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据西藏自治区大地构造演化特征,从整个青藏高原构造单元分布特点考虑,本文将西藏自治区地层区划结合构造单元和含煤地层一并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构造-地层大区:羌塘-三江构造-地层大区、班公湖-双湖-怒江构造-地层大区、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地层大区。从区域地层、沉积构造及其古生物化石组合等特点综合分析,得出西藏赋煤区聚煤作用具有时代多、分布广、煤层层数多、厚度薄和稳定性差的总体特点。区内含煤地层包括下石炭统、上二叠统、上三叠统、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和古近系等。最主要煤系是下石炭统马查拉煤系、上二叠统妥坝煤系、上三叠统土门煤系、下白垩统多尼煤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煤炭资源丰富,成煤时期多而长久。从早古生代的“石煤”到近代泥炭堆积,基本上各纪都有成煤作用发生。以昆仑山—秦岭—淮阳山为界分我国成南、北两部,北方主要发育有石炭—二迭纪、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第三纪的四套含煤地层;南方则主要发育有早石炭世、晚二迭世、晚三迭—早侏罗世、第三纪的另外四套含煤地层。这些是我国境内的主要含煤地层,它们常在大范围内形成相当可观的煤炭资源。也还有其它一些含煤地层,如北方的下石炭统、上三迭统、南方的下二迭统、中侏罗统  相似文献   

3.
太原西山系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标准剖面所在地,区内广泛发育着一套典型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自下而上为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总厚度约180m。煤层主要集中在太原组和山西组,共有18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约8~9层。含煤地层中岩石主要以碎屑岩为主,泥岩和灰岩次之。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区的含煤地层有中、上石炭统、上三叠统和下、中侏罗统等(图1),其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煤系地层,是上石炭统和中侏罗统。从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看,祁连山在泥盆纪以前,属前地槽和地槽阶段;加里东运动后进入地台阶段;印支运动以后开始转入地洼阶段。   相似文献   

5.
赵兆峰 《探矿工程》1985,(1):37-38,23
我队煤田地质钻探工作程度属于远景普查综合找矿。该区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总厚度约120—180米,含煤18层。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位于山西著名的霍西煤田中西部区域,区域含煤地层出露稳定,潜在资源量巨大。研究表明: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C_3t)和下石炭统山西组(P_1s),可采煤层主要为9、10和11号煤层;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于简单型,褶皱、断层和陷落柱等对煤层影响较小;研究区的矿井瓦斯主要受煤层埋深与上覆基岩厚度的影响,而受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山东淄博地区石炭纪含(竹蜓)地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石炭纪含(竹蜓)地层在山东境内出露比较广泛,包括淄博、章邱、峄县、莱芜等地,以淄博及章邱一带出露较好。石炭纪含(竹蜓)地层可分为上石炭统本溪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二部份,含(竹蜓)石灰岩的层数和厚度在山东各地不一,变化较大。谭锡畴(1922)在淄川、博山地层柱状图中,将含(竹蜓)石灰岩作为博山组(Poshan Formation)的下部,相当于山西的太原组。李四光、赵亚曾(1926)在山东境内找到三处石炭纪含(竹蜓)地层,即:章邱煤田、博山煤田及峄县煤  相似文献   

8.
美国中部伊利诺伊煤田(跨伊利诺伊、印第安纳、肯塔基等三个州)的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系。美国印第安纳地质研究所2006年编制的印第安纳州基岩综合地层柱状图建立了宾夕法尼亚系含煤地层的岩相层序,现将此岩相层序介绍到国内,对我们了解美国晚古生代煤田地质及阅读国外文献资料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满铁男 《中国岩溶》1985,(Z1):117-123
<正>邯邢煤田位于河北省南部,为我国重要煤炭基地,已有多年开发历史。石炭二叠系地层含可采煤层6至7层,由于中奥陶统石灰岩和上石炭统大青灰岩含水层的威胁,下部第7、8、9号煤(称下组煤)至今未能正常开采,其储量约占总量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思想框架下,采用多重地层分类原则,对区内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研究。岩石地层可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其中山西组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在生物地层方面,建立2个组合带和5个植物组合带;区内石炭纪地层仅发育上石炭统,二叠纪地层齐全;区内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通过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突出了不同地层单位的属性特征,优化了区域等时地层格架,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密山地区晚古生代煤系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东部密山地区上石炭统珍子山组和下二叠统塔头河组均发育可采煤层,珍子山组含煤性较好,为主要含煤地层。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文章叙述了珍子山组和塔头河组的代表性剖面,讨论了它们的沉积特征、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时代。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包括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可识别出潮坪沉积、障壁岛湖沉积和三角洲沉积三种沉积类型。根据区域地质及古生物资料,确定了三个等时面,划分出2个层序14个准层序,每个层序包括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而以高位体系域最发育。纵观整个含煤地层的沉积演化过程,本溪组沉积期以滨浅海相为主;太原组沉积期为海陆交替相;山西组沉积期以三角洲相为主,总体表现为海退层序。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贵州遵义以北至四川南川、武隆一带的含铝土矿地层。其下段为粘土岩,厚1~5m;上段铝土矿一铝土岩,厚2~6m。该组位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和上石炭统黄龙组之上,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组之下。按产出层位及孢子化石,时代应属上石炭统(相当马平阶)。建立大竹园组这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以便与遵义以南息烽至清镇等地的下石炭统含铝土矿的九架炉组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
郴耒煤田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之攸兰断坳中。区内含煤地层主要有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南型),其沉积环境分别为浅海-潮坪和三角洲-潮坪。通过分析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对区内煤炭资源进行评价:区内含煤地层龙潭组(南型)预测区有25个,预测潜在资源量近20亿t;含煤地层测水组预测区有18个,预测潜在资源量近1.6亿t。从预测资源量来看,本区龙潭煤系还有很好的找煤潜力,对测水煤系的评价,可为湘南地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山西上古生界的主要工业可采煤层,都赋存在上石炭统上部以Pseudoschwagerina(s.l.)带为标志的太原阶和山西阶中(张志存,1985);在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太原阶和山西阶都是海陆交替相的含煤岩系.对山西以及华北不同地区上石炭统含煤地层的确切对比,进而查明同一沉积期内不同地区地层和沉积矿产的变化特征,是客观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包括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可识别出潮坪沉积体系,障壁岛-舄湖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三种体系单元。根据区域地质及古生物资料,确定了三个等时面,划分出2个层序14个准层序,每个层序包括低位域,海侵域及高位域,而以高位域最发育。纵观整个含煤地层的沉积演化过程,本溪组沉积期以滨浅海相为主;大原组沉积期为海陆交替相;山西组沉积期以三角洲相为主,总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华南下石炭统为中国南部地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据其聚煤期的先后、含煤性及其工业可采煤层等不同因素,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聚煤期及8个聚煤区,并对有关存在争议地层的时空关系和化石带作了阐明。  相似文献   

18.
论黔北—川南石炭系大竹园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刘平 《中国区域地质》1996,12(2):123-130
论述了贵州遵义以北至四川南川、武隆一带的含铝土矿地层。其下段为粘土岩,厚1-5m;上段铝土矿-铝土岩,厚2-6m。该组位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和上石炭统黄龙组之上,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组之下。按产出层位及孢子化石,时代应属上石炭统。建立大竹园组这个新的碉石地层单位,以便一遵义以南息烽至清镇等地的下石炭统含铝土矿的九架炉组相区别。  相似文献   

19.
桑威—基畏那煤田成煤时代属早二迭世。煤田基底为前寒武系变质岩系,其上为上石炭统依多西组,下二迭统姆丘丘玛组,上二迭统鲁呼呼组,以及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其中含煤地层为下二迭统下姆丘丘玛组,上煤段含煤二层(1、2号煤),多不可采;下煤段含煤七层(3、4、5、6、7、8、9号煤),其中3b、5、6号煤层全区发育,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厚2-3米,夹矸多,多属复杂结构煤层,按中国煤的分类,属气煤和弱粘煤,煤的灰分高,硫分中等。主要煤层的厚度、结构及煤质特征见表1。   相似文献   

20.
长阳含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的宜昌地区。是鄂西重要煤矿区。该区自震旦纪、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的第四纪,其中除侏罗纪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沉积。含煤地层有:下石炭统测水组(C1),下二迭统梁山组(P1l)及上二迭统龙潭组(P2l)。本次煤田预测的重点为梁山组。测水组在含煤区不发育、含煤性差,龙潭组分布在含煤区西部,故未作为本次预测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