件宝之一。钱包是好东西,正因为好,也成为各路小偷下手的目标。迄今我依然记得,爷爷在新中国成立那年第一次进县城,便发生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  相似文献   

11.
编外协管员     
<正>爷爷今年75岁,是从宁陵县粮食局退休的老干部。爷爷和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退休后又回到老家,因为他过去是管粮食的,所以他对家乡那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爷爷退休的时候家人都劝他住在城里,不要再回农村了,可他不同意,说是在城里闲着不自在,守着家里那几亩地心里才踏实。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回乡的爷  相似文献   

12.
一天,土地爷爷来到了医院。啄木鸟医生见了他,高兴地说:“原来是土地爷爷呀!您到这里来有何贵干呀?”土地爷爷叹了口气说:“你看,几十年前我身上还是郁郁葱葱,可这几年来,我的身上到处伤痕累累,腰酸背痛,体质一天不如一天,你快帮我看看,我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3.
全球性的暖冬使得今年中国人过春节的年味大减. 虽然红红的春联仍然贴起来,劈里啪啦的爆竹声仍然响起来,但南方人男女老少穿着短袖短裙包粽子、逛庙会的情景让人感觉好像是在过端午.  相似文献   

14.
白新亚 《国土资源》2006,(10):47-47
问:上爷爷与其协我爷爷是个农民,于世纪80年代初承包一块旱地。1992年随我家到县城生活,将该旱地暂交A耕种,1994年土地延包时,集体再次确认该旱地由爷爷承包,并有书面的耕地延包合同书。1996年爷爷病故。2003年2月,未经我家同意,A擅自将该旱地转卖给第三人B建房,我家多次商,A均不予理睬。我家于2003年12月向地方法院起诉,要求依法保护土地承包权,A、B停止侵害或赔偿经济损失。法院意见是:由于我父亲是城镇户口,不可以继承我爷爷的耕地,故以证据不充分为由驳回起诉。我家该如何来维护合法权益?湖南晓庆: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根据1993年7月…  相似文献   

15.
爷爷今年75岁,是从宁陵县粮食局退休的老干部。爷爷和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退休后又回到老家,因为他过去是管粮食的,所以他对家乡那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生日祭祖     
<正>农历九月二十五日,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既没有大鱼大肉,又没有琼浆佳肴,而是一大早就吸吮着野菊花的芳香来到奶奶、爷爷、母亲的墓前寄托哀思。在我出生的年月里,由于村里人多地少,加上山高天寒,一年一季的农作物常常让村里人饥肠辘辘,食不果腹。为了不使我这个小生命夭折,爷爷下令全家人只能喝清汤、吃野菜,把沉淀在锅底的一汤匙稠糁子喂到我口中。小时候,我体质差,经常生病,奶奶、爷爷就特别照  相似文献   

17.
生日祭祖     
正农历九月二十五日,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既没有大鱼大肉,又没有琼浆佳肴,而是一大早就吸吮着野菊花的芳香来到奶奶、爷爷、母亲的墓前寄托哀思。在我出生的年月里,由于村里人多地少,加上山高天寒,一年一季的农作物常常让村里人饥肠辘辘,食不果腹。为了不使我这个小生命夭折,爷爷下令全家人只能喝清汤、吃野菜,把沉淀在锅底的一汤匙稠糁子喂到我口中。小时候,我体质差,经常生病,奶奶、爷爷就特别照  相似文献   

18.
怀念父亲     
父亲已走四年有余,每每提起父亲,心中总有荡不去的思念与悔憾. 父亲的一生,是充满艰辛坎坷而又丰富多变的一生. 小时候的父亲家里很穷.经常搬家,居无定所,住过麦垛,草棚,靠给舅舅打短工过日子,虽是亲外甥,但年幼的父亲还是经常遭到舅舅的鞭打和舅母的冷眼.直到10岁那年,父亲哭着央求我的爷爷不想再打短工,爷爷同样哭泣着答应了.从此父亲摆脱了寄人篱下的生活,跟爷爷做起了拨浪鼓的生意,那时候父亲和爷爷轮换挑着货担一走就是50多里,一天也不过收入几分钱.  相似文献   

19.
<正>槐花的香,在乡下飘逸着,远远看去,宛如白白的雪。嗅着那淡淡的清香,我的思绪不经意间飞回了久别的故乡和难以忘却的童年。小时候,我家门前有棵粗壮的洋槐树,听爷爷讲是我老爷亲自种下的。它有着粗糙干裂的树干、坚韧的木质。它笔直地挺立在那里,整日仰望着那片属于它的天空。在我看来,它其实很平凡,甚至有些丑陋,可不知什么缘故,爷爷整日念叨,总是让我向那棵洋槐树学习,我倒觉得委屈。一天放学后,爷爷把我叫到他跟前,我当然知道他又想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你初次来到广西,有人向你介绍说,这两口子,一个是汉族,一个是壮族。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但千万不要感到费解和惊讶。因为在广西,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是一种"原生态"。有的家庭,可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爷爷是汉族,奶奶是壮族,父亲可选择爷爷的族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