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丛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的丛集性是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地震群体活动的基本属性。本文研究了中国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丛集性特征。对中国南北地震带地震期幕、段带进行了划分,研究了不同时段地震活动图象。结合当前地震形势,探讨了中国南北地震带中期强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正>地震活动性研究是探索地震发生规律、判断地震危险性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强震前经常出现背景空区、中小地震增强活动、地震条带、地震平静等地震图像异常过程,这体现了强震孕育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但在实际研究中,对地震空区和条带的确定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复杂的问题。根据强震发生前未来震源区周围存在地震活动增  相似文献   

3.
河淮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淮地震带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初步认为研究区地震活动存在准周期性变化。研究还发现,该区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地震危险区的边界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地震危险区边界划分上存在的问题,从地震地质和地震构造的角度,结合测震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地震分布和地震危险区边界划定与活动构造有密切的联系。依据这一思想,阐明了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初步提出了地震危险区边界判析的原则,即把地震危险区限制在一定的地震构造区(带);其边界依据活动构造划定;在地震危险区内部进行发震构造条件研究,并对这些发震构造(活断层)进行活动度分析;分层次地对地震危险区范围及其危险度进行确定。 本文着重进行了活动构造的研究,对中国大陆的活断层、新生代盆地、地形面以及古地震等作了活动时代、活动性质、活动强度等多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动态跟踪、地震活动参数时间扫描及震群判定等目前较为成熟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结果显示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有序性明显,地震空区、地震条带、震群活动异常突出,且呈现配套特征.研究认为地震空区图像演化对揭示特大地震的孕育场有所帮助;大范围前兆震群活动是特大地震前多点应力积累、释放的前兆反应;结合地震活动参数扫描异常综合分析,特大地震前可能做出一定的中期-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研究了华北地区第三地震活动期和第四地震活动期地震活动时间进程、各级地震频次分布和活动期中地震活动主体地区的迁移,得出华北地区第四地震活动期可能还有1—3次6级多地震,其主体地区可能在山西地震带。本文还研究了近十几年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集中区,指出目前华北发生6级多地震的最危险地区是太原附近地区,其震级可能为M,6.4±0.4。  相似文献   

7.
东北和邻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朝鲜、日本北海道、华北、东北等地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东北和新疆地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华北和阿留申群岛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东北地震活动的某些特点.结果表明:东北地震活动与新疆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按朝鲜·华北·日本北海道·东北的顺序活动:华北和阿留申群岛地震有交替活动的特征.文中还计论了东北、华北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8.
粤闽赣交界地区地震活动若干特征及其地震大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运用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是过分分布、地震能量及其量值空间扫描、地震条带、小震频闪数理统计、地震迁移等方法,研究了粤闽赣交界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并作了地震趋势分析,认为研究区第四活动幕已临结束,近十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可能性很小,发生5级以上地震概率也不大。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地震活动是一种随机自然现象。地震活动性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震活动的规律性,探索地震异常活动与大地震的关系,寻求解决地震与预测预报的方法,通过震例研究表明,用地震应变场分析地震活动异常,提取的时间因子异常结果比应用地震能量场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地震活动性是指地震发生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规律性。对地震活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其未来的活动进行预测。地震活动随时间分布的特征是否表现为周期性、随机性、群集性 (cluster)等是地震学家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它对于理解地震活动物理过程和建立地震预测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地震活动在时间域中的预测可分为中长期预测和中短期预测。本论文是针对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常采用的稳态泊松模型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发展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 ,具体分以下两部分。1 地震活动长期特征 (或平均特征 )的预测方法及地震危险性评估的新方…  相似文献   

11.
河北平原地区地震地裂缝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北平原区1970年到2000年大于2.0级地震的地震频发图、震中分布图及震源深度分布图,得出研究区地震发生的特征;同时对研究区的地裂缝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区构造地裂缝的形成、发育和活动与地震和断层活动有密切的成生关系,地震活动高潮和地裂缝活动高潮相对应,但是不同步。  相似文献   

12.
GIS支持下银川盆地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了银川盆地活动断裂和地震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GIS支持下的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的研究,探明了以20 km为半径的缓冲区内包含了约95%的地震,区内的近代地震主要沿全新世活动断裂分布,正断裂的单位地震数较高,在断裂交汇区地震分布较集中。研究结果表明,GIS技术是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毛际香  童敏 《华南地震》2000,20(3):64-70
在系统研究洞庭湖区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历史地震和近代地震的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和活动周期,预测了洞庭湖区近年的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线的展布,研究区共划分出8条主要地震线。在不同地震活动时期,各地震线上的地震活动水平不同。研究结果对于分析本区地震活动性和研究本区的地震预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对辽宁地区M_s≥4 3/4级地震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认为,郯庐地震带北段是区内最重要的地震带,它控制了辽宁地区的地震活动;渤海北西向地震带和朝鲜新义州—釜山地震带的活动也将会对辽宁地区产生影响,地震活动网络结点、海城地震余震活动区等是未来容易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区。通过熵谱分析、周期图等方法的研究,认为辽宁地区地震活动存在300多年的活动周期,未来百年将处于剩余应变释放期,活动水平不会太高。  相似文献   

16.
全球地震活动周期的黄金分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刊用黄金分割对全球及美国西海岸、太平洋西北缘、大洋岛弧、亚欧4条洲际地震带大震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周期、A(b)指数进行的.研究的方法是采取地震活动的几个主要周期相比,若其值约为0.618,则认为它符合黄金分割性.研究表明,全球及各洲际地震活动的主要周期是符合黄金分割的.这项研究可利用地震活动的黄金分割性对全球及各洲际的地震活动高潮作出预测,但为什么地震活动会符合黄金分割性的物理实质的解答尚有一定的困难.文中还利用同样方法对中国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讨论,并对其今后的地震发生作了预测.认为2006年前后华北有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如不发生,则华北地区就进入长期无大震的平静期.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部,带内地震主要受长江下游和南黄海海域内一系列断裂的控制,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本文充分利用了该带最新的区域地震台网资料,历史地震复核资料以及地震构造等资料,统计和计算了b值、V4和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探讨了带内b值空间分布与历史强震、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空间分布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为概率危险性分析提供计算参数;探讨了该带未来百年地震发展趋势,初步判定了该带潜在地震危险区,为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和方法;其研究结果对地震区划、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部, 带内地震主要受长江下游和南黄海海域内一系列断裂的控制, 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 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 本文充分利用该带最新的区域地震台网资料, 历史地震复核资料以及地震构造等资料, 统计和计算了b值、 V4和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 探讨了带内b值空间分布与历史强震、 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空间分布的关系, 进一步研究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 通过本文的研究, 获得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为概率危险性分析提供计算参数; 探讨了该带未来百年地震发展趋势, 初步判定了该带潜在地震危险区, 为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和方法; 研究结果对地震区划、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地块区内地震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历史强震资料、有感历史地震资料以及仪器地震记录,研究了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地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震带地震活动与地块区内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区内曾有多次MS≥5.0破坏性地震发生,为典型的中强地震活动区;地块区地震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时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征,空间分布东南强西北弱;地块内部MS≥5.0中强地震活动与其周缘地震强震活动关系密切且主要受其东缘和南缘汾渭地震带MS≥6.0地震活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蒋铭 《山西地震》1989,(1):19-22
目前许多地震学家研究指出,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位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并且具有多层次的起伏图象.山西地震带在华北几条北东向地震带中,地震最多,活动最强烈,并有千年以上的地震连续记载,因而有可能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研究地震活动的起伏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比“期”更长的地震活动起伏可能存在,即有可能建立一个千年以上的地震活动时序——地震世.可为远期地震区划和长期地震预报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