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威夷科学钻探项目的钻探技术和施工情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探矿工程》1999,(4):52-53
1999年4月5~10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科学顾问组和执委会会议在夏威夷召开,会议的日程之一是参观正在施工的、设计孔深4500m的夏威夷科学钻孔的钻探现场。由于我国正在准备实施5000m科学钻探工程,因此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闵志 《探矿工程》2001,(2):61-61
1996年 2月 ,我国和德国、美国一道成为ICDP(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的第一批成员国 ,宣告了ICDP的正式启动。通过和ICDP的合作 ,大大促进了我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实施。大别 -苏鲁科学钻探项目得到ICDP财政、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管理上的重要支持 ,是这一项目得以作为国家重大科学项目和ICDP项目及早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我们及时参加ICDP成功之点。回忆我们参加ICDP的初衷 ,除了促进大别 -苏鲁科学钻探项目尽早上马之外 ,最根本的目的还在于 ,通过参加ICDP(包括实施大别-苏  相似文献   

3.
第七届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学术会和ICDP中国地质大学李砚藻1994年4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及地质矿产部批准,中国地质大学派出了以钻探教研室主任、科学钻探国家实验室主任李砚藻教授为团长的访美代表团。成员有钻探教研室副主任夏柏如副教授及实验室副主任何德成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筹备工作大事记(续2)1987年·中国首次参加《国际岩石圈计划大陆钻探委员会(ILPCC-4)).地矿部的刘广志教授任该委员会的中方协调员。同年10月,刘广志教授组织地矿部的部分钻探专家座谈在我国开展大陆科学钻探的有关问题。1988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SDC)的发展、实施状况,阐述了大陆科学钻探的深远科学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技术特点及科技界对大陆科学钻探活动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2009,(11):59-59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消息 近日,从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总部——德国地学中心(GFZ)传出喜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成善等人联合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申请的“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获得批准。这是我国继东海和青海湖大陆科学钻探之后,第三个获得国际大陆科钻计划支持的项目。  相似文献   

7.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 (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 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正式开钻自 1979年 11月 7日在北戴河召开的探工学会会议上提出在我国开展大陆科学钻探倡议以来 ,经多年的各项准备工作 ,终于在 1995年 6月由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批准列为“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 ,并得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ICDP)的大力支持。经多次技术科学论证 ,加速开展了 :选址、前期可行性研究、各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以及技术评审工作等。大陆科学钻探是具有划时代的地球科学高科技的系统工程。设计井深 5 0 0 0m ,利用从钻井中取出的岩心、岩样、  相似文献   

9.
《地学前缘》2007,14(3):130-130
2007年2月,由我国学者领衔申请的IGCP555(白垩纪温室世界快速环境/气候变化:海洋-陆地作用)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科联(IUGS)所属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执行局第35届会议上得到批准;2007年4月,由我国学者领衔申请的又一国际地学项目——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国际研讨会项目(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深钻计划)又得到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执行委员会的批准。此两项目的成功立项是我国在国际白垩纪研究科学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相似文献   

10.
科学钻探喜讯频传(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SDC)第一口钻孔选址研讨会》在合肥举行由地矿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的CSDC第一口科学钻探钻孔选址研讨会(第三次)于1996年1月13~15日在安徽合肥举行。地矿部总工程师陈流川、院士程裕淇、刘广志、肖序...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洋钻探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科学大洋钻探的发展历程。深海钻探计划(DSDP)革命性地改变了地球科学家们对地球动力作用的认识。DSDP的后继者,即大洋钻探计划(ODP)正在全球各大洋收集有关这些作用在几万至几十万年时间尺度上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并已在与全球气候有关的下述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幅度、速度及原因,按轨道调谐的新生代(10Ma前以来)地质年代表,高纬度地区冰盖形成及演化历史,造山运动与长期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气体水合物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制约关系。DSDP和ODP的成就使地球科学家们相信,在全球年轻的大洋底实施钻探以取得连续的沉积记录和录井记录,是研究过去全球气候的长期、短期变化的有效而重要的手段,并将给未来全球变化的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测井成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KTB)经过8年多的努力,钻探了先导孔(VB)和主孔(HB)两口举世瞩目的科学钻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这个计划中起到了不忽视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德国大陆学科钻探计划(KTB)实施过程中,地球物理测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面临解决的关键地球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志琴 《地球学报》1995,16(1):101-10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面临解决的关键地球科学问题许志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关键词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课题,是与航天技术并驾齐驱的又一高科技工程,这一点已为国际地学界所共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筹备工作人事记(续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SDC)筹备工作,近年来获得迅速进展。·先后召开了三次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选址研讨会。第一次;1992年4月,北京;第二次:1993年5月,北京;第三次:1996年1月,合肥。·中国地质超深钻探(...  相似文献   

15.
大洋钻探计划(ODP)的近期成就与航次预报从1968年至1983年的15年间,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作业船“格洛玛·挑战者”号完成了96个航次的科学钻探,总航程逾96×10 ̄4km。在624个钻位上钻了1092个钻孔,获得深海沉积物岩心总长度超过...  相似文献   

16.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大洋钻探计划的长期规划(1989-2002)1概述大洋钻探计划(OceanDrillingProgram)建立在它的前身——深海钻探计划(DSDP)成功的基础上。自从1985年1月开始第一口钻井以来,为逐渐全面地认识全球性过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大洋钻探计划是一顶国际科学钻探计划 ,基于日本和美国分别提供的 2艘深海钻探船的即将付之运作 ,该计划将于 2 0 0 3年 10月开始实施。美国提供的无隔水管钻探船 (就是执行ODP计划的JOIDESResolution号钻探船 )将于 2 0 0 5年进行施工。装备隔水管的日本钻探船在 2 0 0 1年初即行建造 ,将于 2 0 0 6年开始进行其科学钻探活动。 2 1世纪IODP大洋综合钻探计划进程初步方案见表 1。表 1  2 1世纪IODP大洋综合钻探计划进程初步方案21世纪IODP大洋  相似文献   

19.
一、“科钻一井”圆满成功,我国大陆科学钻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为研究具有全球意义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实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于2005年胜利峻工。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布署十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每项投资均超过亿元)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被列入我国2005年十大科技成就之一,令全国、地质学术界和钻探工程界欢欣鼓舞。并获得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学术界的赞誉。  相似文献   

20.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ICDP)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德辰  杨经绥 《地质学报》2010,84(6):873-886
直接进入地球内部观察研究地球的成分、结构构造和各种地质作用是人类的长期梦想,就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条件,人们还不可能直接钻入地下进行实地取样与观察。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以来,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本文对科学钻探的发展过程、大陆科学钻探的意义、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委员会成立的背景与建立过程、组织结构、立项程序、立项准则以及研究领域做了简要概述。对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陨石撞击坑及撞击过程研究、地球生物圈、火山系统和热流机制、地幔柱和大洋裂谷、活动断裂、汇聚板块边界和碰撞带、自然资源等主要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做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日本的云仙火山钻探项目、美国夏威夷火山科学钻探和圣安德列斯断裂深部观测计划的主要进展。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实施的3个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展和中国的大陆科学钻探事业近期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