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尺度对流云团在吉林省产生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分析高锋(吉林省气象局,长春130062)l引言中尺度对流云团是形成各种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它具有生消快“’,维持时间短,降水强度大等特点,在天气预报中很难提前作出降水落区、降水强度及起始时间的预报...  相似文献   

2.
选取黑龙江强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的典型个例,综合利用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气象观测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过程中出现的对流系统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和分析,讨论合并过程的影响及其合并机制。研究发现对流云合并有利于对流云的发展、加强,且合并后很可能会引起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合并区域垂直方向和水平u、v方向上的风场和海平面气压场是对流云合并有利的动力因子,可为短时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短期天气预报中,以往都是把灾害性天气和日常天气捆在一起,以固定发布时间和固定预报时段对公众发布预报的.这种定时预报,对日常天气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是预报某日的天气;而对灾害性天气来说却不尽然,因为某种灾害性天气的致害程度在于它的强度和持久程度.由于灾害性天  相似文献   

4.
一次局地特大暴雨是台风北上减弱后的热带低压环流与寄生在其上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中即对流云团和云泡在相应的地形配合下共同作用形成的;还对如同这样的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防与服务提出了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1引言冰雹是重大杀伤性的对流性灾害天气之一。多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来势猛、强度大,出现时常伴有大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张腾飞~([1])等利用雷达回波资料对云南一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以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灾害性天气实况智能警示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红昇  濮梅娟  赵凯 《气象》2005,31(7):84-87
介绍了江苏省灾害性天气实况警示系统,该系统对9210系统下发的全省重要天气实况报文解码入库、分析处理,以声音、图像、短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智能报警,通过图形处理终端进行实时显示。这种灾害性天气实况的网络联防和智能报警功能,为预报员及时监测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进行联防和开展准确及时的预报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7.
陈曦 《青海气象》2010,(1):68-71
灾害性天气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各省级气象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气象部门开始介入到灾害性天气报道领域。本文针对目前省级气象影视中心在灾害性天气报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青海几年来的工作实际,给出了相应对策,对如何做好省级灾害性天气报道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气象》1985,11(5):17-19
一、前言 暴雨,冰雹和摧毁性短时大风,是北京夏秋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它们是由水平尺度25—250公里的中尺度天气系统产生的。这类系统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一般小于目前常规气象观测网的时、空尺度,因此常常被漏测。但这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据1962—1983年统  相似文献   

9.
应用C#语言编程,针对河南省本地业务需求,对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简称SWAN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模块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实时业务运行。添加了SWAN系统服务器端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模块的监测功能,使系统服务器端定时处理雷暴和冰雹灾害性天气报文、及时准确地生成雷暴和冰雹灾害性天气监测产品,改进了客户端灾害性天气实时报警功能,使客户端界面能直接清晰地显示灾害性天气图标而非灾害性天气信息提示框,解决了实际业务中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内SWAN系统客户端显示界面灾害性天气监测产品与其他预警、预报产品之间辨别困难的不足。通过2014年7月一次河南省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实例,对比分析了二次开发前后该系统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情况可知:对灾害性天气监测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后的SWAN系统平台有助于预报员更及时、快捷地了解灾害性天气实况,在河南夏季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中具有更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热源与天气系统对我国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一直是高原气象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高原热源与天气系统影响灾害性天气关键区与强信号、高原涡与西南涡基本结构和演变特征及其东移机制、高原热源与天气系统关系及其对暴雨天气影响、基于高原影响的灾害性天气分析诊断预报技术等4个方面,综述了其近10年内的最新进展;并针对高原地-气过程影响、天气系统分布演变特征、高原影响灾害性天气机理和高原气象观测试验布局等研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围绕高原气象综合观测系统、高原天气变化理论和高原天气预报技术展望了青藏高原影响灾害性天气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逐时实测资料和历史天气图资料,对1986 ̄1995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志的对流云和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机场对流云、雷暴天气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和天气形势,为机场对流云和暴天气的预报提供了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强对流天气的垂直廓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石家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4-2007年的22次冰雹和39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体对流云和积层混合型对流云中,冰雹回波的强度、高度均强(高)于短时强降水,并且单体对流云型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的回波强度和顶高均强(高)于积层混合型,积层混合型对流云出现短时强降水比例高于冰雹.在回波中层,短时强降水主要为偏东风和偏南风,冰雹主要为偏西风、偏北风;冰雹平均风速大于短时强降水,在3~6 km的高度风速显著增加.强对流天气出现前均呈现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都有较强的上升运动,在天气过程出现后冰雹的下沉运动更强;当高层辐散量大于低层辐合量时,对流云发展加强,反之减弱.  相似文献   

13.
早春(2—3月)低温阴雨天气是我国南方早稻育秧期间的主要气象灾害。多年来,这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方法一直是气象工作者致力探讨的课题。本文介绍这种天气过程的一种长期预报方法,它简单易行,经过多年预报业务使用,效果较好。 一、早春低温阴雨天气标准 根据多年的调查和试验,我局确定的早春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标准为表(1)所列。  相似文献   

14.
市级灾害性天气应急服务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灾害性天气应急服务系统是市级气象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研制开发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系统实现了对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预警信息编辑、制作和发布,灾情快速评估及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应急服务等功能。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业务应用情况。为市级台站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应急服务等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冰雹是一种出现概率小、空问尺度小、地域性较强的灾害性天气。也是北京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为了解决冰雹天气的短期预报问题,我所天气气候研究室在研制预报方法的过程中,以群众经验为线素,利用本站探空气象资料,结合本地区的单站地面气象资料,采用天气图预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沛源  杨洪平  胡绍萍 《气象》2008,34(1):3-11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制作临近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从天气雷达观测入手.需根据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需求制定观测方法.不同预报对象,要采取不同的雷达资料的数据处理方法,以便突出预报对象的回波特征.制作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的主要依据是雷达回波分析,掌握回波演变的全过程是雷达回波分析的基础,根据回波特征判断识别影响本地区的天气系统,通过回波分析判断回波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从回波上识别灾害性天气,需要建立各种灾害性天气的识别判据和方法.预报的主要方法是外推法,但预报结果还需要预报员根据预报经验最后作出预报结论.为了做好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建立预报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灾害性天气是指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危害的暴雨、冰雹、台风、龙卷风、大风、雪灾、霜冻、冷害、雨淞、寒潮天气等,其标准按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现行规定执行.该检索系统可以对短时灾害性天气进行显示、查询和统计,对历史灾害性天气进行检索,并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帮助预报员加深对灾害性天气的认识并提高其预报预测准确率,联系近2~3年来武汉中心气象台灾害性天气总结实际,分析了灾害性天气总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简要剖析;在此基础上,以若干灾害性天气总结为例,归纳了灾害性天气总结的关键要点,即从预报业务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综合应用多种探测资料,重视灾害性天气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加强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研究,尝试灾害性天气三维结构和物理图像的总结,加强灾害性天气可预报性问题探讨,注重灾害性天气预报思路和着眼点的总结;最后,就如何做好灾害性天气总结和充分发挥其效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北侧一次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15日14时到16日08时,宜昌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根据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每6min一次体扫监测信息,分析了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北侧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带,当对流云发展到最旺盛阶段并出现地面强降水时,在其基本反射率最低仰角产品中存在出流边界;弓形回波、带状回波的走向与环境风场几乎成正交时,给所经之地造成异常剧烈的天气,且灾害性大风均出现在径向速度场中具有旋转性环流的强单体移动的下风方。  相似文献   

20.
714天气雷达系统包括714天气雷达主机、数字视频积分处理和计算机处理分系统、雷达图象数字传输和彩色显示分系统。714天气雷达是一种固定式的 S 波段气象专用雷达。主要用来探测台风(中心位置、移向移速、强度等)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活动。它将是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我国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