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机制作气表-1新流程的实行,使台站预审工作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近一年来的预审实践,我觉得要搞好预审工作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一、预审员要对整套软件,特别是其中的审核软件的功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这套软件简单地说是由资料输入修改、格式检查、审核和报表打印输出四个部分组成。审核程序可以帮助预审员发现部分逻辑矛盾,但不能代替预审员的工作。对于计算机能发现的矛盾(见《地面测报——报表微机处理系统操作手册》中的逻辑矛盾疑误信息表中所列的163种),我们预审时可以省略不予考虑。如极值与各定时值及前日20…  相似文献   

2.
Ⅱ型自动站与常规站温湿度观测记录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品强  王美华 《气象》2003,29(1):35-38
通过对2001年1月-2002年4月Ⅱ型自动站与常规站温,湿度观测值和极值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受观测仪器系统偏差和观测取值时间差异的影响,日平均气温Ⅱ型自动站比常规站低0.2摄氏度,日平均相对湿度高+2%,同时温,湿度极值Ⅱ型自动站与常规站偏差存在非线性变化,月最低气温极值差值在最低气温高于8摄氏度时呈正值变化,低于8摄氏度时呈负值变化,月最高气温极值差值大多呈负值变化,夏季比其它季节明显,月最小相对湿度差值在最小相对湿度<35%时正负值变化不稳定,最小相对湿度≥35%时为正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异常气象统计标准,1996年(1~12月)我省突破历史记录的主要气象要素值有:2月极端最高气温,12月平均最高气温,4月、年平均最低气温,6、11月最多降水量,12月最多日照时数,4、11月、年最少日照时数和最晚初霜日期,(见附表)。另外,靖边创年最多降水量记录(569.8mm,为更新极值记录,下同),6、7月创月最多降水量记录,7月14日降水量91.9mm,创7月和年日最大降水量记录。铜)g4月28日降水量54.8mm,创月一日最大降水量历史记录,并实现4月暴雨口数零的突破,创4月最多降水量历史记录。年大雨日数创记录的是白河(1),年最…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安徽地面机制报表及审核程序过程中发现:⑴若全月仅有0.0mm降水量时,在挑取一日最大降水量时,此时该栏空白。然而根据规范要求,即使有0.0mm降水量,该栏也照填。⑵若日最大风速终止时间恰为正点时,按技术汇编要求,只填正点数,不写分钟数。可程序要求输满四位数,否则打印出的报表时间错误。⑶一般站机制审核单对报表1、7面要素极值挑取时,常提出6类(极值与定时值矛盾)及8类[当日最高(低)值比前一日20时记录低(高)得多]问题,可惟独最小相对湿度不提8类问题,且在提出6类问题时不考虑02时记录。⑷…  相似文献   

5.
近半个世纪辽宁省气温、降水极值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辽宁省53个气象站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气温、降水极值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气温、降水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累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具有区域性,辽西极端最高气温最高,辽东极端最低气温最低,累年极端日降水的局域性较强;最高气温极值多发生在6~8月,但有很多地区都出现在6月,最低气温极值最易发生在1月,降水极值在7月或8月出现最多;最高气温极值和日降水极值的趋势性较弱,而最低气温极值的升温趋势十分显著,且远大于平均气温的增幅;最高(低)气温极值异常主要存在5(4)个空间型,各空间型均存在一定的时间变化特征;最高、最低气温和日降水极值具有不完全一致的长、短周期,但分别以9年、18年、11年左右的周期振动最强;近46年来三个极值要素均出现过增温或减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6.
使用微机预审报表可以减轻预审员的工作量。它能完成人工预审的大部分工作内容,只有少部分工作仍需预审员人工完成。以下就谈谈三次站使用AHDM3.0审核系统的几点体会:1使用AHDM3.0审核系统前应修改好审核规则库,即根据本站历年气候资料确定气温、地温、气压、各月的气候极值等。2自记纸的预审、微机审核出的疑误记录的最后确定这两项工作需要由预审员完成。3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弓I起预审员的注意3.1关于自记风的方面。02时定时风记录是否与02时自记风记录相符,自记风日极值是否与某一时欢自记风矛盾,在风速小于3m/s时定时风向…  相似文献   

7.
陕西异常气象陈新园,雷向杰(陕西省气候资料室西安·710015)根据异常气象统计标准,1994年(1~12月)我省突破历史记录的主要气象要素值有:4、8、9、11月极端最高气温,5、8月平均最高气温,11月最多降水量,5月最少降水量和11月一日最大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西88个站点自建站至1994年日极端最高气温≥35℃(下称≥35℃高温)的平均日数、出现频率和累年高温极值等项目的统计分析,揭示其时空分布的基本特征,并初步分析其对工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极端最高气温的考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春华  吕建周  林之光 《气象》2008,34(11):3-6
根据在吐鲁番盆地组织的对比观测,得出了我国两个极端最高气温新极值,和吐鲁番盆地底部3个与最高气温有关的结论.两个新极值是,2008年8月3日艾丁湖底出现了我国最新的极端最高气温纪录:49.7℃;艾丁湖底历史上还曾出现过51℃左右的更高记录.三点结论是,(1) 艾丁湖底夏季气温日较差可高达24℃左右,比我国东部地区大得多;(2) 吐鲁番盆地底部最高气温的垂直温差梯度1.7~1.9℃/100m,比东部地区夏季月平均最高气温梯度0.7~0.8℃/100m要大得多;(3) 吐鲁番盆地底部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地方时16-17时)比东部地区(地方时14-15时)要晚1~2小时.  相似文献   

10.
小建议     
《规范》规定,最高(最低)气温日极值的挑选应从当日最高(最低)气温和各定时记录中挑取;《规范》新旧规定对照表中也提到不包括补充定时观测(05、11、17、23)的气温值。而地面天气报告电码在挑取过去24小时内最高(最低)气温时又规定,补充定时观测记录参加过去24小时最高(最低)  相似文献   

11.
地面报表的制作和预审是一项滩度大,工作量多的烦琐工作。自从“简表-录入-审核输出”流程代替人工抄录、校对、初算、复算以来,减少了报表的错情,提高了测报质量。“衡表”的预审工作虽与以前的气表-1有许多共同点,但因月合计或总量以及各种月终统计值不作统计和挑选,所以在预审的侧重点上需要随之有所改变。根据几年的工作实践,本人认为在预审“简表”中应着重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定时观测值和各类极值1.1审定时观测值器差订正是否有误,实测与自妃记录是否有矛盾。除上述审查外,对气压读数来说应考虑气压的日变化,一般是两高…  相似文献   

12.
最高温度表测温误差分析林有恒(兰州气象学校兰州730021)由于玻璃液体温度表的固有性质和特殊构造,往往造成最高温度表示值比实际值偏低。在气温测定中,干球表与最高表的安置条件不同,且日最高值出现时间落后,其测温误差在观测数据上显示不出矛盾,但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旬月气象要素值预报系统,经过近两年的试验研究,实际应用和修改优化,在预报业务使用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1系统简介广东省旬月气象要素值预报系统(以下简称GDST3),它能作广东省31个站和五个部的旬月气象要素值预报。预报的项目有雨量、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预报输出的结果有:历年平均值、去年同期值、灰色预测值、天文周期预报值、综合预报值。此系统的预报评分功能是按照广州中心气象台中期旬量评分标准,对每种预报结果进行单站和分片评分,并且计算误差值和平均误差。预报结果以文件方式存放在磁盘,随时可以…  相似文献   

14.
焦春梅 《贵州气象》1999,23(2):29-29
自担任气象报表预审工作以来,省局曾对我局上报的地面气象报表提出如下疑误:一是气压极值同前三日20时实测值发生矛盾,二是雨湘观测记录与规范规定不相符。例如:D96年7月8日即876.三极值比前1日ZO时的875.5高0.6;1997年12月25日P低884.9极值比前1日20时的844.4高0.5;1996年9月8日P低882.2极值比前1日20时的881.5高0.7;1997年12月8日。22:40~1:川;错1:10~9:12;to3:40~10.20;1998年1月24日·20:00~6:02;。6:02~10:38;u6:30~10.6。①气压极值比前1日20时高是20时作记号造成的误差。在20时以前气压就…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惠州市夏季高温天气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夏季(7~8月间),惠州市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持续高温天气,由于恰是长江及松花江全流域的洪灾期,因而引起传媒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回顾7~8月间惠州市高温天气,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极端最高气温(TM)并未超过或接近历史同期最高值。本文从历史资料着手,与历史上的高温天气进行比较,以期对惠州市1998年高温天气的特点有比较客观的认识。11998年高温与历年值比较1.1年TM值与历年平均值相近1998年夏季,惠州市各站年TM为35.9~37.3℃。表1显示,1998年TM比历史极值低2℃左右,1998年TM的距平值在±0.2℃之间,年TM值接近…  相似文献   

16.
利用龙川站2008-2012年地面观测资料、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采用常规统计预报方法(逐步回归),将最高(低)气温实况作为预报对象,把可能影响气温变化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分月建立未来24~ 72 h最高(低)气温的MOS预报方程,通过对2013年全年的检验预报表明:未来24~72 h最高(低)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均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7.
三次观测站02时气温插补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丽 《气象》2012,38(3):365-370
现行的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共2416个站)包括基准站、基本站和一般站,其中1590个一般站(占总站数的65.8%)夜间不观测,但是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在计算日平均气温时,必须通过数学方法给02时赋一个替代值或近似值,这种赋值过程无形中会带来计算误差。本文利用1961—2009年陕西19个国家基本/基准站的定时气温资料,对这种赋值误差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并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提出新的赋值(或称插补)方法。结果表明:(1)传统方法所赋予的02时气温替代值比实测值偏高,19个站平均偏高0.77℃;(2)台站所处的纬度,以及季节、天气状况所引起的辐射强弱的差异,通过赋值变量(前一日20时气温)的传导,较明显地影响着02时气温的赋值误差;(3)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将传统方法的平均加权法调整为多因子非对称加权,显著减小了前一日20时气温的权重,降低了辐射强弱的影响,赋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19个站平均偏差近似为零;新的回归方程对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产生一定的修正作用,年平均气温值可调降0.1~0.4℃,月平均气温甚至可下降0.5℃。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2—2020年CLDAS格点小时温度数据,通过插值、合成分析等技术,分析江西省不同天气背景下气温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江西省气温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形,整体上表现为06—15时为气温上升阶段,其中08—12时为快速上升阶段;16—05时为气温下降阶段,其中17—20时为快速下降阶段。2) 不同地形和季节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略有差异,平均而言高山地区最高气温出现于14时,较平原、丘陵早1 h;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07时,较其他季节迟1 h。3) 不同地形大部分时段气温表现为丘陵>平原>高山,丘陵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在12—17时最明显,温差为1—2 ℃,高山地区较两者低4—5 ℃。4) 不同天气背景下,气温日变化曲线仍呈单峰形,日最高气温大概率出现在14—16时,日最低气温在23时—次日06时各时次出现概率大致相同。气温日较差在有雨条件下最小,为2—3 ℃;晴天不同云量条件下,气温日较差最大,为6—8 ℃,阴天最小,为3—5 ℃;气温日较差在强降温天气大于强回暖天气。  相似文献   

19.
大气环流模型(GCMs)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空间分辨率低,不能满足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进行评估的需要.利用统计降尺度模型可以解决GCMs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空间分辨率低的缺陷.在白洋淀流域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选取日平均气温作为预报量,根据NCEP再分析数据与站点实测数据序列的相关关系选择合适的预报因子,建立大气环流因子与各站点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统计关系.将数据序列分为1961-1975年和1976-1990年两个时段,对SDSM进行率定和验证.最后将HadCM3输出的未来情景降尺度到站点尺度,模拟白洋淀流域未来时期三个时段2020s(2010-2039年)、2050s(2040-2069年)和2080s(2070-2099年)的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时间序列.结果表明:SDSM在白洋淀流域的模拟效果较好.白洋淀流域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A2和B2两种情景下均呈现上升趋势,且A2情景下的增幅高于B2情景,山区的增幅高于平原,日最高气温的增幅大于日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陵区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PM25质量浓度监测资料、空气质量指数,分析PM25的污染特征,结合气象观测资料, 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定量分析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近3 a来高陵区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累计时间远超其他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的累计时间。(2)PM25平均质量浓度月变化呈明显的“U”型特征,1月最高,2月、12月次之;季节变化规律为冬春高、夏秋低,冬季最高,夏季最低。(3)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单谷特征, 23时为最大峰值,17时左右为谷值,此变化趋势与气温、风速的日变化呈相反趋势,与相对湿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存在差异,PM25质量浓度与风速及降水量在各个季节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整体上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整体呈正相关。(5)PM25质量浓度高值主导风向为偏西北风,其次是东北风,风向偏东和西南时PM25质量浓度值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