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湛江地区光裸星虫的生殖细胞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体观察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湛江地区光裸星虫生殖周期、生殖细胞的发育及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星虫雌雄异体,无肉眼可见生殖腺结构,原生殖细胞在体腔液中发育;雌性生殖细胞根据其卵膜的形成和卵黄积累情况可以分为4个发育阶段,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也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4个阶段;成熟的生殖细胞经肾管排出体外。生殖季节为5~9月,其中7~8月为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石蜡切片对扁平钳蛤进行性腺发育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扁平钳蛤雌雄性腺的发育都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增殖期为滤泡形成期,出现了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贴近滤泡壁分布;在生长期,性腺面积、滤泡数目和生殖细胞数目都明显增大,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形成;成熟期雌性滤泡内充满卵细胞,其生发泡透亮,核仁清晰可见,雄性滤泡内充满着蓝紫色的精子,精子尾部聚集在滤泡中央,呈鲜红色;排放期滤泡破损,卵细胞和精子排放,性腺面积减小;休止期滤泡腔萎缩,基本无生殖细胞残留。扁平钳蛤生殖周期为一年,5—6月处于性腺发育增殖期;7—10月性腺进入繁殖期,包括生长期、成熟期和排放期;11月进入休止期;其他月份性腺基本不发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组织切片对虎纹蛙性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其细胞学特征,雌性虎纹蛙的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泡期,生长卵泡期和成熟卵泡期;在第一个性周期内,从卵原细胞到成熟卵泡整个发育阶段需要2a。雄性虎纹蛙的生殖细胞成簇排列,性腺发育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以及精子形成5个阶段;性成熟期为1a  相似文献   

4.
通过组织切片对虎纹蛙性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其细胞学特征,雌性虎纹蛙的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泡期、生长卵泡期和成熟卵泡期;在第一个性周期内,从卵原细胞到成熟卵泡整个发育阶段需要2a。雄性虎纹蛙的生殖细胞成簇排列,性腺发育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以及精子形成5个阶段;性成熟期为1a。并报道了虎纹蛙的镶嵌型性腺。  相似文献   

5.
通过组织切片对加温养殖下乌龟精巢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 ,根据其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 ,乌龟的精巢发育过程可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子细胞期以及精子 5个阶段。 5种生精细胞在曲细精管内有规则的排列 ,排列方式与哺乳动物雄性生殖细胞排列方式相似 ,即从基膜到管腔各级生精细胞按成熟等级依次排列 ,雄性乌龟的性成熟年龄为 1~ 2 a,比传统养殖乌龟的性成熟年龄缩短了 3~ 4 a。  相似文献   

6.
通过组织切片对加温养殖下乌龟精巢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其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乌龟的精巢发育过程可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补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子细胞期以及精子5个阶段。5种生精细胞在曲细精管内有规则的排列,排列方式与哺乳动物雄性生殖细胞排列方式相似,即从基膜到管腔各级生精细胞按成熟等依次排列,雄性乌龟的性成熟年龄为1-2a,比传统养殖乌龟的性成熟年龄缩短了3-4a。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江蓠为养殖基质的双齿围沙蚕的配子发生及性腺发育。结果表明:1)根据双齿围沙蚕卵细胞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卵径大小,卵母细胞的发生可划分为第Ⅰ时相(卵原细胞)、第Ⅱ时相(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第Ⅲ时相(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卵黄形成前期、卵黄形成中期、卵黄形成后期)和第Ⅳ时相(成熟卵母细胞,胶膜形成前期、胶膜形成后期)等4时相;根据各时相卵子的数量变化及体腔中其他结构的形态变化,将雌性性腺分为Ⅰ期卵巢、Ⅱ卵巢、Ⅲ卵巢、Ⅳ卵巢和Ⅴ期卵巢等5个阶段。2)根据双齿围沙蚕体腔内精母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所处的位置,将双齿围沙蚕的精子发生划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根据各时相精子的形态和数量变化以及体腔中其他组织器官的形态变化,将双齿围沙蚕的雄性性腺划分为Ⅰ期精巢、Ⅱ期精巢、Ⅲ期精巢、Ⅳ期精巢和V期精巢等5个阶段。3)Ⅰ-Ⅳ期的性腺主要包含对应时相的生殖细胞,同时,也存在有少量其他时相的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的发育速度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周年采集环沟格特蛤(Katelysiarimularis)分别测定生长指标(总重、软体部重、性腺重、肝重和软体部干重等)并用组织切片观察性腺发育的状况,以确定性腺发育的周期和时间。组织的光镜研究说明环沟格特蛤雌雄性腺发育均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在厦门吴冠镇环沟格特蛤1月开始其性腺发育,3月进入生长期,5~6月成熟,5~11月都有产卵,每年7月11月各有一次排卵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环沟格特蛤(Katelysia rimularis)的生殖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年采集环沟格特蛤分别测定生长指标并用组织切片观察性腺发育的状况,以确定性腺发育的周期和时间。组织的光镜研究说明环沟格特蛤雌雄性腺发育均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  相似文献   

10.
第1期温度和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刘建勇,卓健辉(1)湛江地区光裸星虫的生殖细胞发育和生殖周期……………………………………………………王庆恒,杜晓东,黄洪艳,等(5)近江牡蛎肠道细菌及其产酶能力…………………………………………………………………祝玲,杨吉霞,蔡俊鹏,等(10)珠母贝亲贝人工促熟培养与催产的研究…………………………………………………………邓陈茂,尹国荣,符韶,等(14)波吉卵囊藻的固定化培养及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gata5基因(csgata5)的序列特征及该基因在半滑舌鳎性腺分化、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克隆获得csgata5编码区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csgata5 mRNA在不同类型性腺、胚胎和性腺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借助原位杂交技术定位csgata5 mRNA表达的细胞类型。【结果】克隆获得csgata5 cDNA序列1 777 bp,包含1 167 bp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262 bp的5′UTR和348 bp的3′UTR区,预测csgata5编码388个氨基酸残基(aa),分子质量为41.9 ku,等电点为8.90,在C端含有两个典型的GATA锌指结构域;基因组分析显示csgata5位于半滑舌鳎10号染色体上,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区。RT-qPCR分析显示csgata5 mRNA在2龄雄鱼和伪雄鱼精巢中表达高于卵巢;csgata5m RNA主要定位在卵母细胞、精原细胞和精子中。胚胎发育过程中,csgata5m RNA表达在1细胞期至囊胚期呈下降趋势,之后上升,至原肠胚期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并维持较低水平至孵化出膜。在精巢发育过程中,csgata5m RNA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在1龄达到检测的峰值;在卵巢发育过程中,csgata5m RNA表达趋势类似精巢,表达水平低于同期精巢。【结论】csgata5参与半滑舌鳎原肠胚期的组织器官分化,具有促进原始生殖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及雄性生殖细胞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裸体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和澳洲管体星虫(Siphonosoma australe)的线粒体16S rRNA、COI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并对其系统发生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PCR方法得到总长度分别为531~544bp(16S)、652~675bp(COI)和406~453bp(Cytb)的线粒体片段。片段碱基A+T比例较高(16S rRNA基因58.3%,COI基因56.9%,Cytb基因59.5%)。16S rRNA片段存在169个碱基变异位点(其中包括167个简约信息位点)和44个碱基插入/缺失,种内个体间变异较小;COI片段有512个碱基(333个简约信息位点)存在变异,79个碱基插入/缺失;Cytb片段存在347个碱基(318个简约信息位点)变异位点,16个碱基插入/缺失。数据分析结果支持3种星虫和环节动物的分类地位较近,与软体动物较远的分类观点。此外,裸体方格星虫与澳洲管体星虫之间亲缘关系较近(D=0.3159、0.3156、0.2361)。认为3种星虫线粒体16S rRNA、COI和Cytb基因在种间存在明显的多态性,证实了三种基因序列均普遍适用于星虫种及以上阶元的系统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通过人工诱导获得驼背鲈成熟亲鱼的途径,在室内水池进行驼背鲈驯养研究;用口服和注射性激素、控温、控光、营养强化、模拟生态条件等方法处理驼背鲈以诱导其性腺发育。结果表明,控光和模拟生态条件不能有效诱导性腺发育;激素、控温和营养强化相结合可诱导驼背鲈性腺发育并成熟。对其中1 组诱导成熟的亲鱼(雌、雄各1 尾)进行人工催产后,亲鱼自然产卵受精,孵出仔鱼2 万尾。驼背鲈在驯养条件下生长较快;通过人工控制和诱导可达到性腺发育和成熟,性腺发育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4.
逆冲构造是较为常见的构造形式,其由弱到强的变形过程及应力定量分布状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以库车前陆盆地东部逆冲构造为例,基于构造剖面的解析,将逆冲构造活动分为4个阶段: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改造期,并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对不同阶段剖面进行了精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逆冲构造的扩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前翼、后翼不断往复迁移推进的历程。简单的逆冲断褶带发育于逆冲构造初始期,应力主要集中在后翼;变形向后翼扩展,转折端范围不断增加对应逆冲构造发展期,应力主要集中于转折端;变形向前翼扩展,前翼范围开始增大对应逆冲构造成熟期,应力主要集中于转折端和前翼靠近转折端区域;后翼掀斜,前翼竖直,前翼前缘大量新的逆冲断层发育对应逆冲构造改造期,应力主要集中于前翼前缘。理清逆冲构造变形过程及应力集中分布范围的差异,可为后期指导裂缝发育部位以及超压异常发育带的预测奠定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裸体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和澳洲管体星虫(Siphonosoma australe)的线粒体16S rRNA、COⅠ和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并对其系统发生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PCR方法得到总长度分别为531~544 bp(16S)、652~675 bp(COⅠ)和406~453 bp(Cyt b)的线粒体片段.片段碱基A+T比例较高(16S rRNA基因58.3%,COⅠ基因56.9%,Cyt b基因59.5%). 16S rRNA片段存在169个碱基变异位点(其中包括167个简约信息位点)和44个碱基插入/缺失,种内个体间变异较小;COⅠ片段有512个碱基(333个简约信息位点)存在变异,79个碱基插入/缺失;Cyt b片段存在347个碱基(318个简约信息位点)变异位点,16个碱基插入/缺失.数据分析结果支持3种星虫和环节动物的分类地位较近,与软体动物较远的分类观点.此外,裸体方格星虫与澳洲管体星虫之间亲缘关系较近(D=0.3159、03156、0.2361).认为3种星虫线粒体16S rRNA、COⅠ和Cyt b基因在种间存在明显的多态性,证实了三种基因序列均普遍适用于星虫种及以上阶元的系统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脂肪酸组成特征,分析其食物组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方格星虫4个地理群体(福建漳州海澄镇、广东湛江东海岛和遂溪草潭镇、广西北海沙虫寮村)体壁肌肉的脂肪酸含量,脂肪酸标记法分析其食物组成。【结果】4个地理群体方格星虫共检出30种脂肪酸。方格星虫饱和脂肪酸总含量(Σ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ΣPUFA)较高,ΣSFA主要由C14:0、C16:0和C18:0所组成,ΣPUFA以EPA、DHA、C18:2n6和C20:4n6为主要成分;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ΣMUFA)较低,其中C18:1n9和C17:1n7贡献最大。方格星虫体壁脂肪酸呈现出多种饵料生物的脂肪酸标记物特征。【结论】方格星虫体壁脂肪酸种类丰富,不同地理群体间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驼背鲈引种驯养及人工诱导性腺发育和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通过人工诱导获得驼背鲈成熟亲鱼的途径,在室内水池进行砣背鲈驯养研究;用口服和注射性激素、控温、控光、营养强化、模拟生态条件等方面处理驼背鲈以诱导其性腺发育。结果表明:控光和模拟生态条件下不能有效诱导性腺发育;激素、控温和营养强化相结合可诱导驼背鲈性腺发育并成熟。对其中1组诱导成熟的亲鱼(雌、雄各1尾)进行人工催产后,亲鱼自然产卵受精,孵出仔鱼2万尾。驼背鲈在驯养条件下生长较快;通过人工控制和诱导可达到性腺发育和成熟,性腺发育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8.
断陷盆地热演化史与盆地形成演变过程紧密相关,对成烃、成储、成藏等都有重要影响。通过构造演化分析及古地温恢复,结合研究区地质、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该区构造-热演化过程,并明确了其石油 地 质 意 义。研 究 结 果 表 明:地温梯度相对较低的西江主洼,经历了多期的增温和降温过程,具体为缓慢增温、快速增温、地温反转、加速降温与持续降温5个阶段,且分别与盆地的初始断陷期、强烈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坳陷沉降期及断块升降期各构造演化阶段相对应,古地温变化受控于构造演化。受构造-热演化过程影响,前期增温阶段有助于烃源岩快速演化,并奠定了晚期成熟的基础;后期降温过程使得低地温断陷生、排烃期相对变晚,生油窗持续时间更长;长期的低地温梯度背景,促使成岩演化趋缓,优质储层发育范围更深、更广;低地温断陷中温度增压作用不明显,导致成藏动力相对较弱,油气大多优先在近源圈闭内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9.
陇东地区黄土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陇东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是典型的黄土地层发育区,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结合长庆油田建设项目,根据该区地形地貌及其黄土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将该地区分为董志塬区(Ⅰ)、蒲茹马莲区(Ⅱ)、泾川环柔区(Ⅲ)和合道川北区(Ⅳ)4个工程地质区。董志塬区(Ⅰ)主要包括合道川、悦乐以南的广大黄土塬地区,由13个小的黄土塬组成,发育有厚250m左右的完整黄土地层,塬顶地势平坦开阔,是陇东地区的主要工程建设区,为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Ⅱ~Ⅲ级;蒲茹马莲区(Ⅱ)主要为蒲河、茹河和马莲河的Ⅱ级阶地及阶地与塬间的斜坡地带,该区Ⅰ级阶地不发育,Ⅱ级阶地主要发育晚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地层,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Ⅱ级,地域狭窄,城市发展空间有限;泾川环柔区(Ⅲ)为泾河、环江和柔远河Ⅰ级阶地,该区Ⅱ级阶地不发育,沉积有全新世的新近堆积黄土,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Ⅰ~Ⅱ级,地域狭窄,城市发展空间有限;合道川北区(Ⅳ)为合道川、悦乐以北的广大黄土梁峁区及白于山前缘地带,工程建设条件较差,难以从事大面积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测定广东湛江、广西北海、福建漳州等地4个主产区的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光裸星虫群体间营养差异。结果表明,光裸星虫体壁的水分的平均质量分数为(79.39±1.81)%,体壁干品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80.54±3.11)%、(1.45±0.27)%和(9.75±2.14)%。体壁干品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呈味氨基酸(DAA)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63.91±1.78)%、(21.76±0.63)%、(32.23±0.64)%;含量最高的5种氨基酸中,4种为呈味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质量分数9.51±0.26%为最高,天冬氨酸(6.58±0.22)%为其次。光裸星虫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氨基酸分别是蛋氨酸和缬氨酸。4个群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总量(TAA)、呈味氨基酸质量分数(DAA)等营养指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EAA)、EAA/TAA、DAA/TAA、非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NEAA)、EAA/NEAA等指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光裸星虫是一种优质的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海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