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质科学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要保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长持续稳步增长,除继续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外,地质科学特别是农业地质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着重从农业生产的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农用矿产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地质科学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中的重要作用,产并对农业地质的工作阶段和工作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初论农业环境地质与农业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初步提出了农业环境地质的概念,对它的科学地位和学科体系进行了探讨,并简述了五类主要的农业环境地质问题,以期丰富环境地学学科内容,保进农业环境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3.
农业地质在吉林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征  王凤生 《吉林地质》1999,18(1):44-50
吉林省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解决全国粮食问题的关键,探索适合处省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解决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本语文在介绍吉林省农业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农业地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科学技术的引导,要取得农业高速度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据统计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所起的作用达80%,我国“六五”期间科学技术对农业增产所起的作用也达到了30—40%。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潜力极大。然而,农业科学与地质学关系十分密切,地质学为农业地质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现将农业地质的发展趋势、农业地质研究的内容,以及在陕西如何开展农业地质工作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 新兴的农业地质背景学是地质与农业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认识到农业生产与自然地理和土壤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地质学家法鲁(F.A.Fellow)和李希霍芬(F.V.Richthofen)等提出了仅用于研究土壤发生关系的“农业地质”概念,当时被称为“农业地质学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它已成为研究农业地质背景规律与农业生产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内在相关因素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农业地质主攻方向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农业地质的学科属性,国内外农业地质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农业地质的主攻方向,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初步的探讨,建议建立农业地质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旨在推动对农业地质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业地质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问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回顾国内外农业地质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地质和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我国当前农业地质的六项主要任务,即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地区性农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规划、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和修复技术研究、区域农业地质环境改造利用与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地质体有用性的发掘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最后,指出了农业地质的学科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梳理回顾了我国农业地质发展的历程,并基于农业地质成果转化和应用,对当前农业地质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农业地质发展的不同特点,结合政策导向,提出了河北省农业地质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地质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亚峰 《城市地质》2002,14(1):37-42
农业是人类基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制约着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速度和规律。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却不是农业强国,农业地质主要研究与农业有关的岩石,地貌,地球化学,水资源等地质条件,农业地质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并为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盱眙县农业环境地质评价”,提出了开展农业地质工作的思路、方法及成果的编制。对如何开发地质资源,控制地质灾害,以服务于农业,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勘查周期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 《地质与勘探》2020,56(3):644-656
本文开拓性地系统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地质勘查周期,引入经济周期理论、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矿产品使用强度理论、政治决策因素、市场因素等对地质勘查周期进行了解释,试图理清多年来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统计建国以来历年地质勘查投入、钻探工作量、见矿异常和发现矿产地等数据,划分了8次地质勘查工作周期。在对我国经济周期和财政周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勘工作周期与经济和财政周期相对应的观点。此外,通过研究建国以来工业化进程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结合矿产品使用强度变化趋势,认为在重工业化发展阶段,矿产品使用强度处于高位,从而地勘投入处于高位;在农业、轻工业化发展阶段,地勘工作逐渐走弱。2013年后,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地勘工作处于新一轮弱势状态。地勘工作周期体现了长期国家发展战略主动选择、工业化进程与短期财政和经济波动双重叠加的特点,短期政策因素则常对地勘周期波动时有放大或熨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99,自引:0,他引:99  
《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生效,我国面临着CO2减排的巨大压力。分析了我国农业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演变研究的现状,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在耕地资源严重短缺、耕地地力趋于下降的背景下面临着2个巨大挑战:提高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与补偿日益增加的工业CO2排放。有机碳贫乏作为我国耕地土壤的基本特点,这一方面提供了我国较大的固碳空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实施固碳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迫切需要了解我国农业土壤在最近20年来的碳库演变态势与规模,明确我国农业土壤的固碳潜力与容量,在国家层面上实施农业固碳稳产工程,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争取国家CO2排放的较大配额上实现双嬴。 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瑞祥  洪水峰 《地球科学》2001,26(6):661-664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化贡献、市场化贡献、城市化贡献和交通贡献4个方面, 是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总体上讲, 中国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体现在矿产资源而不在农业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部地区的智力支持系统和科技能力发育程度比较低,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一个资金积累和市场发育过程.工业化是实现西部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以矿业为主导产业, 大规模地开发矿产资源并注重矿业后问题,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of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planning, division into economic districts and urban-planning, division into economic districts and urban planning is here emphasised. In the USSR development of a network of territorial economic complexes, economic districts including subregions of the II and III order, economic subregions and microdistricts is continuous. The outlook of regional planning is defined by the elaboration of its scientific theory including the geographical concept of regional planning. The use of geographical methods widen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s approach and improves forecasting, the choice of aims and strategy of developing producti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solution of ecological problems.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planning depends not only on purely economic advantages, but on a more sensible use of nature. Regional planning is concerned with bio-economic systems, and must avoid conflict between the most important subsystems,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Preservation of ecological balance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regional planning. When locating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planning, ecological facto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o an ever-increasing degree. The main tasks of regional planning concer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e stem from the aim of interrelated development of all elements of the agrarian and industrial complex. Dur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volu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orientates more and more and not towards individual towns but towards a system of populated areas. Systematic improvement of conurbation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into group systems of populated areas, regulated according to plan and having a broader economic and territorial bas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regional plann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各个地方尤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开展对土地的整治和置换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本文在对安徽省建设用地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安徽省土地置换政策制定的工作思路与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河西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河西地区充当着“开发极”和“开路先锋”的重要角色,提出了河西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包括把生态重建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实施“大生态”战略,最大限度地节水,创造条件小范围调水,实施“大节水”战略,运用市场机制和高新技术开拓资源优势,实施“大资本”战略,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与结构转换,实施“大调整”战略,营造大开发的投资环境与开放环境,实施“大联通”战略,最终把河西地区建成一个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绿色生态走廊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走廊。  相似文献   

17.
保护水资源是山西工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功能区的划分,从计划、规划和水环境容量多角度考虑,为有前提、有目标、有标准的进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措施,是解决山西水源污染,缓解水源危机的根本举措。所确立的功能目标实现后,不但能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而且也会产生可观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RADARSATSNBSAR数据在大面积水稻估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雷达遥感的全天候、全天时的优势,使之成为南方大范围农业信息动态监测的最佳遥感手段。为了适宜于运行系统,本研究采用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窄波扫描模式(SNB)数据,以广东省为例进行了大范围水稻估产。通过建立稻作图谱,解决了在地形复杂、农业集约化程度低、水稻田分布不规则,且地块间田间管理水平差异很大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的水稻信息提取问题;在野外观测站采集的水稻生长期生理生态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RADARSAT SNB SAR的雷达遥感时序信息水稻估产模型。通过2000年早、晚两季水稻估产的实践证明,此模型估产的精度在平原区达到95%,而在复杂的丘岭谷地则需进一步提高图像预处理的精度,改进特殊地段估产模型的精度。从实用性而言,这是一套高效、经济的技术方法,易于投入实际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9.
黑河流域节水生态农业与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国内陆河流域面临的水问题和日益激化的用水矛盾,强调了内陆河地区支柱产业——绿洲农业应该坚持节水和生态的方向,流域集成管理是持续农业的基础。长期从事该方面研究的黑河流域是个较好借鉴,同时也提供了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为此提出了以黑河流域为背景的四大研究流域:水文、生物、经济系统水循环与水资源形成演变,节水农业的生物学研究与抗旱品种繁育,农业节水新材料研发与工程节水技术集成,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域集成管理;并简述了各领域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the practice of “digital city”and “digital earth”( Gore , 1998) , many administrators and decision-makers are realizing the i mportance of high-resolution i mage information to urban planning andmanagement .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 with thefast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data can be obtained that are complementaryin spatial andti me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