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郑仙蓉 《地球》2013,(11):46-49
随着中国工业化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供应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急剧加大了对油、气、煤、铁、铜、铝、铅、锌、钾盐等重要矿产的需求量。预计列2020年,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重点资源的后备储量严霞不足,已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基本需要。因此,在挖掘国内资源潜力的同时,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实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战略,寻求和建立海外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成为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保障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郭哲 《地球》2010,(1):45-45
低碳经济的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必然要对科技政策未来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低碳经济对区域经济生活发展的战略和路径选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资源环境可持续的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是一项全球性挑战,行星边界概念框架的提出从土地利用变化、淡水利用、氮磷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维度为可持续食物系统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本文在全球和中国尺度,总结了行星边界框架在可持续食物系统研究中的阈值应用;基于以上阈值,评估了食物系统在耕地、淡水、氮、磷等资源利用和氮磷损失、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影响的可持续状况;梳理了改变饮食结构、改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减少食物损失浪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等单一和综合管理策略在食物系统可持续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未来可持续食物系统研究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食物系统中各行星边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加强食物系统中各行星边界在国家和区域等的降尺度研究以及加强中国可持续食物系统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等.本文能够为全球和中国未来可持续食物系统和农业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2年4月16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主持召开第11次部长办公会,审议《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实施方案》,提出在2012~2020年内,积极推进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实施勘查示范工程,促进全国页岩气勘查快速发展,基本摸清中国页岩气资源家底和开发利用前景。徐绍史认为,近年来,中国能源资源供给形势日趋严峻,而作为  相似文献   

5.
蓝颖春 《地球》2013,(8):30-32
正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海诸岛,也是最早命名、最早进行开发管理、最早进行行政管辖的国家。在1970年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周边国家对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份提出任何异议。世界上很多大国,包括日本,都在该国的世界地图上,把南海诸岛标明是中国领土。今年,中国宣布启动第二次全国海岛调查,计划用5年时间对"蓝色国土"上的万余个海岛资源进行全方位摸底,包括地形地貌数据、资源环境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情况。这意味着中国的"海  相似文献   

6.
类型多,规模小,多分散,埋层浅,是凤城市的矿藏特点;山多,林密,地少,是凤城市的地表自然概貌。如何让地球赋予凤城的资源,在现代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可持续的发展?辽宁省凤城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生态文明理论,在有限资源上架构更大的广阔的发展平台,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向前发展。整合资源算好发展一本账凤城市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的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算好发展一本账,推进资源  相似文献   

7.
闫玉奎 《地球》2011,(6):76-7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传统资源不断被消耗。面对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加快能源战略转型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袁勇  王成清 《地球》2013,(9):94-95
正土地资源是生态资源的核心要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生态系统实施保育或恢复重建,可以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中国、文明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与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9.
岳尚华 《地球》2013,(11):18-22
经济与矿业相辅相成,矿业是经济的支撑,经济发展是矿业繁荣的前提。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对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加大。而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段雯娟 《地球》2013,(8):68-70
正"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逐渐成为当下生活的新主张。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就开始对资源环境大规模使用,对环境造成越来越大压力。我们更应该公平、公正来使用资源。"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在"2013年中国绿色产业与绿色投资国际论坛"上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性资源紧缺的情况出现,如今各国都在采取了高效节能发展模式。我国根据国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主要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必要性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新燕  高建华 《地球》2010,(6):13-15
张文驹简介 张文驹,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资源经济研究员。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南地质局401队地质员:东北地质局141队组长:吉林省地质局延边地质大队分队主任技术员.大队地质科长,吉林省地质局6101队工程师。吉林省地质局地质矿产处处长.副总工程师.副局长: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副局长、局长:地质矿产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中国沿海围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近30年中国沿海地区围垦土地为研究对象,以1985年为基期,分为1985~1990年、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6年六个时段,系统剖析了中国沿海围垦土地时空演变特征、格局与驱动机制,模拟分析了三种不同发展情景下的围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近30年中国沿海地区围垦土地9310.6km2,设施农业用地、工矿用地与空闲地面积较大,分别占总围垦面积的42.1%、14.08%和13.9%;全国沿海土地围垦面积变化可划分为增长速率降低阶段、增长速率提升阶段、增长速率减缓阶段;(2)近30年土地围垦最终流向为耕地、农业设施用地与工矿用地,受政策、经济、人口的驱动影响明显,最终形成土地围垦的恶性循环;(3)在三种不同模拟情景下,生态环境效应下降,社会经济效应逐渐增加,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增速起点时间具有明显差异,分别为1990年、2000年和2005年.最后,深入探析了围垦土地利用问题产生的根源及成因,提出了实现沿海围垦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加强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蓝颖春 《地球》2014,(2):46-49
过去的30年,中国利用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20%的13亿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到2012年已经保持了粮食连续9年增产,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但这30年问,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提升,牲畜粪尿、秸秆等废弃物也大量增加,已造成农村和农田的广泛面源污染和土壤肥力下降等严重问题,恶化了生态和城乡人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姚鹏飞 《地球》2012,(7):1-1
几百年来,人类所使用的能源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为主,而工业化社会的过度发展,导致这些不可再生的陆地资源越来越匮乏。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煤大约还能使用54年,石油只有30多年,天然气稍长一点,也只有200年左右。如今,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中的资源,已经被普遍认可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国际地位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新资源。步入21世纪,各国国  相似文献   

16.
陈静 《地球》2011,(5):60-61
向海洋要生产力已成全球新趋势。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沿海各国纷纷将国家战略利益竞争的视野转向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料显示,海洋和涉海经济已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0%左右,国际海洋竞争正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36,自引:11,他引:236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动态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关键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依据覆盖中国1990年代末期5 a时间间隔的陆地卫星数据资料, 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 依据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 在1 km格网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础上, 根据区域近期土地利用动态特点与社会、自然环境综合特 征, 设计了全国土地利用动态区划图, 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空间格局. 总体上, 传统农作区(包括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四川盆地等)城镇居民建设用地的扩张侵占了大面积的耕地, 而北方农牧交错带与西北绿洲农业区由于生产条件、经济利益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原因, 耕地开垦现象最为突出. 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局部地区有所体现, 但截至2000年, 尚未对土地覆被变化产生区域性的影响, 此5 a期间森林砍伐现象依然比较严峻. 本项研究, 实现了中国现代土地利用动态区域单元的划分, 揭示了中国现代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空间属性并为其特征分析提供了区域格局框架. 该项研究是地理科学对研究对象的“空间格局”与“时间过程”特征进行集成研究, 揭示研究对象“变化过程的格局”, 以及“格局的变化过程”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金属矿产资源的深部找矿、勘探与成矿的深层动力过程   总被引:34,自引:2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无一例外的必须以大量的,各种类型的金属矿产资源为后盾.当今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不足,且紧缺,故对外的依存度日益增大.为此,在多元化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以本土资源为本,并迅速建立起安全、可靠与稳定供给的重要金属矿产战略后备基地.本文基于金属矿产资源形成和聚集的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的新认识,并分析和讨论了国内、外已发现的深部金属矿床实例.据此提出:必须迅速强化进行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 m)高精度地球物理找矿、勘探和深入研究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矿产资源形成的深层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7)
<正>《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了集聚开发、分类保护、综合整治"三位一体"总体格局,对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描绘出安全、和谐、开放、协调、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的美丽国土空间蓝图。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1,(7):70-70
2007年初,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下称中国黄金)提出了建成“行业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以黄金为主,多金属开发并举”发展格局,制定了总资源占有和控制四年翻两番的总体目标。为此,该集团公司对内依托现有大型矿山企业,建立大型资源基地,以基地为中心,进行深部探矿和周边资源整合,全面推进目前已实施探矿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另外,“十一五”期间,中国黄金还在难处理金矿资源选冶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一半以上已探明储量的“呆矿”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