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郭原 《地球》2010,(3):66-67
西沙群岛像朵朵睡莲,浮珠般散落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上。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从东北向西南伸展,在长250公里、宽约150公里的海域里,由45座岛、洲、礁、沙滩组成。西沙群岛岛屿,东面为宜德群岛,由北岛、石岛和永兴岛等7个岛屿组成:西面是永乐群岛,由金银、中建、珊瑚等8个岛屿组成。西沙群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雨量充沛,  相似文献   

2.
魏江 《地球》2011,(5):36-40
耗资数亿元,多年精心打造.建筑装潢极尽奢华,如同一座漂浮于海上的“宫殿”……这就是一度成为舆论焦点的深圳“天使岛”私人俱乐部,媒体称之为“海上皇宫”。其主人郭奎章曾宣称自己的杰作“绝不会消失”。事实也确实如其所言,自从2005年被有关部门认定为违章建筑,六年来,”强拆”的刀锋一步一步向其逼来,却次次都能有惊无险。  相似文献   

3.
正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的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其西与福建省仅一水之隔。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几经变化,始称"夷"。《尚书·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学者认为"岛夷"就是对台湾最早的称呼。《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人认为"瀛洲"即台湾。汉朝  相似文献   

4.
生物礁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磁性地层学是建立年代框架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生物礁沉积物中天然剩磁强度弱,南海地区生物礁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尚未很好展开.为此,本文利用西沙群岛西科1井乐东组生物礁沉积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显示,西沙群岛乐东组记录了布容正极性时、奥杜维尔正极性时和松山负极性时.通过对比已有的钻孔资料,本文认为应基于岩石地层特征这一标准将西沙地区的乐东组埋深予以统一.在此基础上,综合磁性地层与~(230)Th定年结果,本文将乐东组的底界限定在~2.0 Ma.  相似文献   

5.
西沙群岛独特的构造位置决定了其构造运动背景和地壳应力场动力源的复杂性.位于西沙群岛石岛、深达1268.07m的西科1A井在1257.52m钻遇花岗岩基底.在1125.8~1262.0m开展5次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7.09~20.85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5.97~18.29MPa,估算垂直主应力为22.86~26.68 MPa,地壳应力结构为SVSHSh,以垂直主应力为主导,该应力结构特征有利于正断层活动,表明西沙群岛地壳基底处于拉张的应力环境.受西沙海槽断层影响,水平应力值较低.印模测试显示基底地壳应力方向以近东西-北西向为主,与已有的GPS测量、横波分裂和面波反演结果较为吻合,显示西沙群岛岩石圈尺度上变形一致性较好.西沙群岛地壳应力场的力源受板块运动和地幔物质上涌作用联合制约.综合南海西北部实测地应力数据分析,显示该区域主应力方向较为一致,应处于统一、稳定的构造运动背景之中.西科1A井水压致裂试验是我国首次涉海深孔地壳应力测量,具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提供了研究南海地球物理场的宝贵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砗磲"一名来源于"车渠",是稀有的有机宝石,它是海洋中的一种双壳贝类,外壳上有沟纹如车的外圈,是深海贝王,最大体长超过一米,重量超过300公斤。很多童话故事中,美人鱼的贝壳床就是以砗磲为原型绘制的。对砗磲最形象的描述就是"似玉而胜玉",在我国,只有海南、西沙群岛以及一些南海岛屿才有分布,"物少而珍"这几个字完美诠释了砗磲的价值。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  相似文献   

7.
正一部历史,两座名镇,三个小岛,无数美轮美奂的海滩,这就是希腊最著名的岛屿——圣托里尼岛。历史上,这里曾发生多次火山爆发,公元前1500年最为严重,岛屿中心大面积塌陷,以前圆形的岛屿变成了今天的月牙状。据说,神秘的亚特兰蒂斯古陆的湮灭便源于岛上发生的一次火山爆发。到圣托里尼岛旅游观光,你会看到黑色、红色、白色的火山岩,这都是火山喷发的产物。伊亚是费拉市西北尽头的一个美丽城镇,位于圣托里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6,(2)
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偶然听到这首柳石明先生演唱的经典老歌《一个美丽的传说》,当时很好奇:歌曲里所赞颂的究竟是怎样一种不朽的奇石呢?经过一番搜索资料后才知道,这首歌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红遍大江南北的热播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的主题曲。那么,歌中提到的"会唱歌的石头",无疑就是木鱼石了。  相似文献   

9.
苏拉威西岛位于苏拉威西海、班达海之间,是研究海陆耦合、俯冲后撤等地球动力学问题的重要地区.本文利用这一地区24台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数据中提取出的面波频散数据和来自卫星的重力异常数据,开展了地震面波与重力联合层析成像反演,获得了苏拉威西周缘地区深至240 km深度的三维VS速度模型.基于三维波速模型,本文利用热-流变学方法,计算了该区岩石圈底界的热流变学边界层厚度、黏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苏拉威西岛岩石圈流变边界层东南厚、西北薄,这可能导致新生代苏拉威西岛在陆壳碎块位移与重组过程中,岛东支的东部北向速率最大,岛北支西部北向速率次之;(2)北苏拉威西海沟俯冲后撤板片上覆地壳对应S波波速低值异常区,可能代表了富含流体的软弱板片,推测苏拉威西俯冲带是一个慢速俯冲带,且后撤过程不连续.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6,(1)
正除了"等风来",这一年还出了很多大招……回首刚刚过去的2015年,雾霾,依然是最让国人烦恼的一大热门议题,也深深困扰着社会管理者。为了尽早攻克雾霾这道难关,让每个人能够畅快呼吸,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从政策到技术,从处罚到宣传,我们用尽了办法,使出了各种大招,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雾霾之战,顶着困难前行,也真是蛮拼的……  相似文献   

11.
王建燕  高建华 《地球》2011,(5):80-83
遮天蔽日,尘沙飞扬,世间一切犹如陷入“黄色漩涡”……这是一幅沙尘暴来临之下的景象。 春天来到,万物复苏。然而伴随着春天来临的不仅是乌语花香,恼人的沙尘暴也不请自来。  相似文献   

12.
蓝颖春 《地球》2012,(7):16-18
在中国,有一个地方拥有举世罕见的六方岩柱,也有活像《西游记》里火焰山的赤洲红土岛,还有被大自然鬼斧神工凿出来的恍如鸟居、又像龙宫巨门的奇门奇洞,以及各种火山、海蚀、风化和褶曲等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地质奇观。这个地方就在我们美丽的东方明珠——香港。提起香港,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  相似文献   

13.
阮春菊 《地球》2023,(5):36-39
<正>“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雪水煎茶”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说过不少。《红楼梦》中就多次写到“雪水煎茶”的情节。比如第41回: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20,(1):47-51
2019年12月15日,祖国的北方已是天寒地冻、千里冰封,但在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却温暖如春,鲜花盛开,风景如画。就是在这样一个惠风和畅、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作为一名地质摄影家,登上了西沙群岛陆地面积最大的岛屿——永兴岛,用镜头与大家一起分享祖国的地质风光。  相似文献   

15.
刘华 《地球》2013,(2):83-87
正一江一岛诗画美景,一冰一雪梦幻时空,一点一滴风情万种,一生一世冰城夏都。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在祖国的东北边陲,黑龙江省仿佛一只优雅的天鹅。在天鹅颀长美丽的项下,哈尔滨宛若一颗点缀其上的珍珠。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共和国长子"、"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以及"冰城夏都"、"音乐城"……人们用诸多美誉赞美着北国名都哈尔滨。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轴向偶极子假说前提下,对足够长的时间间隔而平均的古地磁方向,可以用来重建大陆、微大陆和地体的构造运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地回顾与过去的构造运动有关的、日本的古地磁研究结果。最近Sasajima(1981)和Hirooka(1984)也发表了这类的评论文章。我们也要考虑在国际岩石圈计划期间,日本岛岩石的古地磁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5,(1)
<正>2014年12月26日,浙江台州中心枢纽港——临海头门港区正式开港。60年前,张爱萍将军坐镇头门岛,指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强攻,赢得了一江山岛战役胜利。60年后,在这个海岛、这片海域、这条海岸线上,台州人民打响一场前无古人、盛况空前的"主攻沿海"战役,演绎了一则沧海变桑田的传奇。经过十年多的艰苦奋战,头门港区终于迎来历史性时刻。这标志着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的临海市结束了无海港的历史,正式迈出了建设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5,(11)
<正>"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是小说《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描写林黛玉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北上直至京都的场景,而小说中黛玉乘船所行的水路,就是中国古代"高铁"——纵贯  相似文献   

19.
李金贵 《地球》2011,(6):12-13
作为中国最富饶也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稀土,始终牵动着各方的敏感神经。 这是一个多年乱象难解的行业,无序开采、恶性竞争、盲目扩张、管理混乱、环境污染、浪费严重……媒体一次又一次曝光和质疑,政府一次又一次打击和整治。而这一回,这个让国人纠结的稀土行业,终于确立了清晰而完整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6,(12)
正"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每到冬季,南方的朋友们会羡慕住在北方有供暖的房子里,穿着单衣薄衫还一个劲喊热的小伙伴们。然而供暖虽好,却不是没有"负作用"。由于北方尤其是农村大都还是使用传统的煤炭供暖,导致一到冬季,雾霾就开始"称霸"天空。那么,有没有既保暖又可以保护环境的供暖方法呢?在国外,许多国家早已开始使用各种节能环保的绿色供暖技术,让人们在享受冬季温暖的同时,也能拥有美丽的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