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机-模糊统计方法在岩土特征参数指标统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土工程中的随机-模糊统计方法用模糊理论准确表达了岩土材料的空间变异性。针对随机-模糊方法权重系数的取值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参照点”在随机-模糊方法的意义,指出了“参照点”与核点无限接近时的最大隶属度才是所要求的正确结果,并根据模糊随机原理提出了直接迭代求解目标函数的流程。采用建议方法对某核电岩土工程中的参数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取不同“参照点”时各样本的隶属度曲线以及“参照点”向核点逐步逼近的过程曲线。结果表明,隶属度函数采用指数函数是合理的,样本隶属度分布形态为窄域“正态”分布。所得结论可为随机-模糊统计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陆域遥感军事地质图基本要素及其表达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遥感军事地质图编制的理论基础和编图方法,从陆域军事活动对遥感地质信息的需求分析入手,分析军事活动类型与地质要素间关系,总结出支撑陆域遥感军事地质图的遥感地质信息,提出构成该地质图的基本要素; 根据图件要求和军事价值,分析了它们的表达方式,给出图件表达形式。研究结果表明: 陆域遥感军事地质图包括“军事工程背景”、“军事资源”、“军事通行与定位信息”、“军事目标”等4 类基本军事要素信息,它们以基础地质信息、矿产资源信息、土地覆被信息等7 大信息为基础; 可以通过专业信息转化、挖掘、标注等3 类方法获取该地质图所需的基本信息,从而实现遥感地质专业信息的简单化、通俗化和实用化军事应用。  相似文献   

3.
层状岩体三维可视化构模与数值模拟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明华  白云 《岩土力学》2005,26(7):1123-1126
由于数据结构的差异,用于岩土工程三维可视化的网格与用于数值模拟的计算网格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如何通过两种网格的共享实现三维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之间的集成是岩土工程建模的重要内容。在对层状岩体三维可视化网格与数值模拟网格的特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松散模式的三维规则格网与FLAC3D基本元素之间的转化方法,从理论上实现了“可视”与“可算”的结合。将其应用于我国某海底隧道的选线研究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风险分析的若干工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水北调工程是举世瞩目的一项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其进行风险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南水北调工程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因素 ,如工程地质问题、结构可靠性问题、水文风险问题等。对其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可能应对的措施 ,并对南水北调工程风险分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市环境岩土的不确定性,以上海地基土分布特性为分析重点,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岩土体不确定性及其风险评估方法。为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高层建筑与地下空间开发日益普遍[1-4]。全面了解城市环境岩土条件与特性,可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5,6]。城市环境岩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并使工程面临各种风险[7,8]。本文通过对城市环境岩土不确定性的分析,并以岩土工程勘察为例,阐述不确定因素的表现形式及其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熊自明  卢浩  王明洋  钱七虎  戎晓力 《岩土力学》2018,39(10):3703-3716
在我国,以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网建设、高速铁路网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为代表的大型岩土工程具有尺度大、施工周期长、操作复杂和工程安全状况堪忧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持续不断,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高不下。概括总结了2010-2017年间我国大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1)大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奖励、规范;(2)大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方法方面研究进展;(3)大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与预警方面研究进展;(4)大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技术与平台方面研究进展;(5)大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智能化分析与控制方面研究进展。基于我国大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方面主要进展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大型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的新挑战:(1)定量化风险评估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推广;(2)风险决策理论;(3)推行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计划;(4)构建岩土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共享平台;(5)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岩土工程参数分析与控制;(6)智慧岩土工程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关于渗流的力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毛昶熙  段祥宝 《岩土力学》2009,30(6):1569-1574
饱和渗流是岩土体失稳的重要因素。叙述了渗流产生的消极破坏力“浮力”和积极破坏力“渗透力”。较详细地讨论了渗流各力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及其在管涌滑坡问题中的正确应用;并特别推荐引用渗透力计算滑坡问题具有简便、精确的优点。并指出了在计算中和设计规范中引用渗流力方面的误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不同赋存状态烃类气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赋存状态烃类气体(包括游离的天然气、吸附气、酸解气、水溶气和油溶气)研究对于烃源岩评价、天然气成因判识、油气复合关系研究,油气源对比和油气勘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我国经过“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组织天然气地学攻关,在该领域内取得了较大进展。综述了我国不同赋存状态烃类气体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展望了其理论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朱元甡  刘九夫 《水文》2013,33(2):1-5
分析梳理了防洪减灾风险、风险及其分析、风险管理和治理等概念,指出防洪减灾理念从20世纪早期的"控制洪水"到20世纪后期的"减小洪灾损失"再到21世纪初的"降低洪灾风险"的演变,与防洪减灾形势、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防洪减灾风险源于洪水时空变化的不确定性、承灾体的不确定性和防灾减灾措施实际效果的不确定性等,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防洪减灾风险管理指采取多方参与方式,在洪灾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多种不确定性,综合分析各种风险,力求做出相对科学的决策。在防洪减灾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应重视有关人文因素及其不确定性、构建风险分析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系统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地下水风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系统风险定义,归纳了地下水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地下水系统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将其影响因素概括为3类:自然现象不确定性、社会不确定性、人类认知局限性,评述了地下水系统风险分析方法,针对目前地下水系统的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建议从拓展地下水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选用合适的风险分析方法、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相结合以及研究"风险分析的风险"4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地下水系统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交通岩土工程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和交通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交通岩土工程信息系统是近年来国内交通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江西省交通岩土工程信息系统采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技术,并从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的功能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江西省交...  相似文献   

12.
主要针对当前国内岩土工程信息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岩土工程信息系统(GEIS)的设想,同时对岩土工程信息系统的框架构成、系统功能和作用进行描述,建议以应用性的地理信息系统工具作为岩土工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平台,以促使岩土工程更好地为工程建设、城市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3.
赵密  张少华  钟紫蓝  侯本伟  杜修力 《岩土力学》2019,40(11):4506-4514
岩土工程随机参数统计特征的不确定性,使得岩土工程可靠度设计存在一定风险。岩土工程稳健性设计能够充分考虑随机参数的不确定性结合结构安全性、稳健性和经济性实现最优设计。针对随机参数统计特征的不确定性对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的影响,基于可靠度理论和岩土工程稳健性设计方法,考虑岩土参数、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力学参数统计特征不确定性的影响,以独立基础几何尺寸作为可控设计参数进行设计分析。将独立基础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基础结构冲切破坏和基础弯曲破坏4种失效模式视为串联系统,进行多失效模式下的结构体系稳健性设计,分析了多失效模式下结构几何参数与结构体系可靠度的关系。结合稳健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独立基础多目标优化设计,确定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4.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s a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pproach to solve nonlinear glob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PSO idea was made based on simulation of a simplified social system, the graceful but unpredictable choreography of birds flock. This system is initialized with a population of random solutions that are updated during iterations.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PSO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variou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spects such as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pile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and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design. A review on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PSO has utilized more widel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mpared with other civil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This is due to comprehensive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 of problem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hich can be solved by using the PSO abilities in solving the complex and multi-dimensional problems.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applicability,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 of PSO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o provide an insight to an alternative and superior optimization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岩土工程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思想,包括极限状态的概念、土工参数设计值的确定过程和方法、构造物的重要度和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的划分、岩土工程类别、作用载荷组合、分项安全系数和极限状态设计等;给出了土工参数的实测值、导出值、标准值和设计值的确定原则或方法;指出在极限状态设计中,可通过增大设计作用效应或降低设计抗力的方法来进行岩土工程的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there is general awareness that uncertainty,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re key elements of site investigation, there has previously been little comprehensive attempt to formalize these factors in the site investigation process. In modern design, rock engineering is considered as a system and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key variabl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variables within the system as a precursor to design. Then, questions concerning (i)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to characterize the system, (ii)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is information, and (iii) the influence that this has on decision making, naturally arise and need to be addressed. We consider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 t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rough interpretation of informatic concepts in a rock mechanics context. Examples are then given, concentrating on the ideas of information received in sequential phases of site investigation,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rock-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s,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calar and vector quantities using discontinuity frequency as an example. In the concluding section, there are recommendations for making improvements to site investigation using informa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常规定值设计法的不足,指出了可靠度设计方法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简单论述了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对岩土工程的特点和不确定性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可靠度分析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岩土参数的正态分布是岩土工程可靠分析的基本假定之一。目前,岩土工程参数的正态性检验以KS (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为主,然而诸多研究表明,对于小样本数据,KS检验的正态性检验结果并不可靠。本文以废黄河泛滥沉积相粉土中的孔压静力触探(CPTU)锥尖阻力qt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ANOVA (方差分析)检验,从CPTU测试资料中进行总体的样本筛选,然后应用SW (Shapiro-Wilk)检验、KS检验、LF (Lilliefors)检验和AD (Anderson-Darling)检验等4种正态性检验方法,在不同样本容量条件下,对测试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评价。当测试数据的样本容量充足时,分析结果表明:SW检验结果最为严格,KS检验结果最不保守,而LF检验和AD检验的严格性介于两者之间;对于常规岩土工程设计,采用KS检验结果即可满足稳定性分析要求,对于复杂岩土工程设计,采用SW检验对设计参数进行正态性检验,可降低设计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王浩  覃卫民  焦玉勇  何政 《岩土力学》2014,35(9):2634-264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快速发展,不断产生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数据,大数据现象已经出现,在科学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和银行业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大数据即将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及思维。传统的数据存储方法、关系数据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逐渐不能满足大数据业务的需要。简要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特征、所涉及的方法和技术、带来的变革及简单的应用实例,回顾了岩土工程监测学科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指出大数据的概念与岩土工程监测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今后大规模、全方位、多维度及多场的岩土工程监测将得以实现。在大数据时代,以关联分析、成因分析及决策支持为核心的深入分析能力将成为监测工作的核心,现场监测将被提升到与试验、理论与数值模拟相同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岩土工程监测工作者应该重视大数据的研究,加强应用其他行业的大数据研究成果,抓住大数据对岩土工程监测带来的机遇,为未来岩土工程监测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