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新开岭岩群的分布与岩石组成 新开岭岩群沿NNE向呈带状分布在嫩江-黑河一线,为一套高角闪岩相-低角闪岩相的片岩、变粒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组成的中深变质岩系,构成了小兴安岭西北部前寒武系古老的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浙江陈蔡群孔兹岩系的变质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和变质作用,认为浙江陈蔡群孔兹岩系的原岩建造属火山—沉积型,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其原岩建造包含了两个大的火山—沉积旋回,即从基性火山岩开始到泥砂质碎屑至碳酸盐岩沉积。指出孔兹岩系的原岩建造形成于古岛弧环境,经受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其早期变质发生于晋宁期,加里东期出现迭加变质,包括从低角闪岩相到高角闪岩相阶段的两期变质,均属中压相系区域动力热流变质。  相似文献   

3.
胶北隆起新建荆山群,处于胶东群之上,暂置于粉子山群之下;为一套不稳定至半稳定型浅海相陆源碎屑(底部有少量火山碎屑)夹碳酸盐岩的类复理石建造,经过多期变质作用达到角闪麻粒岩相的变质沉积岩系。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和各世代矿物的相互关系显示该套岩系经历了四期变质作用。单矿物化学成分及地质温压计等定量估算出各期变质作用的P—T条件: 第一期变质作用相当于角闪麻粒岩相条件,t=780~817℃,p=0.5GPa±,fo_2=10~(-15.5) 第二期变质作用相当于高角闪岩相条件,t=630~690℃,p=0.4GPa±。第三期变质大致为低角闪岩相,t=525℃±。第四期变质相当于绿片岩相条件,t<400℃。  相似文献   

4.
大巴-建设地区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由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属TTG岩系。地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古深成侵入体,变质程度属绿片岩相。同位素年龄为2443Ma。岩浆来源于陆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5.
根据矿物包裹和替代关系以及共生组合规律,北秦岭官坡地区柯石英榴辉岩的变质作用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前榴辉岩相的绿帘角闪岩相、榴辉岩相、后榴辉岩相的角闪岩相、绿帘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Sm-Nd同位素定年显示,北秦岭柯石英榴辉岩于400±16Ma沿朱夏断裂被推覆上升,P-T-t轨迹的地球动力学成因可能与扬子和华北陆块间的俯冲-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石界河群小寨组主要为砂、泥质碎屑沉积,按岩性可分为四个组合,下部黑云母石英片岩与变质杂砂岩组合及变质副砾岩与变质杂砂岩组合为浊流及碎屑流沉积,上部的变质砾岩与变质含砾砂岩组合及变质杂砂岩、千枚岩组合为扇三角洲沉积。综合上述沉积相组合,提出小寨组并非大洋或深海盆地,而应为靠近陆源地的断陷盆地中的碎屑沉积。  相似文献   

7.
根据沉积特征、剖面结构和原生沉积构造确定林县坟头下奥陶统亮甲山组之上的一套厚度不大的陆源碎屑沉积为陆相河流相沉积。将原命名为分水岭组改名为漳河组,时代置于早奥陶世晚期。  相似文献   

8.
威海地区榴辉岩位于秦岭大别苏北胶南巨型榴辉岩带的北东段。榴辉岩体大小悬殊,呈透镜状、不规则状、脉状及似层状等赋存在早元古代荆山岩群变质层状岩系、尖晶石橄榄透闪片岩及晚元古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中,并与围岩一起经受了后期的构造变形改造。榴辉岩退变分带的核部为榴辉岩,次外边为榴闪岩,最外边为斜长角闪岩或石榴斜长角闪岩。三个变质作用阶段的特征是:前榴辉相阶段为中压相系绿帘角闪岩相;榴辉岩相阶段为高压相系;榴辉岩退变质阶段相当于中压相系的角闪麻粒岩相—角闪岩相。变质作用PTt轨迹呈顺时针方向。榴辉岩形成于900Ma左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广西黄凌石墨矿产于一套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岩系中。区内已发现5个石墨矿(化)体,呈似层状产出,其产状与围岩一致。该矿点是广西新发现的首个区域变质型石墨矿。通过对黄凌石墨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认为该区有中型石墨矿床的找矿前景,为今后在桂东南地区找类似石墨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江坪河石墨矿赋存于中元古界火地垭群麻窝子组下段,岩性为白云质大理岩与石墨绢云母片岩组成的互层,原 岩 为一套灰岩-炭质泥岩韵律沉积,属于潮坪-泻湖沉积环境。沉积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围岩白云质大理岩形成于氧化环境,而赋矿的石墨绢云母片岩形成于缺氧环境。南江坪河石墨矿的δ13C值波动在-24.5‰~-22‰之间,与有机质的δ13C分布范围重叠,表明其中的炭质来源于生物有机质,而大理岩中的炭质则是原始沉积碳酸盐岩的原始组分。结 合 地 质、地 球 化 学 特 征,初 步 提 出 了南江坪河石墨矿成矿机制:在闭塞缺氧的泻湖环境中,有机碳在还原成岩环境中容易保存,形成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后期成岩过程中经过区域变质作用,有机质重新结晶形成石墨矿源层;随后,经过岩体侵位接触变质,使得含矿岩系中的石墨片径增大,富 集成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华北地台区寒武系下统自下而上划分为辛集组含磷陆源碎屑岩,朱砂洞组蒸发岩—镁质碳酸盐岩和馒头组含陆源碎屑碳酸盐岩夹不稳定蒸发岩。早寒武世古地理环境为华北陆表海,划分为三个相区七个亚相区;有朱砂洞早期和馒头早中期两个成盐亚期,均属海相化学岩型硫酸盐岩和镁质碳酸盐岩互层的剖面结构类型;有潮上膏盐湖和潮上盐滩两种成盐环境,浅盆浅水和潮上萨勃哈两种成盐模式。经过对成盐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综合分析,石膏成矿远景较大,石盐有局部富集成矿的可能性,钾盐有成矿的某些基本地质前提。  相似文献   

12.
在查阅、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察、采样,结合偏光显微镜和热分析的实验数据,分析了几种常见鲁砚石的矿物成分及形成的地质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岩类的鲁砚石矿物成分几乎以泥晶方解石为主,另含少量陆源矿物。变质岩类鲁砚石矿物成分以绢云母、绿泥石为主要矿物,另含石英,电气石等矿物。鲁砚石主要产于鲁西地块,形成期以寒武纪居多,形成环境多滨、浅海相,河湖相。  相似文献   

13.
独路石墨矿位于泰山沂山断隆泰山凸起东端,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之中。矿床内发育6个石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含石墨黑云变粒岩型,石墨矿石属鳞片状晶质石墨矿,石墨矿物片径细小。矿石样品固定碳含量一般为6%~8%,在省内属较高品位。原岩为富含有机质的杂砂岩——沉积凝灰岩,经中低压变质相系变质作用形成石墨矿,属沉积变质成因。找矿标志明显,外围及深部找矿前景良好。独路石墨矿的发现填补了鲁西地区石墨矿空白。  相似文献   

14.
根据佛坪地区广泛出露的一套副变质岩系的岩石组合、矿物组合、变质相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它们是一套中深变质的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建造。原岩形成于相对稳定的大陆边缘-微板块内的陆表海环境。经过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佛坪地区较为完整的孔兹岩系  相似文献   

15.
广西岑溪地区志留系为半深、深海笔石相—滨浅海腕足相的碎屑岩地层序列,属地槽型沉积产物;泥盆系为滨岸碎屑岩相—台地碳酸盐岩相—槽盆硅质岩相的地层序列,富含鱼、腕足等多门类化石,具地台型沉积特征。泥盆系与志留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表明广西运动在本区表现为整体抬升遭受剥蚀而非强烈的造山运动,其集中暴发时间在早泥盆世早期,前奏可追溯到中志留世。由于这一运动,结束了本区早古生代地槽的发展历史,此后进入准地台发展阶段,导致钦州地槽博白—玉林拗陷未能延至本区。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沉积相演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相演化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了本溪期(海侵)、太原期(海侵扩大)、山西期(海退)、石盒子期(海陆交互)和石千峰期(陆缘湖泊)等5个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岩石类型、沉积相类型和平面展布特征。得出这5个时期在盆地内构成了一个海侵海退旋回,形成了从滨浅海相到海陆过渡的三角洲相、河流湖泊相陆源沉积。控制生成了三角洲相分流河道砂砾岩、水下分流河道砂砾岩以及潮坪相砂坝等有利储集岩带,潮坪相发育的煤系地层为烃源岩。上石盒子组洪泛平原形成泥质岩盖层。生油岩和储集岩叠置或互侧式组合关系,形成本区受砂体分布控制的岩性气藏。  相似文献   

17.
辽东半岛南部早古生代地层发育,其中馒头组—冶里组的沉积过程,具有完整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堆积特点。从层序划分、沉积环境演化、古气候变迁等方面分析,馒头组—冶里组反映了一个完整的碳酸盐岩台地的发展过程,可划分出准备阶段(形成碎屑岩垫板)、生长—发育阶段(形成碳酸盐岩缓坡)及衰亡阶段(发育白云岩盖层)。  相似文献   

18.
马岭地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其沉积地层经历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沉积环境演化,是研究早三叠世沉积环境变化的理想地区。通过对马岭地区嘉陵江组的野外踏勘,以获得的实测剖面资料为基础,结合室内薄片观察,并根据14种主微量元素的结果,进而探讨其沉积环境的演变。马岭河剖面主要出露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可分为四段,共取16件岩石样品进行送样分析,结合沉积相、古气候指标SiO2/Al2O3比值和古盐度指标,古水深指标CaO/MgO、Sr/Ba比值,可指示马岭地区在早三叠世经历了如下变化:①由异常炎热、干燥气候逐渐过渡为整体湿润的气候,这可能为早三叠世及后期生物复苏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②发生浅海、深海的交替变化。嘉陵江组一~四段分别以开阔台地相、潮坪相、开阔-局限-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每段的古盐度变化、海平面升降等现象,加上腹足、双壳等生物碎屑的局部出现,印证了该区早三叠世海洋环境异常多变,并具有多期次恶化-改善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确认米仑山南坡的寒武系以潮坪相为主,并有浅海、生物礁和三角州相。文中阐述了这些相的特征和它们的时空分布,提出了该区寒武纪近岸盆地沉积模式,并指出寒武纪沉积为一海进一海退沉积旋回。文章还对寒武纪的地理景观和气候演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代处于拉张期,发育多裂谷系.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地质调查、物探和钻井等资料,划分沉积相剖面,研究沉积演化及相类型.结果表明:盆地南缘中元古代沉积陆相三角洲至海陆过渡相的长城系与滨浅海至深海盆地相的蓟县系,并于蓟县系中发现液化底劈构造、震褶岩、震裂岩、震浊积岩、津浪丘状层和风暴岩等震积岩序列单元;沉积水体逐渐加深,为裂谷非补偿型沉积,蓟县系中存在震积岩序列,反映该区中元古代盆地南缘处于裂谷带内,受裂陷作用持续影响.通过沉积相及震积岩序列划分耦合裂谷说,为区域构造研究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