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本部与美国之东部均各位於北温带大陆之东岸,惟中国之最南端较之美国南部纬度低十度而已,此就地理情形而言也。就气候情况言之,则二者颇相类似。若以其同纬度各地相比较则均有酷热之夏季及严寒之冬季。此大陆性之显著,乃其相似者一也。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此其相  相似文献   

2.
(一)温度如前节所述,中国乃大陆性气候,其意即极端气候,较之同纬度各地,夏季过热而冬季过寒。然则中国气候究竟极端至如何程度,是非罗列中国各地之温度与北半球同纬各地之平均温度相互比较,不足以窥其究竟。下列之平均温度,均为海平面温度,高地之平均温度,皆经订正,以便比较。  相似文献   

3.
(一)温度如前节所述,中国乃大陆性气候,其意即极端气候,较之同纬度各地,夏季过热而冬季过寒。然则中国气候究竟极端至如何程度,是非罗列中国各地之温度与北半球同纬各地之平均温度相互比较,不足以窥其究竟。下列之平均温度,均为海平面温度,高地之平均温度,皆经订正,以便比较。  相似文献   

4.
全球升温对中国区域温度纬向梯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实际观察资料,对中国半个世纪的气温变化分时间段进行了计算分析。用各个站点52年的气温序列斜率与纬度和海拔分别做了相关分析,发现气温变化幅度和纬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在冬季;但气温变化和海拔没有相关性。另外,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和纬向分析,发现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气温的纬向梯度在变小,变化的幅度是冬季大、夏季小,高纬度地区大、低纬度地区小。最后指出造成气温纬度梯度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大陆度随纬度的不同分布。  相似文献   

5.
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本来就比较复杂,再加上飞机的飞行影响,学生往往就无从下手了。通常求昼长,可以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也可以根据昼弧所跨的经度,但是人们在飞行的飞机上经历的昼夜长短却有很大的不同。要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比较经纬度不同的两地日出日落时间。如果纬度相同,而经度不同,则两地昼长相同,东边比西边日出早,日落也早,经度相差15°,则东边比西边日出日落均要早一小时。见下面的上图,试试让学生说出甲乙两地中位于东边的是哪一个?如果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则地方时相同而昼长不同,昼长的先日出而晚日落。见下面的下图,试试让学生比较甲乙两地的纬度高低?  相似文献   

6.
太阳辐射是地球系统的主要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选取青海高原50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20年逐月日照时数数据,分析了青海高原整体、不同纬度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20年青海高原年日照时数呈显著降低趋势,且在2004年发生突变降低。从空间分布来看,除南部个别站点日照时数持平或略微增加外,其余地区年日照时数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中柴达木地区和东部农业区降低趋势最显著。(2)青海高原高纬度地区年日照时数降低趋势显著大于低纬度地区。春季不同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均较小,夏季和冬季纬度相对较高地区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显著大于纬度较低地区,秋季纬度较低和纬度较高地区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显著大于中纬度地区。(3)青海高原海拔相对较低地区年日照时数降低趋势显著大于海拔相对较高地区。春季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均较小,基本持平或略微减少,夏季和冬季海拔相对较低地区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显著大于海拔较高地区,秋季不同海拔高度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但是减少趋势显著性状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渤海之水文     
予於本报三卷二期会刊载渤海盐分之分布与其海水之运行篇,篇中就渤海内一般海水密度之分布,以研究其垂直的与平面的运行,纯为Hydrology之研究。兹篇所述乃就一九三五年六月至十月五个月小盐分,水温,及透明度逐月观测之纪绿,加以各月个别整理,藉以窥测其各月之异同)进而探讨其所以异同之原因,故为Hydrography之工作,此则与前篇所述不同之点也。  相似文献   

8.
渤海之水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予於本报三卷二期会刊载渤海盐分之分布与其海水之运行篇,篇中就渤海内一般海水密度之分布,以研究其垂直的与平面的运行,纯为Hydrology之研究。兹篇所述乃就一九三五年六月至十月五个月小盐分,水温,及透明度逐月观测之纪绿,加以各月个别整理,藉以窥测其各月之异同)进而探讨其所以异同之原因,故为Hydrography之工作,此则与前篇所述不同之点也。  相似文献   

9.
陈寅恪君有言:『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於此新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我国自科学兴起,史地二学均采用新方法与新观点,於是在旧日所谓沿革地理范围之外,增益不少之新材料与新问题。如以前数章所述,丁文江君推证有史以来大江三角洲之发展,翁文灏君搜求历代地震带之分布,竺可桢君阐明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君有言:『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於此新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我国自科学兴起,史地二学均采用新方法与新观点,於是在旧日所谓沿革地理范围之外,增益不少之新材料与新问题。如以前数章所述,丁文江君推证有史以来大江三角洲之发展,翁文灏君搜求历代地震带之分布,竺可桢君阐明  相似文献   

11.
影响农作物之生长率,生长期,产量之多寡以及死亡率或死亡期之因素固多,然以气候为最著。而决定农作物之分布与种类,尤以温度与雨量为最重要。例如稻米之优良环境为三十吋以上之雨量,与至少八个月之生长期。小麦集中於冬季乾燥之黄河三角洲及淮河流域。高梁与小米具有耐旱性,故在雨量极不可靠之华北,为夏季之主要作物。此二种作物对於环境之适应已甚悠久,但其收成之丰歉则受制於雨量之变率。  相似文献   

12.
影响农作物之生长率,生长期,产量之多寡以及死亡率或死亡期之因素固多,然以气候为最著。而决定农作物之分布与种类,尤以温度与雨量为最重要。例如稻米之优良环境为三十吋以上之雨量,与至少八个月之生长期。小麦集中於冬季乾燥之黄河三角洲及淮河流域。高梁与小米具有耐旱性,故在雨量极不可靠之华北,为夏季之主要作物。此二种作物对於环境之适应已甚悠久,但其收成之丰歉则受制於雨量之变率。  相似文献   

13.
赵国锋 《地理教学》2012,(16):26-29
由于太阳在天球上的周日视运动,导致同一日期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产生纬度差异,同一纬度地区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产生季节变化。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其它日期均偏离正东、正西方位,纬度越高的地区偏角就越大;对于同一纬度地区,越接近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日期,日出、日落方位的偏角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西藏高原近40年的气温变化   总被引:104,自引:10,他引:104  
杜军 《地理学报》2001,56(6):682-690
利用西藏1961-2000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近40年高原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西藏大部分地区四季和年平均气温为升温趋势,尤其是秋、冬季;高原上普遍存在气温非对称变化现象,以Tmax、Tmin显著上升,但Tmin上升幅度大于Tmax为主要类型。Tmax上升主要表现在夏季,增暖以冬季最为明显,气温日较差降夏季外均显著减小。在各纬度带上均表现为升温,春、秋季升温最大,冬季次之。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升温强。近40年来西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以0.26℃/10a的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气温的增长率。20世纪60年代多异常偏冷年,90年代多异常偏暖年。  相似文献   

15.
近世绘制地图所用之投影,以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为最普通。此种投影为一八二○年美国陆地测量开始时海斯勒(F.R.Hassler)所创,因其绘制简易,故创行未久,即为各国采用,但亦有其种种缺点,而以相隣图幅不相接合为最大弊病。且其差误之程度与范围之广狭成正比,故范围广大之图,此种投影绝不适宜。兰勃脱投影系兰勃脱(J.H.Lambert)所创,为正形圆锥投影(Conformal Conical Projection),算制时以所拟包括区域为标准,故用以制该区域之总图固善,用以制某一分段之详图亦极适宜。相隣图幅不相接合之弊,则完全免除。  相似文献   

16.
晚近学术之趋势,崇尚专门,中国从前言地学者、本包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至今天时地利,各有专精,竞着先鞭,力争上游。测天之学者,已有中国气象学会之组织,括地之学者,已有中国地质学会之组织,则以天时地利为基础兼重人文之地理学者,亦不可不有完密之团体,俾与气象地质鼎足而三,以共肩中国地学研究之大任,此本会发起之旨趣一也。  相似文献   

17.
高原之特色,不仅在绝对高度,又在於相对高度。海拔一千公尺之地,在邱陵地称为高峯,在高原地则为低谷,此就绝对言之也。平原地或邱陵地与高原地邻接之处,往往地势陡落,急转直下,界划截然,此就相对言之也。故由平原或邱陵仰望,嵯峨峻岭,如在天上,及攀登山岭,则眼界  相似文献   

18.
高原之特色,不仅在绝对高度,又在於相对高度。海拔一千公尺之地,在邱陵地称为高峯,在高原地则为低谷,此就绝对言之也。平原地或邱陵地与高原地邻接之处,往往地势陡落,急转直下,界划截然,此就相对言之也。故由平原或邱陵仰望,嵯峨峻岭,如在天上,及攀登山岭,则眼界  相似文献   

19.
晚近学术之趋势,崇尚专门,中国从前言地学者、本包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至今天时地利,各有专精,竞着先鞭,力争上游。测天之学者,已有中国气象学会之组织,括地之学者,已有中国地质学会之组织,则以天时地利为基础兼重人文之地理学者,亦不可不有完密之团体,俾与气象地质鼎足而三,以共肩中国地学研究之大任,此本会发起之旨趣一也。  相似文献   

20.
《干旱区地理》2021,44(4):897-905
利用1960—202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66个观测站日最低气温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百分位法确定了32个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并对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及影响其发生的主要环流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冬季气候指数的极端性与低温事件发生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主要集中在东部农业区。(2)不同类型低温事件环流差异主要表现在高层500 h Pa高度场正异常中心和负异常中心的纬度位置以及700 h Pa北风分量向南延伸的强度。(3)冬季极涡、印缅槽、高原高度场、高原加热场、AO的极端性与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相对应,低温事件的发生概率均超过60%,利用它们可以提升高原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诊断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